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 > 第149章 改善底层民生

赵戊离开了,但张书缘却没有闲着,反而是闭目养神在想如何抓人的事儿。

按照在江西府的经验,他们这几人应该是再来一次由下往上的调查跟踪,只要能拿到一丁点证据就能直接去抓人了。

这想的是好,但由于在江西府抓了不少人走漏了风声,所以眼下这再想用那摸排的法子就行不通了。

细细一想也是,这案子都出了这么久了,是个人也知道是到了该收手或者暂停的地步了。

脑子想着此事,张书缘就很是头疼,心中是百般吐槽眼下的交通设施,这若是有后世的交通手段的话,那再面对这类事情时就不会陷入这般被动的局面了。

琢磨了好一会儿,张书缘也没想出个道道来,只能是寄希望于曹化淳能查到点什么吧。

坐了半天多的功夫,赵戊便去而复返了。

与离开前不同,这次他回来是足足带着七十多号人,而这些人大多是些精壮的汉子,有身着甲胄的军中卫士,有些是身着麻布衣袍的镇长,甚至他还看到了一些渔夫模样的人。

看到这一幕,张书缘就在这心底赞了一句这江浙三司。

赵戊之所以带了渔夫,自然是他听到了“出口”一词,想借机为乡亲们做点善事,同时也用此事来作为投靠的买路钱。

没错,此时的赵戊是看明白了,这位姓张的内阁大臣,是想借机在江浙埋钉子,要不然的话,他干啥来找自己,又有什么理由来见当地百姓?

“拜见大人!”

进来后,这些人便就齐声一拜。

“好好好,诸位快快请起。”

“诸位可知本阁唤你等来此是有何事吗?”

看着躬身拜见自己的众人,张书缘下意识就站起来道。

“草民/末将不知。”

在场的众人皆是懵逼,就连赵戊也是如此,虽说是猜出了这位大人想拉拢自己,但他却想不明白自己这沥海卫能做什么。

“呵呵,这唤大家过来是有两件事,一是本阁想问问诸位父老的营生,二是想问问诸位将军的家人过的怎么样,有没有需要朝廷帮忙的地方。”

张书缘是有啥说啥,而他这话乍一听没什么,可稍微一琢磨就能发现,他这话里全是要发展当地经济的意思。

说实话,沥海卫作为大明东南海域的边陲地带,虽然其地理位置是极其靠近杭州等繁华城池,可它却远不及周边那些大城之一二。

这导致此间发展不及那些大城的原因主要是两个,一是这里的人口太过稀少,二是这沥海卫是处于海岸边陲地需要时常抵御倭寇和海盗的登陆劫掠。

而这个两个问题,要是让那满朝文武来解决的话,就只有一个“投”字,而这个字重点是放在了军事上面,至于民生那是属于饿不死人就行。

可这个问题,在张书缘看来,得让此间发展起来才行,只要这里有了庞大的人口和军备设施,就算是借那倭寇和海盗八个胆子,他们也不敢来犯,别问问就是你有多少人和船?

所以,张书缘喊他们来的目的就不言自明了。

“老儿多谢大人,多谢朝廷惦念。老儿王二五代表我沥海百姓向您问好。我们这里的人呐生活的还不错,不说日日有酒肉,也可说生活无忧……”

随着张书缘的话音落下,人群里就站出了一位年约六旬的老者。

“过的这么好?老先生,您这说的可是跟我们看到的不一样啊。”

“是啊,老爷子,我们这一路过来,虽是没见到什么乞讨的人,可是也没听说谁家能过成这般。”

听到他的话,张书缘就与近前的锦衣卫笑了起来。

“诶,二五老哥,这面对阁部大人就不要说那些了,大人是想为我沥海做些事情呐。”

赵戊看的明白,一听王二五的话,就知道他是想帮自己说点好话添点光了。

其实,在这场的大多数人心里是明白的,这朝廷来人大多数时都是做做样子的,根本就不管你生活的如何,而每次来这里不是要他们去做劳役,就是让他们去充军……

“是啊老先生,咱们也别说那场面话,本阁来此就是想看看我沥海百姓的真实情况,当然,若是有难处本阁定会上奏给陛下。”

话音落下,王二五就看向了赵戊,似乎他是在确定张书缘说的话是不是真的。

见他二人对了下眼色,张书缘就无奈了。

也是皇朝末年,百官贪污,党争不断,换了谁都不会轻易的相信这些上面人的话。

“老先生本阁问你。咱沥海地区还有人捕鱼吗?可还有人出海?”

