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 > 第201章 己巳之变结束、进攻迁西(五)

时光荏苒。

眨眼间两日光阴便就逝去了。

在收复了迁安城后,张书缘与钱龙锡二人第一时间便下达了“宵禁”与“禁止扰民”的军令,同时又特命顾继绅麾下参将抽调山西卫与永平卫,成立临时宪兵看管城内一切兵卒。

起初,对于这“宪兵”一案,许多将领还都十分不解,认为此案是他张书缘想要谋夺军权手段。

就连钱龙锡见此都有些迷离起了眼神,就好似随时要参他一奏似得。

说实话,眼下永平府的大军的确是香,但是这军权再香,那也不是他能染指的。因为,在此时的北直隶大军中到处都有着朱由检的监军太监。

可以说,眼下谁敢染指军队就等着战事结束后,被朱由检砍头吧!

当然,凭借自己与朱由检的关系,不至于被砍头,但他张书缘还是很明白人心的,尤其是自家这小皇帝的心思。

而至于钱龙锡等人的反对意见,张书缘则是将现实与自己的构想与几位高层讲述了一番。

毕竟他也没忘了那句“匪过如梳,兵过如篦”的伫世名言。

随着说通了钱龙锡这个内阁同僚后,军中其他人便再没有了阻拦……

种种军令飞速下达,整个迁安城很快就进入了整合状态。

一些投了敌的统统被抓,家产被抄,而一些因强迫或被威胁为建奴效力的百姓,则是被一刀切判了三年劳役,被大军押着去修补城墙了。

当然,尽管有不能扰民的军令在,但张书缘还是有意无意的示意军中将领去城中的大户家走走。

本来没想着能从这些人的身上得到什么,但到底还是明末的土豪大族,单就这些人送上来的孝敬而言,就有价值足足四万多两!

见此情景,张书缘是恨不得亲自去刮了他们这些恶吃民脂民膏的士绅。但再有此心他也不能亲自出面,只能是授意东胜左卫的人去动手……

城内事务是有条不紊的进行着,但张书缘等高层却是没有闲着,一边汇总各地传来的军报,一边统合着城内的资源修补城池以及将那些劣绅得土地分发给百姓。

就在他在城中刚忙了两天时,一道军报从丰润一线传了过来。

皇太极北上了!!

得到这军报,张书缘旋即就喊诸将进帐议事了。

可议了半天,众人也没议出个所以然。

据各地传来的军报来看,眼下袁崇焕的关宁军仍旧在长城关隘大战,目前只是击退了敌范文程和宁完我所部,使其二军退守到了罗文峪与青山口。

没办法,虽然袁崇焕是调集了重炮轰击,但奈何,长城关隘处于山地,步兵与炮兵很难大面积展开,只能是用车轮战不断的轰击逼迫其出城决战。

这袁崇焕的战法是好,也利用了自家的火炮优势,但奈何范文程也不是废物,再加上长城驰道相连,所以在大安口面临失守之时,范文程旋即就下令带着大军回转到了罗文峪与洪山口等隘口布防了。

就这一手,搞的袁崇焕就只是只能挨着个硬打了,进展十分缓慢。

而位于遵化地区的秦良玉与孙元化联军,虽是没遇到建奴主力,但由于碍于地形逐渐进入山地,再加上周遭被金蒙联军设伏。于是便就导致了秦良玉等人,进展十分缓慢,目前只是与满桂所部合力刚刚收复了堡子店南北的一十三村。

至于玉田和蓟州二线,则是在趁机缓慢推进战线。

说实在的,这还是因为大明的铁骑太少了,再加之又多集中于关宁军,作战地区又处于平原,所以李邦华二人就只能是与皇太极所部反复拉扯了……

听着营内一条条消息,张书缘是沉着一张黑脸。

眼下,迁西城还未收复,若不堵住这个口子,只怕皇太极就从这里安然离开了。可想要在短时间内收复迁西城,那无异于是痴人说梦。

因为据军中斥候探查,在一个月前,随着皇太极率主力南下之后,迁西城的敌军便加强了防备,在城上安置了多如繁星的军械,而且他们还在城下挖了十多条深沟沟。

“都说说吧。我军眼下该如何行事?”

