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 > 第158章 收网回京(五)

来到布政司衙门,曹化淳与石文器还未出轿,便听到了吴伯舆带着一众衙门官员前来迎接的声音。

说实在,作为大明顶层的大太监,曹化淳是见过吴伯舆这位封疆大吏的。

在他的印象里,这老小子一向是个知书达礼、温文尔雅之辈,实难想象他会和张书缘对上,并还与走私逆案有牵扯。

没错,在缉拿了缙云县等诸多县令之后,曹化淳便亲审了一番这些人。只不过得到的信息并不多,多数墨吏是只口不言布政司,反倒大谈特谈自身的窘迫以及坦白一些走私路线。

虽然那些个贪官在明面上是极力的撇清与浙江布政司的关系,但那走私的各个关口和需要出具的文书,浙江布政司和江西布政司是一个也没少给。

比如,一支走私队伍押送货物从江西府运至浙江衡州,而在其此间产生的一切给养都需要进城休息补给,因为走私队伍越大,押送的货物越多,所消耗的吃食就会越大,完全不能跟那些小打小闹的走私队伍相比。

而那些小打小闹的私人走私队伍,则不需要考虑进城补给,无非就是多带些吃食,少押送些货物就是了。

见人出来迎接自己了,曹化淳摇了摇头就带上了一张虚伪的笑脸下轿去应酬了。

跟着吴伯舆等一众三司官员步入衙门正堂,刚一坐下便就迎来了许多赞美之词,比如什么不辞辛劳啊、匡扶社稷啊、一身正气啊,总之这些人恨不得把那世间所有的好词,都给曹化淳上一遍。

对此,曹化淳是连连摆手,称自己万万担不起如此赞誉。

可吴伯舆等人却是不敢苟同,一个劲的称赞并拿出了一些罕见的宝贝,找各种理由赠与曹化淳。

看他们这样,曹化淳便就感觉到,今晚这场宴席不仅仅是巴结那么简单了……

在曹化淳二人同吴伯舆等人的宴席结束之后,一支一百余人的锦衣卫队伍叩响了应天府的城门。

没错,经过三天三夜的疾驰,张书缘一行终于是在八月初九的凌晨来到了应天府的城下。

“来者何人?!”

见有人在扣关,城墙上的城防兵便张口叫嚷。

“内阁张书缘,速开城门!”

听到城上的声音,张书缘便亮出了自己的内阁司员印章。

“大人静候且容末将查验!”

那将领撂下这句话,一边派人去通知应天府尹毛堪等大员,一遍又亲自奔赴到城下去拜见张书缘。

城门微微打开,不多时一道人影便从里面走了出来。

只见此人是头戴七梁盔、身着明甲,身高足有一米七八,而此人步行过来,当即便躬身见礼。

“末将陈三见过大人!”

这守备将军虽然听到了张书缘的自曝身份,但碍于眼下他没有见到对方的身份录碟或命牌,所以便只能是口称大人以免闹出误会。

“嗯,将军请起,此乃本阁印章你且查验,如若无误速速打开城门!”

看了眼躬身在自己身前抱拳的将领,张书缘是面无表情扔出了手中的印章。

“末将陈三拜见部堂大人!速开城门迎大人进城!”

确认了这印章是真的后,这陈三旋即便对着身后就是一吼。

厚重的城门徐徐打开,不多时便可容得下七人并排而行了。

见城门打开了,那名唤陈三的将领便快步跟随在了张书缘的身侧。

“进城!”

收回印章,张书缘便大手一挥带着一百余锦衣卫就进入了城中。

“速去禀报兵部尚书,本阁有事拜见。”

“是!”

由于此时已入凌晨,城中的大多数人早已入睡,而那申用懋跟自己不熟,又是在打扰人休息的状态下,张书缘便只得是自降身份用了拜见的说辞。

陈三命令旋即就命下属前来引路,同时又让人速去通报兵书尚书,而自己则是饶有歉意的抱拳说道。

“大人静走,城中已入禁时,而末将又身负守城之责,恕难陪同还望大人见谅。”

“嗯,有劳将军了。”

点了点头,张书缘也没在意这小事,毕竟眼下重要的是赶紧去见申用懋。

由于有熟知城中情景的兵卒在,没用半个时辰,张书缘等人便抵达了申用懋的府前。

而此时的申府门前是灯火明亮,许多衙吏主事是静静齐聚一旁。

“拜见部堂!”

