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 > 第145章 与商业司会和

“赵永长,你卖我!!!”

就在刘伟诚暗骂了一声没多久,一众锦衣卫在王承恩的率领之下闯入了屋内。

面对着一众锦衣,刘伟诚虽然心底是很慌,但他面上却故作镇定。他坚信等这群人知道了自己的身份后,就断然不会苛待自己了。

因为,他是当朝三公之一的子孙,人谁见了都得礼让三分!

说实话,这也是王承恩第一次见到这位“贵公子”,只见这刘伟诚是一如他大伯一样,张着张瓜子脸,嘴上留着些许的山羊胡,眼神中更是放着弥弥精光,就好似是一只聪慧的地鼠似的。

见到此人后,王承恩当即喝问。

“你可名唤刘伟诚?”

“在下正是,不知大人为何围困在下?在下又犯何事?”

虽然心底猜测是赵永长卖了自己,但他却不傻知道现在自己得装作什么也不知才行。

“为何围你?咱家问你,你今天上晌你可曾去到了城东赵府?”

“是,在下去过赵府?这…这有什么问题吗?”

一听眼前的人自称是“咱家”刘伟诚顿时就预感到了不妙,因为能自称“咱家”的只有宫里的公公才会。

“有什么问题?呵呵,就凭你上晌说的那番话,来呀给咱家拿下!”

“公公,不!您不能拿我,我是南昌刘家的人!再说在下所犯何事,公公得给个依据吧?”

察觉到是宫里的人后,刘伟诚瞬间就尿了,赶忙搬出自己的大伯,企图用刘一燝的名讳来压王承恩。

“哦?南昌刘家?咱家怎么不知有刘家的人到京城了呢?废话少说给咱家拿下!”

见是刘一燝的人,王承恩旋即更怒了,这摆明了眼前此人是知法犯法,在挖他皇爷的根基!

“不!公公您不能拿我,我…我要找我朝太傅……”

见王承恩是铁了心的要拿自己,刘伟诚就崩溃了,他知道自己进了昭狱的下场是什么,所以赶忙就喊出了这句话。

“呵呵,找我太傅大人?哼,你且等着吧,带走!”

一声令下,锦衣卫旋即上前羁押。

没费多大功夫,刘伟诚就被一众锦衣卫给押入了昭狱。

而回到自身熟悉的地盘后,王承恩就找上了骆养性、方正化二人,并与他二人阐明了刘伟诚的身份。

一听他是太傅的家人后,骆养性与方正化就麻了,下意识就想上报给朱由检,原因是这案子太大了。

但王承恩却是没同意直接上报,在他想来与其上报后跟百官拉扯,还不如先撬开他的嘴,拿到一些走私证据再说,正好也能配合到皇爷和张书缘的计划。

而由于骆养性二人不知张书缘的计划,所以他们三人便就分为了两派为此展开了争论,骆养性是想上报给皇帝,方正化也是如此,只有王承恩一人是主张先搞到证据再说。

这争了有小半个时辰,最终王承恩也没能争的过眼前的二人,因为作为皇帝的家臣,他们的义务只有一条,那便是为皇帝尽忠。

“好吧,既然二位执意如此,那…咱家也同意。不过,咱家方才那番话却不是为谋私利,乃是此案关乎着朝局,我等应该拿到确着证据才行啊。”

见王承恩这么说,骆养性与方正化却是不以为意。

在他二人看来,这王承恩是想自己独吞了这份功劳,好比他们早一步的登顶高位。

“诶,王公公此言过甚了,你我都是为皇爷效力,有此争端也属正常,万不可这般言语啊。您方才所言也着实有一番道理,可这休要怪我二人,要怪只能怪这刘伟诚的案子实在太大……”

“理解理解,说实话,若非是他,咱家也想上报……”

这三人是满心计算,但面上却是阿谀奉承,好似方才是闹了个误会。

在解决好上报之后,他三人便一同去面圣了。

可让他们三人没想到的是,这刘伟诚的事儿钻入朱由检的耳朵后,却没有听到什么赞赏,反倒是被朱由检给痛骂了一阵。

这还是那句话,刘伟诚乃是当朝三公之一的家属,想要将这件事摆到台面上来说,就势必得有实打实的证据才行,如此才能堵得住天下学子的众口以及东林党的人口舌。

被朱由检给骂了一阵,骆养性与方正化只得是跪地低头告罪,而王承恩也是将头埋得很低。

见这三位内臣害怕成这样,朱由检也不好继续骂他们了。

“行了都别跪着了,朕也是让你们明白,此案涉及之重,波及多广都有未可知,你们呐可别小看那外廷。当然了,你们能抓获此人,也是有功。这样吧,骆养性。”

“奴婢在。”

“你这先后两次案子办的不错,自今日起,朕命你为我镇府司镇抚使,督北所一切要案。”

“奴婢叩谢皇爷隆恩,皇爷万岁万岁万万岁!”

