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 > 第181章 朱由检外派大量监军太监

蓟镇大仓。

皇太极是与一众后金、蒙古王公贵族齐聚一堂。

除了身在遵化的范文程、阿敏、多尔衮以及阿拜、台吉阿巴泰、阿济格不在外。其余的金蒙大臣是一应到场了。

“诸位这是我军近来的一应奏报。都拿去看看,议一议我军接下来该如何行事。”

坐在主位上,皇太极是十分头疼眼下的形势,言辞中很希望听听群臣的作战意见。

说句实话,他建奴人与大明人相比,的确是较为落后和懵懂,但皇太极却不愧为一雄主。在明知道自家势力看不起明人的情况下,依然选择了力排众议,常常与范文程、宁完我等汉臣交谈,扩充自己的见闻与采用他们的办法。

的确,自古能成事者,从来不是那孤僻之人可以做成的,而想要成事往往都是与集思广益、广纳贤才这两点脱离不了关系。

很显然,皇太极在这点上就比朱由检做的好。

……

听到这话,厅内的一众王公贵族就取来了军报开始查看。

“唉,大汗,按如此战报看来,这明廷给我等的选择无非是二选一啊!”

看了几封战报之后,蒙军喀喇沁部族长苏布地就便忧心忡忡的开了口。

在众人拿到的战报里,除了有范文程着重言语的白马峪战事外,还有尚建派人送回来的关于太平寨的战报。

而那太平寨,据尚建所说,他率领三千骑兵加一千步兵,再亲自领兵冲锋了长达七次,硬是没从宽城冲到敌军的城下!

这之所以尚建没冲下来,主要是因为那里背靠青山口关,而且其城下四方又埋设了大量的地雷及拒马桩!

除了这坚固的工事之外,尚建还发现了其城中有不少关宁军的影子在。

而这尚建是何人?

据史书记载,他是爱新觉罗阿巴泰的长子,跟随皇太极是南征北战,其最高勋位为固山贤悫贝子。

我们再说回来。

听到苏布地如此言语,皇太极也是下意识的点了点头。

“都有什么话就直说,本汗不懈那些弯弯绕。”

皇太极的这场议会,是后世着名的“八王议政”。

虽然眼下他皇太极还未正式称帝,但其依旧是延续了父亲的政策,不但完善了议政制度,更是为后续的封王计划做了诸多铺垫。

“大汗,要我说。我军眼下应当尽快撤离才是。”

见场内没人说话,身为努尔哈赤的六子,爱新觉罗塔拜便就站了出来。

“王兄这做和解?”

见他开口了,皇太极就想听听他的言语了。

“大汗,眼下这战局于我等十分不利,原因有二,一是此间粮草短缺,我军无法掠得更多的粮草,除此之外,若我军想要在此立足还需救济那广袤的汉人。二来是此间周遭之城已有防备,如遵化、太平寨二城,若不攻取这二城,我军实难在此立足!”

“虽说我军的巴牙喇来报,说那迁安一域兵力十分分散,但要想攻入还需速战速决之法。可若是我军是被敌军提前埋伏,只怕我军就实难有转圜的余地了。”

塔拜说的不错,眼下对于他建奴来说就是一场前途未卜且危险重重的赌局,一旦战线被拉长且无法快速占下敌城的话,那等待他后金的下场只会是被拉爆后勤,进而被明军绞杀!

“六哥,你这话岂不是在涨他人威风?依本贝勒看来,眼下我军是无法快速占据没错。但你也要知道,那明廷内部灾患不止,已有农民军起义,若是我们与他们在某种程度上契合,那岂不是可让明廷首尾难顾?所以,只要我们能在此地立足,就不怕那些人来围剿我们!”

反对的这人,名叫阿济格是努尔哈赤的十二子。

别看他阿济格年龄小,但他却是极为的自信,眼界和功夫也都极高。

在历史上,这阿济格是被皇太极亲封为了英亲王,而他对于大明是十分的了解,除了多败于李自成外,其他方面就基本没什么败绩了。

“十二弟,你这话可是极度的危险。你难道不知我军眼下的情景?万一那崇祯小儿大派敌大军赶赴,就以我军这六万余人如何应对?!而且你别忘了,那遵化城和迁西城我们可还未拿下!”

见自家亲弟弟出面阻拦了,塔拜也不惯着他,旋即就跟他吵了起来。

随着他二人的言语,厅中的众人是一会儿点头又一会儿摇头的。

因为,他二人的言辞代表着厅内的两种想法。

没错,这群人是既贪心又害怕!

“够了!吵什么吵?”

见臣子们吵了起来,皇太极就拍了下桌子。

“公甫对于此事,你是作何看法?”

