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明末穿越,闯王一统 > 第66章 铁骑横江

明末穿越,闯王一统 第66章 铁骑横江

作者:云竹居士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11-04 15:27:55 来源:全本小说网

顺治二年的二月,中原大地依旧被凛冬的余威紧紧包裹。寒风如刀,从塞外席卷而来,掠过枯寂的平原、冰封的河流,以及那些在去年战火中化为焦土的城垣。冻土坚硬如铁,仿佛要将所有的生机都封锁在地下。然而,在这片看似死寂的冻土之下,却早已暗流涌动,酝酿着比严冬更为酷烈的杀机。去年在河南府、汝宁等地与南明、顺军残余的激烈拉锯与挫败,并未熄灭紫禁城中那对实际掌权的叔侄——摄政王多尔衮与少年天子福临——睥睨天下的野心,反而如同向炉膛里添入了新的干柴,燃起了更为旺盛、更加渴望一统江山的烈焰。这火焰,带着八旗铁骑的骄傲,也带着对江南富庶之地的贪婪,即将以更猛烈的态势喷薄而出。

北京紫禁城的武英殿内,金砖墁地,光可鉴人,巨大的蟠龙柱支撑着巍峨的殿顶,散发出一种森严而压抑的气息。巨大的山河舆图几乎覆盖了一整面墙壁,上面用朱砂与墨笔勾勒出江河湖泊、关隘城池,黄河如带,淮水蜿蜒,长江天堑横亘南方。

摄政王多尔衮一身石青色四爪蟒袍,衬得他身形愈发挺拔。他并未坐在那张象征着无上权力的鎏金御座上,而是背对着众人,立于舆图之前。他的指尖缓缓划过黄河“几”字形的弯道,掠过淮水流域,最终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重重地点在长江一线,仿佛那滔滔江水已是他掌中之物。殿内,济尔哈朗、范文程、刚林等心腹重臣屏息肃立,目光紧随多尔衮的手指移动,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大战将至的凝重。

而在这群或彪悍、或儒雅的满汉大臣中,有一个身影显得格外突兀。他位于武臣队列稍前的位置,面色是一种久不见阳光的苍白,眼神阴鸷沉静,仿佛蕴藏着无尽的算计与冰寒。他坐在一架特制的木轮椅上,膝上盖着厚厚的毛毯,正是凭借其“奇技淫巧”在清廷迅速崛起的工部右侍郎张晓宇。一场离奇的穿越,将他从现代社会的竞争失意者,变成了这个时代搅动风云的“鬼才”。他低垂着眼睑,看似恭顺,但微微抿起的嘴角却泄露出一丝近乎残忍的得意。那些超越时代的杀人利器,正是他在这乱世中安身立命、甚至报复这个世界的资本。

“去年我军在河南、汝宁等地,小有挫败,进展未及预期。”多尔衮终于转过身,他的声音不高,却似金铁交鸣,带着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在空旷的大殿内清晰地回荡,“然,此非我八旗勇士战之不力,实乃南人侥幸,兼之流寇残余搅局,各部进军,未能同心协力,致使战机延误。”

他的目光如鹰隠般锐利,缓缓扫过济尔哈朗、多铎、阿济格等宗室亲王的脸上,又掠过鳌拜、孔有德等汉军将领,最终在张晓宇身上短暂停留了一瞬。

“今岁开春,冰雪消融,道路渐通。我大军粮草已备,锐气已蓄,决不可再给南明苟延残喘之机。”多尔衮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当以雷霆万钧之势,犁庭扫穴,一举荡平江南,混一寰宇!”

他再次转向舆图,手臂挥动间,带起一阵微风:“此番进军,需四路并举,水陆并进,使其首尾不能相顾,疲于奔命!”

