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 > 第170章 困苦的关外

喀喇沁左翼,喀喇沁部大营。

皇太极是与一众大清(后金)贝勒贵族、汉人文臣、蒙古诸部首领齐聚在这里。

自去年初冬时,林丹汗因内乱败退后,这位女真雄主便正式统合了察哈尔左翼诸部,并大肆开展了联姻活动。

经由皇太极的铁骑威慑和柔和手腕,包含察哈尔部在内的,喀喇沁部、扎鲁特部、奈曼部、敖汉部、巴林部等蒙古部族,一律臣服向了后金。

没办法,在当今世界能与后金骑兵一较高下的部队是寥寥无几。

而在皇太极接手察哈尔左翼地区的当时,一些蒙古部落的小首领还曾寄希望于林丹汗,希望他能再与明廷商议共同出兵打回来。

但很可惜,当时的林丹汗是兵力空虚,左翼大部族纷纷叛乱,而在他逃跑时身边也只是带了一万部队不到,逃到了察哈尔右翼的乌珠穆沁。

至于当时的明廷,则是无暇管他,张书缘更是没有理由再出言助他。

所以,那些寄希望于林丹汗的小部族纷纷被灭,皇太极能是借此回了一口血,掠夺了近七千多民众,外加四千多石粮食……

我们话再说回来。

此时聚集在此的皇太极等人,是正在思量着接下来的布局。

“都说说吧,为今之计,我们该何去何从?”

皇太极高坐于主位之上,下首左右分别坐着自家大臣与蒙古首领。

听到这话,蒙古包内的众人便就鸦雀无声了。

说实在的,今年自开春以来,整个辽东与察哈尔地区可谓是焦金流石,河道渐枯。不但庄田深受干旱影响导致了粮食减产,就连畜牧都因干旱少了下崽。

再加上去年晚秋时的作战,这种种因素相加便直接影响到了他今年入冬后的军队粮食供应。

虽然皇太极眼光卓着反应迅速,施以了仁政保护了领地内的农户,但气候问题是人力所不能破解的。

而与之合作的蒙古部族,过的那就更惨了,由于丧失了林丹汗这个关键人物,以至于各部族是各自为政,爆发了十分严重的饥荒和瘟疫!

可以说,眼下这对主仆势力,过的一点都不比关内好,同样是身受天灾的影响!

所以他们这些人聚集在这里,一是皇太极带人来和亲喝喜酒的,二也是为了在此打打猎充裕军粮,三是看看是否和能联合到一起,一同进攻大明掠取物资。

“大汗,为今之计,我等应该是得南下了!”

没等代善等几位大贝勒开口,范文程这个包衣就站了出来。

听到此言的蒙古诸部落酋首,瞬时眼冒起了精光,心道“果然是为此而来!”。

“范大人说的是啊。可要想进攻又谈何容易?”

时至今日,代善等人也没了勾心斗角的**,只能是寄希望于皇太极快想想办法了。

“宪斗,不愧是与本汗心念相通。本汗也是这个想法。”

“不敢不敢,奴才只是在为主子考量而已。”

范文程这老狐狸,十分了解皇太极的心性,在他的面前,你得表现的极其谦卑才是最好。

“罢了。公甫(宁完我的字)。”

“奴才在。”

“本汗半月前嘱咐你的事儿,办的如何了?”

“回禀主子,奴才已于半个月前放出消息,言关宁军袁崇焕多与我们交往密切。此时想来那崇祯小儿定是收到了消息,做出了部署。”

“那依你看来,那崇祯小儿会做出何种部署?”

