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 > 第92章 崇祯的喜事

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 第92章 崇祯的喜事

作者:墨轩先生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08-29 06:11:46 来源:全本小说网

很快孙铨的军令就传到了张世泽等人的手里,随着军令的到达,他们也见到了一万五千人的援军。

而率领这支援军的人是来自榆林卫的尤世威。

对于这尤世威,张世泽等勋贵是知道他的,也对这个人有很深的印象,因为这个人乃是战功卓着的将领,是现如今的山海关中军副总兵!

没错,朱由检为了打好此役是从关锦宁防区调了一些人的,只不过调出的人不多,因为他收到了建奴扣关的奏报!

对于袁崇焕送达京师的奏报,朱由检自当是举行了廷推,可结合张书缘送回京师的战报,他们便就猜测此次扣关乃是建奴酋首皇太极的疑兵,为的就是让他顾此失彼裁撤对于蒙古的支援。

对此,朱由检想了想又问了问孙承宗的意见,然后便就决定抽调山海关的副把总、游击、副将外加顺天府、山西、天津三地共同筹措五万步军入蒙支援。

这也是为什么张书缘会见到曹变蛟。

见援兵来了,张世泽当即就想进攻库伦夺回失地,可他还没动就见到了尤世威拿出了孙铨的军令,上面清晰盖着总兵大印。

“尤将军这是何意?何为孙总会在此时调我们回去?”

张世泽很是不解,这明明敌军马上就能被拿下了,反而却是要调他们回去?而且他还想给同行的勋贵报仇呢!

“世子,这并非孙总兵的意思,这是张阁的意思。”

见他不解,脸庞圆润,身着甲胄,手上泛着黝黑肤色的尤世威便就笑着给他解释。

“这……”

听得此话,张世泽瞬间就心道了一声“完了”他没法给同行的兄弟们报仇了!

因为张书缘发话,那就代表着他们此行的目的已达成,接下来就要回京了。

看了看徐锡登等人,张世泽便死死的捏起了拳头。

“尤将军能否宽限两日,我…我想给兄弟们报仇了在走。”

“是啊,尤总兵,我等兄弟战时近两个月,死了这么多弟兄,这如何能心安理得的回京?宽限我等几日吧!”

随着张世泽开口,武定侯徐锡登等人也开了口。

没错,在这段日子里,他们这群勋贵是早已和那生死与共的底层士兵打成了一片,不为别的,就因为在混战中有人多次救了他们,甚至都有人付出了生命。

“这…诸位侯爷,这并非末将不通人情,实在是军命难违。各位还是勿要让张阁久等。”

无奈,他尤世威知道战场的血与情(战友情),可他却没办法忤逆军令,要知道军令这玩意可不亚于圣旨,违者是必斩的!

“好吧,那此地就交于将军了。”

众人捏了捏手,旋即张世泽就拿出了军印兵符,其他几人见状也是如此。

PS:明朝兵符不单只有虎符,还有将军印、直纽型百官印、亲王印、关防印、金牌、牙牌等用来调兵或证明身份的军印兵符,甚至连最小的百户都有独立的印章。

“诸位侯爷放心,只要尤某在这里一天,建奴就翻不起什么风浪,那库伦城也会回到我军的手中!”

见张世泽几人眼露了泪光,尤世威便抱拳许诺。

“好,那我等就多谢尤总兵了!”

拱了拱手,放下各自的兵符,张世泽等人便就红着眼退了出去,去与平山城的将士们告别了……

一晃四天过去了。

回到奈曼大营之后,张世泽等人便就像没了魂儿一样的呆坐。

见到他们是这副样子,张书缘便就知道他们怕是得了战场病症。于是便跟他们谈起了心,打算用未来的安排来给他们抚平心理的创伤。

一听后面还有战事安排,张世泽等人旋即就打起了精神,人也不蔫儿了,说话都有劲儿了。

“呵呵,诸位放心,等我们过他那个两三年,本阁必定为诸位请命,让你们带兵杀回来!”

“到时候,别说那什么阿拜,塔拜,就是他皇太极亲自挂帅,我也会让你们来的!”

听得此话,众人就变的兴奋了起来,一个个的抓着张书缘问“阁部大人果真?!”

“定真!本阁向你们保证!”

张书缘有这个信心,因为目前的一切都是在向好的一面所发展,只要关内不乱,一切都有的搞!

“好,那我等就等着那一天了!”