“东路,”多尔衮的指尖精准地点在淮安府的位置,“由豫亲王多铎为主帅,张存仁、李率泰为副,统精兵五万,自山东南下,直扑淮安。淮安乃运河枢纽,江淮咽喉,此处拿下,则南下通道洞开,漕运可断,金陵震动。多铎,此路关系全局,务必攻克,不得有误!”

身材魁梧、面容英挺的多铎踏步出列,单膝跪地,声如洪钟:“臣弟领旨,必克淮安,扬我八旗军威!”

“中路,兵分两支,齐头并进。”多尔衮的手指向南移动,落在凤阳府,“一支,以内大臣鳌拜为主将,科尔沁部吴克善、恭顺王孔有德、怀顺王耿仲明为辅,统兵四万,猛攻凤阳。凤阳,乃朱明祖庭,龙兴之地。拿下此地,不仅可断其龙脉,更可摧垮南明君臣心志,意义非凡!”

满脸虬髯、眼神凶悍的鳌拜轰然应诺:“嗻,奴才定将朱明祖坟掀个底朝天,把那凤阳府砸个稀烂!”

“中路另一支,”多尔衮的手指略向东移,指向归德、汝宁方向,“由英亲王阿济格统领,贝勒博洛、饶余贝勒阿巴泰、智顺王尚可喜随征,统兵四万,目标归德、汝宁。此路任务,扫清侧翼,牵制河南、湖广方向可能来援之明军与流寇,保障中路主力侧后安全,同时伺机南下,威胁长江中游。”

阿济格出列,他的性格素来骄横,此时也只是微微躬身,粗声道:“摄政王放心,那些残兵败将,不堪一击!”

最后,多尔衮的手指移向舆图的西南方向,点在南阳府:“西路,仍由肃亲王豪格挂帅,辅国公叶布舒、贝勒岳托为副,统精兵三万五千,自陕西商洛东出,猛攻南阳。南阳若下,则可南下荆襄,直捣湖广腹地,动摇其根本,并可侧应中路阿济格部。豪格,你去年在陕西剿寇有功,此次切莫让本王失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明末穿越,闯王一统请大家收藏:()明末穿越,闯王一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豪格出列,他的脸色有些复杂。作为皇太极长子,与多尔衮素有嫌隙,此刻也只能压下心中情绪,沉声应道:“臣,领旨。”

部署已定,众将轰然应诺,武英殿内一时充满了昂扬的斗志和嗜血的渴望。这些来自白山黑水的将领,早已将目光投向了传说中温暖富庶的江南。

多尔衮微微颔首,脸上露出一丝满意的神色,随即,他的视线转向了那个一直沉默坐在轮椅上的年轻人。

“张侍郎,”多尔衮的声音缓和了些许,带着明显的倚重之意,“你督造、监工的新式火器,还有那‘瘟君散’(瘟疫弹),以及上次奏报所言,可载人升空观测、投掷火药的‘载人火风筝’,如今可已足量配备各军?”

张晓宇闻声,立刻用那双略显苍白但异常稳定的手推动轮椅上前一步。他的动作因为激动而微微有些颤抖,声音也带着一种因长期专注于实验室而特有的沙哑:

“回摄政王,托王爷洪福,奴才日夜督工,不敢有片刻懈怠。所有新式军械,均已足量拨付各军!”

他稍微提高了音量,以确保殿内每个人都能听清:“东路豫亲王处,除标准配给外,增配‘百虎齐奔箭’改制的‘百发连铳’五十架,此铳置于特制木架之上,守城伏击,可瞬间发射百枚铳弹,覆盖数十步范围,威力无穷;中路鳌拜大人处,优先配备‘瘟君散’三百罐。此物可由抛石机、床弩远程发射入城,亦可由死士潜入,投入水源、粮仓,一旦散开,沾染者上吐下泻,高热不止,数日间便可令一营失去战力;西路肃亲王处,‘载人火风筝’二十具已调试完毕,选用轻韧材料,以精炼火油为动力,升空后视野极佳,可准确观测敌阵,投掷改良版‘轰天雷’,必能让那些不识天威的南明守军,未战先怯,闻风丧胆!”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那些面露惊异或贪婪之色的将领,嘴角勾起一丝冷冽而自信的笑意:“此外,各军均补充了威力更大的改良‘轰天雷’、‘震天雷’,以及射程更远、精度更高的新式红夷大炮、佛郎机炮。奴才敢以项上人头担保,此次我军器械之利,远胜南明与流寇百倍。江南膏腴之地,已是王爷囊中之物,只待大军一到,便可尽收麾下!”