见张书缘到了,这些被半夜拉起来的官员便齐声拜贺。

“诸位同僚免礼。”

见人都在迎接自己了,张书缘便翻身下了马。

就在他刚刚从马上下来,三支举着火把的队伍便从东、南、北三个方向奔了过来。而这些来人全是位于应天府的六部大臣。

没错,自明中期之后,这应天府便慢慢沦为了百官养老安置之所在,许多斗争失势的大臣,看似平调或升迁到了应天,但实际上能在这里就任的官员,不是斗争失败,就是被暂时安置在了这里,等候随时再被皇帝启用。

而这些官职,起初还拥着正常权柄,但随着顺天府的中心地位逐渐巩固,以及朝廷争斗的因素。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请大家收藏:()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所以留在这里任职的官员就被边缘化了,平日的职责也从处理南直隶地区的军政大事,演变成了为经济职能为主。

而他们这些人的主要任务,是为皇帝征收贡品和御用品,为皇帝和顺天府的官员服务。

当然,他们也时常贪污受贿搜刮地方,将获取的银子部分留给自己,部分送往京城,以换取调回京城的机会。

见这应天府的六部九卿都到了,张书缘就不由的微微摇头,一时间也不知该说些什么才好。

其实,这些人里有不少人是能臣,只不过或因党争失势或触怒皇帝被贬到了这里。

而他记得,那名声赫赫的史可法就是在这里任职的大臣之一。

不过,眼下的史可法是刚中进士没一年,目前应该是在西安府任职推官。

没错,虽然这有些事情是改变了,但某些事情却也没有变。

就在张书缘无语的时候,那群六部九卿便就到了身前。

“见过张阁部,不知张阁来此是有何要事?”

虽说这些人的身份是比不上京官,但那也是当朝的二品大员,所以他们倒也不用自称为下官。

“哦,多谢诸位同僚接见,本阁倒也无甚大事,只有些小事要同申尚书会谈而已。”

面对这群人,张书缘是一个字都懒的说,因为这南直隶也并不干净,其中充斥着大量的浙党和东林党之人。

“哦,原来是这样。”

见张书缘不愿多说,这群人顿时禁就不乐了,心说你要没事儿能从浙江跑到南直隶来?

不过,心里是在吐槽,但这群人还是有身份自持的,所以也没多问。

就在他与众人寒暄的时候,身为兵部尚书的申用懋便走了出来。

申用懋,字敬中,号元渚,吴县人士,而他今年已有六十九岁的高龄了。

别看他申用懋年事已高,但他却眼不盲,耳不聋,除了动作不麻利了之外,其余的是一切正常。

而他是长相很是普通,一张瓜子脸,头戴墨色官帽,身着二品公服,正手持拐杖的抱拳与众人见礼。

“老朽见过张大人,南大人……”

见他出来了,张书缘就稍微有些不好意思了,看起神情应当是刚刚被下人给折腾起来。

也是,人老了许多事情就没那么利索了,尤其是这深更半夜的。

“见过申大人,张某不请自来还望申大人见谅一二啊。”

与他拱了拱手,张书缘便拱手抱歉的说道。

没办法,大半夜的将这老爷子给薅起来,说什么都是张书缘失礼了。

“无妨无妨,张阁身负稽查要案之务,想必是有老朽配合之处。”

申用懋也是个人精,能猜出来他这大半夜的跑到这里是为了什么。

在他看来,不是他张书缘请自己配合稽查走私,就是为了索要这些年来的浙江府将领的资料。

没错,眼下是个人都知道,这南方走私一案肯定是与当地府衙有牵扯的,要不然那关外岂能获取到大量的物资?

“岂敢岂敢,张某不过是有些事想与申大人谈论一番,万万不敢应配合二字啊。”

在场的人都是官场老油条,一听张书缘这话就知道,他要说的事大概率是没自己的份儿了。

见没自己的事儿后,这群老货就想回去补个觉了,至于他二人谈了什么,明日再说也来得及。

瞧见这些人有了退走的意思,张书缘便赶忙开了口。

“郑大人且慢。”

张书缘喊的郑大人是郑三俊,他是眼下的应天府户部尚书。

“哦?张阁是有何事?”

