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 > 第21章 御前议政

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 第21章 御前议政

作者:墨轩先生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08-29 06:11:46 来源:全本小说网

就在张书缘休息的同时,身在京中的滚滚诸公却是连饭也没有吃齐聚在了城东。

刘府之中,一众东林党人是齐聚一堂,不但有韩爌在还有李应升这个党中肱骨在。

这李应升,字仲达,号次见,又号石照居士,是南直隶江阴人。

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丙辰科进士,于次年四月,授江西南康府推官。后又历任福建道监察御史、南京户部侍郎等职。

而之所以说他是东林肱骨,自然是因他在东林党内十分重要,不但曾主持过白鹿洞书院,更是密修阉党魏忠贤**罪,代东林党首领左都御史高攀龙作“劾崔呈秀疏”呈递给天启帝。

只不过在原有的历史上,这位的结局是被魏忠贤弄死在了京师诏狱。

但也许是他命不该死,又或许是他有人保,总之在这个时空里的大明,他并没有如历史中那般死在牢中……

“唉,你们说这白杆军进京是何意啊?”

坐在内堂躺椅上的刘一燝是老气横秋的晃着,脸色被烛火映照的忽明忽暗。

“太傅,这白杆军进京,想必是那姓张的所为!”

李应声是皱着眉头回答。

“哦?姓张的所为?仲达,你既然这么说,那你就讲讲你的看法。”

刘一燝闭着眼睛仿佛是在假寐。

也是人老了,精力也就不够用了。

“太傅,据在下想来,这白杆军进京要么是他想动我们,要么他就想是动京营。”

“我说仲达,你是不是高看他了,他敢动我们?动京营?他那有那个胆子?成国公那帮子可不是个好惹的,也就是我们能够压得住。”

人群中,一位长相阴鸠,名唤乔允升的官员出声打断。

“诶,诸位想想。自从这姓张的出现,这朝里发生了什么变化?先是那五虎被保下了两个,然后山西就发了走私大案,陛下更是在朝中刻意的偏袒。如今他入了阁,那有什么是他不敢做的?而且,我能感觉到这白杆军进京,就是他怂恿陛下的!”

这李应升感觉的没错,白杆军进京,自然张书缘的意思。

“那依仲达看,我们该怎么做?是与之开战?还是与之沟通?”

东林党内的打手,解学龙旋即出声问道。

“这就得看太傅的意思了。”

随着话音落下,一众东林党人就齐刷刷的看向了刘一燝。

“既要谈也要打,我等群贤决不能让他用这丘八给吓倒……”

于此同时,浙楚齐三党也是如此。

而勋贵那边到是没什么反应,也许是武人的大条,又或许是仗着兵权,总之他们是完全不在意这事的,只感觉白杆军进京就是冲着文官来的。

一觉天亮。

由于内阁初定,朝中也没什么大事,而百官眼下更是比较忌惮他张书缘,所以一时间倒也没什么人找他的麻烦。

朝会很快就结束了。

结束了早朝,张书缘并没有去往吏部,反而是去往了文渊阁,因为今日朱由检要这里问政!

来到文渊阁前,张书缘刚准备进去,就听到了一声“张阁部”的喊声。

回身望去,只见那喊自己的人是满头花发的韩爌。

对于这老家伙,张书缘实在是没什么好感,因为这老家伙可是个老狐狸,哪怕是强如魏忠贤都斗不倒他。

而且,在着名的三大案中,这位更是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可以说若没有他在,东林和浙党至少要在“红丸案”中栽一个大跟斗。

不过话说回来,没好感归没好感,但碍于眼下的身份,张书缘无论如何都得要理会对方。

“拜见韩阁老。”

快步的走上前去,张书缘旋即就躬身拜见。

“呵呵,免礼免礼。”

韩爌是笑呵呵的,就好似从未对前几日的事情上火似的。

“不知阁老喊张某有何事?”

“哦,老朽倒也无事,只是想与阁部聊聊我大明格局,免得日后你我有冲突误了朝局啊。”

“是这样啊,不知阁老想聊哪方面?”

