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 > 第224章 亲审刘家、为新政铺路

随着宣召声传出宫廷,很快便就有太监去请刘一燝觐见了。

但由于其府邸位置距离禁城还有些距离,所以朱由检便就暂停了朝会,让群臣们活动活动了。

当然,让群臣们活动了,但他自己却没闲着,反而是将温体仁给召进了侧殿去商议退还皇庄田亩去了。

“唉,这真是世风日下啊,陛下这性格怎么就改变的如此剧烈?”

“唉,世事难料啊。”

“王大人,你以为我等该如何应对此局……”

“诶,怕什么?那姓张的是厉害,但再厉害能有张居正厉害?他那老匹夫都栽倒在我们身上了,他张书缘算个屁?”

随着朱由检离开,群臣们便三三两两的凑到了一起讨论。

看着他们或是哀叹,或是踌躇,亦或是不懈的样子,张书缘就不免的感到了很大的压力。

的确,这丈量官员的田产,其难度要远比丈量皇帝的要难。

因为大明的官员实在是太多太多了,而且这群人的家产经过了数十年的积累,早已是成了盘根错节之状,甚至这有些大员是连自己究竟有多少田产都搞不清楚。

而据他张书缘在吏部看到的人员名录,就有满满二十多间库房,少说也有个十八万人上下的规模。

没错,时至如今,吏部左侍郎之职,张书缘仍还在兼任。

PS:据《明史·刘体乾传》的等资料显示,万历年间,其全国文武官员总数大概有十六万多人,其中文官约八万人,武官约八万人。所以据我个人推测,崇祯时期总官员规模应该是在十八万到二十万人之间。

……

看着眼前的同僚们是结伴而行,张书缘便就皱起了眉,下意识就看向了兵部和东厂。

“看来,要想推行新政还是得有兵部和东厂站队不可。”

“东厂无产到也好说,但兵部却有些麻烦,不行我得先去找孙承宗聊聊。”

张书缘思量的没错,东厂作为间谍机构是直接听命于皇帝的,而其收入来源也主要是靠皇帝个人赏赐与机构俸禄养活的。

而兵部则不同,大明的军制是采用了卫所制,每个地方都有卫所田产。

倘若要立即施行新政,那这军户的田产也得要囊括在其中,而这定然会跟军队撞上。

只不过,这对撞的激烈程度,在张书缘看来是要比查文官还要危险,因为,这近几十年来,大明军户逃亡和田产被侵吞现象频发,若是被他们认为自己也是要夺了他们的田产的话,那势必是要掀起动乱的。

打定了主意,张书缘便就朝着孙承宗所在的位置走了过去。

“诸位打搅了。”

而此时,孙承宗身侧是围拢了一群兵部的人,看样子也是在讨论新政之事。

“无妨,张阁近来恢复的如何?老夫一直忙碌不暇……”

见张书缘拱着手过来了,孙承宗便也同下属一道拱手相迎。

“多谢孙大人挂念,晚辈恢复的还算不错,已经是能提拿些重物了。”

听到孙承宗询问自己的伤势,张书缘没来由的就感觉到了一股温暖,同时便就以晚辈自称了。

见他二人似乎是要论私交,一众兵部的堂官就志趣的抱拳告退了。

“张阁此来,是找老夫谈新政一事吧?”

没了外人,孙承宗就同张书缘找了犄角位置聊了起来。

“正是,孙大人,这新政一事在您看来如何?”

“此政乃为国为民之政,老夫很是赞同。不过,既然你要推行此政,但难度可不是一般的大啊。”

听着张书缘以晚辈自称,孙承宗便就微微一笑,拿出了欣赏后辈子侄的态度来看他了。

“是啊,这也是晚辈想来找您谈谈的原因。”

在这大殿的角落里,张书缘未用官身谈话,而是用私人身份跟他交涉,而这样一来,万一他若是说错了什么话,也就不能作数了。

别问,问就是他二人此时的谈论,乃思想交涉并不涉及推行层面。

“哦?张阁可是有什么难处?”