听到张书缘喊自己了,郑三俊便纳闷的看了过来。

“也无什么大事,只是张某有些想法要与郑大人谈论一二。”

“呵呵,既然张阁有言,那本官便就静听了。”

作为大明官场的老油条,这些人全是人精,也都知道官场的基本生存法则,这法则的第一要务就是不能被人抓到小辫子。

虽然张书缘的官品与他同级,但张书缘却有着比他高一截的身份,那身份便就是内阁司员以及皇室郡王。

见张书缘要拉着申用懋二人谈话了,其他的人便识趣儿的告辞了,而在退走的同时还不忘与他拱手致意并提出设宴款待拉拢关系。

对此,张书缘也回敬说“天亮之后必定赴宴。”

随着申用懋进入申府,张书缘琢磨了一番便决定直来直去了。

没办法,主要也是事态紧急,外加自己要说的事情始终是要让二人知道的,张书缘就只能是打开天窗说亮话了。

“两位见谅,若非事态紧急,本阁实不愿夜半叨扰。”

“诶,张大人言过了,你我三人同属一朝臣子,这有何叨扰之处?”

张书缘是实话实说,但他二人却以为他是在寒暄。

“好吧,既然二位如此言语,那张某就有话直说了。实不相瞒我浙江局势危难,恐有逆乱之事发生。”

“什么?逆乱之事?!”

听到这话,申用懋与郑三俊顿时就皱起了眉头,心中开始急速的盘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请大家收藏:()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是!张某于浙江查案同时又要负责商贸之事,这你二人也知晓。可张某这案子刚查到一半,浙江府就出了“苛商”和“攫取贩夫走卒之饭碗”的流言。”

“虽然这流言张某不惧也有应对之法。但张某却没想到,这有些人却是暗中布局试图生乱阻挡张某稽查。”

张书缘是皱着眉头说着,心底在考虑拿出什么理由让二人来帮自己。

而他之所以留下郑三俊,主要还是因为他身担应天府户部尚书之职,倘若申用懋答应自己调兵压制浙江局势,那后勤保障势必是要有强大支持才行。

“是吗!如此危局,张阁理应在浙江府坐镇才是,这…这怎能来此?倘若乱局一生,那岂不是害了一域百姓,致我朝于进退两难之境?”

听到这话,这俩老油条就义正言辞的说了起来,就好似他们是跟他站到一起的人一样。

“唉,非是张某不愿,这还是局势复杂,若无外力助镇,只怕那些人非掀翻了我朝岁赋重地不可。所以张某此来是想请二位助力一番,扶正我大明财政!”

张书缘说的不错,眼下想要充盈国库,能做的事儿就只能是把手伸到国外,然后再改革商税。

当然,这也能两步棋同时进行,只不过他张书缘眼下的想法的是,与其眼下就改革商税,还不如趁着低税率时催动资本主义,让大明的商业有一个正向的发展,然后再行改变。

如此一来便可,避免过多的震荡,以及过分攫取佃农的利益了。

“此言不错,不过张阁,您想要我等如何配合?若是动兵,这非有陛下谕旨不可。”

跟聪明人说话就是简单,虽然张书缘没有说调兵的事,但申用懋二人却已经听明白了他的意思。

“申大人,话是如此,可眼下不动兵怕是不成啊。”说到这,张书缘就无奈的摇了摇头“嗨,直话说吧,我此来是想与二位做一笔交易。”

“交易?”

“正是,您二位助我镇压危局,我可为二位大人上疏,请陛下调二位回京!”

“果真?!”

听到这话,申用懋二人就惊坐了起来。

“当真,张某这一年多来的事情,想必二位应当很是清楚。”

张书缘说着就露出了一副自信的神情。

也是,想要这二人动兵来帮自己,只能是给出这种分量的东西才行。

“呵呵,张阁快人快语,不过,光有此言可不行啊。这妄动兵事无异于谋反之举,倘若被陛下追击,这岂不是陷我二人于不义?”

虽然应天府六部是被边缘化了,但此地时常被海盗侵袭,所以在南直隶地区是有很多卫所存在的,而这南京的兵部也是有一定军事自主权的。

“郑大人过虑了不是?张某手握查案御旨,地方官府理应配合,这就算是被有心之人检举,你我三人自有后路可言。”

张书缘说的没错,这走私逆案是朱由检定下的钦案,按大明律来讲是有一定权利,要求地方衙门配合的。

“呵呵,张阁果然是青年才俊,这一番言辞颇有老朽等当年风范。此事还请张阁安心,本部即刻整装备马,让人开赴浙江!”

呵呵一笑,申用懋与郑三俊瞬间就同意了他的交易。

“呵呵,如此那张某便多谢二位了,若此事成,本阁定与陛下言语为二位请功!”

满意的点了点头,张书缘便对着二人抱了抱拳……

喜欢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请大家收藏:()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