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 > 第152章 行动经行时(二)

“真是不谋而合啊,走,随本都督去抓人!”

“是都督!”

回到城中,遣散搜山队后,曹化淳便立即动身带人赶往了缙云……

他这边是去抓人了,而身在处州调研的涝灾的范景文却也是没闲着。

他到了处州丽水后,第一时间,就以都察院佥都御史兼南巡稽查大臣的身份,指挥起了丽水县知府廉光誉,开始赈灾并亲自赶赴一线了解情况。

可对于范景文的出手,廉光誉是十分恼怒,但他也没什么办法阻拦。

而他廉光誉与范景文虽同是当朝四品大员,但有一点不同,那便是廉光誉是地方官,范景文是京官,要比履历他还没法和这位京官相提并论。

据史书记载,范景文先后在京城担任过,吏部稽勋司主事、验封司主事、转考功司主事、晋吏部文选司员外郎、吏部验封司郎中、礼部太常寺少卿等职,更是于去年提督了四夷馆。

当然,才情方面他廉光誉也更是没法比,不说后世记载,单就眼下张书缘对他的观感来说,就能赞一句“匡国之才”因为他范景文是少有的“举才认才”之人,并还十分热衷于复查案件为人平冤!

这再说他范景文的诗词,张书缘就没少听到过他的文章,尤其是他所撰写的《赋得花朝遇雨》。

最让张书缘喜欢的是诗中的那句“春阴偏是趁今朝,妒暖馀寒尚自饶。花意如人初中酒,柳容似冻未舒条。”

我们再说回来。

虽然他范景文是被张书缘指挥来了丽水调研涝灾的情况,但他却是没忘记此次南下的最终目的。

所以他也没计较廉光誉的恼怒,在经过简短的磋商之后,他便就以“南巡钦差”的名义组织起了人手,开始了一边调研一边暗查走私了……

“唉,民生何其艰难,也不知阁部他们有没有拿定方向……”

丽水知府衙门客房内,范景文匆匆退去泥靴,坐在宽大的太师椅上,手上翻看着丽水县的受灾报告。

“来人,去驿站看看,有没有张阁给本官送来的信件。”

看了一会儿文件,范景文就对外喊了一声。

“是大人。”

听到喊声,门外守护的锦衣卫旋即便离去查看了。

大约过了一个时辰左右,这名锦衣卫便去而复返了。

“启禀大人,驿馆内无您的书信……”

“没有?”

当听人说没有自己的信件,范景文顿时就凝皱起了眉头。

“唉,也罢,想来是张阁事物繁多……”

心中嘀咕了一声,范景文便清空了思绪,转而便打算自作主张了。

“王锦衣,方才之事有劳了。既然驿馆无我信件。那么此间之事就由我等自行决断吧。”

“大人客气了,这是卑职分内之事。不过…大人,您不再等等张阁和曹都督他们吗?这万一要是闹出了什么事情,这该如何……”

听到这话,王姓锦衣卫就有些纠结了起来。

“不等了,再等下去只怕什么事也做不好。王锦衣麻烦你去帮老夫办件事情可好?”

说到这,范景文微微一笑站了起来。

“大人有何事吩咐?”

虽然不满范景文的自作主张,但他也只是个锦衣百户,根本就没什么选择权利,能做的至多说是把这里的事情密报给曹化淳一份。

“你去帮老夫组织一下民众,让哪些身负冤屈之人聚集过来,老夫要以此一窥当地!”

范景文是摸着胡子笑着,眼神闪烁着浓浓的精光。

“可…可是大人,如此以来这万一生出祸乱……”

“诶,万事有本官担着,你放心去办吧,记住本官要的是对商人的案子!”

“是,卑职知道了。”

“嗯,还有一点,此事一定要办大张旗鼓,最好让整个丽水城都知道!”

“是!卑职这就去办!”

王锦衣领命转身就奔出了知府衙门……

这范景文之所以这么做,自然是想来个抽丝剥茧了,他不信那走私渠道经过这里,这里能会没人对接!

在他看来,这能有能力与那些走私之人对接,不是丽水的豪族,就是附近的山魈路霸,最不济也会是些商贾群体。

说实话,他对这些人的观感并没有多好,据他这几年复查的卷宗来看,凡是冤案十之**都是与这些人有关,所以他下意识就把主意打到了那些人的身上……

次日。

天时微亮,知府衙门外便齐聚了一大批的百姓,这些人或是手拿扁担,又或是手握锄头,为首的人是三对孤儿寡妇,她们手捧血书身着丧服出现在了此间。

群人中,除了这些平庸百姓之外,还羁押着一名长相俊秀的年轻男子。

看到这一幕,衙门口的守卫想也没想就要驱赶。

可他们还未出声,便就听到那三对孤儿寡妇的鸣冤声。

“王家刘氏有冤跪地求见大老爷!”

