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 > 第214章 重整大明经济(二)

“陛下,臣反对张大人所言!这自古以来,文臣治国,武将拓土,无论何人都在为国尽忠效力。而现如今,若按张大人之所言,岂不是将我一干人等全部打成了不尽忠之人?”

“而且,臣观阅前朝数代律法,却从未有见到过如此先例!除此之外,我朝文武大多是那忠厚博善之辈,家中资产更是囧拮据。而我皇若是依此论据施政,只怕是无人再会做官,且寒了百官之心呀陛下!”

就在朱由检的笑声刚落下,百官议论纷纷时,刚刚晋升为国子监祭酒的李建泰就跳了出来。

原来,原先的祭酒孔贞运,因给毕际壮提供挑选商业司的人才,及着下的诸多名书,推动国子监教育等事情,被朱由检所看重并奖赏,让其出任了少詹府少詹事。

随着孔贞运升官,自然而然的便就空出了祭酒了位置。

而这李建泰,字复余,号括苍,是山西曲沃人,眼下刚满三十七岁。

这一说起李建泰,那这个人可就有的说了,要是让张书缘来说,恐怕说个十天十夜也说不完。

这据记载,他在崇祯十七年时,主动请缨讨伐李自成大军,可还没跟李自成打仗,他所率领的部队就溃了一半!

因为,他率领大军自陕山出发,还没到李自成所部的近前,就因他虐待士兵,克扣粮饷,中饱私囊,致使军士逃离了大半。

后来,更是因他李建泰不懂军事,在陕山地区是屡战屡败,完全就可以说是个战五渣!

……

我们说回来。

瞧见是这新进祭酒跳出来了,张书缘顿时就不乐意了,心说:你李建泰算个什么东西,敢管老子的事儿?

说实在的,这经历过战火洗礼之后,张书缘是愈发变得坚毅了,不但身上有了股军人的气概,眼神更是变的锐利无比!

被张书缘这么一看,李建泰顿时就起了层鸡皮疙瘩。

但他再发麻,此时也容不得他退了。

“是吗?那李大人,本官问你。这律法从何而来?是天地初开时就有,还是由无数人杰制定?”

“这自当是……”

话还没说完,李建泰就彻底麻了。

“自当是什么?是天定?可据本官查阅,我华夏历代律法皆是传承自前朝,而往前追溯,最早律法乃是商朝时才有明文。”

“所以,这律法乃为人定!而这既然是人定,那我朝为何非要依照前人布置之途径?难道就不可根据世事变迁而谋?”

这一句话,就把李建泰给怼了个口无言。

这是什么地方?是大明中枢!在这里的每个人那个不是熟读各类典籍的?说那些个鬼神之言,又有谁肯认呢?毕竟眼下的皇帝可不是追求修仙长生的主!

“张大人所言甚是,不过,此论乃有史以来得第一论,而眼下这无前车之鉴我朝又该怎么施为?”

见自己人被怼了,韩矿及姚宗文等人便就站了出来。

“阁老所言甚是。张大人之言也对我朝极有益处,但这要实施此政,其难度非同寻常,一旦操作不好,极容易使得我大明社稷不稳!”

姚宗文是躬身开口。

随着这二人站出来,满朝文武顷刻间便都跳了出来,大谈此政的实施难度。

看着群臣的反对,朱由检是郁闷异常,心里很是想直接驳斥他们的言论,但心里却又是很有所顾忌。

的确,这官绅一体纳酿的政策,其实施难度是非常高的,一个不好就会让江山倾覆。

因为,这一招是要从这群士绅大员的身上攫取财物!

“启奏陛下,臣既然敢谏言此论,自然有操作之法。”

见他们是一个接一个的跳出来说实施难度,张书缘旋即就是一声轻笑。

“爱卿速速讲来!”

一听这话,朱由检就松了口气,心道:果然还是得是小哥啊。

“第一步,要想施行此策,我朝需重新丈量天下土地,王公士绅皆在此列。”

“陛下,臣反对!眼下我朝国库无银,若要开展丈量土地之事,势必极易使我朝财政彻底崩溃!”

张书缘刚说了第一步,群臣便就又跳了出来反对。这更有甚者,说着说着竟然就要以头抢地表明决心。

“诸位大人,我朝财政是已到极限不假,但再难我朝也得要开拓财源不是?当然,若诸位大人有办法为我朝开拓财源,那张某便不再倡言此议!”

