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 > 第74章 与张世泽交心

经过了这场风波,张书缘是终于看清了这明末文人的厉害,竟然是真的有不怕死的!

回到府上,张书缘与张世泽二人是面面相觑的饮酒,一时间谁也没说话。

不知喝了有几杯,小英国公张世泽终究还是没忍住沉默。

“书缘兄,你…你怎么能答应方才那人的话呢?这…这是不是太给他们脸了?!”

“唉,不如此,那还能这么?难道真让那吴遵周动兵?或者闹到陛下那里去?”

张书缘是摇头苦笑,说着就举起了酒杯。

“嗨,来吧世泽,咱们喝酒,别说那些了。”

“啧,你…你就给他们脸吧,你可别忘了眼下你可是武考的考官,这要是今儿这事传到了武人那边,可有你好受的。”

“能有啥好受?放心放心,一群不知真相的人而已翻不起什么大浪。”

张书缘说的没错,就那群文人/武人,他们能翻起什么大浪?至多是私下里骂骂自己而已,又少不了一块肉。

没辙,见他是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张世泽也只好是陪他喝起了酒来。

不过,在席间,张世泽也问起了格物司的事儿。

听到张世泽问起,张书缘只是摇了摇头。

“格物司刚落地没几天,没什么成果呢。”

“嘿,怎么没成果?那天我虽然没在宫里,可我也听说了,你们搞出的那带螺旋纹的弹丸居然能击穿三尺厚的木门!”

“呵,你这是从哪儿知道的?我咋不清楚?”

听到小国公这么说,张书缘就纳闷了起来,这到底是谁大嘴巴在外面胡咧咧,不知道军工是保密衙门吗?

“嘿,你甭管我从哪儿知道的,反正这满朝文武没一个不知道的。诶,你说那枪用起来是啥样的感觉?推力有没有火绳枪大?!”

“怎么,你世子爷也懂制造火器?”

“嗨,不懂还不能问问嘛,诶,我可告诉你啊,我这射箭技术可是一流,你日后要是想试验火器了可得找我啊!”

见他不想说,张世泽只好是退而求其次了。

没办法,这位爷天生就好动,对火器也比较痴迷,只是碍于家教严格又无在军中一线任职,所以他就没啥机会摸到枪。

“行,等有机会了,我带你去格物司转转。”

笑了笑,张书缘便就跟他碰了一杯。

这说实话,今儿这事儿可是把张书缘给感动着了。因为那试图变革一事,放在任何一位官员的身上都是避之不及的事情,只有这位未来的国公愿意陪伴在自己左右。

“世泽,今儿谢谢你了。”

“嗨,你我谢啥,再说我也没做什么啊。这要是我懂文事,今儿在朝上兴许能帮上一帮,啧,可惜我不懂啊……”

又说起朝堂,张世泽也是长叹了口气。

身为大明的顶级勋贵,他是比谁都看得清楚。虽说眼下阉党已灭,晋商走私之流被诛,秦藩一系被杀,但这天下并没有好了很多,依旧是风起云荡,就他知道的许多将领那个不是在喝兵血,又有那个是实打实的靠着军功上来的?

见他透出了一股无奈,张书缘便起身端着酒杯,拍了拍他的肩膀。

“世泽,有道是事在人为,有你也好,无我也罢,这有些事情是必须要做的。”

“这正如那首《塞上曲二首·其二》写的好,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所以此事是我想做的,与你无关,你只需守好你后军都护府右都督即可,剩下的就交给我和陛下吧。”

“诶,书缘兄你说的不对,这报国二字岂能由你和陛下二人承担?不管怎么说我张世泽身为国公世子,理应是要出一份力的。今后你这边若有需要就言语一声,只要是对我朝有益就行!”

“哈哈哈,好,我知道了……”

这一顿酒一直喝到了傍晚才结束,好在今日他没什么事情,只等两天后的秋考即可。

时间一晃,眨眼间两日便就过去了。

在这两日之内的朝会上,各部大臣都是在冷冷的嗤笑张书缘,更有甚者给他起了个“莽夫内阁”的名号,来佐证他办事过于急躁。

对此,张书缘是一点都没将这事儿放在心上,心想正好,既然说我是莽夫是吧,那我就莽给你们看看!

可还没等他搞事,这秋考便就开始了。

迈入军营校场,而此时的校场内早已是被修建出了许多木质隔间。

这些隔间大约有两丈宽,一丈长,中间格挡的木板也有四尺厚。而里面的空间是仅能摆放下一张小桌子和一个小床。

而此时的校场中是有大量的武人在排队进行搜身检查。

看了眼这校场的景象,张书缘便就去找李邦华了。

“李阁情况如何?”