听到自己升官了,骆养性差点高兴的飞起,本以为经过那山西走私大案和这个案子,至多是让自己的命和官位保住了,但他却没想到这刘伟诚的案子还没破,他就被升官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请大家收藏:()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而他在昨日还是担任着镇府司的锦衣卫千户,可没想到,这时来运转今日便就登顶了镇府使。

“起来吧,朕封你这镇使之职,还望你勿要负了朕的心意,也要做出番成绩给他人看看。”

“是,奴婢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呵呵,什么死不死的,下去吧。”

朱由检之所以给骆养性这么高的位置,主要是还是因为曹化淳南下了,眼下没有个合适的人用,所以他就决定用一用这骆养性了,看看他能不能独挑大梁。

骆养性走了,朱由检又看向了自己的贴身伴伴。

“行了,你们两个也起来吧,跟朕说说是怎么抓到这刘伟诚的。”

“是……”

当朱由检听到王承恩以身入局并差点身死后,当即就拍着桌案开骂,言辞间很是愤怒。

可那骂声听在王承恩的耳中却是备受感动,因为他听出了皇爷的关心和呵护。

也是,作为跟自己共走黄泉路的太监,朱由检对王承恩是有一种区别于其他人的感情,而那种感情很类似战友情。

“皇爷,奴婢再也不敢了,皇爷莫要气怒害了身子,您要是生气就打奴婢几鞭子。”

“哼,打你,打你朕就能消气?大伴,朕告诉你,谁都可以去涉险唯独你不行!要是再有下次,就别怪朕不放你出去了。”

“是,奴婢再也不敢了。”

“行了,你此番也是受苦颇多,你有什么想要的?”

“启奏皇爷,奴婢没有什么想要的,奴婢想的只有您,只有我大明江山社稷。”

王承恩的嘴十分灵巧,没过多久就把朱由检给哄高兴了。

“呵呵你啊,行了,你去库了调一件自己喜欢的东西吧,至于……”

说道这里时,朱由检就看向了大殿外的司礼监的方向。

说实话,他现在很想借机让王承恩升上去,但碍于李凤翔等人没有犯错,以及王承恩与方正化还需要历练,所以他便就打消了升他二人的职。

“唉,冬夜苦难晓,短景复易夕。你二人在历练历练吧,也别怪朕独升骆养性。除此之外,伴伴记得也给允和取一件珍宝。”

“是。”

“奴婢叩谢皇爷……”

说完了这些事后,朱由检就交代他二人去亲审刘伟诚了。至于刘伟诚被抓这件事,朱由检的打算是先押着,等拿到证据后再上称。

交代完这些之后,他就不免的想起了身在南方的小哥了。

想起了张书缘后,朱由检就写了封秘信,让李凤翔差人送去了南方……

画面再转浙江江山县。

这场暴雨是足足下了二十天才作罢,等雨停了时间却也是来了七月初。

见雨停了,江山县的百姓终于是松了口气,紧接着,一道政令便就从知县衙门中传了出来,让众人忙活起了修复家园的事宜。

而由于这小一个月的阴雨,这江山县方圆千里之内是一片泽国,各处田庄都被冲毁灭了。

虽然是下了二十多天的雨,但张书缘几人却是没闲着,一直在冒雨奔波,不是视察堤坝情况,就是组织人力搭建粥棚救灾。而他自己也是在做这些事,只不过这只要有空他就会翻看这江山县的县志和土地田亩的账册。

当然,除了这些事外,他还命令范景文、石文器二人去调阅浙江的受灾情况。

暴雨倾盆,调查自然不易,虽然是不容易,但范景文与石文器还是送回了很多信息。

据他二人上禀,这长达二十天的暴雨波及了处州府、衡州府以及金华府三处。受灾最严重之地当属金华府,而无家可归者数多达七十三万人,冲毁的房屋八十万间、田亩被毁五万余顷。

