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 > 第17章 面会袁崇焕

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 第17章 面会袁崇焕

作者:墨轩先生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08-29 06:11:46 来源:全本小说网

养心殿中,张书缘是静静的翻阅着这位名将的奏疏。

果然和历史上一样,袁崇焕在奏疏中详细阐明了眼下辽东情况,以及请朱由检要重视蓟州防线的问题。

“陛下,我能见见袁督师吗?”

放下手中的奏疏,张书缘就想见见这位了。

“嗯,朕喊你来就是这个意思,毕竟不能让你成了瞎子和聋子……”

自嘲的笑了笑,现在的朱由检是十分重视东厂这些特务机构了。

“诶,陛下不用太过忧心,眼下我们还有得时间。”

见他自嘲,张书缘就很明白他是什么意思。

在他看来,朱由检本就是敏感之人,在看到了那本杂书后,有此自嘲也属正常。

“嗯,还有时间,对了,这是六部推举的内阁名单你拿去看看。”

朱由检笑了笑便掩去了自嘲的神情,将书案上的六本册子交给他。

接过奏疏,张书缘便就细看了起来。

这不看还好,一看差点没给他气死。

只见这奏疏上举荐的人,全是些只知党争之辈,不但年老不说,办事能力还有问题。

就拿奏中的周道登来说,他虽然是善于处世圆滑,也有功绩在身。

可老话说的好,装孙子装久了就放不下了。

所以这个人不但是畏头畏尾,就连施政手段也是本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理念。

“陛下,这些人大多都不能用。”

“是啊,不用你说,这几个老家伙朕也看不上眼。”

如同历史中那般,朱由检也十分讨厌这些人。

“陛下,以我看这样吧,明日朝会咱就来个“抓阄”吧,这样既不驳了臣工,也您也能落得个好名声。”

“抓阄?这抓阄如何能得了良才?”

“啧,我的陛下啊,这抓阄不是真的让你去抓,而是在里面做些手脚,将王永光、毕自严、李标、李邦华、杨景辰、韩爌等人的名字给放进去。”

“哦?小哥是想用这几人?”

听完他的话,朱由检就是眉头一皱,这说实在的,这里面的很多人他很不喜欢。

“对,用这几位有几个原因,一是他们有能力,二是史书对他们的评价也算还行,三是党派的原因,比如韩爌。”

“眼下,东林元老也就剩刘一燝几个老臣了,若是都用成了浙楚齐党的人,只怕这政局会更加的混乱了。”

张书缘一口气说了很多,但总结起来无外乎是“平衡”二字,虽然他具体不知道这些人,那些是东林,那些是浙、楚、齐党的人。

但不得不说,这几位还都是有些本事的。

“好吧,既然小哥都说的这么直白了,朕就用一用他们,希望他们能办成些事吧。”

朱由检点了点头,端起身旁的茶就饮了一口。

“哦,对了,除了内阁要动外,你觉的六部要不要动一动?”

“自然要动的,若是陛下想彻底换上一换的话,我倒有几个人推荐。”

“哦?小哥快讲。”

摩挲着身旁的杯子,张书缘是一边想一边慢慢的说道。

“第一个人,我想举荐李长庚,这个人不用我说陛下也知道,他是出自湖广麻城人,天然就与楚党有瓜葛,除此之外,这个人性格刚硬资历又深,很适合担任吏部尚书。”

“与楚党有瓜葛?”

朱由检一怔,眯着眼睛就回想起了此人。

在他的记忆里,这李长庚是个刚硬之人倒是不假,可要说他与楚党有瓜葛,这他就不相信了。

其实,张书缘这么说也只是猜测的,毕竟在他崇祯一朝,党争之激烈恐怕没有一个人是能独善其身,哪怕是着名将军孙承宗都是东林的一份子。

“陛下,有瓜葛与否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有才干!”

没错,李长庚这个人是有才干的,在史书上记载,此人不但熟知兵事而且还担任过江西左使、山东巡抚、顺天府尹以及吏部尚书等要职,完全可以说是一位从底层爬上来的官员。

“嗯,小哥继续说。”

“好,这第二位是孙承宗孙大帅。”

“嗯,这位小哥无需多说,他的才能朕是知晓的。”

“那既然陛下知道,我就说下一位了。这下一位是李邦华,他的才能也许陛下不知,但在我们后世他是人尽皆知的大英雄!”

在说到李邦华时,张书缘是十分自豪的。

“哦?大英雄?”