“哦,张阁来了,快请坐。”

见张书缘来了,身为整改京营大臣,李邦华就挥退了属下,转而倒了杯茶走了过来。

接过递来的杯子,张书缘点了点头就坐在了军帐中的左侧。

“一切无恙,若不出意外巳时便可开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请大家收藏:()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嗯,无恙就好啊。对了李阁礼部的人到了没?”

张书缘知道,凡是重大事宜都会请礼部的人来祷告祭天。

“快了吧。”

李邦华是沉思了一番,也坐在了他身旁。

正当他二人说着礼部时,没过两句话京营内的一总兵便跑了进来。

“启禀将军,礼部周大人携祠祭司主事乔若雯求见。”

“哦,快快去请!”

一听来人了,李邦华便赶紧起身去迎接。

这不是说他不会端架子,而是他近来得罪了不少勋贵那边的人,故而要多多的亲近一下文臣来示强。

当然了,这其中也不全是因为这个,自然也有着他出身自东林的因素在里面。

要知道,李邦华可不是无党之人,他是东林党的三君之一,更是东林党的日后领袖之一啊。

见他起身了,张书缘也站了起来,也是,他对周士朴这个人还是很有好感的。

不为别的,就为他带着全家自缢不投降敌首(李自成)!

不大会儿功夫,周士朴便就带着乔若雯走了进来。

“下官拜见部堂大人。”

这刚一进来,周士朴便就带着乔若雯就是一躬身。

这可把李邦华给吓了一跳,要知道他的品阶可没有人周士朴高啊。

“诶呦,周大人快快请起,怎能如此多礼?应当是李某向您行礼才是啊。”

李邦华说的没错,虽然是入了内阁,但论品阶的话他也不过是三品的工部侍郎之职。

PS:明朝的内阁很畸形,一没有官阶,二却有酷似宰相之权,三说到底这内阁的最初衷,也是为了帮皇帝处理奏折的私人顾问团。

“诶,下官岂敢受阁部大礼?哦,张阁也在。”

这说着话的功夫,周士朴便就看到了站在李邦华身后的张书缘,当即就便向他恭谦了的施了一礼。

“哦,尚书大人,来来坐下说话。”

张书缘笑了笑,旋即便就侧过了身子让这周士朴坐下。

而周士朴现年三十二岁,别看他年轻,可那面相却是十分的老熟,让人一看就知道这人是吃了不少苦的。

没错,这周士朴自从泰昌元年(1620)授礼科给事中后,因不愿谄媚魏忠贤,就被他给搞下了台,带着病在老家商丘种了七年地,若没有张书缘举荐的话,他也会在今年起任为太常寺少卿。

再看那乔若雯,也是三十岁左右的样貌,但不过人却是要比周士朴看起来清秀很多。

当然,这乔若雯也是个“正直”之辈,在此之前也曾多次抨击过魏忠贤,只不过他抨击之时已经是到了天启七年年末,也就没受到魏忠贤什么欺压了。

坐下之后,众人是寒暄了好一阵,这才谈起了正事。

只不过,这正事也没什么好说的,无非是就准备祭天而已。

很快,校场的中央,周士朴二人便就按算好的时辰来到此地,让人摆放好了贡品之后便就开始朗读祭词了。

半个时辰后,洋洋洒洒的仪式才算搞完,而张书缘则是被那告词念的是直打瞌睡,无奈只因这大明的文法还是太过弯弯绕了。

结束了祭天之后,李邦华便就去招待二人休息了,而张书缘则是留在了当场。

“吉时已至,秋试开始!”

随着他一出声,身边的士兵便就敲响了大锣。

随着锣声泛出,一众学子便就走入了自己的小木房。

就在他们刚刚坐下,木板房外便就站过去了一队兵士,一个兵卒看管一位考生谨防他们作弊。

看着台下的众多学子开始动笔,张书缘便就看了眼孙承宗,心说这古人是怎么能忍得住监考那么久的,当即便就凑过去跟孙承宗闲聊。

PS:这明代的武试,不但要考体力、兵器、骑射,还要考核武人的算术,论策以及地理等知识,而这一套考完最起码也需要半个月的时间,而在此期间考官是不能离场的,只能是在考场内办公。

这刚开始孙承宗还不想跟他聊,但没过多久他二人便就小声的聊起了军改一事。

因为,这监考实在是太过枯燥了……

喜欢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请大家收藏:()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