“好,好,好!”多尔衮抚掌大笑,显然对张晓宇的回答极为满意,“有张侍郎这等不世出的干才,为我大清铸此神兵利器,何愁天下不定?何愁南明不灭?”他环视众将,声音再次变得铿锵,“诸位回营,好生整军,熟悉新械。三日后,大军开拔。本王要让长江之水,为我八旗铁骑让路!”

“嗻,万岁,万岁,万万岁!” 殿内响彻山呼海啸般的应和声,战争的齿轮,开始缓缓转动,带着碾碎一切的决心。

……

相较于北京武英殿杀伐果断的炽烈气氛,南京皇宫的暖阁内,虽然炭火烧得正旺,丝丝暖意却丝毫驱不散弥漫在空气中的沉重与压抑。弘光帝朱由崧穿着一身明黄色的常服,斜倚在铺着厚厚锦褥的软榻上,面色比平时更加苍白,眼袋深重,显然是沉湎酒色与忧惧国事共同作用的结果。

兵部尚书史可法、内阁首辅马士英,以及诚意伯刘孔昭、忻城伯赵之龙等几位勋臣,还有刚从江北赶回的将领黄得功等人,分列两旁,人人脸上都笼罩着一层阴云。

“陛下,”史可法向前一步,他的声音沉毅稳重,但眉宇间的忧色却难以化开。他将一份用火漆密封的紧急军情文书双手呈上,“北线细作、各路塘报确证,虏酋多尔衮已颁下王令,清兵分四路,不日即将大举南犯。其势汹汹,兵锋之盛,远超去岁。东路多铎,中路鳌拜、阿济格,西路豪格,皆是能征惯战之虏首,统兵不下十五万。”

朱由崧有些颤抖地接过那份仿佛重若千钧的文书,勉强看了几行,那上面“淮安”、“凤阳”、“南阳”、“精兵数万”等字眼便让他头晕目眩。他叹了口气,将文书随手搁在榻边的小几上,声音带着几分虚弱和惶急:“鞑虏……亡我之心不死,去岁未能得逞,今岁竟又倾国而来……这,这……史阁部,马阁老,诸位爱卿,这……这该如何是好?如何是好啊?”

马士英见状,连忙上前一步。他虽然与史可法在政见上多有龃龉,但也深知此刻局势危如累卵,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他强自镇定,脸上挤出一丝宽慰的笑容,躬身道:“陛下勿忧,切莫过于焦虑,保重龙体为上。去岁我军能在河南府、汝宁等地挡住清虏,挫其锐气,今岁我军更有准备,沿江防务亦非昔日可比。当务之急,是立即调兵遣将,于各要害之处严阵以待,挫敌锋芒。”

史可法也接口道:“马阁老所言极是。陛下,局势虽危,但尚未至绝望之境。臣等已初步议定应对之策,请陛下圣裁。”

他走到暖阁中悬挂的那幅稍显简陋的军事地图前,拿起一旁的竹鞭,条分缕析,声音清晰而坚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明末穿越,闯王一统请大家收藏:()明末穿越,闯王一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东路,淮安。”竹鞭点在淮安位置,“此地乃屏障江淮之第一重镇,绝不容有失。臣举荐,破格擢升江阴典史阎应元为江淮总兵,全权负责淮安防务。阎应元虽出身微末,然熟读兵书,通晓战阵,更难得的是忠勇绝伦,胆略过人,在江阴士民中威望素着。令其即刻赴任,与定西侯张名振、翰林编修张煌言、镇江总兵郑鸿逵等部水陆配合,依托淮安城防与洪泽湖、运河之水网,层层设防,务必阻多铎于淮水之北!”