“唉,不瞒孙大人,这新政一事涉及广袤,其中之难处又犹如浩瀚繁星。而据我想来,若是推行此政必要您兵部倾力配合。孙大人,您能跟我透个底吗?”

说到这,张书缘便严肃的看着孙承宗的老眼,就好似想要窥探出他兵部的秘密一样。

“透个底……”

听的此话,孙承宗便摸起了胡子,同时也明白了他找自己是什么意思了。

只不过,这军队里的田产是事关军政机密,若无皇帝发话,他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对于户部主官以外的人说。

这除了皇帝发话以外,剩下的便就是军田里发生了,巨大侵吞、贪墨舞弊、粮草减产等事,才能告知百官,但就这样也不会透露出具体数字。

而大明的军田管理,是归五军都督府管辖与兵部一同管理,至于户部对其只有丈量、提供农具耕牛、收取一定税赋等权限。

而军田的黄册记录,一般是由屯官收录,然后送至兵部和五军都督府收藏留存,但在明面上这各地田亩都会挂到各地的布政使司衙门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请大家收藏:()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张阁,此事老夫不能相告,但老夫有一言可说,只要这新政不涉我军户,老夫定能保全一二。”

见孙承宗是丢出了这个底线,张书缘想了想便就道。

“孙大人误会了,晚辈并没有想消减军户田产。您也知道,我大明军户逃亡严重,这短短二十年间发生了几次?而究其原因是什么?无非是军田有问题!除了这方面的事外,晚辈是实在想不到会有什么事情能让军户逃亡。”

“恩,那你的意思是重新丈量登造记录?”

孙承宗也明白这事情的缘由,但奈何,他一个六旬老人实在是难以跟满朝勋贵及文官斗争。

“不,晚辈不只是应付百官,我是要增加军田!”

聊到了这里,张书缘就扔出了自己的答案。

没错,想要杜绝军户逃亡不单单要设立武祠,还要给予将士们利益,而这其中最大的利益便就是田!

“什么?这…这岂不是与你的言论背道而驰?”

“呵呵,孙大人,这乍一听是有些左右手互搏的意思,但我更想说的是重新分化田亩,将一些人释放出来的地,让兵部收录以此来增加各地卫所的田产。”

“当然,经过此事,孙大人或可借机向吾皇呈奏,将各地布政使司下的田产关系收拢,以此来杜绝某些人的侵吞。”

张书缘说的没错,由于军田的关系是挂在布政使司之下,所以就有了漏洞给某些人钻。

听到这里,孙承宗瞬间就眼中一亮。

是啊,这倘若军田数量增加,那卫所的兵卒就可更加忠心了,而若是在将布政使司下的军田,彻底收归于兵部,那谁还敢侵吞军田?

不过,想是这么想,但孙承宗还是知道这件事的麻烦性,因为,一旦兵部拥有了真正的自己田,那就代表着有了割据的实力!

“恩,张阁所想老夫敬佩,但关于新政所触及到我兵部范畴之事,老夫应允了。”

“那如此,晚辈便代天下百姓谢过孙大人了。”

敲定了意向,张书缘顿时就松了口气,这要是孙承宗不愿意让他伸手进去,那在触及到兵部时肯定要掀起乱子的。

“诶,张阁言过了,你我都是为了百姓。”

正当他二人还想继续就这个事情深聊时,朱由检便回到了奉天主殿。

随着皇帝回来了,三三两两的文武官员便也回到了原位。

“宣刘一燝进殿~”

随着百官回归本位,王承恩便站在龙位之下高声宣喝。

声音落下,数道声音以此响起,不久便传到了皇极门。

刘一燝得命后,是颤颤巍巍的拄着拐杖,一步三晃的走向了久违的朝堂。

“罪臣刘一燝、刘一焜参见吾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进来后,这刘一燝兄弟俩就齐刷刷的跪了下来。

而刘一燝之所以自称罪臣,主要是想玩个以退为进,毕竟,眼下皇帝可还没给他判罚呢。

“诶,老太傅快快请起。”