而在这诸多的受灾奏报中,张书缘还发现了一封意义非同的信。

只见此信是范景文送来的,而信中的内容是在说处州府土地兼并的事情。

据范景文所说,这处州府的土地被士族豪绅兼并了十之五六,已是到了骇人听闻的地步。

得此消息后,张书缘立刻以内阁的名义,向杭州、绍兴、湖州三府下令调粮赈灾,同时命他继续调查,一旦掌握实证就送去杭州……

好在,这浙江自古富庶,产粮也高,价格便宜,拥有的库存要比其他省份多。而且这浙江三司也深知这灾患的利弊,并没有以此事为由来跟他作对。

随着省库里的钱草下拨,很快受灾仅此于金华府的衡州府就恢复了些生机。

在见衡州恢复了一些后,张书缘便就同曹化淳商议了起来。

由于他二人此行乃身负稽查走私逆案,很快他人就决定分兵行事了。曹化淳继续沿着走私脉络行动核查当地官员,张书缘则赶往杭州指挥赈灾。

而就在他二人准备启程之时,两道书信不约而同的抵达了江山县。

一道是由浙江省府发来的,其内容是说商业司左侍郎抵达。

第二道是朱由检发来的密信,询问他案子查的如何了。

在收到这两道信后,张书缘就是一喜,赶忙就带人奔去了杭州,而在路上,他也没忘记给朱由检回信道明实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请大家收藏:()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经过七天的疾驰,很快就便抵达了杭州。

还未进城,离着老远他便就见到了身着大红官袍的吴伯舆,正带着一大堆的官员在迎接自己了。

走进以后,很快张书缘便就见到了毕自严的公子,也是现如今的商业司左侍郎毕际壮。

与众人寒暄着进入了杭州城后,张书缘连口水都没有喝,就问起了浙江三司搜集来的灾情。

见他上来就要办正事,搞的这浙江一省官员都有些懵逼。

在他们看来,这到了地方的第一天不应该是好好美餐一顿,交流交流为官心得,或者互相吹捧一番,然后再说别的吗?

可他们却小看了张书缘,也小看了商业司的众人。

没辙,见他们询问,身为封疆大吏的吴伯舆就只得开始上禀了。

而据他所说,受此次暴雨侵袭地方多达四府,受灾人数达一百一十万人。

听到如此灾情,张书缘想了想便就看向了在场的众人。

“诸位,如此灾情,我等还需得尽快拿出方案来才是啊。吴伯舆、严绍辉。”

而被他点到名字的,正是这浙江布政司与都卫都指挥使。

“下官在。”

“本阁以内阁司员,彻查逆案钦差之命,命你二人即刻调兵调粮于灾区!”

“是,下官遵命。”

“还有,除了此举之外,诸位还需调动我浙江府一域的豪绅开仓放粮,若有不从,当以抗命之罪拿下!”

“大人,这…这不好吧,灾情虽重,但还远没有……”

听到这话,吴伯舆就怒了,心说赈灾就赈灾,干嘛要调动豪绅,这又不是到了危险关头,这实在没粮了那也可以向朝廷要粮啊。

“怎么没有?如此暴雨,受灾人数如此广袤,难道这些世食民财的人不该出手救助?!”

见吴伯舆有些难办,张书缘旋即便就呵斥,那眼神仿佛是要吃了他一般。

这别人不知道,但张书缘却是深知,一旦这浙江府乱了,那再想拯救大明可就难了,因为浙江自古以来便就是最富庶的地区,一旦这里闹了民变,那朝廷又该去哪里收税?

“怎么?吴布政觉的难办?若是难办,那本阁即刻上奏!”

见他依旧在踟蹰,张书缘就更怒了,直接当着众人的面就要搞他下台。

“大人,下官…下官能做!”

吴伯舆明白,这倘若真被他用这赈灾不力的由头上奏,那不用说,自己的顶戴肯定是不保了。

“既然能做,那还杵着干嘛?”

说实在的,这也不是他故意针对吴伯舆,而是这浙江太过重要了,而且这个地方还涉及到了走私,所以他才决定硬逼吴伯舆一把。

倘若他有能力赈灾便可,可若没有,他不介意让朱由检换一个人来治理浙江。

见他是如此逼迫自己,吴伯舆便捏着手走了出去,心底里是百般怒骂。

“哼,姓张的,你给我等着!”

没错,这吴伯舆自然是二党中的一员,只不过是哪一方的人就不好说了,因为这浙党和东林的根基都是在浙江与南直隶一带……

喜欢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请大家收藏:()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