此话一出,那王二五顿时就被吓的跪了下来。

开玩笑,有“片板不下海”的禁令在,谁敢做这营生啊。

见人跪了下去,张书缘赶忙让人去扶他。

“老先生勿要惊慌,这出海一事眼下已经没有政令约束了,从今往后大家伙都可以吃那海上的营生了。”

扶起了此人,张书缘便和声的安抚。

“此…此言当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请大家收藏:()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嗯,当真!”

见这老者是一脸的惊慌,张书缘就有些怒了,这开海的事情定下已经有半年多了,这怎么这里的人还不知道,难道是浙江三司没有下发?

其实,这政令早已是下发了,可沥海卫属于海岸边陲又是防御重点地带,所以在那群人的眼里,这里就根本没法执行这事,所以他们便就没对这里言语了。

“老先生,眼下既然可以出海了,那您可有什么想法?”

“老儿全凭上差大人和指挥使大人……”

“嗯,这样吧,你,你们现在回去召集各自村子里的捕鱼高手,从明日起出海捕鱼!”

“大人,那…那海盗怎么办?”

“呵呵,海盗不是有赵将军他们在呢吗,老先生放心。”

“是啊,有我等在此,二五兄就安心捕鱼吧。”

赵戊是微微的笑着。

“那…那老儿就多谢指挥使和上差了……”

说罢,王二五这帮人行了一礼后,就急冲冲的回去喊人了。

目送着这群乡民离开了营帐,张书缘便看向了随在身旁的赵戊了。

“赵将军。”

“大人,有何吩咐?”

见张书缘点了自己的名字,赵戊旋即就站了出来。

“呵呵,吩咐可不敢,再怎么说本阁也没有权利调配你们。不过赵将军,话虽是如此,但方才本阁的言语你也听到了,怎么样这事儿敢不敢接?”

张书缘说的没错,眼下的大明虽然是末期,但皇权已经是走到了仅次于清朝的顶峰,所以想要在这样的制度下调动军队,除非是你手握御赐兵符或有兵部的军令才行。

而他们这一行之所以能调来广东都卫的人,主要还是靠着“协查逆案”的名义来的,可与查案相比这发展此地的海业就与查案没关系了,至少明面上看是这样的。所以张书缘才说了“没有权利”四个字。

“这……”

看着张书缘那张笑脸,赵戊就在心中琢磨了一番。

说实在的,能做了官的都是聪明人,所以张书缘也不用说的太细,这赵戊就能明白他是什么意思。

“回禀大人,末将愿为父老乡亲效劳!”

想了一瞬,赵戊便决定接下这开海营生了。

“好!赵将军不愧我大明朝的能将。这样,自明日起你部要加强海事训练,同时也腾出些船来给乡亲们。”

“是!”

“还有,除了这些举措之外,本阁希望你能腾出些军器予百姓使用。”

这话一出,赵戊瞬间愣了,心说这帮忙护卫渔船就好,这怎地还要用军器?

“大人…这…这恐怕不妥吧?”

“这么不妥?赵将军熟知海事,应该知道这海中生物的庞大与多寡,而我百姓手中并无器具这如何捕鱼生存?”

“当然,本阁也不是要你把火炮大船给他们,本阁只是想让你借几架弩车而已。”

“弩车?”

“大人是意思是,让百姓们将弩车架到船上捕大鱼?”

“嗯,只有这样百姓们才能捕获到东西。”

听着张书缘道出的这番话,赵戊的心是砰砰直跳。在他听来,他这话里是牵扯了很多的方面,而那里面的种种无一不是困难重重的。

“是,末将明白了!”

“呵呵,明白就好。赵将军待事成,本阁定以我商业司之名为你请功。对了,等此间的渔业开办起来后,你就命人将此间的消息给散播出去,让其他沿海地区也开始兴办渔业。”

“末将遵命!”

赵戊是眼冒金光的重重一抱拳,转身就去抽调装备了。

看着赵戊出去了,张书缘便挥了挥手让近前的锦衣卫也退了出去。

独处在营帐内。

张书缘就开始思索起了如何将油脂给利用到肥皂里的事情了。

“明志那边应该是搞定碱液的问题了,要是搞定了,那接下来只要有了油脂,再采购些花草香料应该就能造些肥皂了吧。”

“诶,等等,油脂……”

想到这里,张书缘突然就拍了下脑门,就想起了什么。

“香水!哎呦,我怎么没想起来这啊,香水同样也能造啊,这要是我没记错的话,眼下的欧洲人还不太爱洗澡呢,这要是用香水去赚他们的钱,那大明的财政不就又多了一条吗?”

