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 > 第82章 战场观察团、面会林丹汗

经过小半个月的日夜兼程,张书缘一行终于是进入了蒙古地界—归化。

这刚一进入归化地界,张书缘等人瞬间就感觉到一股不同于国内的气氛。

举目四望,只见那漫漫山丘、平原皆是衰败,不但看不到人烟,就连野生动物都很难见到。

“唉,这天灾真是够折腾人的……”

看到这衰败的景象,张书缘就不由的叹了口气。

“是啊,天象异常也不知是哪位得罪了上天,竟降下如此灾祸。”

听到他叹息,孙承宗的儿子孙铨便就凑了过来。

“呵呵,天象混沌而已,哪有什么怪力乱神,要是真有神的话,那也是个恶神。”

看着凑了过来的孙铨,张书缘就摇着头开了个玩笑。

“诶,阁部此言有误,孔圣尚云:子不语怪力乱神。这苍天定然是有神的,只是我等乃凡夫俗子耳听不见,眼见不明罢了。”

见他们聊了起来,孙传庭也凑了过来开口。

听到这话,张书缘旋即就看向了他,心里是千般不解,像他这么一个高级知识分子怎么还信这套呢。

“嘶,孙知县我这话怎地有误?再说孔子此言也是教导其子女走正道啊,这怎能与鬼神联系呢?”

“阁部,鬼神之事古以有之,孔圣所言是教育其子女不假,但这有些事情啊是说不明白的,不瞒阁部,下官先前在家乡就亲眼见过先生做法,也亲眼见过许多离奇之事……”

“嗯,孙知县言之有理,我华夏秘事甚多,先前听家父讲过些战场上的古怪之事。”

孙铨也很赞同孙传庭的话。

听着他二人的言语,张书缘就一阵的无语,摇了摇头他也就只好任由他们继续相信这鬼神之说了。

这按理来说,他能穿越到这明末,理应是要跟他们一样去相信这鬼神之说的,但身为二十一世纪又长在红旗下的人来说,鬼神?那全是封建迷信罢了,非要说自己穿越那应该是自己无意间碰到了什么虫洞。

而倘若真像他们说的那样,这世上真有鬼神的话,那那个神干嘛要挑自己来这明末呢?比自己优秀的人可海了去了,最不济的话那也应该选一个历史系博士之类的人吧?

“两位,我们还是先别说这些了,眼下我们还有多久能到察汉浩特?”

见实在跟他们没法解释那些神秘现象,张书缘只得是话锋一转问起了正事。

“哦,阁部稍等,下官看一下舆图。”

见张书缘聊起了正事,孙铨便就抱歉了一声,进而拿出了马鞍间的舆图。

“回阁部方才的话,我军马上要抵达归化了,想来再有个六日左右应该就能到察汉浩特了。”

“嗯,好,让大军休息一番吧,也不急这一时半刻了。”

听到还有五六天的时间就能到察汉浩特后,张书缘旋即就让孙铨指挥大军停下休息。

而他们这次出来人,一共有三万三千余人,携带的粮草有十一万石。

其实,在昨日听到孙承宗说出这借来的粮草数目时,张书缘是被吓了一跳的。

这要知道他搞出来的“兴宝”根本就没大范围的铺开,只是在北直隶、山西、天津等地发行,用时也不过十三天就搞来了这么多粮食,而且这上述的几省也是正遭受着旱灾的影响。

这说实话,民间的权贵,让他们去赈灾那是没那个心的,可倘若让他们用粮去换钱那心可是大到不行,一个个的也不管朝堂能不能还给他们钱,反而是一门心思认准了这笔买卖值得投资。

因为,他们觉的朝堂里是不缺钱的,此前的种种不过是有奸臣在搞事罢了,而且,倘若朝堂实在不愿意给金银,那给他们宝钞也是能接受的。

反正,让这粮食白白的给了灾民,还不如拿去换宝钞来的实惠呢,最不济他们也能用宝钞去压榨农户……

这十一万石粮食,听起来是很多,但大明距离察汉浩特路途遥远,押送的官兵又多,恐怕到了之后也只能是剩下个**万石了,而这些粮食也只是刚够明盟联军吃两个月的。

不过好在,这官兵们吃的多,但那速度却是要比民夫快多了,基本上负责押送粮草的部队是与此次的主力同步的。

在休整了五个时辰后,大军又继续上路了。

而这次,他们仅用了五天便就疾驰到了察汉浩特。

至于他们在路上遇到的喀喇沁、土默特等部族皆是俯首退让,甚至他们还送了不少东西给明军,生怕张书缘他们没到察汉浩特呢,就先把他们给灭了。

没错,作为夹在察哈尔与明朝边疆的喀喇沁、土默特等部族,日子过那叫一个谨小慎微,两边都得罪不起,不但要时常两边讨好,甚至他们还得跟建奴打交道,总之主打一个三边通吃。

对于他们的讨好,张书缘自然是没什么意见的,送上来的东西是照单全收,不但如此,他还与喀喇沁部的大汗苏布地见了一面。

只不过,由于来的匆忙,他也不知道该聊些什么,只能说是让其安稳一些,这几年大明会跟他们增加互市额度……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请大家收藏:()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到了察汉浩特的城下,映入众人眼帘的是一座规模宏大的王城,其富庶程度是仅次于大明的西安府。

看到这“恢弘”的王城,张书缘与孙传庭三人并没有什么反应,反而是格物司的几人比较惊叹眼前的王城。

在他们看来,这察哈尔实乃是贫瘠之地,怎能有如此能量建出巨城?

