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 > 第240章 充盈国库

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 第240章 充盈国库

作者:墨轩先生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08-29 06:11:46 来源:全本小说网

在宫里陪朱由检用了一餐后,张书缘便离开了皇宫。

可刚回到府上没多久,钱谦益等人就找上门来了。

见黄伯说是礼部左侍郎大人在外求见后,张书缘就不由的吐槽了一句“心急”转而就去见他们了。

“钱大人久等了,诶,姚大人也在,二位快快随我入内。”

来到门前,张书缘是故作客套的寒暄,而映入他眼帘的只有两个人,一是钱谦益,另一个是姚宗文。

说实在的,对于钱谦益这个东林党的“天巧星浪子”而言,张书缘是并不感到意外的,反而是对这户科给事中出身的姚宗文感到惊讶。

要知道,浙党那边除去已经亡故的方从哲外,还有一大把地位尊贵的人在,有礼部的周延儒、通政司的刘廷元、文渊阁大学士来宗道,现任户部尚书温体仁、以及还有被罢黜的施凤来在民间活动呢。

所以这说什么也轮不到这位右佥都御史出手。

在这插一句,虽然施凤来是被罢官贬斥了,但他却仍旧就是在家乡以“山阴同乡会”等结社来影响朝政,许多中下层的浙党官员仍旧是对其马首是瞻。

……

“阁部海涵,下官等也不是无的放矢,而是此事乃关乎我大明江山社稷……”

“本阁明白,二位暂且放心,陛下那边已有定夺之意。”

将二人请进客厅,张书缘让黄伯上了杯茶后就谈论起了正事。

“阁部当真?!”

这话一出,姚宗文与钱谦益就惊了,赶忙恭敬的问道。

“此事如此重大,本阁岂能乱言?”

虽然是对姚宗文的出面感到惊讶,但张书缘想了想便就发现,这个时候还真是适合他姚宗文露面为浙党效力的时机。

因为,眼下的东厂是在四处出击,像毕自严、李标、李邦华、王永光、杨景辰、韩爌、钱龙锡、来宗道、刘廷元等大佬皆在东厂审查监管之列。

所以在这个时候,他们这几位的一言一行就有着特殊的寓意了,可以说在这个时候什么都不做才是他适合他们做的事情!

当然,除了浙党的核心大佬没有露面外,东林党人亦是如此,所以这才会有钱谦益等人出面找张书缘帮忙的事情发生。

而到了此时,张书缘也大概理清了姚宗文在浙党里的身份地位,看样子其是浙党的后辈核心骨干的一员,地位仅次于周延儒以及原先的温体仁。

……

“那阁部…陛下那边的意思是?”

一听有结果了,钱谦益二人就凝视向了张书缘。

“二位莫急,陛下那边虽是有了处理的意思,但却也没有明说,只是反复提及四方形势,本阁也只是猜测此事的解决之道,是否会与这四方之事有关。”

“当然,本阁也曾劝谏了陛下不可大搞株连,可圣心甚伟见不得如此腌臜之事充斥朝堂。”

张书缘并没有直接说“交巨额罚款”就能保官保命的答案,反而是在引导他们往国家缺钱和民怨的方向引导,同时又跟他俩说自己已经是尽力劝皇帝了。

果然,能在大明朝做官的人,哪一个不是人精,一听张书缘说朱由检在反复提及四方国情,他们顿时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阁部大人说的是,既然陛下反复提及想必解决知道定是于此有关。大人您看这样可好。后日是我朝今年的最后一次大朝,由下官在朝上请奏,您从旁劝谏一二,届时我等合力便不难阻挡株连之事了。”

瞬时间,知道了皇帝意思的姚宗文便就点头应是了。

“恩,褧之兄(姚宗文的字)所言极是,下官也是此意。”

钱谦益眯着眼也是一副赞同之意。

“既然二位如此言语,那本阁岂能弃大局于不顾?不过有句话本阁先说好,我等既然要从这方面入手,那就要做好应对准备,别到时候因种种舍不得而坏了大事。”

见他二人都上道了,张书缘也就答应了他们的意思。只不过,为了防止他们不愿意大出血,张书缘还是得提点一句。

“阁部放心,如此朝国危难之际,我等这些做臣子的理应是为圣上劳心劳力。”

“好,有二位大人如此壮言,那本阁就放心了。”

统一了意见,在府上又宴请了这两位吃了顿饭,张书缘就亲自送他们走了。

“经过这档子事我再要改革应该就没那么大阻力了吧……”

目送着二人离去,张书缘是站在家门口沉思着今后的计划安排。

说实在的,经过这桩案子,整个朝中的文武大臣都会受到不同程度重创,虽然是无法消弭掉党争,但在张书缘想来应该是能让他们在面对自己改革时会消停一二了。

一想到未来没人阻挡自己后,张书缘就哼着小曲去歇息了。

……

次日一大早。

由于今天没有朝会,但他张书缘却也是没法休息,因为北直隶的土地丈量之事还在收尾阶段呢。

于是他便穿戴整齐就去商业司府衙,听取北直隶各县发来的文书奏报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请大家收藏:()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在衙内处理了大概两个时辰的公务,正当张书缘打算去吃点东西再继续办公的时候。

就听衙内主事来报,说是明志在固安收尾时弄死了驸马冉兴让的家人,让人拽着上京了,目前双方正理论着直奔顺天府衙门而去。

这冉兴让是何人?