朱由崧闻言,努力在记忆中搜索了一下“阎应元”这个名字,似乎听太监提起过江阴有个能吏,既然史可法力荐,他也便点了点头,有气无力地道:“准……准奏。阎应元……既得史阁部如此赏识,想必是有真本事的。便依史阁部所奏,升他为江淮总兵,望他能不负朕望,守住淮安。”

“中路,凤阳,”史可法的竹鞭移到凤阳府,“此地关乎社稷颜面,祖宗陵寝所在,更是天下视听所系,不容有失。臣请陛下允准,由臣亲自前往凤阳督师,与凤阳总督朱大典、东平伯刘泽清、广昌伯刘良佐、靖南侯黄得功诸位将军,并请潞王殿下移驻左近,以亲王身份鼓舞士气,集中我朝中央能调之精锐,务必守住凤阳祖陵,与虏酋鳌拜决一死战!”

听到要史可法亲自去前线,朱由崧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什么,但最终只是化作一声叹息:“史阁部……又要亲冒矢石……朕心实在难安……一切,就依阁部吧。黄得功,刘良佐,你等务必要保护好史阁部与潞王安全!”

黄得功等将躬身领命。

“至于中路之归德、汝宁,以及西路之南阳,”史可法的竹鞭在河南南部与湖广北部划了一个圈,“此三地互为犄角,亦不可轻弃。请陛下下旨,命楚王、周王殿下坐镇武昌、襄阳,由广西巡抚瞿式耜、湖广巡抚何腾蛟、以及兵部右侍郎张同敞几位大人具体指挥布防,协调各路兵马。同时,”史可法深吸一口气,说出了最关键也最具争议的部署,“已以陛下名义,紧急传令李自成大顺军改编之虎贲军第八路军,派上将军高一功、袁宗第部,以及张献忠大西军改编之四川新编第四军,派抚南侯孙可望、安西侯李定国、定北侯刘文秀、定东侯艾能奇部,急速驰援南阳,与当地守军合力,抗击豪格、叶布舒!”

这一连串的部署,几乎调动了南明目前表面上所能指挥的所有能战之兵,以及大顺、大西两支改编后名义上归附的军队,可见局势之严峻,也显示了史可法等人竭力构建“抗清民族统一战线”的决心与魄力。暖阁内一阵轻微的骚动,一些勋臣对借助“流寇”之力显然仍心存芥蒂,但在当前危局下,也无人敢出言反对。

朱由崧听着这一长串陌生的地名、官衔和人名,只觉得头晕眼花,心中烦闷不堪,他无力地挥了挥手,打断了还想详细解释的史可法:“朕……朕知道了。朕有些乏了……一切就依史阁部、马阁老所议行事。务必……务必挡住清兵,保住江南半壁……退下吧。”

“臣等告退。” 众人躬身退出暖阁,留下朱由崧一人,对着跳跃的炭火,怔怔出神,脸上满是茫然与恐惧。窗外,南京城的天空阴沉沉的,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

相较于北京的战意炽烈和南京的紧张压抑,位于关中西京的平西侯府,似乎还残留着一丝年节的慵懒与宁静。关中之地的寒冬虽未完全退去,但午后的阳光偶尔能穿透云层,带来些许虚假的暖意。

府邸内院的演武场上,积雪早已被清扫得干干净净,露出青石板铺就的地面。戚睿涵穿着一身利落的短打衣衫,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在董小倩的悉心指点下,正一板一眼地练习着剑法的基本招式——刺、劈、撩、挂。数月来的坚持不懈,让他原本属于现代文弱大学生的体格明显结实了许多,手臂有了肌肉的轮廓,动作也多了几分武人的利落与力量感,虽然离“高手”还差得远,但至少不再手无缚鸡之力。