“正是,李邦华可是位文武双全的大将,在史书上他的官位最高做到了都察院左都御史。可这样一位言官,竟能在危难之时挺身而出,不但帮您整顿京营,更是在先帝时直言进忠与魏阉争斗不说,后来他还建议您将太子送去南京已存后续希望,可那个史书中的您没有答应,直至农民军李自成杀到了京师,在一番苦战之后李邦华从容殉国!”

“什么?!他竟做到了如此地步?!”

朱由检傻了,他没想到过此人会是这样的英雄。

“没错,他做到了。所以,我想举荐他担任未来的都察院左都御史兼五城兵马司指挥司。”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请大家收藏:()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嗯,孟暗断要重用!”

听完李邦华的一生,朱由检想也不想的就答应了。

“第四位我想举荐温体仁做户部尚书,此人十分精明且心狠手毒,除此之外他在史书上的风评说不上好,有大功也有大过。据后世史书记载过他培植党羽、维护过言官,但至少他没骗过史书中的你,有什么需要签字的东西他一律不过手,都是让您亲自动笔的。”

没错,身为一朝的核心圈层,那自然是什么人都是要有的,无论是坏还是好都得要用的,尤其是在古代用这些个坏人要比用一些个“好人”要好的多。

“嗯,那后三位呢?”

“一个是韩继思,另一个是周士朴、最后一位是冯英。”

“哦?这三位你想让他们推举到哪个位置上?”

“这韩继思似有忠肝,我想推举他任刑部尚书,冯英任工部、周士朴任礼部。”

“哦?为何?”

“陛下,我推举这三人的理由有三,一是他们在史书上本身就会做到尚书这个位置,二是他们本身有能力有坚持结局无不是因为对抗党争而亡。三是他们都是北方人,这样做可以与内阁形成隐约的制衡。”

“好,朕记下了,明日朝会朕就宣布变动。”

“嗯好。”

随着敲定好内阁及六部的变动后,他二人就聊起了关于首辅的人选。

对于这个问题,张书缘是想也没想的就推出了两人,一个是韩爌另一个是王永光。

见张书缘推举这两人,朱由检想了想便就决定让韩爌来担任了。

对此答案,张书缘也十分理解,因为韩爌是除去那些快要退休的东林老臣外,他的资历是最深的几人之一了,倘若不用他那恐怕剩下几人就不好安排了……

又跟朱由检聊了一会儿后,王承恩便进来禀报了说是袁崇焕到了。

见人到了,朱由检便兴致斐然的宣他进殿了。

“臣袁崇焕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元素来了,快起来,这一路的舟车劳顿可累坏了吧。”

见人进来了,朱由检和煦的笑着亲手将他给扶起。

“谢陛下!”

面对如此礼遇,袁崇焕一时间竟有些动容了,突然就生出了士为知己者死的感觉。

“元素坐下谈话。”

“这…臣不敢。”

“诶,巡抚督查我蓟辽总务,有何不能?再说了,朕让你坐你就坐。”

这也不知道是和张书缘待久了,还是他朱由检真变了,竟然一下就觉的这让来让去的很是繁琐。

“是,臣这就坐。”

听命坐下,袁崇焕就看到了站在朱由检身后的张书缘了。

“元素啊(袁崇焕的字),你昨日递上的疏朕看了,感觉你说的十分正确,我大明眼下着实是无法主动出击。”

一听这话,袁崇焕心底就是一震,对于自己的想法就更加肯定了。

其实,他此时并不知道朝堂有钱了,他还以为皇帝喊自己来是要告诉自己的计划因为钱财而泡汤了呢。

“陛下如此眼光,实乃正确至极,若我大明能够照此施为,臣相信用不了六年就可光复我辽东了!”

没错,他的主张依旧是如历史中的那般,采取“守为正着、战为奇着、款为旁着”的策略,以防御为主,同时又假借与大清和谈为谋,来以求达到积蓄力量,谋后日决战的目的了。

只不过,他的想法虽然正确,但在张书缘看来,他所主张的“五年复辽”实属是有些异想天开了。

这先不说皇太极已经吞下了朝鲜,单就是辽宁本身的存在,大清也不会在五年后灭亡。

因为,皇太极不是傻子,他手下的汉臣就更不是傻子了,一旦他们发现宁锦方向被锁,必然会去谋求别的途径来发展,就比如再另寻他人走私,又或西进吞并蒙古,甚至都有可能效仿元朝去进攻日本。

别以为他皇太极做不出这种事,在他看来,皇太极着实是一代雄主。

“督师此言差矣,在我看来,我宁锦防线至少要守七年以上!”