他是地地道道的固安县人,是明神宗朱翊钧女婿,他的妻子更是朱由检的小姑姑寿宁公主朱轩媁。

而这位寿宁公主不可为是不受宠的主,自下嫁给冉兴让后,更是以五日一次的频率来进宫面圣看父母!

要知道,在古时可是有着“嫁出去的女儿,犹如泼出去水”以及“遵从夫家”的说法,而这些说法统统是限制女性的各方面权利的利器,哪怕是公主也得在明面上遵守这些规矩。

……

“是吗?走随我去看看。”

话音落下,张书缘顿时就皱起了眉头,下意识就想出手去保明志了。

可他刚一起身,突然就拍了下脑袋,然后又坐了回去。

在他看来,此时的明志早已不是当初那个小太监了,所以他能弄死驸马家的人,必然是掌握了什么证据且对方反抗才行。

张书缘想的不错。

眼下的明志虽然是刚满十八岁,但因其前年一整年的戴罪立功和高强度体力劳动,再加之也到了成熟的年龄段,所以这小子直接就长成了一,一米七三的汉子,只比张书缘矮个两厘米。

当然,经过先前的贪墨惩处,明志对于官场仕途的理解也更深了一层,知道想要办成事情,就得要学着海瑞那般送人上秤!

“圣襄(郭九鼎的字)啊,既然发了此事,那就由你代我司去府尹那边走一遭吧。”

一想到这里,张书缘就松了口气,就打算让郭九鼎代表商业司去关注此事了。

而他之所以不打算亲自出面,一是他不能让外人抓到“僭越”的把柄,二是明志眼下也算是商业司里的人,只不过在他的品级不高而已。

“是大人,卑职定不允他人欺辱我司之人!”

见上司交代给了自己这件事,郭九鼎倒也没拖沓直接就应下了这件事。

“好,那就有劳圣襄了。”

瞧见这小子是如此干脆的应下了此事,张书缘就满意的笑了笑,转而就去吃饭了。

这郭九鼎还真不愧是历史中的刚正直臣,到了刘宗周那边,直接就提出了见明志的意思,并对刘宗周允诺说,“府尹大人,若明志罔顾法律,一经查实我商业司上下,定不包庇此等宵小,且要向陛下请旨给予重判。”

看着几近中年的郭九鼎,刘宗周虽然知道这小子性子直,但他却没想到这小子竟然敢越过自家上司放出如此话来。

而起初刘宗周以为,这小子来衙门是代表张书缘插手这案子的,下意识就想草草办案,卖个人情给张书缘和冉兴让了。

说实在的,张书缘之所以挑郭九鼎来办这事,一是想借此看看他是不是像历史中和别人传言的那般模样,二是想借此敲打敲打那些个办差的主事们。

没错,在这两个月的丈量之中,商业司的人可谓是骄横跋扈,没少搞“杀良冒功”的事儿。

好在,郭九鼎也没让他失望。

经过郭九鼎好一阵的盘问,他发现这明志还真没凭着上司的名头乱来,这之所以能搞死驸马家的人,主要是他发现了冉兴让的三侄子,在借助其名声兼并土地,且纵容家仆伤人。

明志见状自然是命人制止且命其退田,可冉兴让的侄子却是不愿,双方旋即就起了争执,进而就大打出手了起来,而这结果自然就是冉兴让的侄子在争执之中被打死了。

见是这情况,郭九鼎直接就以大明律跟刘宗周开始盘道了,打算让刘宗周给他一番时间查证好回禀司衙交差。

听着郭九鼎道出的大明律,这刘宗周再想和稀泥卖人情也卖不了了,因为听他这意思,张书缘是想借此敲打敲打下面的人。

于是刘宗周便就只能是得罪驸马爷,转而讨好张书缘这个位皇室权贵了。

的确,你寿宁公主是尊贵,是受先皇帝宠爱不假,但要知道眼下的皇帝可不是明神宗,而是崇祯皇帝在位,而且,人张书缘眼下又是主导“官绅一体纳粮”的顾命大臣!

所以这于情于理,这张书缘都不是他刘宗周眼下能够去得罪的。

当然,除了这明面上的理由外,还有一条便是,他们这在京的所有官员,都被张书缘给拿捏住了“兼并土地”的小辫子,一个不好就会添油加醋的给你捅到皇帝哪里去。

……

郭九鼎是忙着去核查明志的事情去了,而张书缘则是吃饱喝足后出现在了商业司衙门里。

在衙门里处理完了公务后,时辰便不知不觉的来到了戌时五刻。

就在他准备下班回家的时候,孙承宗这位老帅便带人押着二十七位大小武官就出现在了衙门口。

“大人您这是?”

