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 > 第23章 面会秦良玉

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 第23章 面会秦良玉

作者:墨轩先生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08-29 06:11:46 来源:全本小说网

“启奏陛下,陕西巡抚急递。上月月末,陕西平凉县爆发民变,乱民数千,攻占县城,劫掠府库。臣胡廷宴收此奏报已与赈灾大臣开展了维稳事物,但臣唯恐事大,特此陈奏。”

通政司主事是急匆匆的进殿急奏,听到这话,众朝臣全部都就是一惊。

“陛下,臣愿带兵速去剿灭叛民。”

“陛下,此事当谴胡廷宴调集兵马剿灭叛逆。”

还未等张书缘与朱由检回过神来,朝中的诸多大臣已经开了口。

“准,着胡廷宴挟陕西总兵倾力剿灭叛逆!”

就在张书缘刚想说些什么的时候,朱由检就已经开了口。

“等等陛下,臣以为此事尤为古怪,臣张书缘愿请命前往陕西一探。”

事急从权,张书缘也顾不上礼仪不礼仪的,当即就站了出来。

说实话,这件事他是怎么看怎么感觉怪异,因为这刚拨了一百五十万两没几天,陕西怎么就发生民变了呢?

“陛下,勿要听张阁部多言,这自古以来刁民甚多,多于灾年生乱,臣想来这必是刁民趁机祸乱,以求私利。”

站在左后方的右都副御史李春茂旋即出言。

“陛下,臣以为此事不应李御史所言,我华夏自古虽说民众很多,但要生出事端必是有天灾**逼人叛逆!臣愿代陛下前往陕西以探明察!”

见有人站了出来,张书缘也懒的和他哔哔,顺着他的意思就说了下去。

“陛下,张阁部所言甚是,此事应当要计议一二,倘若真有**,那这绞杀势必会引动各方。臣赞同张阁部所言!”

出任了新一任的刑部尚书,韩继思想了想就站了出来。

“陛下,臣以为韩尚书所言过虑,那刁民势必因灾心生不满,故此纠集乱民以谋私利,臣恳请陛下速发天兵剿灭乱民!”

瞬时间,朝堂上就分为了两派,一派主张镇压,另一派主张查明真相。

看了眼张书缘,朱由检知道他说的是对的,于是便故作思量了一番道。

“准奏,着内阁阁员张书缘为钦差特察陕西民变一案!”

“臣遵旨。”

“退朝!”

撂下这句话,朱由检便就走了。

而大多数朝臣则是对着张书缘轻蔑的发笑。

他们认为,他去陕西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若有**尚且罢了,若是没有那可就落了个浪费朝堂资源的把柄了。

没错,在他们看来,这民变无非就是个杀字罢了,只要大军一到有谁还敢乱来。

对于他们这种偷懒的想法,张书缘很是看的明白,可他知道无论如任何,此事都不能采用这个办法,万一绞杀不成又酿出新乱,届时天灾四起那这岂不是又走上了老路?

瞥了一眼满堂朝臣,张书缘转身就走出了金銮殿。

在他刚出去没一会儿,就被英国公之子张世泽与刑部尚书韩继思给叫住了。

“张阁部实乃大义啊。”

刚一见面,韩继思就是一拱手。

“是啊,这民变一事自古无不牵扯**,张兄真乃是慈悲心肠。”

张世泽也是敬佩的拱手。

虽说他年少,但他身为国公之子是肯定看了很多书的。

“嗨,过奖了,张某不过是想少些对内杀戮罢了。”

“诶,我乃说的是实话,这自古以来又有几人能站出?大多不是镇压就是装作没看见。只有阁部您肯定出来为民言语啊。”

韩继思说的没错。

对于古代的官员来讲,大体上就是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观念来办差,而像这种事情,也只有在皇朝鼎盛时期才会有大量的人站出来为民请命。

当然了,这也只是个大概并不是人人都会那么想,就比如卢象升与孙传庭这种大牛。

“真是过誉了,两位张某还有要事,等我从陕回来,我们再好生一叙。”

“好,此去望阁部一路顺遂。”

“好,那我就等着长兄回来了,此去若是有求可去找渭南李氏。”

“好,告辞!”

正当张书缘要走时,一位身着红袍的太监就便跑了过来。

“张阁部,陛下口谕,宣吏部左侍郎兼内阁阁员张书缘到坤宁宫暖阁觐见。”

“臣遵旨。”

由于有外人,张书缘便只得是跪地接旨,韩继思与张世泽也是跪地参拜。

“两位走了。”

点了点头,张书缘便大步流星的随着太监到了坤宁宫。

刚一进来,他就见到了一位中年妇人在与朱由检闲聊。

原来,自这早朝快结束时,这位妇人就被太监引到了宫里。

没错,这位妇人正是西南石柱秦良玉。

在他的眼中,这秦良玉长的很是传统,虽然称不上美,但也说不上丑。而她的身材很是健硕,眉间的英气更是从眼中绽开,让人一看就知,这是一位常年在马背上的骁勇战将!