说干就干,张书缘旋即就操起笔墨,开始回忆关于香水的制作方法了。

幸好,香水在后世是属于家喻户晓的东西,也有不少街边店铺可以自己DIY,而制造方法很简单,只需要将油脂和香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就能制作出来。

只不过这味道和效果是肯定比不上后世的提炼技术的,虽然是比不上后世的技术,但这东西应该是足以畅销欧洲诸国吧?

不大会儿功夫,张书缘就写下了香水的制造方法。

将书信迭起,又喊人送了封信封袋和火漆进来,用王印在火漆盖好封口后,他就命人将这封信急发去了陕西。

当然,这封信里不单只是写了香水的制造方法,其中也还有询问陕西的情况。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请大家收藏:()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做完这些事后,张书缘这才靠着椅子睡了过去。

等到他再被人喊醒之时,时间已经是到了阳历的七月十一。

在椅子上足足睡了一夜,虽然被椅子膈的别扭,但碍于这几日的疾驰,所以他倒也没觉的有什么不适,反而是睡的很沉。

被人喊醒之后,他也没计较身边的人为何没有喊自己换地方睡觉,反而是睡的精神头十足。

虽然他是没问,但跟随在他身边的锦衣卫却是不敢隐瞒,直说是见大人睡的太香,不忍心唤他……

随意的扒拉了两口饭,张书缘就坐在大帐里等待起了赵戊和王二五的归来。

时间总是很快,就在时辰即将来到辰时四刻时,一声“大人,赵将军等人求见”就从帐外传了进来。

“请!”

听到是人到了,张书缘当即就命人将人给放进来。

而这次进来的人,是比昨日足足多出了十多位,其中大很多是穿着道士打扮模样的人。

除了多出了这些宗教人士以外,其余的人就大多是些精壮汉子了。

其实,这群人与其说是精壮,倒不如说是体型正常的人,要知道这眼下可正逢小冰河时期,粮草产量严重不足,所以眼下是有很多人都吃不饱的,大多数粮食不是给到了朝廷就是给到了那些个世家大族。

看了眼进来的人群后,张书缘也没多说什么,直接了当的就看向了赵戊,而赵戊也明白事情的重要性,当着众人的面就开始说起了情况。

“启禀大人,末将连夜梳理,我卫眼下可抽调强弩二十三架,小船十艘。当然我卫所也可提供四十八人供父老乡亲们使用。”

“就这些吗?”

听到这个数字,张书缘就皱起了眉来。

“额…大人,这…这不是赵某不愿出力,而是我卫并不……”

“本阁明白,劳赵将军抽调了。”

赵戊的话还未说完,张书缘就反应了过来,也是,这沥海卫也只是一千多人的卫所,所有东西都是有数的。

“末将不敢,这能为父老乡亲出力是末将的本分。”

“老头子代表我王家村谢赵将军了。”

见他二人这么说着,虽然东西不多也足够让一旁的百姓们千恩万谢了,于是这在场的所有村长便就齐刷刷的跪了下去。

“诶诶,诸位叔伯子侄快快请起,这都是赵某应该做的……”

见这里的百姓人都还不错,张书缘就笑的更开心了。

“赵将军所言不错,诸位可别让误了时辰。要本阁说啊咱们还是去看看海岸,修造船港的好。”

“是是是,阁部老爷说的是。”

听到此话,众人才反应了过来。

笑着让人起来后,张书缘就点了点头,于是他们这一行人便马不停蹄的奔出了军营。

徒步找了大概两个时辰,众人终于在距离卫所,以西的十三里处找到了个合适的地点。

这地点没有名讳,也没有人在附近居住,而地形是南高北低很适合建立鱼港,而除了这些以外,众人还能隐隐约约的看到对岸的凤凰山。

找到了何时的地点后,那群道士打扮的人就开始看起了风水,只不过他们这大多数人都是阿谀奉承之辈,尤其是在看到张书缘满意这里后,就连个屁也不敢放了,连连直呼此乃“天然鱼港宝地”。

见没人提意见后,张书缘就大手一挥下令众人破土动工了……

喜欢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请大家收藏:()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