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明末钢铁大亨 > 2010、杨府大规模兼并土地

小娘皮虽然有些心疼被淹没的五十万亩水田,但是她也知道,这个水库的意义。这条水库蓄水完成后,今后整个顺天府和永平府就再也不会缺水了。沿途的土地全都变成了水浇地。

杨家计划大肆吞并下游的土地。因为杨府不吞并,士绅和勋贵、宦官、文官们也不会停手的。

现在整个大明的士绅都在疯狂兼并土地。

杨家打算也加入进来。杨凡觉得与其让这些脑满肠肥的废物把农村搞崩溃,还不如他主动来兼并土地呢。至少他有开发的能力,先买地,然后推广蒸汽机抽水灌溉,外加高产种子和鸟粪肥料。

至少,他可以恢复土地的耕种。

士绅们兼并土地,只会造成大批农民流亡。土地大面积抛荒。

因为天太旱了,这些土地绝收,造成农民破产。他们才有机会吞并。

但是,他们趁着荒年吞并的土地,他们也不会去耕种。这种规模的干旱,有的旱田种子都收不回来。他们也就直接撂荒,等待好年景。

每一次天灾,都是他们趁机吞并自耕农土地的机会。

气候不是一成不变的,只要安心等几年,总会好转的。他们家里几千亩地,粮仓里有的是粮食。他们等得起,可是小农等不起。没有隔夜粮,草根树皮都吃光了。

甚至有的地方出现了易子而食的恐怖景象。

所以,大资本、大地主吞并小商户、自耕农都是趁着经济危机下手。因为这些弱者没有抵抗风险的能力,只能用白菜价贱卖自己的所有。

而杨家不同,杨家建成了水库,只要沿途向下游,向着海边修筑灌溉水渠,就能把这些土地全都变成水浇地。

杨家出钱买地,给的价格更好。和士绅们争抢这些土地,这些维持不下去的农民自然愿意把土地卖给杨家而不是本地士绅。

杨家给出非常好的条件。

杨家手里筹码多,也不一定给钱,只是用蒙古地区、青海地区、东北地区的土地置换。可是农民愿意啊,用五十亩地,换他们手里的几亩地。傻子都愿意。

如果留在这里,他们都要一家人拉着棍子去讨饭、逃荒了。留下只能全家饿死。现在肯移民立刻就给饭吃,他们没有选择。

这样子,那些士绅们的出价就不够看了。他们怎么肯现在就拿出宝贵的粮食给他们呢。粮价已经涨上天了。

愿意移民的,去东北和西北,一个成年劳动力最少给分配十亩地,一家人保底不少于五十亩。哪怕是夫妻二人也给五十亩地。有孩子的,襁褓中的娃娃也给十亩地。

不愿意移民的,一亩地给十担玉米面外加四块银币。

这些年因为徭役和加派辽饷,都摊在土地上,士绅有功名可以免税,小农和小地主就不能免税了。张居正变法后,土地成了税收的凭据。

官府都是按照地契追索土地主人。没有功名而有土地简直成了催命符一般。

官府收一斗米,中间各个环节加派出来的能多处四五倍。

这导致土地成了烫手山芋,人人躲避不及,导致土地价格暴跌。

旱田甚至不到三两银子一亩了。只有水浇地和水田才是真正值钱的。普通的旱田,如果不下雨,种子都收不回来,根本买不上价钱。

杨府一亩地给四两银子,额外的十担玉米面是白送的。而且还有其他优惠,比如优先招工等。现在当工人可比种地强,一个壮劳力是完全可以养活一家老小的。而且,离开了土地,田赋和人头税、徭役就头逃掉了。

现在铁路和公路的修筑缺人,大量的工厂、商铺也缺少工人。在大明别的地方,失去土地就会饿死。而在北直隶,种地早已不是唯一的选择。

现在天津北运河的纤夫都没人干了。同时杨家的火轮船,拖曳着漕船,日夜不停的奔驰在运河上。它们速度又快,运量还多,还可以逆流而上,早把纤夫淘汰了。

这一波干旱是大明前所未有的,所有的文官和士绅都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结果被杨府截了胡。把士绅们气的要死。杨府不仅和他们抢着买地,还找各种缘由强行买他们的地。

这些人没有一个干净的。这些年积累财富的过程,罪恶罄竹难书。小娘皮和林月如可是锦衣卫和东厂出来的。尤其是林月如还掌握着当初从魏督公那里接手的情报网。这些士绅们的把柄就像新疆小姑娘的辫子,一抓一大把。

不想进诏狱,那就破财吧您呐。低价把地卖给杨府,这事就了了。要不然,就别怪定远侯夫人不讲情面了。于是,他们发动文官告定远侯府巧取豪夺、与民争利的奏章,雪片一样飞向崇祯的案头。

