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 > 第259章 繁多的国事

确定好了既行方针后,朱由检便就想提一提藩王的安置事宜了。

“陛下奴婢等有事急奏!”

可还没等他开口,就听殿外传来了两道不同且急促的求见声。

“宣!”

听到殿外的急奏,众人是齐齐的看向了门口,而朱由检则是脸色一暗,大手一挥就宣人进殿。

“陛下急奏!”

殿门轻启,很快就疾走进来了两人。

这进来的这两人,在场的人都认识,一位是东厂提督曹化淳、另一位是司礼监秉笔李凤翔。

二人进来以后旋即便就跪下,想朱由检叩首见礼了。

“说,出了何事?!”

见到此情,朱由检当即就懵了,这究竟是出了什么事才能惊动自己这两位心腹大太监,同一时间急奏?

“陛下……”

听朱由检是如此言语,曹化淳就与李凤翔对视了一眼,然后便又看了看在场的众人,看那架势似有难言之隐一般。

“诸位爱卿乃是我朝国之柱石,有什么话大可直说。”

见他二人是在左顾右盼,朱由检当即就敲了敲桌子,示意他们有话就说,别藏着掖着。

“启奏陛下,奴婢急报,今日我镇府司锦衣卫在例行巡查时,发现京师周遭颇有流言蜚语,而那言语竟是请陛下,下罪己诏……”

说这句话时,曹化淳是把头埋的极深,心脏也是控制不住的狂跳。

“什么?!曹公公,此等传言你等可有查出是何人在散播?有无缉拿散播之人?”

朱由检是眯着眼睛,刚想发火,就听温体仁站起严肃发问了。

而此刻的温体仁那简直是跟无比忠心的狗一般,让李邦华等人甚是不喜。

而张书缘此时也是纳闷,他想过这大概率会出事情,弄不好是会罗列出什么罪证来栽赃自己。但他没想到这事,会是将矛头指向了朱由检。

“陛下且慢,温阁勿急,我们还是听听曹公公的调查再说。如此也好布置周全。”

“恩,是啊陛下。此事还是待弄清楚再行处置较好,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震动……”

毕自严与浙党人也觉的此事怪异,但还是想在弄情况再说,以免让温体仁借着这事去搞事情。

“恩,曹伴伴速速讲来。”

听小哥他们这么一说,朱由检就只能是按下火气了。

说实话,此时朱由检他是不在乎下不下罪己诏的,反而是觉得此事透露着诸多怪异,毕竟他才刚刚下过罪己诏没两年。

“禀陛下、温阁部,奴婢在听闻之后,旋即就便安排人彻查了,但查了一圈,奴婢等也没发现有什么幕后之人,只抓到了几个谈论流言的小厮。”

“哦?如此朕倒好奇了,他们凭什么让朕下罪己诏?”

事情发展到这,朱由检也不免的好奇了起来,更是对此发出了冷笑。

“陛下,据那些人的供词来说,主要对陛下不满原因有三点。”

“一是我陕西北方等地赤气久郁不散,是乃不祥之兆,归上天警示我大明危亡。”

“二是传言我朝有奸佞傍身,引诱陛下荼毒宗室,败坏纲常礼法,使孔圣雕像崩裂,运河郁堵,此乃毁伤我大明国运。”

“三是他们言说我北直隶因己巳大战一事,造成数万流民无处安身……”

谈起了原因,曹化淳是胆战心惊的,生怕那句话说不好就被皇帝连带给斥责了。

“呵呵,理由倒是挺多。诸位爱卿,朕有他们说的那般?”

朱由检就冷笑了一声,下意识就想顺着温体仁的谏言,派曹化淳去彻查此案了。

而这罪己诏,通常是出现在三种情况下,一是君臣错位,二是灾难频发,三是收拢人心之时。

在去年的大战之前,他与菜口的言语便就是罪己诏的一种,更是因此在京城中收获了一大波的百姓好感。

但是这话又说回来,下罪己诏那也是要讲究个时机的。

若皇帝时常下发罪己诏,那岂不是就承认自己做了错事触弄了上天?

倘若真要这么做了,那大臣和百姓们该怎么想?

他们会不会觉得,这“灾难”真就是皇帝给招来的?

我们话再说回来。

“陛下励精图治,事必躬亲,这哪有此等逆民所言那般。陛下之德乃臣等仅见。”

在听朱由检发问后,毕自严等人旋即就叩拜高呼起了圣德,尤其是毕自严他更是在心里暗说此事的怪异,若皇帝真像那流言中的那般恶劣,他岂会是亲自挖掉“藩王”这个毒疮?

的确,自从张书缘穿越后,朱由检整个人的变化是非常大的,不但与他一起罢黜了藩王,更是彻查了诸多大案,眼下更是在推举无人敢言的均岁之法。

“诸位爱卿,此事你们怎么看?”

说这句话时,朱由检也在想这流言的疑处,因为这言论是早不出,晚不出,偏偏是在新商法出台试行后才爆出来。

在他看来,要说这流言的背后没人指使,那才是怪事。

可要说这背后之人究竟是谁,他就有些麻爪了,因为这流言中掺杂了很多信息,有藩王,有天灾,有流民灾民,亦有遭新政受损者。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请大家收藏:()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启奏陛下,此事当从长计议。”

“哦?李爱卿此意何解?”