“钱氏遗妇李氏有冤跪地求见大老爷!”

“老妇吴氏有冤跪地求见大老爷!”

见这三人开口,门口的差吏当即就是一声呵斥,而这场景他们是早已司空见惯了,嘴边只剩下了冷漠的声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请大家收藏:()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又是你们三个!你们的案子知府大人早已审结还有何冤屈?速速离去,否则休怪我等以滋扰府衙之罪拿下你等!”

随着这句话脱口,府衙门口非但没有人离开,反而变的是愈加的蜂拥了起来。

“我说你这李家小子,这刚做了没几年官差就变成这副得性了?你可是忘了那老钱哥的恩德了?”

人群里,认识那说话差吏的人便就嫌弃了起来,引得围观的人群纷纷咒骂。

“干什么干什么?我是受过钱老哥的恩惠不假,可这也不是你们能滋扰府衙的理由!再者说,钱老哥的死早是被审理明细,他的死是意外,你们再闹下去也只会是这个答案!”

这说话的官差是牛轰轰的,眼神里全是轻蔑。

“放屁!一个人谁会死在自家门前?谁会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女儿,给人掳走无动于衷?”

“就是,以我看那,你也跟那廉扒皮的一丘之貉!”

人群是愈来愈乱,没过多久就将衙门口给围了个水泄不通,而就在这几人对话的功夫,又奔过来了数十人,看样子都是有案子在身的普通百姓。

眼看情况是越来越乱,没过多久,门口的官差就扛不住了,只能是退回到门内去向廉光誉报告。

就在这两方人僵持的空档,范景文便恰好了时辰,来到了衙门门口。

“外面为何如此骚乱呐?”

故作惊疑,来到门口的范景文便就看向了守门的官差。

“启禀大人,门外之人全是刁民,卑职…卑职也不知他们为何会来此吵闹。”

这回话的人,依旧是被外面人称呼为的“李家小子”。而他这个人,前些年是不错,为人谦和举止有礼,但似乎不知是他本性如此,还是被“和光同尘”给侵染了,以至于他竟成了那趋炎附势之人,自认自己早已不是那昔日的平头百姓了。

“刁民?我大明朝何处来的刁民?速速打开院门,本官倒要好好瞧瞧。”

听到此人是一口一个刁民,范景文就有些怒了。

“大人……”

“放肆!难道你要抗命不成?!”

见他不愿意开门,范景文就瞪起了眼,差点没把那“李家小子”给吓尿了。

“大…大人,这…这还是等我知府大人……”

“怎么?本官没权利面见百姓?来呀,给本官开门!”

见这“李家小子”胆敢违抗自己,范景文当即就拿出了钦差的派头,直接命令锦衣卫出手了。

锦衣卫不愧是锦衣卫,哪怕是在朝中趋于弱势了,那也不是这些地方衙门的人敢与之对抗的。

没过两息,这丽水的知府衙门便被打开了。

“诸位父老乡亲,聚集在此是为何事呐?”

站在府衙门口,范景文是单手背后的看着众人,而眼神却是在打量着那些身负案件之人。

“民妇吴氏见过大人,还望大人为我儿鸣冤呐!”

见衙门里走出了一位相貌温和且气场强大的中年男人,这跪地鸣冤的几人瞬间就知道此人是谁了。

“哦?有何冤屈呐,竟让诸位父老不息围堵知府衙门。”

打量了一圈之后,范景文就收回了审视的眼神,转而神色郑重了起来。

这虽然是自己布的局,但他在见到这些百姓的时候,还是在心底里想好好审审这些案子了,因为他在这些人的脸上看到了浓浓的绝望。

“启禀大人,民妇要告城东李氏钱庄之子李珏!他依仗其父权势,到处欺压城中百姓,民妇之子眼见不过上前劝阻。可不曾想那李珏非但不罢手,还命家中奴仆将我儿当街打死,更诬陷我儿当街调戏民妇,请大人为老妇伸冤呐!”

见面前的大人开口了,那自称为吴氏的老妇赶忙就开口陈述。

“哦?竟有这样的事?”

听到这话,范景文瞬间就瞪大了眼睛,脑海里已经能想象到这位妇人的痛苦了。

“放肆!此案已经审结,岂能容你胡言乱语!”

就在范景文想开衙办案的时候,那位被称为“李家小子”的官差,当即走上前来就呵斥了起来,更是拔出了腰间的佩刀。

“放肆!本官问话岂容你这差吏阻挡?来呀,给本官卸了他的佩刀。”

“是!”

