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 > 第254章 帮李长庚出主意

“恩……”

听完了张书缘这一连串的言辞,李标等老臣便也是暗自的点头,认为他这谋划是十分完美,要论缺点的话便就是容易滋生贪腐。

在张书缘看来,就眼下这个情况而言,不管这计策有没有贪腐空间,都不会影响百官们和光同尘。

而且,若让他说心里话,此时的百官贪腐这问题反倒是事小了,事大的反而是如何让冗员甘心下野,从而减少朝廷的开支,让仅有的现金流尽可能多的配给灾民和军队。

当然了,贪腐这个问题也是很重要,所以在哄骗着这群人下野之后,他是一定要让朱由检成立特别巡抚组,去督察天下所有人的财产情况,正好也能暗合自己所推行的“官绅一体纳粮”之事。

“张阁虽说是有理,但有一问,还请张阁给予解答。”

就在他认为,众人要一直推行此法时,毕自严这个老财学家便放下了杯子。

“阁老请问。”

面对毕自严,张书缘一直是秉持着尊敬谦和的态度,毕竟在原历史中若没有他苦撑的话,那这大明的败亡速度只会是比记载中的快。

“张阁之言实乃落地践行之法,不过,我朝的百官身无巨财,这如何能从事商道?难不成要让他们变卖祖宅,或借款与他人?若是如此,那其中之阻力那就相当的大了。”

虽然毕自严这话,乍一听是没什么理,但在实际上,除去当朝的那些四品大员以外,其余的下等官僚是没多少钱的。而他们贪墨的钱财,大部分都是花在了如何巴结上差及自己一家的奢靡消费上了,留存的金银只有极小的一部分,可能最多有个千八百两就算很不错了。

的确,这正如《大宋提刑官》里的刁光斗一样,此时的大明官吏也是如此,因为他们不那么做,就会如浮萍一般漂泊,说不准哪天就被人给诬告下野,只有站队巴结孝敬,才能保得他们仕途平稳或步步高升。

“这个好说,我们可先暂缓其他部衙的非必要支出,将其挪用到裁撤冗员之上,每个官僚可按其品级或功绩给予银钱……”

张书缘是站着开口,言语中尽是盘算,可他刚说了一半,温体仁便坐不住了。

“张阁且慢,温某打断一二,若按你所言,那户部该如何支撑?就按我朝品级的最小官员计算,其年俸本就不低,在前年我皇更是下旨加俸,使其每人每个月可领取三十三两白银。”(改数据了,前面是加一百两,现在改成了在原基础上加一成。)

温体仁的意思是,这活儿他户部干不了,而且他也不相信李长庚没在裁撤冗员这事上收好处。

要知道,坐上了官的人,那个能轻易的下野?不说是用功绩来堵嘴,但最起码也要贿赂办差的人员,使其绕过自己去裁其他人!

而事实上,李长庚还真没收什么贿赂,主要是下面的人,在瞒着他和王永光虚报安置银收好处。

“恩,温大人说的是啊,此举成本太高,我朝廷也没有那么多钱财。”

一听温体仁这话,王永光及李邦华等人也开始点头了。

这与裁撤士兵不同,文官的裁撤是十分不好搞的,一是文官手中有权利,二是文官不像士兵那样好挑选且老实,所以一个不好就会出现反抗的情况了。

“诶,诸位莫急先听我说完啊。”

“方才我说是可凭借其品级或功绩来给予遣散安置没错,可本阁却没说是对所有人都如此啊,而且这有些人在衙门里待惯了那可是无心下野的,所以以我之见,这就要结合到京察一事来开展了。”

张书缘是循循善诱的提醒众人,你们可不是什么小白兔,想要省钱那就去搞人。

果然一提起京察,所有人的眼色都变了,也不知是在寻思什么。

说实在的,张书缘起初是想借此搞一家银行出来的,但碍于自己没有数千万的本金,朝中的钱财也不多,所以他就只能是退而求其次,让他们发扬自己搞党争的长处了。

“那张阁,对于百官的安置费,您可有意见?”

见张书缘直接说出了办法,李长庚就满意的点了点头,但也没顺着话去讨论京察一事,因为此事乃皇帝专断,没有旨意去公然谈论,那是会被判僭越罪的!

其实,他早就是想去查所有人了,但碍于他一直无法彻底掌控吏部,所以就只能是用钱财来抚慰人心了。

“诶,李大人,这算账大事乃非我所擅长,这还是让阁老及诸位来说说意见吧。”

聊到了这个地步,张书缘也觉的差不多了,于是便就把最后立功的机会交给了毕自严等人。

随着他这一句玩笑话,在场的众人便就满意的笑了起来,尤其是毕自严,在他的眼里,此时的张书缘突然就有了股李善长的味,知道不能把功劳给全揽到自己怀里。

“张阁啊你这话说的,行吧,既然如此,那我等就承张阁的美意,在此之上谈些见解上给李大人吧。”

