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 > 第49章 恐怖的秦府田产

这震惊人心的一夜,很快便就过去了。

次日一大早,张书缘是睡眼惺忪的出现在了秦府的院中,而在昨晚他们一直是弄到寅时才算罢休。

虽说是昨夜查出了不少宝贝,可除了那些金银以外就没什么是他想要的了。

活动了一番身体,又随便的吃了口早饭,他就将王夫之给喊来了。

“阁部,您找学生有什么事?”

再次来到秦王府,王夫之也是一脸的困倦,这尽管一夜未眠,但他还是展现出了极为恭敬,眼神里是带着浓浓的钦佩。

“呵呵,而农(王夫之的字),本阁喊你来,是昨夜忘了交代你了。这院中的金银,你取走一部交给方岳贡,让他多多的买粮。”

看着眼前的王夫之,张书缘是和煦的笑了笑,示意他坐下说。

虽说昨日他与方岳贡闹的很不愉快,但他也明白这抄出来的钱,是必须给方岳贡用才行,要不然这堆金银只能是便宜了朝中的权贵了。

“阁部这…这能行吗?”

王夫之移身到不远处的石凳坐下,口中说着此事,但心底里却没个底。

这在历朝历代,凡是被抄了家的大臣基本上就等于再起无望了,而所抄没的银钱是必须要上封移交到国库的,且无人敢明着伸手贪墨。

所以王夫之心里的没底就是因为这个。

“呵呵,这怎么不行?而农,眼下灾情用钱颇多,这钱不用不就跟废铁一样了。再说了你们三人这一个月也花了不少钱吧?”

张书缘很明白,他们带来的那一百五十万两是填不住这陕西的窟窿的。

据明实录记载,天启六年明全国是有五千余万人,可据后世的各种记载来看,这个数是很有问题的。

所以在张书缘看来,明朝晚期的人口说什么应该是有一亿左右的才对。

因为,在明之后的1741年,乾隆就做了一次全国普查,而结果是整个清朝境内有一亿四千万人。

PS:明实录记载的人口数据是不包含被隐匿的人口的,而且据清朝后来的调查来推测,整个明末时期应该是有一亿以上的,要不然的就根本没法解释后来的数据了。

而陕西自古就是出了名的大省,在明朝的地位更属于重镇,所以此时的陕西人口少说是有个八百万朝上的。

按照一人五两的开支来算,那至少得要用四千万才能打得住。

“阁部说的是,但…但学生思量万一这钱用了,我们又该如何向陛下交代?”

“交代的事你不用管,这钱你就拿去用吧。”

张书缘是满脸的笑意,看来这“学生”算是白收,到了此时竟还能想到自己。

“那学生要取多少?”

“唉,这样吧,你等会随我去那库里走一遭,再决定你拿多少。”

“是。”

闲谈了一会儿,太阳便就爬上了二杆,时辰正好是到了巳时。

带着许显纯等一众士兵,很快他们就到秦府的内库。

“参见大人!”

“都起来吧,许提督请你打开院门,让我看看。”

“是!”

许显纯领命,抬手就推开了内库大门。

映入眼帘的是一间又一间的库房,而这些库房大的有三百平米,小的也有一百平。

随意的选了一间,张书缘便就走了进去。

刚一进入,张书缘就呆在了当场,只见这库内是一箱又一箱的银子。

这明朝的银子长度为一百四十二毫米,重量有九百三十五克左右,而眼中的箱子大概有二尺长四尺宽,分为上下三层,每层放着五个银锭。

PS:明朝的银子是不统一的,形状也不一样,但唯一不变的是,当时的制造局会在银子的底部刻上,生产日期、制造局名字以及匠人等身份信息。

匆匆的看去,这库中的银子少说得有个三四十万两。

“许提督,这银库的银子究竟是有多少?”

“回阁部,这经过一夜的验算,整座秦府内库有八百三十七万两银,六十二万四千两金。承运库中银二百四十六万两,金有十一万六千八百两。两库相加有一千零八十三万两白银,七十三万六千八百三十两金。”

许显纯也是一夜未眠,不但他如此就连李文柏也是没睡,虽然这一夜没睡,但他二人依旧是精神抖擞的,俨然就是被这巨财给惊到了。

“嗯,而农,你带走四百万两吧,记住一定要看好这笔钱让方岳贡拿去买粮!”

“是,学生定不辱使命!”

王夫之重重的就是一抱拳,那神情就宛如是要上战场的死将一般。

拍了拍他的肩膀,张书缘便就看向了许显纯。

两人碰了碰眼色,旋即许显纯就安排人给王夫之取银子了。

“老许,除了这银库外,其他的库共计价值有多少啊?”