“臣张书缘参见吾皇……”

还没来得及施礼,朱由检就打断了他的话。

“快免了这套吧,朕方才跟夫人讲过了你。”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请大家收藏:()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啊?!”

听到这话,张书缘就是一愣,他没想到这朱由检竟然会如此胆大。

这说实在的,朱由检之所以跟秦良玉道出他的身世,自然是见他很累给他找一个帮手,最好这个帮手还能有兵权在身。

而那满朝文武,无论是孙传庭,还是袁崇焕,亦或者勋贵一系,在他看来都是不可靠的,因为这些人都太过于复杂了,只有这位还算简单没那么多的勾心斗角。

当然,朱由检之所以得出了这个结论,自然是结合了两个原因,一是她乃张书缘举荐的,二是他也命曹化淳去查过这位南柱石。

“见过阁部。”

秦良玉适时的出声,眼神是好奇的打量着眼前的青年。

“不敢不敢,小子拜见夫人。”

“呵呵,张阁部眉间英气蓬勃,声音镇定,陛下没有说错,阁部果然是个行大事之人。”

看了张书缘一眼,秦良玉便就点了点头赞赏着道。

“不敢不敢,在下不过是有一些见闻,万担不起夫人如此肯定。”

在这位的面前,张书缘其实是有些自愧不如的,毕竟她一妇道人家是办成许多牛人都办不成的事。

“好了,你二人就别客套了,大伴给小哥搬把椅子。”

“是,皇爷。”

王承恩遵命旋即搬了把椅子放到了张书缘的身旁。

“谢公公,陛下,喊我来是有什么事儿?”

俯身坐下,张书缘便不由的正色问道。

“喊你来自然是想让你与宣慰使结识结识,二来也是想问问你接下来该怎么做。”

“这样啊…那既然陛下说起,那小子就想问问夫人,那陕西的具体情况了。”

没二话,张书缘便直接看向了秦良玉。

一听此话,秦良玉先是叹了口气,而后又斟酌了一番。

“阁部,陕西的情况很不好,我领军经过汉中时就见到了不少灾民,许多田产是干涸的都裂开了,地面上的植物也大多萎靡,但市面上还是有粮在卖,不过价格就……”

“那西安府情况如何?”

“回阁部的话,西安府还好一些,但也是有土地干涸的问题。”

听着秦良玉的话,张书缘就暗想了一下。

照此情况来看,陕西的局面倒也不算太危,只要人还有吃的就能行。

“好,我心里有数了。”

“小哥,那你此去这朝里朕该当如何?”

“陛下,眼下有大把的事可以做,先让李邦华去检阅京营,有谁敢反对就请秦将军出手,哪怕是勋贵出面了也要搞!”

“嗯,还有呢?”

“还有就是请陛下着冯英修筑河道,从南方引水至北方,在让温体仁去吕宋买粮。”

“好,朕记下了。”

“秦将军,我这一去怕是短时间不会回来,这朝里之事就拜托将军了。”

“自当如此,阁部无需多言。”

秦良玉真不愧是未来的“忠贞侯”,不但没问缘由,反倒是一脸坚定的应承下了此事。

其实,朱由检也没跟她说太多,只是说他张书缘是天上来人,是带着匡扶我大明使命来渡劫的……

对于皇帝的话,秦良玉是压根就不信什么仙人之说的,但当她听到,张书缘凭着红口白牙就破了山西走私大案后,她就相信了世上是真有仙人了。

“陛下,既然说完了正事,我也该启程了。”

“嗯,这朝里你就放心吧。对了,这是朕的手谕你等下去御马监找一下许显纯,让他带人跟着去你陕西,顺带你也帮朕看看这新军如何。”

没错,自从朱由检跟面会了他之后,见他恢复些了心力,就对其施展了“打一巴掌给一颗枣”的技能,让他迁任了御马监提督之职。

朱由检是笑呵呵的笑着,就好似是要让他看看自己的宝贝如何一样。

“陛下,那你安全……”

“阁部放心,陛下这里有我有在,若是有人胆敢造次,我必将扒了他的皮!”

“那好,那我就走了,陛下保重,将军保重。”

“放心吧,有秦将军在朕不会有恙的,大伴去送送小哥。”

见朱由检的安全有人负责了之后,张书缘起身一抱拳就退了出去……

喜欢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请大家收藏:()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