没辙,见自家人这么冲动易怒,皇太极就只得是看向了坐在右席首位的宁完我了。

“主子,依奴才看来,两位贝勒所言的都没错。”

“诶,我不是在问你怎么看他们的说辞,而是问你的想法。”

见宁完我好似是出来拉架的,皇太极就有些温怒了。

“启禀主子,奴才的看法是,为今之计,若我们想要继续进攻,就只能是强攻下遵化,然后在西进占据迁安阻挡关宁军增援。而占据下此二城后,我军便可南下直取那富庶的滦州及卢龙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请大家收藏:()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其实,此时的他们还不知道袁崇焕已经来了。

还是那句话,此时的交通方式实在是太慢了,慢到传个军令都很费劲。

说白了,古代的行军打仗,基本上都是靠赌,虽说是有前期的侦查,但侦查一般也就是做一次,完事之后就会下令开始征战了。

“嗯,诸位所言皆为有理。”

听到这话,皇太极就更加犹豫了起来。

可就在他思量着要做出决定的时候,一声急报在门口响了起来。

“进!”

听到有人进报,皇太极便就让人进来了。

“参见大汗,据我正黄旗旗下的巴牙喇回禀,敌关宁大军抵达明廷京都,敌首袁崇焕被缚入京,其麾下大军无一进城!”

“除此之外,我镶蓝旗巴牙喇回禀,敌迁西以南兵力空虚,似有宝坻援军正在增援!”

随着这条消息的到来,使得的皇太极瞬间就站了起来。

“好!呵呵,看来我军的离间之计生效了!”

听到这话,皇太极及众人是十分的高兴。

袁崇焕被缚入京代表着什么?不正是代表着这蓟州以东一域就成了那群龙无首之地了?

至于那尚建所奏的太平寨似有关宁军一事,则在此时看来就成了无关痛痒之事了。

毕竟,那袁崇焕负责的辖区之一,就有那太平寨,有几个关宁军也属正常。

“恭喜大汗计策功成!”

“哈哈哈,都做都做。既然那崇祯小儿帮我们这么大一忙,那我们怎好意思不回敬他一番?”

“传令!”

一声落下,厅内的众人便就从座位上站了起来。

“传令我军,除正红、镶红二旗外,一律跟随本汗前往遵化!”

说完了这句话,皇太极突然就回想起了,他蒙古也曾立定过中原,想来其军中必定是有攻城利器。

“另外再劳烦苏族长提供一番制造高大云梯的图纸。”

想到这一点后,皇太极便就极为客气的看向了苏布地等一众蒙古酋长了。

“大汗客气了,这我部的职责!传令下去即刻铸造高松云梯,另外再将铸造方法与友军共享一二。”

苏布地作为此次蒙军中最大的一支参与部族,其分量是十分重要的,对于他的话,一众部族是紧紧的跟随。

“好!有你之利器,加你我之军的凶悍,本汗相信,你我定能打开局面!”

“极是!”

说罢,皇太极与苏布地就相视笑了起来……

正当他二人在谋划的时候,袁崇焕也在接受朱由检的召见。

……

武英殿内,朱由检一个人坐在皇位上,俯瞰着负荆请罪的袁崇焕。

这自打在张书缘那里听到消息后,他便决定学一学那古人,来个负荆请罪,以求皇帝的谅解了。

“臣袁崇焕拜见吾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进殿以后,袁崇焕就背负着荆条老老实实的跪在了地上。

虽然他这态度极为谦卑,但在朱由检的眼中却是没引起什么波澜,反而是闷头自顾的翻看着各地送来的奏报。

一时间,殿内静的可怕,哪怕是这位常年在战场一线的重臣都不禁低下了冷汗。

“说说吧。”

若是没和张书缘深谈过的话,他朱由检是说什么都要对其生疑的。

不为别的,单就是为他那“五年平辽”的计策而生疑,毕竟他说那计策的时候是言之凿凿的确定,自己一定能在六年之内平定辽东,可眼下三年未到,建奴便已破关而入了。

所以,这无论换做是谁,都会对他心生疑虑,从而亲手斩了这位重臣!

虽然这件事是有张书缘与李邦华等人替他辩解,但朱由检还是想通过那句“说说吧”来诈一诈他,让他主动交代些事情出来,从而更好的掌控他。

“启奏陛下,臣…臣自投身抗敌以来,始以保家卫国为己任,对我大明忠心耿耿,绝无二心!臣深知通敌卖国之罪,重于泰山,此绝非臣之所为。臣愿在此陈情,以明臣心。”

“臣自去年离京之后,便践行了张阁之建议,常常出击其建奴偏镇。虽是有了几次胜利。但我辽东局势并无转变。臣深知我军一味出击只会增添伤亡。所以便假借缓和之意命人与酋首约见,为我朝争取时间休养生息,整顿军备。”

“可臣不曾想,此事却被那建奴酋首利用,大肆宣传此事,离间我君臣之心!”