吴三桂站在廊檐下,身披一件玄色貂裘,负手而立,目光落在院中练剑的二人身上,脸上却没什么表情,眼神有些飘忽,显然心思早已飞到了九霄云外。

一名身着轻甲的心腹亲兵快步穿过月洞门,来到廊下,低声向吴三桂禀报了刚刚收到的、关于清军四路南下以及南京朝廷应对部署的详细情报。声音虽低,但在相对安静的院子里,还是隐约传到了刚刚收势的戚睿涵和董小倩耳中。

两人对视一眼,擦了擦汗,走了过来。

“侯爷,”戚睿涵拿起放在石凳上的布巾擦了擦脸,语气带着分析意味,“看来清虏这次是势在必得了。朝廷此番应对,调兵遣将,联合顺西残部,可谓倾尽全力,阵容看起来不算弱。”

吴三桂仿佛被从沉思中惊醒,收回望向虚空的目光,淡淡地“嗯”了一声,语气平静无波:“阎应元守淮安,史阁部亲镇凤阳,瞿式耜、何腾蛟守汝宁,孙可望、李定国援南阳……嗯,确实不算弱。史阁部忠勇,阎应元据说也是条硬汉子,李定国……去岁在湖南,倒是显露出了些本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明末穿越,闯王一统请大家收藏:()明末穿越,闯王一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吴三桂看着眼前这一对年轻人。戚睿涵,这个来自数百年后的异世青年,虽无绝世武艺,却凭借其独特的见识、冷静的分析和几次关键时刻的建议,赢得了他的信任和倚重;董小倩,虽为女子,却侠骨丹心,剑术不凡,其姐董小宛虽已香消玉殒,但她却以另一种方式,在这侯府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他们的话语,像温润而有力的泉水,慢慢浸润、抚平了他心中那点因被“闲置”而产生的焦躁、失落与不安。

他深吸了一口气,那口积郁在胸中的浊气仿佛随之吐出,脸上重新露出了往日的沉稳与锐气,那种久经沙场、杀伐决断的气势再次回到身上。“你们说得对。”吴三桂站起身,身形挺拔如松,“是本王有些心浮气躁,钻了牛角尖了。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此刻休整,正是为了他日更为凌厉的出击!”

他目光变得坚定而深邃,下令道:“传令下去,即日起,全军加大操练力度。骑兵野战、步兵结阵、火器操射,皆需精益求精。戚睿涵,你多费心,召集工匠和军中老卒,好好想想,如何应对那些能飞天的‘火风筝’,如何防范那歹毒的‘瘟君散’。董姑娘,骑兵的劈刺、近身格斗,特别是如何在敌军火器轰击下快速近身,还要请你多费心指点。”

“是,谨遵侯爷之命!”戚睿涵和董小倩齐声应道,精神都为之一振。

吴三桂再次望向东方,目光仿佛穿透了重重关山,越过了黄河、淮水,看到了那片即将再次被鲜血与战火浸透的中原大地。他的拳头微微握紧,指节有些发白。

“那就让我们好好‘休整’,耐心等着吧。”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冰冷的、金属般的质感,“这天下,终究……还是要靠刀枪来说话,用胜负定乾坤。我关宁军的刀,还未老!”

西京的天空,不知何时已聚拢了厚厚的云层,将那一抹残阳彻底吞噬。光线黯淡下来,侯府内的气氛却因方才的对话而重新凝聚起一股内敛而坚实的力量。山雨欲来风满楼,这中原大战前短暂的宁静,对于西京的平西侯府而言,并非沉寂,而是下一次风暴来临前,最深沉的喘息与最紧张的准备。属于他们的舞台,或许才刚刚拉开序幕。

喜欢明末穿越,闯王一统请大家收藏:()明末穿越,闯王一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