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 > 第123章 惊人的预算

阳光透过高高的琉璃瓦,洒在乾清宫的金砖地上映出斑驳的光影,张书缘与众多大臣是并肩而行,身后跟着六部各大堂官。

随着众人的抵达,乾清宫的大门也缓缓开启,门上的铜钉在阳光下闪耀着冷冽的光芒。而门楣上则是悬挂着一块巨大的崭新匾额,用金漆书写着“乾清宫”三个大字,笔力遒劲,气势磅礴,俨然就是翰林院的书法大师所写。

进入殿内,张书缘便就发现这殿内的陈设是焕然一新,宝座上方悬挂着“正大光明”的匾额,在宝座两旁则是有两尊威武的铜狮,而殿内的八根梁柱也重新上漆雕刻了出了许多祥瑞图像。

至于左右墙壁之上,则是悬挂着张宏绘的《青绿山水图》,谢缙绘的《谭北草堂图》,唐寅的《虚阁晚凉图》等七幅名人画作,每一幅都是珍宝。

看到这一幕,张书缘不由得就摇了摇头,看来这朱由检有了钱后也有些飘了,居然修缮了乾清宫不说,还不知从哪儿淘换来了这些宝贝。

不过,张书缘也没说啥,在他看来这折腾一下自己的居所也是人之常情,再说了人朱由检可是一国之君没点门面可不行。

入殿之后,张书缘等人便就径直走到了大殿的右边席位站立。

就在众人刚刚站定不久,一声“陛下驾到”的声音就传入了众人耳畔。

听到声音,在场所有人便对着皇位的左边大门就跪了下去。

“诸位臣工平身,都坐吧。”

朱由检此时已经是换下了朝服,穿着一身白色的宽大长袍就坐到了皇位之上。

随着朱由检一同进来的人,则是有司礼监秉笔太监高时明,司礼秉笔太监李凤翔,司礼监太监方正化、王之心、张国元以及东厂提督曹化淳等二十多位大太监。

而这些人进来后则主动走到了大殿的左席,高时明则带领李凤翔站在中央。

这高时明不不同于李凤翔,这个人长的是胖胖的,好似一笑面虎,身着一身红袍,眼睛里闪烁着精芒,让人一看就知道是位不好惹的主。

“都说说吧,去年我朝花费了几许?今年又要几许?”

不同于谜语皇帝朱厚熜坐在幕后等大臣开口,朱由检反而是直接了当的就开口问道。

听到这话,韩爌便就与众人相视了一眼,进而六部堂官便开始了御前对奏。

不过,在对奏的同时,司礼监是频频出言反问,反问六部为何花费了那么多?

而对于这些问题,温体仁六人只能是实打实回应,毕竟他们可不同于以往的那些老油条害怕因此得罪了皇帝,因为得罪事小,官途事大,若因为节省导致国内出了问题,那他们就算是有一百个脑袋也不够朱由检的砍的。

见他们是据实回答,高时明想了想便也就作罢了,拿起司礼监大印就在送来的去年花销上盖了印,表示司礼监通过。

而通过了这一项后,高时明便就问起了今年的花销。

这说句实话,到了眼下内阁与六部还是没有达成统一意见,因为六部所要的钱财太过巨大了,按之去年的财政支出来看,今年没个一千八百万两的预算是下不来的。

见人问起了今年的预算,韩爌只得是捏起了手心,生怕因此皇帝震怒,进而牵连到自己。别问,问就是你身为百官之首,却不知阻挡六部索要为朝廷节省,进而导致财政赤字。

倘若此事是发生在嘉靖朝,韩爌是铁定的要被牵连,因为那位皇帝可是出了名的“抠门”皇帝,当然他的抠门可不是为了朝廷,而是为了他自己!

“启奏陛下,臣户部今年预算有四百一十万两,其中开销乃属赈灾一事最大。”

温体仁是恭敬的开口,眼睛里只有坐在皇位上的那个人,至于高时明则并不是太重要,他知道如今的皇帝心系百姓。

“温部堂,你户部花销是否有些过于巨大?去年的预算也不过才三百余万两。”

“回公公的话,去年冬时整个北方无雪,而据古籍与以往记述记载,冬时无雪则代表来年必闹蝗灾,臣之所以奏请如此预算,自然是要未雨绸缪!”

“那大人凭借那些记述就知道蝗灾必定发生?倘若没有发生那该当如何?”