袁崇焕的头埋的很深很深,生怕一句话没说好就会脑袋搬家了。

“只有这些?那怎么朕听东江总兵进奏,言你多与敌酋通商?”

“启奏陛下,此事的确是有,但臣…臣此举也是为我辽东大军增添时间及金源!”

“是吗?那是朕予你的便宜职权不够重?还负担不了我辽东军需?”

一听这话,朱由检就眯起了眼睛,看向了京师的东北方。

说实话,他知道辽东的军需成本有多大,光每年朝廷给到的就不下二百万两,再加上去年他走时,自己又给予了他便宜职权筹措军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请大家收藏:()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就这种种资源加持,他辽东还能填不满?

“启奏陛下,这非是臣错算多报,就我辽东兵卒,单一人之算,每年就得十八两银子,再加上火器、军马、城防及粮草,每年整体算下来非五百万两不可。而去年我辽东一域多次出击,百姓甚是厌战,再加天灾影响至我良田荒废,若臣不另想办法获取财源,增添军禄抚慰伤残兵卒,只怕我辽军将陷入混乱……”

说到这,袁崇焕是眼眶通红,眼泪都流了出来。

说实话,这通敌假的,做买卖是真!

而获得的钱财,也的确是给到了兵卒,但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进了他的私库。

没错,皇朝末年,那个不贪污,那个没有私心?别说袁崇焕了,就连那满朝的武勋都是在想尽了办法捞钱。

“那如此说来,这倒是朕误会了。”

见他如此言语,朱由检便就猜出了,他大概是见过了小哥。

“不敢,臣洞悉陛下之心!”

“呵呵,起来吧。说说你接下来的打算。”

虽然是不爽这家伙真的搞走私了,不过好在,经过此事也算是抓到了他的小辫子。而通过这小辫子,他朱由检能做的事简直是不要太多。

朱由检虽说是大明的皇帝,但他手中的军权是少之又少,只能是命令一下北方的几个省份,至于要动南方就只能是通过内阁来调动了。

而他此时的想法是,通过此事来布局辽东军队,以防袁崇焕做大。

“启奏陛下,臣原本之打算是想在我通州、香河、宝坻布防。进而在谋取遵化。可眼下战况并未如臣所想那般迅猛。所以,臣眼下想驰援遵化,助理孙尚书据守遵化城。”

“看来,你是见过张书缘了。”

“不瞒陛下,臣是在途经迁安时见过张阁部。”

“既然你已见过,那想必是对我朝的布局有了了解。既然如此,就照你们商议好的去办吧。”

“臣遵旨!”

“嗯,记住出城的时候要乔装改扮一番,另外你也在皇城里休息一晚吧,至于军户朕会命顺天府招待。”

“是,臣遵旨!”

虽然没听到皇帝处罚自己,但袁崇焕却明白,只怕这场大战结束后,自己是回不到辽东了。

因为,是自己亲口道出了把柄,而那把柄是足可致自己于死地的。

可没办法,若不好好解释的话,只怕自己是走不出这皇宫的……

在宫里待了一晚后,袁崇焕便打扮成了小卒的模样出了城。

而在他离开皇朝的同时,一道革职诏也从宫廷里传了出来。

听到这消息,城外的关宁大军是极度的震惊,纷纷聚集到四门就想为自家督师鸣不平。

这还未等他们闹出祸事,袁崇焕便就出现在了他们的眼前。

见自己的大军是如此心向自己,一时间袁崇焕是深受感动,一张饱含风霜的脸不自觉的就流下了热泪。

虽然是极为感动,但他也知道情势的轻重,在与刘应邦等人汇合后,他赶忙翻身上马带领军中的骑兵前出劝解四处的军户。

在解决掉这乌龙事件之后,袁崇焕就开始北上了。

可当他带着大军准备出发时却发现,自己这军中不知何时多出了数百人的太监!

见到这些监军太监后,袁崇焕便就明白了,这是自己被皇帝给约束上了。

没办法,人都来了,还能怎么办?只能是让其监视了。

没错,这监军太监正是朱由检的手笔,而他想通过这一招来监控整个关宁军部队。

在朱由检的想法里,眼下虽是不能换掉袁崇焕,但防他一手总是要有的,而他这次派出的太监也与以往不同,在关宁军中并不负责给予作战意见,而是只负责监控和拉拢关宁军中的将领。

只要此事做成,那他就不怕袁崇焕一家独大了,甚至有可能在战事结束后还能把那蓟辽督师给换上一换。

当然,具体是换谁上去,或是将调他到军中的其他位置,这就有待商讨了。

喜欢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请大家收藏:()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