“唉,阁部大人,这秦王实在是没话说啊,除了这银库外,那放古玩字画的库房少说也得有个一千多万两啊。”

许显纯是捏着拳头的说道,眼神里满是惊骇,要知道这陕西可是闹了好几年灾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请大家收藏:()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唉,这真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听到这话,张书缘就不由得在心里吐槽了起来。

“罢了,老许那粮库你去看了没,东西还有多少?”

“看了,粮库里应该有个四十万石左右,不过具体的我还没让人去查呢。”

“好,你抓紧时间让人去查,最好这两日就弄清楚粮食,另外你再遣人去那群商户那儿,走动走动。”

“阁部,你的意思是……”

“我的意思你还不明白吗?”

对了下眼神,许显纯顿时就明白了。

“好,我知道了!哦对了,这内库里还有一间你要不要看看?”

说到这时,许显纯就露出了凝重之色。

“哦?怎么了?”

看到他的脸色,张书缘便就纳闷了起来。

“阁部,那库房是存放地契的,数量之多是我平生仅见,哪怕是魏党所有人加起来也没有那么多!”

“好,带我去!”

见他说的如此凝重,张书缘也起了好奇心,虽然他猜测这秦王控制的土地不会少,但他没想到这就连整个魏党都抵不过他秦王。

快步来到存放地契的仓库。

推门进去,张书缘便就看到了密密麻麻的箱子,而这箱子每一个都是三尺长宽的类型,并是在库中分为了中下两层摆放。

而此时的木箱,是全部都被打开了盖子,里面放着的全都是地契!

“这…这得有多少啊,上百万张?”

看到这一仓库的箱子,张书缘心中就是一震,紧跟着就想骂人。

“阁部你看,这是我副手连夜审问出来的。”

进来之后,许显纯看也没看那箱子,反而是跟副手要来了秦府的田产汇总。

“老许,你说这库里有多少地契?”

“应该得有个几十万张吧……”

说着话,张书缘就接过了书册,只见这上面是详细的列举了秦府的田产与产业。

鄠县:下田七顷、中田六十五顷、上田四百二十二顷,酒楼三处、米坊一处、庄园三处……

长安县:下田三十顷、中田六百一十三顷、上田三百余顷,酒楼七处、米坊三处、庄园一处……

兴平县:下田十五顷、中田三十七顷、上田五百四十二顷,酒楼四处、米坊一处、庄园四处……

张书缘是快速的翻阅,而这上面的每一个州县都有详尽的列举以及位置。

半个时辰后,张书缘就停下了翻阅,因为这汇总再多也不如地契来的准确。

“老许,立即将全城的读书人请来,让他们尽快汇总出地契,我有大用!”

“是!”

“另外,再着西安四位指挥使带人去各地方查证,如有不实,汇总者即刻拿下!”

“好,我知道了。”

许显纯重重的一点头,转身就去办此事了……

时间一晃,两个时辰后整座西安府的读书人都被拉了过来。

将这些人聚集到内库大院之后,许显纯就在秦王府找到了张书缘。

再次回到这里,张书缘是站在高处扫了一眼,只见这被拉过来的读书人只有个一千人不到。

看到这一幕,张书缘就叹了口气,因为这人也太少了。

“本阁张书缘,请诸位来是想让诸位帮个忙汇总一些名录,一会儿诸位分为十人一组,选出三人,轮流念这地契上的名目,与其几人同时记录!”

“这记录必须要一致,若是有一人错误,就重新记述,可明白?”

“学生明白!”

那八百名书生齐声回应,同时也在心底松了口气,方才他们还以为卫所兵拉自己来要干什么要命的活儿……

“好,既然诸位愿意出力,那本阁部也不似那抠唆之人,今天算完了,每人可得一两白银,半石大米!”

“阁部大人,您就瞧着吧,鹅们一定在今天汇完!”

人群中,一名长相不错的青年就热情高涨的高喊了一声,紧跟着其他人也都纷纷表起了态。

这也不怪他们如此,因为寻常时段,他们一个月的收入才不过有三两银子。

如今,一天就能拿一两,不但有钱还有米和肉,这种好事如何不让他们心热?

“好,去吧!”

大手一挥,一众书生便就散开了,同时院外的士兵也搬来了许多木板,很快一个个的简易桌子就被架了起来。

很快,经过两天三夜的计算,张书缘终于是拿到了秦府的田亩总数。

整个秦府,竟然是有两万六千余顷的田地分布在陕西各处,而在这一年内他更是侵吞了灾民两千余顷!

喜欢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请大家收藏:()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