用力的看了眼张书缘,张世泽这群人便就鼓起了精神。

“好了,你们休息一天,明日我们启程回京。”

给他们画完了饼后,张书缘并未去歇着,反而是去找孙铨与曹变蛟他们了。

跟他们交代了一番自己的意思后,张书缘这才放心的去休息了。

而他所交代的事情,自然是让他们不要主动出击,就在这耗着,补给所需他会让朝堂供养一部分,剩下的就得让林丹汗出血了。

对此,孙铨二人皆是不明白他的意思,可张书缘却是一笑,用手指了指舆图上的大明、察哈尔、后金三个地理位置。

看到他的手指,孙铨旋即就明白过来了,他张书缘这是要搞成相持的局面,既让蒙古舍弃不了大明,同时又让建奴无法借道进攻关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请大家收藏:()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当然,他也看出了另一件事,那就是他们保证不了出击后的补给运输!

这从地图上看,蒙古与建奴的地盘很小,距离也很短。但实际上整个察哈尔到沈阳是有着很大的一片区域,直线距离少说也得有个三千里路左右。

更别说那地方还是地形复杂的地域,而且人建奴也不是傻子,皇太极必然会发挥出骑兵优势来分割包抄,直至把你绞杀在草原才算罢休。

PS:明朝一里约等于0.444公里,因此1106.1 公里÷0.444 公里/里≈2491.2里。

一夜转瞬,次日一早。

张书缘等人组成的观察团便就启程回京了,而跟随他们而来的孙传庭则是留在军中,担任孙铨帐下的参军跟着他学习兵法和实践。

没辙,虽说孙传庭是牛X,也是明朝历史中最后一位大帅。可人眼下不过才刚刚中举并留意军事,其能力还远没有达到后来那么牛的地步,所以将他留在这里历练是最为恰当的。

安排好一切,张书缘等人就踏上了回京之路……

年年岁岁花相似,

岁岁年年人不同。

这不,走了大半个月,原本把守宣府城的兵丁也换了人。

看着眼前既熟悉又陌生的宣府城,张书缘就没来由的生出了股感叹。

这遥想半年多前,自己还在出租房里拼尽全力的打拼生活,可没曾想到却是有了这般遭遇,来到了明末不说,竟还坐到了万人之上的内阁司员……

不禁老成的叹了口气,他就便抛除了这些杂念,转而亮出了身份录碟。

进到宣府在王在晋的府上修息了一晚,次日他便就婉谢了王再晋的挽留招待,直言身上还有皇命无法久呆。

过了宣府距离顺天府就近了很多。

见快到京城了,张书缘等人便就归心似箭的跑了起来,不用在担心有人再攻击他们了。

没错,在回来的路上,他们一行是遇到了些小部落的攻击,好在他们观察团的三千护卫还在,所以倒也没出什么大事,至多是影响了些路程。

等他们到了顺天府境内时,日子以来到了十月三十。

还未到紫禁城北门,张书缘便就看到了朱由检的皇驾。

看到了远处的人影,张书缘等人便就放慢了速度,调整好队伍,如同结婚车队一样,排排场场的就去面圣了。

随着他们的到来,道路两旁的乐师旋即奏起了弦乐,大鼓、磬、笙、笛子、罗等乐器发出了恢弘悦耳的声音,听在众人的耳中是不禁就生出了一股恢弘感。

“臣张书缘携观察团凯旋而归,幸得上天垂涎,臣等终有所获。”

翻身下马,张书缘便带着一众勋贵走到近前参拜。

“好好好,回来就好啊。朕日思夜想终于是把你们给盼回来了。来来饮下这杯酒,洗去战场污秽。”

朱由检站在銮驾之上,笑呵呵的就按照礼仪办事。

没办法,我华夏自古就是礼仪大邦,凡是大事情轻则问卜,重则祭天,就更别说这种迎接从战场归来的大臣了,那礼仪简直是繁琐到了极点。

等完成这一切,时辰早已是到了下午的酉时。

进了紫禁城,张书缘就感觉这腿也不是自己的了,那浑身就如同是要散架了一般。

还好,朱由检心疼他,没有拉着他说正事,而是当着群臣的面宣布,明日朝会后,在英武殿举办宴席犒劳张书缘等人。

回到家中,张书缘第一件事就是脱掉身上的长袍官服,然后便就去给干娘朱灿绮请安。

当见到自己这“儿子”来请安时,朱灿绮差点就没哭出声来。

在这近两个月里,她是日日焚香祷告,祈求菩萨保佑张书缘。

见干娘有些绷不住,张书缘只好是出声安慰。

他娘俩说了好一会儿话,朱灿绮才收回了哽咽。

“黑了,也壮了。”