阴着一张脸,张书缘便就想问问这群职业军人的意见了。

“启禀大人,末将以为,依眼下之局势,我军应当立即北上与袁督师汇合收复我蓟镇。”

话音落下,东胜卫的指挥使陈靖华便就第一个发言了。

“启禀大人,陈将军此言,末将不敢苟同。那蓟镇乃为建奴敌酋退路要塞,想要攻破此城,我军定当全力出击。可若我军倾巢出动,那这迁安、卢龙、榛子镇一域岂不陷入了空虚之境地?”

陈靖华的话音刚一落下,身为兴州右屯卫指挥使的魏鹏就站了出来。

说实在的,就附近周遭的形势而言,在场的哪一位都比不上这二人,因为他二人乃是这永平府的地头蛇。

随着这俩地头蛇开口,其余的总兵、副将、参将便就互相扫视了起来。

“顾大人,你谈谈你的看法。”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请大家收藏:()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见着俩地头蛇意见不同,张书缘下意识的就看向了顾继绅。

“回禀大人,眼下我东部大军共计四万六千余人,以此兵力是足可收复我蓟镇城。可要想短时间内收复…这却不是容易之事。”

“诶,顾指挥使,本阁不是问你现状,而是你对此局有何想法?”

看了眼略微有些局促的顾继绅,张书缘就展露出了笑脸。

说实在的,若不是因为自己的话,顾继绅是做不到这个位置上的,而且他此时还没有历史中到那般经历,所以在面对这一营的兵痞时就难免有些局促了。

“既然大人如此言语,那下官便大胆一言了。据下官视之,眼下之局势,我军应先北上攻克迁西,然后在与我西部大军汇合收复我遵化坚城,如此一来便可形成一道枷锁,为袁督师谋划时辰收复我长城关隘。”

顾继绅是恭敬的开口。

“诶,顾大人,你之所言的确有理,可这漫漫战线,我军补给又做何算?”

顾继绅的话音刚一落下,一东胜左卫的参将便就迟疑的起身开口。

面对这个问题,顾继绅先是皱了皱眉,然后才开口道。

“这位将军,本官所言的确如你所说有种种弊端,可若不分散行事,那如何能锁敌于关内?大人,下官以为,我军当立即分兵行事,同时与李阁部、孙部堂两位大人沟通协调,使我三军协同作战死死咬住敌军!”

听着顾继绅的言语,张书缘就缓缓的点了点头。

其实,他的想法与顾继绅是一样的,但碍于他不懂带兵,再加上此时的通讯条件及道路状况,所以他张书缘就只能是居中查缺补漏,将具体事务交给他们来办了。

“嗯,顾大人所言有理。不过我军后勤要多多注重。”

看了眼众人后,张书缘便抛下了这句话。

见上司是要让自己等人出主意,营内的一众官兵便就思索了起来。

想了没多久,一位姓张的东胜卫游击将军便就站了出来。

“大人,后勤之事,我军可采取分粮一法,让将士们每人携带两斤米豆,如此一来便可缓解我军的后勤之事了!”

随着这位姓张的将军出言,张书缘顿时就眼前一亮。

“这是个大才啊!”

心道了一声,张书缘便果断的起身开口。

“好!张将军果然久负游击盛名,如此一来,我军后勤便可有了腾挪空间。”

张书缘仅心算了一下,便就觉的此事大有可为。

这要每人带两斤粮食,那三万人不就是六万斤粮食吗?若是省吃俭用些,吃个半个月应该不是啥大问题,而且,自己这边也不会闲着坐等大军吃空军粮的。

既然有了主意,张书缘也不废话,当即就任命这位姓张的将军为前线后勤军需官了。

……

经过简短的分粮与谋划之后,张书缘所部就分为三个部分开始行动了。

第一部分,由顾继绅的山西卫负责,从迁安城北迂回向西穿插至遵化。

第二部分,由郑崇俭率领的河南府部分卫所负责,目标挡住围堵西南边的建奴主力。

第三部分,则是由张书缘及东胜左卫与兴州右卫屯负责收复迁西城。

至于防守事务,则是经由他与钱龙锡商议交给了开平中卫所来负责。

随着大军开拔,外加张书缘的刻意宣传,不多时一条“明军降临、田产奉还”的消息就传向了四方。

当消息传入迁西城附近村落后,百姓们旋即就翘首期盼了起来。

若是用后世的话来说就是“本军所到之处,民众竭诚欢迎!”