“回主子,依奴才看来,那崇祯小儿睚眦必报,应当会采信我们之言,对袁崇焕心生疑虑,大肆派遣宦官掣肘。”

宁完我说的大差不差,若是历史中的朱由检定会有所起疑,派监军太监大肆入驻山海关。

“嗯,宁大人说的不错,那崇祯小儿,性格刚愎,刚刚继位就斩杀了前朝太监,使财政尽落旁人之手。”

随着宁完我的话音落下,蒙古包内的范文程也是十分赞同,心底里很是讥讽明人。在他看来,这无论的朱家皇室,还是朝中的蝇营狗苟一律皆是该杀之辈,首当其冲的便就是魏忠贤,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没错,魏忠贤的敛财手段那是人尽皆知的,上到国库,下到军饷,没有那个是他不敢贪的(魏忠贤贪军饷,也没有全部都贪,还是给了山海关很多钱的)。

所以,在这件事上,皇太极与朱由检是一样的看法……

“那既然如此,我们可就于山海关碰一碰那姓袁的了!”

见二位狗腿子都这么说了,爱新觉罗阿拜便就摩拳擦掌了起来。

“不可,那山海关一线戒备森严,我们又在那里吃了大亏,眼下决不能再进攻那里!”

见自己的三哥开始蠢蠢欲动了,皇太极就无语的瞅了他一眼。

而皇太极所说的大亏,指的是“宁锦之战”!

提起宁锦之战,皇太极等贝勒心中是一片郁结。

遥想当年,他阿玛努尔哈赤,是何等的意气风发。

先是智取开原和铁岭,后是亲率大军一举攻克了叶赫部的东西二城。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请大家收藏:()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不但如此,他父亲还大败了熊廷弼和王化贞等名将,夺取了辽西重镇广宁。

可好景不长,正当他父亲意气风发之时,亲率数万大军直扑山海关。本以为可势如破竹攻破城防。

但不曾想那前些年的胜利,竟让他冲昏了头脑,以至于被山海关的袁崇焕用红衣大炮所击伤,不久后便就病死在了盛京……

“那…那大汗,我们不去山海关一战,还怎么入关啊?”

爱新觉罗阿拜是有些不爽,眼神十分不好意思的看向了自己的八弟。

“蠢货,进攻之路又何曾一条?!动动你的脑子!”

皇太极是恨铁不成钢的开口。

说实话,让他阿拜带兵打仗还行,可要是论策那就算了吧。

“是…是……”

见八弟这么说自己,阿拜便撇着嘴靠在了椅背上。

“洪大汗(皇太极的别称),您是有什么想法?”

见皇太极说有别的路可走,身为喀喇沁部族长的苏布地,就怀揣着欣喜问道。

“依本汗看来,为今之计只有一条路可走,那便是冲喜峰口一线!那里虽地势险要,但利于潜藏行军,而且,据本汗这些年的探查来看,那里的兵员甚是空虚。”

皇太极是眼神迷离的说着,似乎是已站在了喜峰口等关隘之地。

“您是说背水一战?可在下听闻,那明廷自今年春时便加强了蓟州一域的兵备。若我等进攻那里,这岂不是自找苦吃?!”

苏布地说的没错。

而他之所以知道关内情景,主要还是因为地理位置近,再加上他要为部族考量,所以就派遣了些探子入关。

“是啊大汗,那明廷兵员广袤,若我军突入其域,实难有所收获。若时局不利,我等甚有可能被锁死在关内。”

听皇太极这么一说,代善等人就开始先后进言后果了。

“这事本汗知道。可蓟州镇一域兵防空虚已久,那崇祯小儿半年光阴又能整备几分?而且诸位别忘了,那明人贪婪,不但有人心向我们。他明廷内部还贪墨无度,出库的银两能有几成用到兵备之上?”

“况且,我等此去不为占城,只为劫掠!情况不妙大可急转出关!”

说到这里,皇太极是自信一笑,他有这个把握能冲出来。

在今年这半年多里,自己这边是收获了不少关内的东西。

虽然听说那明廷的张书缘,最近是在严打走私,但还是有不少人冒着杀头的风险来与自己做买卖。

当然了,由于这今年的气候导致减产的问题,到了现在,他皇太极的库里也没多少银两和值钱的玩意。

“您的意思是我们大可一试?”

苏布地是有些怀疑的说道,言辞间很是不信任皇太极,生怕他拿自己当炮灰。

“正是。当然了,眼下时机未到,我们还需再等上一等!”