就在众人思量对策时,李标便心直口快的起身说道。

“回陛下,既然此流言为众说纷纭之像,那我等岂能精力全然洒向此等事宜?不如暂且搁置,任其流传一段时间,静看其作何反应。”

李标的没错,这既然查不出有人在背后搞鬼,那不如就暂且搁置,等那些人憋不住了,自然就会自己跳出来了。

在这插句题外话,由于韩爌等党魁的死去,东林党内部也在经历着洗牌之事,最为明显的便就是新一代的东林党人开始活跃了。

所以,钱谦益等人找福王之事,李标这个清流也就不太清楚了。

我们说回来。

“陛下不可,此事虽不甚严重,但任其传播也是会伤及本国,所以臣建议,我朝须得强力打击此等流言!”

这句话是温体仁说的,而他是意思很明确,那就是不能让自己的皇帝陛下沾上骂名,同时这也是他向朱由检表露忠心和站位的方式!

“陛下,此事我朝还是折中来看吧。毕竟天灾肆虐,百姓们有所怨言也在情理之中。”

随着温体仁的话音落下,张书缘便也出了声音。

在张书缘看来,这散播流言的人,不是朝中百官,就是山东孔家,因为自己所推行的政务乃是会革除掉他们手中的利益!

而想要解决这件事,就只能是推进新政,不能在这种表面上的事情做纠缠!

“陛下不可啊,若放任此等狂悖之言,长此以往,我朝还如何御统天下?臣杨景晨恳求陛下彻查此案!”

事情发展到了眼下,也实在是出乎了福王等人的预料,本以为朱由检会碍于民意下发罪己诏,同时恢复或补偿自己的封地及权利,但他们却万万没想到,整个内阁早已是统一了思想。

因为,若这事单指张书缘那他们还可以不管,但这事沾到了皇帝,那他们就不得不管了。

“恩…,此事就以张爱卿之法处理吧。曹伴伴需切记,勿要因此大兴典狱,只要百姓们的言论不触及朝政便是。还有,张爱卿速将第一日报开设于京师,朕要亲自为百姓们解惑政务!”

“是,奴婢这就去办!”

“臣遵旨!”

没办法,这件事他朱由检是既不能不管,但又不能管的太厉害,而一旦强力压制的太狠,那是会直接给幕后之人递刀的。

到时候,那幕后之人就可有话说了:看吧,皇帝真就是这样,不但残害自家族人,还连牢骚都不让我等发了!

曹化淳领命退下,旋即就去调兵遣将的去缉拿散播流言之人了。

……

处理了这件事,殿内的众人便就齐刷刷的看向了张书缘,而那眼神差点没把张书缘给看毛了。

“诸位,为何怎么看我?”

“呵,张阁见谅,我等也是在惊叹阁部的才华啊。”

众人是口是心非的开口,言语里全是蛋疼之情,因为皇帝对他张书缘实在是太好了,就连舆论之事都能从礼部中抠出来一部分给他。

“诸位见笑了,张某可不敢与诸位比肩,有此重担全赖诸位同僚与陛下抬爱罢了。”

见他们在眼红,张书缘也没选择讥讽他们,反而是抬了一手他们,搞的他们是无话可说了。

“呵呵,李凤翔,你有何事啊。”

看着下面的窃窃私语,朱由检也没在意,直接就喊李凤翔回话了。

“皇爷,奴婢急奏之事有二,一乃成国公回奏云南之情,二是陕西布政使翟师雍上禀贼寇东窜进入山西。”

李凤翔是急速的言语,说着就将手中的奏疏给高高举过了头顶。

“呈上来。”

王承恩迅速下去接过文件,而在王承恩接取文件之时,李凤翔竟然以眼神示意他要看顾好陛下。

看到他这眼神,王承恩就懵了,心说这疏里是有啥事儿,竟然能让这对头给自己递这眼神?

没错,虽说曹化淳是能在司礼监说上话,但由于此时脱离了原本轨迹,再加上司礼监又施行了对东厂的监管之事,所以他李凤翔就开始跟曹化淳有冲突了,以至于跟曹化淳关系颇深的王承恩都受到了不少牵连。

带着好奇,王承恩就把奏疏递给了朱由检。

“大胆黔国公,安敢如此放肆!!”

可朱由检只看了一息就拍响了桌子,而这次的拍桌竟被那桌上的笔勾给划破了手掌。

“陛下!”

看到这一幕,殿内的所有人便站了起来。

“哼,好啊,好一个黔国公,你们都拿去看看,该怎么处理此事!”

众人一愣,旋即便接住了飞来的奏疏。

这不看还好,一看之下,这所有人就麻了。

只见成国公在奏里是详尽列举了黔国公沐启元作下的恶业。

如,天启七年,沐启元在云南横征暴敛充盈私库,纵容家属恶仆当街调戏妇女,更是为此抬出了火炮!