“当然,若是诸位大人,还想奏请我皇加征农桑之岁,那就先问过我大明百姓再说!如若不然,届时官逼民反,天下大乱,尔等皆被我史官刻在耻辱柱上,被后世子孙谩骂千年!”

见他们还要反对,张书缘立即就将这开拓财源的任务丢给了他们,并打了补丁。

一听要他们来想办法,这群士大夫顿时就低了下头,心中更是对张书缘恨极了。

“启奏陛下,臣有话要讲。”

随着现场论战的交锋到了极点,钱龙锡便就彻底坐不稳轮椅了,心中一狠就决定搏一把了。

“钱爱卿请讲。”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请大家收藏:()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启奏陛下,张阁所言实乃救国之大计也。况且,我朝距上次丈量已过近三十年之久。而此期间,田亩新增如何?佃农几何?这一切都有未可知啊。而老臣还想问一番诸位大人,这哪一朝能发生我朝如此骇然之事?!”

随着钱龙锡站出来厉喝,一众文武便就没法反驳了。

这丈量田亩一事,对于古代任何一王朝来说都最基本的国本策之一,时常是以十年时间来做一次重新调研。

而若是一家王朝,对自己境内的田亩情况不知,那后果将会是非常严重的,轻则导致收不上来岁,重则将会导致出现军事问题。

因为,行军打仗,最重要的便就是粮食,没有粮食,你再能打也打不远!

“恩,两位爱卿所言极是,我朝是已有三十年未曾丈量了。”

朱由检听得此话,也是缓缓的点头。

“陛下,老臣活至今时,已是半截入土之态。这若是能为我朝再添一把新火,老臣愿恳请陛下丈量我钱氏田亩,以证张大人之策!”

说罢,钱龙锡便因激动,一下子就从轮椅上滚了下来。

“速将钱爱卿扶起!”

见钱龙锡是声嘶力竭的趴在地上大吼,朱由检赶忙命人去搀扶他。可还没等侍卫进殿。张书缘便就跑了过去,一咬着牙,绷着劲就要把人给搀回到了轮椅上。

但很可惜,尽管他是使出了吃奶得劲,连手臂上的伤口都因此崩开了,也没把钱龙锡给搀回去。

就在朱由检捏着手,打算亲自下场之时,两名侍卫便就奔了进来……

“既然钱爱卿如此大义,那朕便施行此策!”

“陛下不可呀!”

顿时,山呼海啸般的哭喊声就响彻了整个金銮殿,不知道的还以为是皇帝驾崩了呢。

“放肆!尔等还有没有我大臣的仪态?!一个个的成何体统?!”

“陛下不可呀,如此苛政,还怎能让天下学子入朝为官,还怎能让那无产官员安心办差?!”

“够了,朕意已决无需再言!倘若此政真如卿等所言,那一概问题,朕便一人肩担,与诸位臣工了无关系!”

随着这句话脱口,百官旋即就懵了,心说,你不是皇帝吗?怎能如此不爱惜自己的名声?

而东林党与浙党的腐儒更是在心中大喊“张贼无耻!”

见皇帝心意已决,百官也就没了办法,只能是缓缓的起身,毕竟都到了这个时候了,若是再搞什么死谏,也只会是把皇帝给逼到自己的对立面,这对自己后面的仕途是没什么好处的。

“张爱卿,你方才之言,还请你继续说下去。”

看着小哥在台下,自顾自的撕衣止血,朱由检的眼睛便就闪出了血色,很想干掉这群阻挡的臣子。

但可惜,这群人没法直接干掉,只能是等下朝后让曹化淳等人出手了。

“是陛下。方才臣说的第一步是乃丈量土地田亩,而与之配套的便就是测算人口!”

“有了具体田亩和人口数后,我朝便可根据其田亩规模及从事职业制定岁入。

“如十亩以下者不征,十亩至五十亩者则征其田产三十岁十,五十至百亩者则征三十岁十五,而拥有千亩、乃至万亩良田者则征其十之岁七!”