锦衣卫旋即听命,一步上去就夺了那李家小子的佩刀。

“放肆,谁在我府门前大呼小叫的?”

就在锦衣卫要押着那李家小子跪在范景文的身前时,一道清冷且带有低沉气泡音的男声就从身后的大门里传了出来。

回身望去,只见是一位身着四品官服头戴官帽男人走了出来,而此人正是丽水知府廉光誉。

这廉光誉长的是一张瓜子脸,留着山羊胡,一双眼睛是闪烁着浓浓的精光。

“廉大人。”

见是这位出来了,范景文便就向其拱了拱手,就算是道了个见面礼。

“哦,原来是范大人。范大人这是何意?为何要羁我府衙之人?”

见范景文羁押了自己人,廉光誉顿时就眯起了眼睛,背在身后的右手是捏的死紧,如果捏拳能发出声音的话,恐怕在场的人都会能听到一阵骨骼摩擦的声音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请大家收藏:()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说实在的,对于这位的到来,廉光誉是很不爽的,但奈何人家身负皇命,又是被内阁大臣派来调研灾情的,再加上走私脉络又是途经他的地盘运作。所以对于范景文的举动,他也只能是忍着避免与他发生冲突,一心只想着赶紧哄走这位。

“本官不过是帮廉大人教教手下如何做事,免得日后廉大人被人参上一本。”

听着廉光誉阴阳怪气的语气,范景文也没生气,反而是微笑着回应。

“是吗?那本官可要好好谢谢范大人了。”

看了眼现场场景又看了看被押起来的李家小子,廉光誉瞬间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混账,本官平日里就是怎么教你办事的?冲撞了范大人还不快给大人告罪?!”

在了解了现场情况后,廉光誉也没面露异色,反而是走上去踹了那李家小子一脚。

而那李家小子瞬间就明白了自家大人的意思,赶忙跪下就磕头请罪了起来。

“起来吧,本官也不是小肚鸡肠之人。”

微微一笑,范景文看也没看那人一眼,抬脚就走到了那吴姓妇人的身旁。

“老夫人请起,你方才所说之事,本官心有一二了。不过方才听那差人所讲,你们的案子应该是审结了才对,这怎能还有冤屈?”

扶起了这位妇人,范景文就往后看了一眼。

“就是,你们的案子早已审结,还有何冤屈?难不成尔等是对本官的判决有疑?”

看了眼范景文,廉光誉就暗道了一声坏了,赶忙上前威胁鸣冤之人。

“大人…老……”

“廉大人,这是作何?”

见廉光誉在威胁民妇了,范景文就侧过了头来。

“范大人你这是作甚?她们的案本官早已审结,若她有不服可到我杭州府上诉!但绝不是煽动百姓围堵我知府衙门,来呀!”

“且慢!”

随着两人出声,现场的气氛瞬间就剑拔弩张了起来,有些胆小的人,更是被范景文二人的眼神给吓到了。

说实在的,廉光誉此时是快烦死了,这几个人早不闹事,晚不闹事偏偏赶在这个时候闹事,这要是被他范景文复查起来,恐怕自己这知府也就做到头了。

而范景文这几年所做的事情,早已是被各路大员所熟知了,大家都知道这货热衷于查冤案。

“范兄,此间是廉某的管辖,范兄还是勿要举措的好。”

面对范景文,廉光誉也不怵当即就顶起了缸来,眼神里更是露出了威胁之意,他就不相信,仅凭他范景文一个人就敢在浙党的大本营找事。

“诶,廉兄这是为何,范某不过是过问一二而已,这也是为廉兄查缺补漏啊。”

见廉光誉在威胁自己了,范景文也不怂依旧是昂首挺胸的。

“范兄说的是,可不过,此案早已审结,若范兄要过问此案,那还请范大人给予本官复查政令,如若不然,本官定上疏天听!”

按大明律法来讲,廉光誉所说的没错,想要复查已经结了案的案子,须得有大理寺或皇帝的命令文书才行。

而范景文很明显拿不出来文书,因为他都察院负责的是检举弹劾、巡察地方州郡刑案办理、参与大案要案审理。

PS:明朝的办案流程大体如下,都察院负责检举,刑部负责判罚,大理寺负责审核。

虽然拿不出文书政令,但范景文却还有一个抓手,那便是巡查丽水的案子卷宗!

“廉大人说的即是。不过廉大人既然说此案早已审结,那想必是有卷宗在库了。廉大人,范某身担我大明朝佥都御史,既要上对吾皇负责,下为黎明百姓谋福。所以此案本官定要过问,这也是范某身负之责,还请廉大人理解一二。”

喜欢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请大家收藏:()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