见附近村落的百姓是通过各种方式露头,为自己引路或避开伏击。张书缘不由的就大笑着看向了天际。

他相信借鉴后世那位的路线,自己一定能救助大明,救助华夏!

时间流转,让人流连忘返。

仅用了四天功夫,张书缘便率领着一万多人分散杀到了迁西城下。

到了城下,不用细看便能发现,这城池虽然比不上京师高耸,但也不算太差,而且,此城在建奴手中的两个月里,也经过了一番布置。

这最让张书缘感觉惊骇的是,这城上居然比原先撤离时多出了十多门火炮。

见到城墙上多出了如此利器,张书缘就不由的一咬牙,只得是跟他们打消耗战了。

因为,人命始终是要比火炮贵!

大战一触即发,张书缘也没搞什么劝降,上来就先安排了七个批次的炮火攻击。

七个批次,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了。

而经过这一砸,迁西城上瞬间就乱做了一团,城上的建奴更是因为这密集的炮火被砸的抬不起头来,只能是借助城上的孔洞观察城下战况。

五百多枚炮弹瞬时而空,在火炮砸完的最后一轮前,张书缘便下达了军令,命令东胜卫步军前出攻击……

战场血肉横飞,哪怕是有了密集炮火的覆盖,他这边还是付出了十分高昂的伤亡。

因为攻城战,从始至终便是场绞肉机般战事,比的就是双方的人力与士气。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请大家收藏:()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传本阁军令,冲入城下者,赏百银,赐小旗!先蹬者,赏五百银,十亩田,赐游击世袭罔替!”

冲击了四次,见大军还是没摸到城墙下,张书缘便拔出了佩剑下达了重赏,同时又命令军中的炮营展开轰炸掩护步军冲锋。

随着此令一出,无数明军便如虎狼一般,嗷嗷叫着就扑向了迁西城。

箭雨火炮齐射,一个人倒下,另一个人就冲上去接替位置,扛起云梯继续冲锋……

这场攻城战,硬生生的打了四天!

就在他张书缘以为,自己这边是无法在短时间拿下迁西城时,一声城破的爆炸声,自城南方向响彻在了寂静的夜里。

原来,经过三天的高强度攻击,城内的仆从军是死伤惨重,而敌首将见伤亡惨重下意识就开始了拉壮丁。

可眼下的迁西城,谁还看不明白局势?谁还愿意给建奴卖命?

于是,在重压之下,城内的百姓反了!

无数不愿意成为建奴炮灰的百姓是成群结队的冲击城防,搞的城内敌军是疲于应对,所以仅用了两个时辰不到,就逼的其守军开始用炸药杀伤百姓了。

听到迁西南城传来爆响异动,不用张书缘开口,一众将官便就察觉到了不对劲,旋即就开始请命夜战!

见自己人是战意高昂,张书缘也不好打击他们的积极性,于是他只得是选择在敌情未明的情况下赌以上一赌了。

大军趁夜出击与南城乱民内外夹击,大约两个多时辰后一道显明的旗帜便就出现在了迁西城南!

城破了!!!

随着南城被破,成千上万的明军就涌入了城中……

经过一夜的厮杀,在天亮时,张书缘便进驻到了残戈断壁的迁西城。

可就在他接到伤亡军报时,一声急报就从破烂的知县衙门外传了进来。

“报!!启禀大人,据我军南侧回报,敌酋率主力急转我城。目前正与郑大人在下庄村一域激战!”

“什么?!”

一听这话,张书缘噌的一下就站了起来。

他能想到皇太极的速度,但他没想到皇太极竟然会来的这么快!

“传令,速速修复城墙。另外传令军部让他们将后续的弹丸火药速速押解入城!”

“是!”

一声令下,急脚递旋即退出,急吼吼的就去办差了。

“这么快,看来…在平原上还是搞不过骑兵。唉,也不知道袁崇焕那边如何了?要是他能腾出手,这迁西以北就无虑了……”

心道了一声,张书缘就只得是捏着鼻梁出去整备城防了。

喜欢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请大家收藏:()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