“哦?何出此言?陛下这位是……”

刚刚归来的袁崇焕并不知道朝中来了位“皇亲”,他仅仅是知道这半年来发生了阉党谋逆大案。

“呵呵,这位是朕皇姑朱灿绮之子,名唤张书缘,同样他是我朝现任的吏部左侍郎。”

见袁崇焕开口,朱由检便就出声介绍。

“哦,原来是郡王爷。”

“哦,不敢不敢,张某担不得督师大礼。”

身为封疆大吏的袁崇焕是旋即起身,向着张书缘就躬了躬身。

其实,按理来讲以他的身份是不需要向一位郡王行礼的,而他之所以行礼自然是看出了他与朱由检的亲密关系。

看着眼前的年轻人,袁崇焕就十分好奇他的说辞了。

“元素,可是在想朕兄的言语?”

见袁崇焕的眼神中透着不解的神情,朱由检便就问道。

“不瞒陛下,臣确实是有些不解。”

“书缘,既然元素有惑,你也谈谈你的看法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请大家收藏:()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是!”

点了点头,张书缘就走近了开口。

“袁督师,我方才之所以那么说,原因主要有几点,一是鞑子不是几十年前那般了,他们眼下有了朝鲜作为后方补给且野战军力强盛又会制造火器。二是鞑子见无法破掉宁锦之后必然会西进,换做是我的话会优先进攻喀喇沁、土默特等部族。”

“张王爷此话是否有些过于想当然了呢?据我所观,那蒙古部族虽然近些年孱弱,但金人鞑子想要做成此事的话,也是十分不容易的。”

“袁督师那倘若不进攻改合作了呢?我们都知道,蒙古部族草原广袤,善于养马,万一皇太极用贸易手段培养野战骑兵,借道蒙古冲我西北又该如何?”

“嘶……”

听到这,袁崇焕就是眉头一皱。

“那依张王爷的意思,那我大明就得死守九边了?”

“不,死守永远是最弱的选择,我们也没有那么多金银。所以我这有两个想法以供袁督师参考。”

“请王爷明言。”

“一我大明现以守为主,重点守护我蓟、辽、大同等重要边疆。二我大明要训练野战精兵,每隔个几年就出击一次进行实战练兵,三是蚕食之法攻其弱镇,只要能跟他耗个十年左右。待我大明内部改革完毕,届时天兵降临,那“大清”想不灭亡都不可能了。”

听到这里,袁崇焕与朱由检就是眼中一闪。

他们觉的这想法虽然有些天真,但不得不说此法是大有可为的!

虽然眼下是无法与其主力野战,但搞一搞偏镇还是问题不大的,只要不深入就好。

“陛下,张王爷真乃大才啊,可否调至我辽东?”

见他滔滔不绝说了这么久,袁崇焕便就起了爱才的心思了。

“呵呵,元素啊,这不是朕不放人,是他还有重要的差事呢。”

见袁崇焕要与自己抢人了,朱由检自然是十万个不肯答应。

“好吧……”

袁崇焕旋即就苦笑了一声。

随着声音落下,时间也来到了午时,王承恩便适时的走了进来。

“皇爷该进膳了。”

而朱由检也有些饿了,于是他就站起来扭了扭腰身就要让王承恩送饭到这里了。

见皇帝该进食了,袁崇焕也自觉聊的差不多了,于是他便起身恭敬的说道。

“陛下,既然午时已至,臣这边下午还有事要处理,就先行告退了。”

“诶元素,留下陪朕吃一餐吧,这再忙也要吃饭呐。”

“臣多谢陛下,但臣还有要事……”

见他要走,张书缘也赶忙起身道。

“陛下,臣这边也有要事要办……”

好似听出了他的意思,朱由检叹了口气就放他二人离去了。

跟着袁崇焕一道走出养心殿,刚一出来,袁崇焕就看向了他。

“张郡王的见识着实不小啊,可惜某无法与你多谈啊。”

“诶督师那里的话,若是想谈何时都可,只是…我有一事不知当不当问。”

“哦?王爷想问何事?只要不涉军中机密,元素自当回答。”

随着元素二字出口,张书缘便就感觉到了一股亲近之意。

没错,这老袁想跟他交个朋友了。

“自当不涉秘。我想问的是,毛文龙这个人,您是什么看法?”

喜欢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请大家收藏:()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