“您的意思是,等那崇祯小儿节制关宁军?”

这在场的人,没有一个是傻子,瞬间就听明白了他的用意。

“呵呵,自然如此。只要那崇祯不信任袁崇焕,我们就大有可为!”

皇太极是十分笃定,因为山海关距离蓟州镇太近了,随时都会南下支援。

而之所以坚信朱由检会节制袁崇焕,是因为一个身处在边关的封疆大吏,有太多的不可控了,这而且还传出了与敌人攀附的言论,所以无论是换了谁来,基本上都会对其生出不信任。

正当众人商讨到这里时,一名蒙古兵卒就冲了进来。

“启禀大汗,探候来报。明廷中枢已派人出城,疑似奔赴山海关!”

一听蒙古斥候这话,皇太极瞬间就站了起来,心道,这还真是想啥来啥!

说实在的,眼下的后金与蒙古已是到了极其危难的关头,要不然的话,他皇太极也不会想在这个时候去进攻大明。

“好,公甫办的不错,本汗定记你一功!待事成之后,本汗定予大赏!”

见自己的计策似乎是成功了,皇太极便就看向了坐在右手边的一应蒙古酋首了。

“诸位,汝等也是天汗后裔,如今你我部族又逢此等大难,可愿与我女真一部冲入关内?”

“愿凭洪大汗御下!”

瞬时间,在场的众人便就统一了思想。

“好!那就请诸位与我一同创建你我之辉煌!”

“多谢洪汗提携!”

统一了目标思想之后,众人便就商讨起了出兵和分赃事宜了。

经过两个时辰的争论。

双方最终确,喀喇沁部等部族共出三万余人,粮草四万石,马匹器械若干。而皇太极一方,则是出兵四万,粮草七万余石,一应攻城军械火炮由他提供。

而关于关内的利益分配,双方的决定是四六开,皇太极占六,蒙古诸部是占四。

虽然给到自己的份额较小,但蒙古诸部却是很开心,毕竟自己出的人没有什么战斗力,主要战事还是得靠他皇太极的部队来做!

“好,既然诸位如此相信本汗,那这日子就定在本月二十七日,本汗会在二十日左右赶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请大家收藏:()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达成了合作意向之后,皇太极便就同苏布地等人约定好了出兵的日子。

离开喀喇沁部大营,皇太极便率领众贝勒大臣急转回了盛京。

抵达自己的老巢后,他旋即就开始调动军队了。

先是命宁完我、杨方兴等文臣坐镇中枢处理政务,然后又命了大儿子豪格监国,同时又命正黄、镶黄、正白、镶白四旗分出精锐拱卫盛京。

除了动自己麾下的兵卒外,皇太极又命代善分出自己的正红与镶红二旗精锐,驻防边关。

当然,不止是代善分出了兵,就连二贝勒阿敏,三贝勒莽古尔泰所掌控的镶蓝、正蓝旗二旗,也分出了不少兵将来防御山海关。

见自家老大是这副拼死一搏的姿态,代善等人便就出言阻拦了。

可面对众人的阻挡,皇太极却是用极其强硬的口吻说道。

“诸位,眼下已到我军危难之关头,若再不行动,只怕我军会爆发叛乱,甚至会饿死在这个冬天!”

“所以,无论如何,此次行动,本汗定要实为,一应责任由本汗独自承担!”

说句实话,皇太极也深知此事的危险与困难,为了振奋士气,他便就决定自己要亲自带兵以正军心了!

说实在的,他们这些人全都知道,那明廷的官兵实在太多了,而且这次行动又是在大明的京畿附近,所以这很难不让人下意识的去想,这是否是一次有去无回的战事?

现实终归是无奈的,哪怕他皇太极再不想兵行险招,他也不得不做!

无他,若是此时不做,他后金来年必会更加难受,更加难以面对山海关的重兵!

而代善等人虽是不爽他这姿态,但他们却没有胆子敢拼死阻拦,只能是做好了拼死一搏的准备了。

带好一应军备,皇太极便就御驾亲征了……

喜欢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请大家收藏:()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