“恩。”

朱由检是缓缓的点头,而殿内的李邦华、孙承宗、钱龙锡等人是越听越觉的此策厉害。

在他们看来,一旦实施此策定可为朝廷带来难以想象的财富,只不过想要实施此政,这难度也是不小的。

“陛下,除了农桑需要做如此调整外,我朝还需加征商税。而我朝之商岁自太祖立朝以来,是长期维持在三十岁一的地步,发展至今已有两百多年之久,是需要根据实情调整了。”

捂着左臂,张书缘是躬着身开口。

“据我商业司一年整合,我大明境内有四万余大小钱庄、二十万座酒楼、冶铁工坊十万余所、各类日用作坊达六十万所……”

“而如此浩瀚的各类产业,其岁入竟只征其区区三十岁一的税率。陛下,如此不公之税法,使得我朝难以向天下百姓交代!”

“恩,张爱卿所言极是,这商道也是时候改变了。”

“陛下,除了这两大步外,还有一步需要我大明全力奔走!”

“哦?是哪一步?”

听到了这,不但朱由检有些懵,就连那满朝文武也有些懵了。

“是,出口!”

“出口…是何意?”

“陛下,出口乃指商品流动,是臣领悟之意思。而这出口是指我朝将各类商品贩卖到他国一词!”

“除了要激励官商与民间商户大行贸易之外,我朝还需进口。若出口大于进口,那我朝便可赚的钱财,若进口大于出口则流失银钱。”

“当然,如此一说,可能陛下与诸位大人便觉得,万一我朝进口大于出口该怎么办?难道要让银钱全部流往他国?”

“其实非也,只要我朝在海港之地设立商品关税,只要有货物往来,不管进还是出,都要收取一定比例的税收。而如此一来,我朝便可获得源源不断的收入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请大家收藏:()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而这关税,除了能获取钱财外,还有一大用。一可以提高关税保护我朝商业发展,二可以降低关税提高我朝商品出口数量。”

张书缘是滔滔不绝的开口,讲的全都是后世理论。

而这些理论,听的一众大臣是晕晕乎乎的,因为,他们从来没想过,还能这样赚钱!

“好!好一个官绅一体纳粮!张爱卿不愧为朕的天选阁臣!”

“既然有如此多的益处。张书缘听旨。”

听到有这么多的好处,朱由检再也忍不住了,当即就要下旨。

而殿内的群臣,则是还沉浸在他方才的讲述中,还没回过味儿来。

“臣张书缘听旨!”

“朕惟国家之政,以理财为要;理财之方,以均赋为先。今官绅一体纳粮,乃均天下之策,使贫富无殊科,上下蒙其利,实为国计民生之大端。”

“朕思此任,非德才兼备、廉洁奉公之臣不可胜任。尔张书缘,素以才学渊博、品行端正着称于朝,且任中枢良久,又深谙民间疾苦与赋岁利弊,朕甚为嘉许。”

“兹特命尔为当朝主管官绅一体纳粮事务之总督,凡天下官绅纳粮事宜,悉由尔总理。尔当恪尽职守,秉公执法,严查隐匿、拖欠之弊,确保赋岁公平合理,使官绅平民,皆无偏颇。若有抗粮、包揽之徒,尔当依律严惩,决不姑息。同时,尔亦需体恤民情,宽严相济,以免滋扰百姓,激生事端。

“钦此。”

果然,朱由检不愧是深受儒学熏陶,就在这短短一念之间就盘算出了如此辞藻。

“臣张书缘遵旨!”

随着声音落下,一众文武这才回过了神来。

可当他们回过了神,却也发现,这“官绅一体纳粮”之策,是挡不住了!

“阁老,我等该怎么办?”

“此事难度颇大,想要推行无异于登天之难。不过,此事之中也有益处,若等下那姓张的请奏要人,你等务必要参入其中。”

见挡不住了,东、浙二党的人便就看向了自家的老大。

只不过,这韩矿等人是心生计策,打算来个浑水摸鱼了。

这若是他张书缘真能推行下去,那自己怎么说也要占个功名,而若是推行缓慢,那自己就可联动其他势力一同谏言驳了这论策了!

而温体仁一系则是闭口不言,就好似跟他们没关系似得。

不过,温体仁本人却是感觉此事却有机可趁,因为这官绅一体纳粮的第一步,就绕不开他手里的户部。

而若是能参与进去,倘若成功,那他必然可登入内阁,弄不好还会成就首辅之职!

说实在的,温体仁此时是察觉出了,皇帝跟张书缘的不对劲,因为,按照他布置己巳大战的功绩来说,再这么招也会把毕自严这个次辅给顶下去,但时至如今,他张书缘也不过是升了个少师的名头而已。

所以,他温体仁便就觉得,这件事他势必要掺和一脚!

喜欢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请大家收藏:()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