高时明知道温体仁说的大概无错,但他身为司礼监掌印,只能是尽量的为皇爷着想,让去年的岁入多分些给皇爷。

“公公,蝗灾一事臣不敢笃定,但为防患于未然,臣还是建议我户部提前发布消息防灾,同时尽最大能力帮助百姓务农。”

“况且,眼下旱情未解,臣…臣只是如此谋算。”

温体仁也是没办法,他不是不知道要多给皇帝点钱的好处,但奈何冬天无雪,就只能是代表来年春天必有虫灾,而若是由此导致粮食减产,那带来的后果就太大了,大到整个朝廷没有人能扛得住!

“嗯,温卿说的极是,助农一事我朝是务必要做的。”

听温体仁都说成这样了,朱由检便就出了声音,而听到这话的高时明,在看了眼皇爷后便就点头应下了,转而拿起印章给户部的奏疏盖了大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请大家收藏:()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温体仁完事后,第二位启奏的便就到了大明最重要的兵部。

对于孙承宗请奏的四百万两,高时明则不敢懈怠也不敢反驳,他知道这位大牛的分量,也知道边关的难处,二话没说就给兵部的奏疏盖了大印。

随着这两大部门完事,高时明便就看向了吏部尚书李长庚。

见这位看来,李长庚想了想便就起身道。

“公公,我吏部今年目标解决作百官养老薪俸、裁撤冗余官员,增设学子助学奖金,为此……”

李长庚说到这时,韩爌便就忍不住了瞄了他一眼,在接受到韩爌的眼神后,李长庚捏了捏手就修改了吏部的预算。

“为此,我吏部今年预算一百七十万两。”

没办法,李长庚这个人他太知道事情轻重了,因为眼下的钱财只能是优先供给到户部和兵部还有皇帝,而且再加上韩爌那眼神的示意,李长庚便只能是选择先苦一苦自己了。

“嗯。”

想了想吏部的支出,高时明终于是露出了笑脸,连忙请李长庚坐下。

“咳咳。”

就在高时明要给吏部盖章的时候,朱由检突然就咳嗽了一声。

“皇爷,您怎么了?您没事吧?”

听到朱由检咳嗽,高时明赶忙放下大印,转而跑到了皇位前跪下询问。

没错,朱由检的内臣可不止有王承恩、曹化淳,他还有李凤翔、王之心、高时明、褚宪章、方正化、张国元六人。

而这六人无一不是司礼监的高管太监,更是先后成为掌印!

“朕无事,李卿所奏是否太少了?朕记得以往开支每年大概都有二百四十万两上下,怎么今时突然变成了这些?”

朱由检故作有些冷紧了紧身上的衣袍道。而他方才的咳嗽是故意的,为的就是避免自己人乱出主意。

“启奏陛下,较之往常……”

“行了,李卿朕知道你的不易,百官的不易,朝廷的情况朕更是洞悉无比。”

“请陛下恕罪!”

听到这句话,李长庚就知道,朱由检发现自己在蒙骗了,当即就跪地请罪了。

“李卿快快请起,时明替朕将李大人给扶起来。”

“是,奴婢遵旨。”

高时明赶忙起身,冲到李长庚的面前就把给他搀扶了起来。

“李卿无罪,唉,要说罪是朕这个皇帝有罪啊。”

朱由检是落寞的叹了口气,但随着他这话出口,在场众人便就同时的跪了下去,因为他这句话可是能弄死人的。

“诶,都起来。朕不过是有感自嘲而已,跟你们无关。”

听到这话,众人才松了口气,刚才他们还以为皇帝是吃了失心疯呢,吓死他们了。

“李卿,吏部的情况朕知道,你也不必想着朕,直说你心底里的预算是多少。”

“陛下圣恩,臣代表天下官身叩拜吾皇!”

见朱由检道出了此言,李长庚顿时就被感动到了,当即就跪下重重的叩了一首。

“启奏陛下,我吏部…我吏部预算非三百万两之算不可,其所用最大当百官动迁,养老薪俸,而臣…臣想在自今年起裁撤遣散冗余之官,嘉奖各地有功臣民,使我大明臣子心向朝廷。”

李长庚是既感动又后怕的开口,因为这他预算较之往常高出太多了。

“嗯,酉卿(李长庚的字)所奏有理有据,时明你怎么看?”

“启奏皇爷,李大人所言实乃忠心无二之言,所举皆为我大明朝着想,奴婢建议通过!”