其实,为了建造此城,林丹汗也是下了十分大的决心,花费了不少于八百万两的银子,可把他给心疼坏了。

这心疼归心疼,但林丹汗知道,自己想要统一整个蒙古那势必就要有自己的都城,因为有了固定居所才能够谋求霸业!

正当方以智等人是好奇的打量着眼前的王朝时,城上的守军便就发话了。

“来人可是张书缘大臣?!”

听到喊声,张书缘旋即就望了过去。

“正是本阁,还请将军速速打开城门,好让我军休整!”

张书缘知道,关于自己来访蒙古的事,朱由检是肯定要给林丹汗打招呼的,如若不然他朱由检一不放心自己,二也是不想丢了大朝礼仪。

“使臣大人稍等。”

很快,察汉浩特的城门便打开了,进而就冲出了一队卫兵位列两旁。

“外臣拜见明朝阁部大员!”

“将军请起,可有为我军准备驻地?”

见林丹汗的将领出来了,张书缘就翻身下马将人给搀扶了起来,同时问出了最关心的问题。

“驻地已准备,大人请随外臣前去。”

“好,进城!”

见林丹汗依旧是把事儿给办妥了,张书缘便就跟孙铨对视了一眼,带着大军就跟着这位将军去往了林丹汗安排的驻地。

而林丹汗知道此次援军的规模,给他们选择的驻地是位于察汉浩特东面的一处草谷,占地面积少说也有个一万来平方。

到了地方后,大军旋即就展了开来,有去把控进出要道的,也有将领去安排暗哨的,同时也有人去开始修筑营帐,总之整个大军是有条不紊的忙碌了起来。

过了大约有两个时辰。

就在时间马上要到下午的酉时时,林丹汗宫里的人终于是来宣他们了。

见人来请自己了,张书缘换下了甲胄,穿上大明的红袍带着孙铨、孙传庭与小英国张世泽等勋贵就去往了林丹汗的王宫。

“外臣张书缘拜见孛儿只斤大汗。”

进到王庭,张书缘便就大大方方的带着自己人给林丹汗见礼。

这虽说他林丹汗祖上是被朱元璋给打崩了,但形势比人强如今只有连蒙才有可能打得过建奴,如若不然,那就只能等着被皇太极击碎蒙古诸部,从而绕道归化进攻陕西或蓟州或宣府了。

“尊敬的大明阁臣快快请起,本汗可是盼望了许久啊!”

林丹汗是一点都不敢小觑面前的几人,虽然他知道大明的孱弱,但他也能看得出来,朱由检是又多么重视自己这边,毕竟此次来驰援的人是他大明中枢的内阁大臣。

“大汗言过了,应当是外臣盼望许久,这早就想与大汗一见了。”

面对着这位草原雄主,张书缘知道他的下场是什么,但为了战事他也只能忍着恶心与他虚与委蛇。

“是吗?哈哈哈,看来你朝中还是有能人的嘛?”

“不知张大人此来,可带了多少补给啊?”

寒暄了两句,林丹汗便就问出了自己最关心的问题。

眼下,他察哈尔战事不利,被建奴侵吞了很多土地,而且还遭受着秋收的苦恼。

“外臣此次带来了八万余石粮草,军器若干。不知大汗眼下战局如何?”

张书缘打了个马虎眼并未全盘道出自己军中的详情。

“唉,战局不利啊,那皇太极跟疯了一样,疯狂的进攻我察哈尔,眼下他们距离我都城也只有千里不到了。”

“什么?千里不到?!”

“嗯,据前日的回禀,建奴正在我都城东面的奈曼旗本部鏖战,听你们的陈员外郎的意思,好似那建奴是想要于敖汉旗会师。”

这说实话,倘若没有他张书缘主张帮助林丹汗的话,那他定会南下去攻击喀喇沁、土默特等部族,从而来解除被建奴所灭之危机。

而若能成功占据喀喇沁与土默特等部的话,那他的生存地盘就会扩大,西可以进攻河套,东可以杀回来察哈尔,北边上更是能跟鞑靼(塔塔尔)碰一碰。

“尊敬的孛儿只斤大汗,这么情况会危难至此?!”

一听林丹汗这话,孙传庭便就忍不住开口了。

“你是?”

“外臣乃一县令,名唤孙传庭。”

“哦,县令?有胆识有气魄!不过你问起这件事,本汗只能说那皇太极是铁了心要吃下我察哈尔了。他从八月之后就派了巴布海带来了三万步军,以至于我联军是连战连败。”

“巴布海?”

听到这个名字,张书缘瞬间就想起了这个人的生平过往。

巴布海,乃是努尔哈赤十一子,一生战功卓着被皇太极先后授予了牛录章京、一等甲喇章京、梅勒额真、镇国将军等职,是建奴实打实的重臣猛将,只不过这巴布海的结局并不好,没死在敌人的手上,反而是死在了自己贪污受贿之上,被顺治给杀了……

喜欢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请大家收藏:()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