见到这跪在地上的老师傅,朱由检一时也感慨良多。

而此时的刘一燝,那是满脸沧桑,头发雪白,身形佝偻,整个人的精气神早已是一散而空了。

因为,自从走私案发后,被人查到自己的侄儿涉及于此,刘一燝便就陷入了夜不能寐的状态里,整日里是惶恐不安。

本以为用不了多久,自己就会被召回京师受审,所以他便就联络起了昔日的学生门徒,但他却没想到,一场己巳大战却打断了他的布置,自己更是被人召到了京师等候,并有人时常出现在家门前。

所以,他便就知道,自己是要玩完了。

“罪臣不敢起。”

听朱由检语气温和,似乎还是在考量自己的身份,刘一燝便更加肯定施行以退为进之策了。

“尔等还不速速将太傅扶起?”

“是。”

见他不起身,朱由检瞬间就有些怒了,当即就命太监去搀扶。

而他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刘一燝还没被判罚,他也不能给自己留下个不尊重老臣的名声在。

“罪臣谢陛下。”

颤颤巍巍的被人搀起,刘一燝是垂眼低头。

“太傅,你可知道朕为何召你而来?”

“回禀陛下,罪臣知晓,还请陛下赐臣一个不治之罪!”

见皇帝点明了主题,刘一燝直接就要跪下认罪。

而他说的这个罪名,简直是不要太轻,充其量也只是会罚俸几年。

“太傅勿急,此案涉及您老,再说这被抓之人又不是您,您这何来的罪啊?太傅放心朕召你而来,定然会为您主持公道,若是有人栽赃迫害,那朕定不饶他!”

“曹伴伴。”

“奴婢在。”

“这既然太傅已至,还不快将太傅之侄儿押来?”

“奴婢遵旨。”

曹化纯躬身领命,不大会儿功夫就把人给带了过来。

“罪民…罪名参见陛下,陛下罪民都说,罪民都说,罪民再也不敢放肆胡来了……”

这刘伟诚被押入朝中,状似疯癫的大吼大叫,俨然就是在昭狱里吃了不少的苦。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请大家收藏:()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但就算是挨了不少的折磨,但他依旧是没咬自己家,反而是只咬出了一些芝麻小官。

“肃静,刘伟诚你看看是谁来了。”

一语动耳,刘伟诚瞬间就看到了自己的伯伯和父亲。

“大伯救我,我是…我是被人诬陷的!!”

瞧见了自己的亲人,刘伟诚顷刻就心态崩了,犹如是逆水之人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

而刘一燝见此瞬间就眼前一黑,心说这孩子真是蠢笨。

可没办法,种是自己大哥的,再怎么说他身上也留着自己身上的血。

“陛下,老臣敢问是在何处抓到的罪员,又是哪位大人查办。”

对于侄儿被抓一事,刘一燝是始终没弄明白是被谁所抓,只是知道侄儿是在京城被抓的。

“抓到此人的是朕之大伴,太傅若有疑问尽可相询。”

朱由检微微一笑,便就指向了一旁的王承恩。

而王承恩躬身应是,朝着刘一燝就拱了拱手。

“太傅大人,是咱家抓到的贵公子,您有什么疑惑,咱家定当告知。”

“额,不敢不敢,罪臣不敢向询,反而要多谢公公出手,为我朝除此大害!”

刘一燝是卑微到了极点,看似现场的人都在尊敬他,但除了东林党人以外,其余的人全是一副看好戏的神情。

“既然太傅不言,大伴你便同诸位臣工及太傅讲一讲,是为何抓到此人的吧。”

时至如今,朝内的大多数人还不知道刘伟诚是因何被抓到,只是知道他是被宫里的人给带走的。

于是,王承恩便就将这前因后果,对着诸位大臣讲了一番。

而听完之后,群臣骇然,他们没想到这厮竟然在那紧要关头发难,更是被王承恩亲自抓获。

“蠢货!!!”

听完了王承恩的讲述,刘一燝直觉的是这孩子没救了,当即就想放弃他。

可他是想放弃了,但他哥哥却是在偷偷的拽他的衣袖,那意思很明显,是想请他出手救一救自己的孩儿……

喜欢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请大家收藏:()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