见朱由检都这么说了,高时明也不是傻子,立即就知道皇爷的心思了,当即就以司礼监掌印的身份表示了赞同。

“嗯,继续吧。”

有了李长庚这件事后,韩爌便就发现这预算之事似乎是自己想多了,看样子皇帝应该是弄了藩王的家业。

而随着吏部的事情落下,礼部、刑部、大理寺、都察院的负责人便开始了一一上奏,而他们的预算则是,工部刑部要三百七十万两,刑部要了一百四十七万两,礼部到是节省只要了五十万两,大理寺和都察院则是分别要了七十万两和一百三十万两。

总得来说,今年外廷预算规模依然是达到了一千八百七十七万两,这还没有算商业司的预算呢。

眼看着众人都汇报完的自己的预算,张书缘便就起身开口。

“启禀陛下,我商业司初立,臣想将惠民坊挂靠至商业司之下,而此坊已有六十一所坊市分布在山西、陕西、京畿三省周遭,每座坊市运营成本每月需八千五百两白银。自去年冬时至今三月,收益已达二百二十七万余两,除去坊市各项成本总利润为八十三万两。”

“所以据此情况推测,臣想将此坊扩张至我朝两京一十三省!”

张书缘是慢慢的将心中的数据当众说了一遍,虽然众人都已经是有数了,但司礼监却是不知道,当即就被这收入给吓到了。

“那不知张阁预算为几何?”

高时明虽然有些心惊,但到底是大明顶层太监,只是惊愕了一息便就恢复了神色。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请大家收藏:()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回公公的话,我惠民坊预算暂无,我朝只需补足拖欠的股份即可。而我商业司今年预算则需四百万两,其中花费大头为建造海船、新建各省办公场所,以及培训商业官员之用。”

张书缘的想法是,惠民坊本质是属于多人合股产业,要是朝廷加大注资只能是破坏了自己拉拢勋贵的计划,因为朝廷加大了注资必定会收购勋贵手中的股份,进而导致自己好不容易拉拢起来的勋贵,又变成了吃兵肉喝兵血的渣渣了。

没办法,大明的勋贵就是这样,你不给他们找个出路,他们只会是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发财。

当然了,张书缘也跟他们约定好了,朱纯臣等人只有分红之权并无管理之权,因为他深知军人从商是会降低战斗力的!

“如此预算…张阁可能再明确一点?”

高时明就有些不乐意了,你张书缘掌控的惠民坊都有这么多钱了,怎么还跟朝廷要这么多钱,难道你不知道朝廷的困难?

“公公,商业司绝不止于调配资源进行贸易,下官以为,我司当由监管百业之责,促使百业流通,所以所耗费的人力物力很是庞大。”

张书缘也没挤兑他,依旧是摆事实讲道理。

“哦?为何?”

“公公,下官问您一句,我朝的百业可有监管?商品流通生产几何?安全与否?”

“这……”

“是的,我朝自商业司之前,是由船舶司在做贸易,但船舶司并不知晓国内具体情境,常常做出先画靶再射箭的举动,导致我大明境内民生生恙。所以为避免此事发生,下官便擅自做主,为我商业司定下了职责,那便是监察商品的安全、流通、生产,组织商户对域外之国贸易。”

张书缘说的没错,古代的贸易衙门经常是先定下目标然后再行动,对于自己手里掌握的资源并不是很了解,就比如后世《大明1566》电视剧那样,为了解决朝廷赤字开始搞改稻为桑……

“准了。”

这还没等高时明开口反驳,坐在皇位上的朱由检就开了口。

“商业司乃我朝的重中之重,其责任张师傅制定妥当,从今往后商业司之责就照此视为吧。”

“是,臣遵旨。”

“另外为了诸位臣工能尽心办事,朕决定再诸位之算上再加一百三十万两,作为特别资助金!”

“臣等代我天下臣民拜谢陛下,陛下万福金寿!”

“呵呵,诸位爱卿就别拍朕的马屁了,朕别的不多说,朕只要一条那就是请诸位,尽最大努力缓解我大明子民之困苦!”

“臣等遵旨!”

“好了,都散了吧,高时明留一下。”

撂下这句话后,朱由检就开始赶人了,而留下高时明,自然是朱由检看出了他的不解。

当然,也有着询问其内廷的预算意思,而高时明的预算是整个宫中的预算有四百一十六万两。

对此,朱由检想也没想的就打了一半的折扣,因为内廷耗费的太大了,他得要精简预算……

随着这场朝会结束,张书缘坚信今年的大明将会是有风无波的一年,因为外廷的预算已然是达到了两千四百零七万两的庞大规模!

有这笔钱在,要是还发生了农民军起义,那张书缘等人就干脆去撞死得了……

喜欢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请大家收藏:()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