和他们不同,他们兼并土地,会把原来土地上的农民饿死。因为他们会抛荒几年等待气候好转。失地的农民,卖完了儿女,就会饿死。

杨府兼并了这些土地,会修建干渠和支渠,把这些土地迅速变成麦稻轮种的良田,然后分给佃户耕种,可不会抛荒。就是地势高的,供不上水的旱田,也可以用蒸汽机打井灌溉。

崇祯看着堆成山的弹劾杨凡的奏章有些头疼。

他知道,杨家去年开始,疯狂的在北直隶北部兼并土地。他们不仅兼并自耕农的,还兼并中小地主、大地主的。

这两年来,锦衣卫密报给他的信息里,杨府勒索文官庄园的事情,不知道有多少。一开始,他还是乐见其成的,认为这是杨凡在自污。学习萧何的故计。杨凡势力越来越大,他最怕的就是他和文武官员打成一片。

现在杨凡和他们撕破脸,他是最高兴看到的。杨凡把所有人都得罪了才好呢。要是大家都说定远侯好,他恐怕连觉都睡不着了。

士绅们对付自耕农的百般手段,杨府直接拿来,用来对付大地主,而且毫不手软。

在杨府看来,他们也不是什么好东西。他们从自耕农那里吃来的,杨凡同样也可以吃他们。他们面前,农民是弱势群体。在杨府面前,他们是弱势群体。不抢他们的,那还算是人吗。所谓大鱼吃小鱼是也。

杨府和士绅们唯一不同的是,他们把失地的农民都弄去了安置,并没有形成流民。

如果没有这场大旱灾,杨凡可没有办法让这些多余人口离开土地。华夏人自古以来安土重迁,如果不是活不下去,谁也不肯离开家乡。大家都不肯走,他总不能直接绑人吧。

那东北、西北、蒙古怎么办,乌克兰、田纳西、松嫩平原三块黑土地怎么办。所以,只能杨府直接下场,加速土地兼并。

华夏这种地方上,宗族势力强大的现状,导致了人离乡贱。人一旦离开家乡,到外地很容易被欺负,生存困难。只要不饿死,都不肯离开家乡的。

崇祯看着堆积如山的弹劾杨凡的奏章,他已经不知道怎么办好了。

杨凡的势力已经膨胀到他也不敢招惹的地步了。现在他就怕杨凡生出异心。一旦杨府有了异心,他就玩不下去了。一想到,杨府现在养着那么多的家奴,比建奴加一块还多一倍,他就战战兢兢。

现在长城以外,基本都被杨府控制了。一时半会还能瞒得住,时间长了肯定是瞒不住的。崇祯已经知道了杨府的势力有多大了。尽管详细的不清楚,但大概情况还是能估摸着出来的。

要不然,他怎么会主动把长公主下嫁到杨家呢。

“这些弹劾杨卿的奏章,统统留中不发吧。”崇祯低垂着眼皮,对王承恩说道。

杨凡干的事情,现在大明的文官和勋贵、外戚、宦官们都在干。他们都是吃人不吐骨头的饿狼。这是一场吞噬底层百姓的盛宴。

只不过,他们抢不过杨凡,所以急红了眼,这才弹劾杨凡与民争利。

崇祯这点事儿还是能看明白的。

大家都在趁机兼并土地。但是定远侯坏规矩,你给这么高的溢价,企图吃独食,这可就不地道了不是。

而且,你不仅买了地,还把人都流放到西域、蒙古、辽东去了。等年景好了,老爷们找谁给他们种地去啊。这不是坑人吗。

“定远侯这几年,弄走多少人口了。”崇祯盯着骆养性问道。

骆养性被崇祯冰冷的目光吓得一哆嗦,拱手说道:“陛下,这个很难统计。粗略估计,每年十万户是有的。”

崇祯看着这个废物,继续问道:“陕西还有多少人。”

骆养性出了一身的冷汗,他哪里知道陕西现在还有多少人。总之天启朝早期,陕西还有八百万人。如今除了关中平原和汉中的汉江平原,人口还算密集。其他地区几乎都成无人区了。

陕西地形分成几块。最北边的沙漠过渡区,然后向南依次是:黄土高原区、关中平原区、秦岭山地区、汉江盆地区、大巴山区。现在陕西的人都被杨凡抓走了,不知道弄到哪里去了。

真真是赤地千里无人烟了。把几十路反贼差点没饿死在地头上。他们完全靠祸害百姓活着,百姓没了,他们总不能吃土吧。现在都跑到山西去了。

(本章完)

喜欢明末钢铁大亨请大家收藏:()明末钢铁大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