而到了崇祯元年,他更是命人将告诉当地土司自己要则娶妾室,让其进贡美女娇娘及数十万两银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请大家收藏:()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除了这“小事”之外,在他的治理下,整个云南的民情也处于激烈对抗之中,有不少土司鱼肉百姓且暗中不服官府管制!

“什么?陛下,黔国公之案当需严查,不查不足以平民愤!”

“是啊陛下,黔国公此举俨然是在败坏我朝之纲法,更是在破坏我朝于云南府的治理之基啊!”

“臣恳请陛下,速召黔国公归京问罪!”

一瞬间,包括在张书缘在内,所有人便就开始请愿了。

“大伴拟召,召黔国公沐启元即刻返京述职。成国公继续严查。”

“奴婢遵旨。”

王承恩迅速得令,旋即就走到了偏殿书写了一封旨意,就交给众人查看了。

待看过之后,内阁与司礼监便一致通过了此项决议,朱由检更是亲自拿起玉玺盖了大印!

“陛下,臣有一奏。”

正当所有人为此高兴之时,张书缘却突然走了出来。

“陛下,臣谏言,我朝当需改举云南府之事。不但要在其境内修建学府、发展农桑矿业,还需对其分而治之。”

“张爱卿,速速同朕及诸位将来。”

一听小哥对云南的事儿有看法,朱由检便就来了兴趣。

“陛下,我云南行省之所以有如此多的事情,一乃土司荼毒暴虐,二乃当地族群固守,三乃所用之人不通人事,以谋私利者多。”

“对此,臣谏言彻底取消我云南行省的所有土司,并大力推行学府建设,同时派遣中枢精干吏员于云南,施行中原治理之策!”

张书缘是滔滔不绝的开口,而他所说的正是“改土归流”之法。

听到这番话,众人却是眉头紧皱。

这倒不是说,他们不同意此事,而是这事,他们早就是在做了,但想要完全推行下此事,那所需的银钱又会是很大一笔的支出!

“张阁,此事我等也赞同,不过这经费一事该作何计算?”

说起云南事,众人就很是头疼,因为这朝廷是哪哪儿都要钱!

“诸位大人,银钱之事,张某也知道我朝的难处。不如这样,将那些土司及沐王府的赃款一律留在云南做使,而这样一来便可省去了来回搬运的费用,以及节省了今年的预算。”

而张书缘也是颇为头疼,不过他却是有一办法,那便是在云南土司府上抄出的银钱直接留在本地,尽管那抄出的银钱不足以涵盖这要做的所有事,但最起码有就是比没有要强。

“恩,这是个法子。陛下,臣赞同张阁之请。”

钱龙锡在听完之后,琢磨了一下便就挪着身子出来请愿了。

“恩,既然诸位爱卿都赞同此事,那朕便就准了。不过既然要施行中原之策,那云南行省也不可入现今这般模样,故此,朕意为要于云南多设府道,分化其土司势力。”

听得此话,在场的所有人便就眼前一亮,是啊,这要是多划分了府道,那岂不是就新增了很多官位?就眼下这形势来看,那岂不是要让他们的人去进驻云南了?

“陛下圣明,理应如此。倘若不重新设立,那这行省也大了,治理起来也颇有了畏首畏尾之感。”

众人是笑着言语,就好似是今儿赚了几百万两银子似得。

“恩,既然如此,那诸位可有想法?”

见众人赞同,朱由检便就请他们出谋划策,看看设立多少府道合适了。

见皇帝是定下了主意,众人便就开始思索了。

但由于此时的人没有处理过吸纳之事,再加上利益考虑,于是除了李邦华是持保守角度外,其余的人全是在请愿于云南府设立多如牛毛的府道了。

这其中提出设立数量最多的人,居然是温体仁,而他提出的数量足足是有十七府之多,俨然是要把云南给拆分成若干块了。

因为,他要借机拉拢权贵巩固地位,同时也有着附和朱由检那“多设府道”的意思在里面。

果然,随着温体仁的数量一出,在场的所有人便就开始反对了,而反对的理由也很简单,便是此举成本过高!

听着群臣们的意见,朱由检自然是不可能批准温体仁的意思,因为他那举措不但会推高治理成本,还会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陛下,臣建议我朝可将云南行省,设立成十四府、六直隶厅、四直隶州的格局,如此便既能分化权利,又能有效治理了,成本也不算太高。”

随着王永光等人是一一陈述完后,张书缘便就说出了后世的云南格局。

“十四府、六直隶厅、四直隶州。不错,不错。诸位爱卿看此格局如何?”

听着小哥的言语,朱由检也在心算账单,但结合其他行省的情况来看,这个数量还在正常范围以内。

“如此格局实在精巧,陛下,臣赞同此数。”

钱龙锡是第一个赞同的,而赞同的原因是此等州府既不会过度分化,也不会出现力量不集中的事情,还有一个便是不会为朝廷带来庞大的人力负担。

瞧着皇帝是一直在点头,于是李标等人也细细盘算了一番,然后便决定见好就收了。

喜欢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请大家收藏:()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