毕自严是摇头一笑,而众人则也是笑着点了点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请大家收藏:()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经过内阁与六部的一个时辰讨论,最终给出了一份针对不同品级功绩且愿意下海经商的安置费如下。

当朝四到六品者可给予两千之五千两的安置费,七到九品的则是给予一千千到三千两。

这之所以能拿出这种规制,主要是户部拿不出太多的银两了,且还不能寒了那些愿意体谅朝廷的臣子之心。

而对于那些不愿意下野的人,众人则是商定出了更为严苛的审查条例,基本上涵盖了个人私德、家庭子女教育、家中产业,族人训导,以及为官政绩等所有因素。

当然了,明面上的制定是这样,但到了实际层面会如何,这就犹未可知了,毕竟在明末这个时代,是人人都会高举道德牌匾的。

在此事讨论完毕之后,毕自严就打算带着王永光与李长庚,亲自去面见朱由检与陈明了,而其他人也起身准备离开了。

就在此时,张书缘却是喊住了众人。

“诸位且慢,此事乃关乎我朝未来之盛衰走向,故此,张某建议将此议登载入报如何?”

“恩…张阁,如此大事须得经陛下同意才可,如若不然引起震荡,你我将难辞其咎啊。”

听到这话,毕自严想了下便丢下了这句话。

“是啊,张阁之意我等明白,但此事还是交于陛下定夺较好。”

虽说是知道皇帝授意他在搞舆论,但这件事可是关乎所有官员的仕途,而未经皇帝点头就放出去,一旦闹出乱子,那后果绝不是内阁可以承担的,所以众人便也就没答应他了……

时间缓缓前行,不知不觉便到了大年三十这天。

自从谈论完了裁撤冗员之事后,张书缘也没能按预想中的那样能回到天津。

而他之所以没走,一是朱由检要提早开御前会议,二是他得要准备自己在三月份的大婚事宜了。

坐在自家府内,上位坐着干娘朱灿绮,右边首位则是坐着毕自严这个老财学家以及他的夫人。

“老夫人恭喜啊,您可真是为我朝生了个虎子。张阁也是年少有为,不服天选之名。前天那一案,陛下在看后是欢喜不已,直就猜出了是你提出的政见,当即就同意了此事。”

没错,作为张书缘的战友,朱由检在看过之后当即就猜出了是他在背后出言。

而毕自严之所以会出现在张府,自然是由于今年毕家少爷没在,所以张书缘便就将他与夫人请到了自己府中过年,这也算是偿还了些自己的愧疚,毕竟是他让人儿子大过年的不能回家。

“呵呵,阁老说笑了,老妇也不懂政事,全赖老天有眼。既然阁老来了我府,就还请阁老勿要客气。”

“阁老又过赞我了,这事情实在难称什么大才,张某也不过是敢冒天下人之大不为罢了。”

张书缘很是自谦,并亲自给毕自严斟了杯茶。

“诶,这怎能是过赞?这无论是胆色,还是眼界,可都要比那大部分人都要强啊,若说你没才华,那朝中那些人不得去自戕啊。”

毕自严很高兴,一来是为儿子高兴,觉得张书缘日后必定能成事,二来是他出的这个办法,能够使得皇帝完成一定程度的集权。

没错,这裁撤冗员一事,只要操作得当的话,一些正职是可以被拉下马,从而被朱由检换上自己人的。

“阁老说笑了。”

厅内,众人是相谈甚欢,可就在此时,突然一声急报就从外面响了起来。

“启禀郡王爷,郭侍郎回来了。”

“哦,速请!”

一听自家下属回来了,张书缘瞬间就一喜,赶忙让下人去请郭允厚进门。

而郭允厚是风尘仆仆的进来,一看有毕自严在场,赶忙就戴上了官帽对其施礼。

“下官拜见阁老,张阁!”

“恩,万舆(郭允厚的字)这是去哪儿了,怎如此风尘仆仆?”

“回禀阁老,下官应张阁之意于两月前去南方疏通商业之事,这才刚刚回京。”

作为曾担一职的毕自严与郭允厚,很是有种物是人非的感觉,因为他二人一个是升任到了内阁做了次辅之位,另一个则是以光禄大夫、宫保一爵下兼到了商司侍郎。

“既然如此,那老夫就不打扰万舆陈禀了。”

说罢,毕自严就有些想走了,可他的话还未出口,便被张书缘给堵了回去。

“阁老这说的哪里话,万舆所言乃政事,而您乃是我当朝内阁之首,这有何打扰之说?万舆,来坐下说话,这屋内又没有外人,我娘她一妇人也不懂什么,你直言便可。”

张书缘微微一笑,说着就起身就给郭允厚倒了杯热茶,请他坐了下来,而郭允厚则是有些端着礼仪架势,给人的感觉就是他没将张书缘当成自己人。

“大人,这…这合适吗?”

“万舆啊,既然你部堂都这么说了,你就不要推辞了,再说这又不是在朝上,正巧老夫也有些困迷之处还想与万舆探讨。”

见张书缘是如此礼贤下士,毕自严就更喜欢他了,若是家里还有未出阁的女儿,那他将会请旨赐婚,哪怕是做个小也乐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请大家收藏:()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因为,在他看来,这张书缘日后的成就绝不会低于自己!