一听这话,张书缘就知道这老小子喊自己是什么意思了。

“自然是我大明朝的文治武功了,老朽观阁部才华四溢想来必有高论,因当能指出我大明朝的缺算。”

“呵呵,阁老言过了,我大明朝立国近三百年,在下以为自然是有些地方需要改变的。”

“哦?不知是哪些地方?”

韩爌一愣,他完全没想到对于自己的试探,张书缘会直接应下。

这要知道,大明朝立国两百多年,还从来没有那个人敢如此直言不讳,哪怕是张居正阁老也不敢。

“一是改善灾患治理,二是职掌明确,只要这两点改变,我想,我大明朝就可蒸蒸日上了。”

张书缘的话是滴水不漏,所说的全是与自己担着的吏部侍郎有关,让人是一点都看不出来他的立场。

“嗯,张阁部果然有才啊,实乃上天为我大明选出的肱骨大臣啊。”

听到这话,韩爌就知道这小子是什么意思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请大家收藏:()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在他看来,张书缘这话无不是在向自己表达,他是个无党之人,只想为皇帝尽忠。

“阁老过奖了,这都是下官应该想的。”

正当韩爌还想在试探确认时,毕自严等人就到了。

见面之后,几人先是互相拱了拱手,然后便就迈入了文渊阁。

进入其中,没走几步,众人便就见到了朱由检。

“臣等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

“谢陛下。”

让众人起来后,朱由检便微不可察的与张书缘点了点头。

“陛下还请到内堂稍坐吧,杨阁部很快就到。”

“嗯。”

点了点头,朱由检便迈着大步走向了内阁,众人也紧随其后进入。

刚坐没多久,杨景辰就急匆匆的赶来了。

“臣杨景辰参见陛下……”

“免礼,杨卿无急,慢些才是啊。”

看着跪在面前的老臣,朱由检是和煦的出声抚慰。

没办法,谁让这杨景辰有些老迈了呢。

“老臣谢陛下关爱。”

“呵呵,都坐下说话吧。”

寒暄了一番,朱由检就让众人坐下了。

“各位爱卿,想必今日都已接手了阁部了吧?”

“回陛下,臣等还在交接。”

“呵呵,此事不急一定要事无巨细的理清,这样才好理政嘛。”

见朱由检并没有生气,众人才将提着心给放下。

“陛下,敢问今日召集臣等是有何要事?”

身为首辅的韩爌是起身问道。

“朕今日召集诸位,是想问问诸位对我大明眼下的政局想法。”

此话一出,众人旋即就明白了皇帝的意思。

“既然陛下问起,那臣等就直言不讳了。”

“嗯,直言便可,只要能指出时政利弊就没有什么话是不能说的。”

说实在的,此时的朱由检变化可太大了,倘若是放在以前,他根本不可能会放下皇帝的架子,而造成这一切的原因,自然是与张书缘前几日的话有关。

我们再说回来。

听到朱由检如此言语,众人是互相看了一眼,好似是在确认该怎么说。

“既然如此,那老臣就直言了,若有不妥之处还请陛下与诸位补充。”

“嗯,那就韩阁老打头吧。”

朱由检笑了笑,韩爌便就施了一礼道。

“臣以为,我大明当下应当多注重于关外,施以清乡之法断绝金人蚕食之望,若此法运用得当,陛下还可谴袁督师前出偷袭金人重镇,不求占据,只求杀伐。待以时日,我大明整装齐备就可与其决战与关外!”