“呵呵,娘,这看您说的,好像我之前很瘦似的。”

“可不,半年前你那身子骨,就和吃不上饭似的,瘦的跟猴一样。”

“……”

娘俩是开了好一阵的玩笑,才结束了谈话。

简单的洗漱了一番,吃过饭后,张书缘便就脑袋一沉睡了过去。

次日一早,金銮殿。

虽然是回来了,但回来了他就得上三点爬起来去上早朝。

好在,今日的早朝众人也都知道皇帝高兴,没人敢生事触了皇帝的兴致。

见无人启奏生事,张书缘只好便站了出来,将蒙古战场的事情讲述了一番,言语中是重点指出了张世泽等人的悍不畏死,身先士卒的英勇事迹。

对此,朱由检显的很高兴,当庭就给张世泽等人赐了恩典,没继承父辈爵位的,当庭继承,继承了的则是赏赐了千匹绸缎和价值千两的古玩字画。

这要问为什么不升他们的爵位,一是他们的功绩还不够,二是升爵要用粮,三是他朱由检不想乱花钱。

而对于子孙的事迹,成国公等人则是神色不一,有高兴的,心疼的,满意的,甚至有些人当场就哭了,就差没去抱住自己儿子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请大家收藏:()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弄完了早朝之后,众人便就去往了英武殿吃宴。

好一阵的应酬之后,张书缘是被众人灌了个酩酊大醉,而在席间,那东林、浙楚齐宣各党是纷纷进言为他请功,并且给他冠了许多的好词儿,什么文武双全啊、气宇轩昂、聪明伶俐,反正只要好听的词儿就往他身上套,搞的就好似他们几方之间不是政敌一般。

而张书缘也明白这些人的心思,也怕自己被他们给搞飘了,当即就便谦虚的推辞,可谦虚推让了,还来的就是一杯接一杯的酒……

等他再次睁开眼时,看到的却是雕龙画凤的金顶。

“嘶…我这是在哪儿。”

“小哥,你醒了啊。”

听到他声音,朱由检便就放下笔墨,端起书案上的茶走了过来。

“陛下?我怎么睡到你这了?”

“啧。你忘了,你今日可是醉倒在了文渊阁值房门口。要不是有人发现,你啊就受冻吧!”

朱由检呵呵笑着,那神情就仿佛是他张书缘前世是损友。

“啊?我去值房了?我…我没说什么胡话吧?”

听到这话,张书缘就赶忙坐起来回想,可任凭他如何回想就是想不起来,只觉的脑袋是疼的一批。

“行了,你应该没说什么胡话。至多是拉着侍卫跟人讲了什么战场厮杀,试图教会人怎么行军打仗……”

看着他的囧样,朱由检是强忍笑意,眼珠子更是透出“没问题”的意思。

“你,陛下,下午你这么不拦着我点啊,这要是我……”

“诶,我还不了解你,你平时是大大咧咧的,可朕知道你心底有杆秤,哪怕是喝醉了也不会乱来。”

朱由检说的没错,张书缘看似在他面前是无规无矩,但实际上他那谨小慎微的心思,早就是让朱由检一览无余了。

就从他二人见的第二面那次跪地施礼起,就足以证明他张书缘的心一直是在提着的。

见朱由检都这么说了,他张书缘还能怎么办,只求明日不要被群臣调笑了……

聊了好一阵,张书缘才问起了他为何这么着急的催自己回来。

见张书缘问起了正事。

朱由检先是哈哈一笑,进而才开口“喊你回来是有四件事,一是风儿怀孕了,二是诸王进京了,三是这快入冬了你那产业还搞不搞,四是据两广总督王尊德上奏,说是有佛朗机人要进京与我朝谈生意。”

一听这话,张书缘旋即就为他高兴了起来,因为这四件事里有三件是让他大明复兴的好事。

先不说与葡萄牙人的生意,单就是后继有人这一条,就对大明产生了不一样的效果反应。

因为,皇帝有了子嗣会造成政治上的稳定,不用再考虑继承人的问题了,而且还能借此来向天下宣告,大明不是被上天给抛弃了,天象异变跟皇家没关系。

其实,眼下民间是有很多朱家皇帝的流言蜚语,而那意思大多是在说,天象异变是跟朱由检上几代的皇帝有关,尤其是重点夸奖嘉靖帝。

而这流言都是百姓们私下偷偷说的,明面上也能听到些风声,只不过大家都装作是聋子罢了,一来是有文官群贤想洗脑朱由检的因素,二来此事会触怒皇帝,所以没人会傻到去戳透这件事……

喜欢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请大家收藏:()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