也是,这明眼人都能看出来,他与皇帝的关系绝非正常,而由此关系的人日后成就岂能小觑了?

“好…好吧。”

见毕自严都这么说了,他郭允厚就只得是坐下回话了。

“万舆啊,此去我南方形势如何?灾情可有控制?商户运输可有缓解?我朝商品出口如何?”

随着郭允厚坐下,张书缘便当着毕自严的面开始问话了。

“回禀部堂,卑职此去我南方,形势倒还在控制之内,受灾的州府大多已在我南直隶六部的治理下得到了些许恢复,而我朝商业虽说是在天灾内受损颇重,但好在有我解大人带来的订单,以及下官带人强制干预之下,倒也没让商户倒闭太多。”

“那既然如此,那万舆归京后理应是先与家人过春节,这怎先到我府上来了?”

在得知了南方的形势后,张书缘便纳闷了起来,依照这浙党人的性子来看,其实很不愿意跟自己打交道的。

没错,在商司里,平日除了毕际壮与他张书缘走的近外,其余人只有处理公务时才会找他交流,至于登门喝酒拉关系什么的,那就别想了。

“是这样,卑职之所以在此刻来拜访,主要是我朝出了一大好事。”

“哦?好事?”

张书缘瞬间就来兴趣了。

“是这样,我江浙、福建、广东数港是均创新高,出口的货物比宣宗年间还要多。据我海港商司验收,仅去岁一年半的光阴,按照旧商法(三十税一)的比例便收取了六十八万两的关税!卑职在回京后由于一时欣喜便就代部堂向陛下禀明了此事,还望大人海涵。”

这句话一出,在场的人全都磋磨起了手上的物件,这是什么意思?不拿他张书缘当上司?

“呵呵,张阁,这还是你等后辈厉害啊,办事效率真高,看来这年后我得考虑考虑挪挪位置了。”

毕自严是眼里闪着精光,但言辞里却是在阴阳郭允厚的逾越。

虽然是心里在为张书缘不忿,但毕自严还是对此数据感到了震惊!

要知道,眼下的民间可还是处在大灾之下的啊!

而反观张书缘倒是没怎么在意这事,反正只要他把事情办妥了就好了。

“诶,无妨,这件事理应是速向吾皇报喜。万舆啊,此事做的漂亮,那今后的海关之事就交由你分管如何?毕竟能者多劳嘛。阁老说呢?”

虽然是没将此事给放在心上,但这并不代表他张书缘就愿意忍下这事。

因为,这件事可是关乎到地位之争,若是不教训他一下,还要让他人以为商业司里是没他这个尚书呢!

“大人,卑职能力有限,万不敢专管此事。还是等诸位同僚都在衙里了再商议吧。”

一听张书缘这话,郭允厚就有点麻了,他可不想被东林党的疯狗给盯上。

也是,就海关这块肥肉,东林党的解学龙可是盯得紧,一旦要是让他知道自己分管了海关事宜,那他肯定是什么也都不会做了。

因为,他所谈的每一笔生意,到了最后都会成为他人的功劳!

“诶,万舆这话可就过了,能力二字岂非一朝而成?你部堂这是在培养你呢,这再说了,此时去南方一事就办的不错嘛,所以此事就勿要再议了,就这么定了吧。”

毕自严也很上道,当即就打起了配合。

“这…这…,大人,既然如此,那还请宽恕卑职擅离之罪,卑职要去好生准备一下。”

“诶,不急这一时,万舆还是于我和阁老吃过晚宴再去吧。”

“不了不了,光阴易逝,卑职还是先好生准备再言其他吧。还请阁老与部堂吃好喝好,卑职也在此祝您二位新春大吉,事事顺心。”

说罢,郭允厚就起身告罪,在施完礼后就灰溜溜的退出了汾阳郡王府。

“呵呵,阁老见笑了。”

见人走了,张书缘便抱歉的摇头苦笑。

“无妨,都是这么过来的,不过你将这海关一事交给他做,难道就不怕他以此事威胁你的位置?”

没了外人,毕自严也好奇了起来。

“呵呵,阁老,您觉的陛下是看我等的位置,还是看能力?不瞒您说,这郭侍郎也的确有能力,还很强。但再强它也是要分方向的,若是财税方面,那张某的确不如,除此之外他要想取代我的位置,恐怕并不是能靠海关一事就能成的。”

张书缘是实话实说,也没贬低郭允厚的能力。

的确,郭允厚要想取代张书缘,这第一个条件便是要把自己搞到群臣的对立面,没有这个条件在,他郭允厚是无论如何都取代不了的。

因为,人朱由检早已是洞悉了一切烂事的根本。

而毕自严也很聪明,只一刻便就否定了郭允厚能够取代张书缘的位置想法。

毕竟他张书缘眼下,就是一孤臣的形象,谁都想搞死他!

喜欢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请大家收藏:()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