这韩爌还是有些东西的,虽然所说他内容上有大程度是想当然,但不得不说,他那清乡之法还很是不错。

这什么叫清乡之法,简单来说就是施行坚壁清野的计划,让大清在关外冻死、饿死。

“嗯,韩阁老言之有理。”

阁内众人无不点头应是,但有三人却是没有动作。

这没有点头的,一个是张书缘,另一个是毕自严,还有一个是李邦华。

“诶,阁老此言有误,我等先不说那金人,但就我大明要施行这清乡之策,我大明就负担不起啊。”

没错,关外有大片大片的无人深林,里面是有各种植被与动物,想要清理干净这些无异于是痴人说梦。

“阁堂大人所言不错,那金人眼下兵锋正凶,我大明若是前出必然会与其相撞,届时不但无法完成这清乡之策,更容易被敌人所围丧失日后进攻之力啊。”

李邦华也是出声附和,在他看来眼下就别想什么进攻了,要做的反而是理清内政。

“嗯,两位言之有理。”

朱由检是频频点头,就好似他是在跟众人闲聊一般。

“陛下,臣以为韩阁老之言乃是绝户之计,虽有可取之处但并不适用于眼下。原因有三,一是金人不会坐以待毙,二是我朝主力无法与之对抗,三是金人已占据了朝鲜,此法一旦施展,便就在为我大明边疆增加负重了。”

张书缘也起身说道,只不过在他起身之时,所有人都看向了他,就好似是在想他会说出什么惊天之言一般。

“哦?那若依照张阁部之言,那我大明就得死守宁锦防线直至那金人来攻?”

韩爌顿时就眯起了眼睛。

“非也,我宁锦防线带甲数十万,若只是死守未免也太耗财了。所以臣举荐祖大寿作为使者前往蒙古去与林丹汗所部沟通,尽可能的助他增长实力,使其向东发展。”

张书缘想了想说道。

“什么?蒙古?”

他这话一出,众人无不感到惊愕,就连李邦华都有些没有反应过来。

“张阁部真是一语惊人啊,倘若蒙古再起一位雄主,那对于金人而言就多了一大敌人啊。”

李邦华反应过来后旋即赞同。

“是啊,此言着实谋国,但也是有漏洞的啊,倘若我们扶持起林丹汗,他若不向东发展这该如何?”

王永光与杨景晨等人是齐刷刷的看向张书缘。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请大家收藏:()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呵呵,诸位,我方才说的是尽可能助他,可并没说是全力助他啊,只要我们掌控好互市力度,在派遣祖大寿驻进承德就足以使其不敢南下了。”

张书缘这说法是极为的大胆,因为这蒙古跟大明是有世仇的。

“若是如此尚有操作空间,不过陛下,依老臣看来此法还是颇为危险,稍有不慎可就再造大元了。”

“嗯,韩阁老所言即是。”

见众人如此,张书缘就知道自己这说辞很难打动他们了,于是他就便说道。

“是有这个危险,所以这关外之事还是要从长计议的好。”

没辙,张书缘只好来了个以退为进,同时将自己和韩爌的想法给否了。

“嗯,是啊,眼下这关外如何动都有问题,慢慢来吧。”

朱由检点了点头,示意韩爌与张书缘坐下。

“那诸位爱卿可对于我境内又有何建议啊?”

看着朱由检有一副要大展宏图的架势,阁内众人便就赶忙起身劝阻。

这尤其是毕自严阻挡的最为厉害。

“陛下,眼下我大明朝杂事颇多,各方各面都需要钱财,所以臣建议,我等先发展民力,等国库再丰厚些在做决断为好。”

“是啊毕部堂所言极是,陛下,臣以为我朝当下要优先理清掌职,进而再谋求发展使我大明焕发生机。”

这一如史中那般,王永光便起身说起了“拴政”的问题。

时间一晃,一下午便就过去了。

众人是各抒己见,有说如何革除官员弊病的,又有说眼下要扩大选才的,甚至还有人主张要给百姓减负停止加派的,总之是各有各的说法。

可他们这说法,在张书缘看来都是说不到点上的,只有王永光的说辞还有点用。

因为此时的大明官僚,重复职责的地方太多了,就比如东厂和西厂,简直就和套娃没什么区别……

“嗯,张阁部有何想法啊。”

眼看着马上要落日了,前面那几位才说完自己的主张。

“陛下,臣以为,我朝是该改革百官薪俸了。”

此言一出,众人全部都是一震……

喜欢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请大家收藏:()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