一众商业司的主事堂官,见此情景就是一懵,心说这老帅是咋了?这么好端端的押着囚犯来商业司这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请大家收藏:()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速去通报你家大人,就说我兵部罪员已到。”

孙承宗是懒得跟这些下等官员废话,直接就表明了来意。

一听这话,一位名唤林铭几的主事就赶忙进去通报了。

这林铭几,字祖册,福建莆田县人是元年时的三甲进士,被封为了中书舍人。

而这个人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出于对张书缘所讲的商业救国一道感到好奇,他便就请奏调任商业司了……

听到属下说是孙承宗押着人在衙外等候,张书缘赶忙带上官帽就去接见了。

“孙大人久等了。”

“无妨,张阁事多,本官理解。”

两人见面先是打了个哈哈,然后就看向了不远处的囚犯。

“孙大人还请随张某入内一叙,请!”

看了眼那群人后,张书缘便侧身请孙承宗入衙了。

“孙大人,这怎么只有这么点人?”

“唉,这幸亏有张阁提醒,要不然老夫非得落个晚节不保的下场啊!”

孙承宗没理会张书缘的那番话,反而先是心累的道了声谢。

“诶,孙大人言重了,这是张某应该做的。哦对了,这些个蛀虫不影响我……”

一听这话,张书缘就知道,怕是这兵部的贪墨也是骇人无比了,要不然孙承宗也不会是这个德行。

“唉,这哪能不影响。实话说,这不查不知道,这一查我北直隶竟然有十之六七都在行此腌臜之事。书缘你说,我大明朝的将军怎么就变成了这副得性?”

孙承宗是唉声叹气的,就好似是看不到了匡国的希望似得。

见这位老臣是如此的难过,张书缘也不知该怎么劝他了。

“唉,世事变迁,更何况人心。不过,眼下为时不晚,既然我们发现了此弊定然要予以清除!”

没办法,张书缘就只能是如此劝道了。

“恩,书缘说的有理。”

“孙帅,眼下还不是说这些的时候,这当务之急是先把这群人就处理掉,不能再拖了。”

瞧见孙承宗似乎是想借着处理蛀虫之事探讨治兵之道时,张书缘就赶忙制止了他。

要知道,这多拖一天,那被抓的官员就多一成,倘若再拖上个十天半个月,那这中枢铁定就要停摆了。

“哦,对对,是老夫想杂了。”

在衙内详细的梳理了一番这群兼并武将的罪证后,他们二人就押着这些人跑到了东厂……

由于证据详实,又有孙承宗这位大佬作保证,于是仅用了两个时辰一份关于卫所之土被兼并的卷宗就送入了宫中。

……

一夜悄然而逝。

第二天的早朝,王承恩刚一宣布开朝,姚宗文与钱谦益就站出来攻击彼此党派的中下层官员了。

有太常寺典簿厅典簿、香河县令、承德郎、梁城县刑科通判等三十多位京官。

而他们所用的理由,正是土地兼并一事!

这据姚宗文与钱谦益二人所讲,单这三十人就兼并了多达四万顷的耕地,且还把土地留置到了官田之中,让百姓们怨声载道。

当然,他们两党这么做也是逼不得已的。

刹那间,在场的一众五六品官员,就开始哭爹叫娘的喊冤了起来,并以眼神向自己党内的大佬求救。

可殿中的那些大员们,却早已是达成了统一战线,那就是充耳不闻,全当做没看见!

瞧着朝上发生的这一幕,张书缘想都没想就知道,这是浙东二党交给皇帝的投降状。

看着这东浙二党的大佬们是不为所动的样子,朱由检旋即就是一笑,并下旨判了他们个抄家灭族之刑,同时又命令温体仁将土地立即奉还给百姓!

借着这个投降状,张书缘也开始发力了,先后列举了包含兵部在内的七十二位大小文武官员。

有前任四位户部尚书,三位吏部尚书,还有天启朝的内阁大臣顾秉谦、魏广微等人。

对此,朱由检二话不说就给予了这些人,抄家灭族之刑!

而随着朱由检一道道旨意从口中脱出,王承恩等太监瞬间就忙的不可开交了,那处决圣旨是足足写了一百六十多封!

当然,除去那些个被杀头的以外,剩下的涉案罪员,一律是被罚没了其兼并之土的两倍市价,且还贬为了庶民!

随着圣旨下发公布,百姓们是走街串巷的叫好了起来,而东厂则是倾巢而出,带着一队一队的净军太监就冲向了各个罪员的家中。

仅用一天的功夫,曹化淳就带人抄出了一百万两的赃银巨款!

喜欢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请大家收藏:()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