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 > 第105章 西藩的问题

“嘶,这马士加路也来的太快了吧,我还以为他得在年后才能到京。”

听到澳门总督到京的消息后,张书缘就在文渊阁里沉思了起来。

可思虑了半天,他也没想出个所以然,只能是认为那马士加路也有什么要紧的任务。

就在他沉思的时候,文渊阁里的钱龙锡便就敲了敲他面前的桌子。

“张阁是在想什么呢?怎如此入神?”

“哦?钱老,有何事?”

听到响声,张书缘这才回过了神来,抬起头,见是钱龙锡正拿着一份奏疏看着他。

“张阁年轻,这字能否帮老夫看看?”

见张书缘有些疑惑,钱龙锡便就摘下了眼镜捏了捏鼻梁,表示这上面的字太小了他看不清楚。

PS:眼镜明朝嘉靖时期就已经有了,并且是属于高档的奢侈品,只有高阶官员才能享用。

“好,这是哪里的奏疏?”

“这是一份乌斯藏宣慰司的奏疏,你帮老夫看看这上面有没有什么要事,是否要呈递给圣上。”

钱龙锡是颇为疲惫的说着。

在今日,他已经是看了不下五六十封啰里吧嗦的奏疏了,当然张书缘也看了几十封。

“乌斯藏宣慰司的奏?”

听到这话,张书缘就是一愣,心说差点忙忘了这件事……

在明初,朱元璋就定下了一条很离谱的国策,那是就是所谓的不征之国。

他将朝鲜、日本、大琉球、小琉球、安南、真腊、暹罗、占城、苏门答剌、西洋国、爪洼、湓亨、白花、三弗齐国、渤泥国等十几个国家给列进了不征讨的名单。

除了这些藩属国外,他又将青海、西藏两地,同时列进了藩属国的名单里。只不过这两地跟安南海外那些藩属不一样的是,这两地是有大明的卫司存在,即乌斯藏宣慰司。

乌斯藏宣慰司下设朵甘卫和乌思藏卫,以及若干行都指挥使司、万户府、千户所、百户所等。

朱元璋是设立了卫司,但对其施行的政策却是很类似朝贡的关系,每三年乌斯藏宣慰司都会派人来给朝廷上供,以马匹换取茶叶布匹等生活所需。

虽然这情况看的是挺好,但实际上大明对其的掌控力很是不足,极容易被域外影响。

说句不好听的就是,大明还未彻底掌控这个地方,只能施行羁縻统治。

我们再说回来。

在听到钱龙锡的这句话后,张书缘就赶忙接了过来。对照着内阁的藏文翻译书,很快他就看完了这封奏疏。

而这封奏疏很简单,总结就是大宝法王巴秋英多杰上奏,称其一年后,良马上市要进贡,询问朱由检是否同意。

“钱老,这是一封朝贡信,那巴秋英多杰说是有千匹骏马想要送到京师。”

看完了奏疏,张书缘抬起头就笑呵呵的开口。

“是吗?那老夫这就去签字,张阁继续忙吧……”

钱龙锡说着就走回了自己的座位。

“西藩…看来我得劝朱由检迁移人口过去,发展那边的经济了……”

摇了摇头,张书缘便就继续忙了起来。

等他忙完之后,时辰早已是来到了戊时,这还没等他站起来与阁内的众人告辞,就听到门外传来了一阵脚步声。

“张司员听旨!”

听到声音,众人还未起身便就见王承恩恭谦的走了进来。

“圣躬安。”

“滋有一事不明,朕思虑良久终不得妙,请张司员到乾清暖阁一叙。”

“臣遵旨。”

王承恩宣读完旨意,赶忙就让文渊阁里的众人起身。

起身后,韩爌等人就懵了,心说这皇帝是咋了怎么天天找张书缘,怎么就不多找找自己呢?

如同吃醋的小媳妇一样,韩爌等人眼红的看了眼张书缘就坐回了原位。

“王大哥圣上是有何要事?”

出了文渊阁,张书缘就碰了碰他的手臂。

“嗨,还不是温体仁和那什么,哦对,叫马士加路也的事儿嘛。”

“怎么,温体仁真搞死佛朗机人了?”

“可不是,据东厂传回的消息,温尚书是真厉害,一口气连杀了十三个传教士,弄不好那马士加路也就是来兴师问罪的。”

“不至于吧,温体仁真这么敢?”

听到这,张书缘就懵了,心说让他代替自己去湖广巡视的时候,也不过就是提醒他多多注意一下民生和地方官员以及传教士,怎么他就将事情给办成这样了呢?

“嗨,他怎么不敢,也不知道他是吃了哪门子药,居然做下此事。”

王承恩是无语的开口,脸上的神情很是纳闷。

“嘶,这就怪了,我看那温体仁也不是个鲁莽之人啊,他应当知道此事涉及我朝采购火器的事情。”

张书缘也很纳闷,在他的印象里,温体仁是个很精明的人,很懂审时度势那一套的。

不过,这纳闷归纳闷,但张书缘还是相信,此事不可能是只因为这个的里面一定有什么事儿是东厂没查到的……

带着浓浓的疑惑,张书缘就跟着王承恩到了乾清宫暖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请大家收藏:()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小哥来了,坐。”

听到宫外传来的脚步声,朱由检是头也没抬的就让进来的人坐下。

“陛下,是在操心马士加路也的事儿?”

坐下等了一会儿,见朱由检终于是批阅完了最后一封奏疏,他才皱着眉问道。

“是啊,朕有点拿捏不准他到底想干嘛,这是他前日送抵的信。”

接过信封,张书缘便就认真看了起来。

只见,这信里是洋洋洒洒写了一堆赞美之词,但同时又写有温体仁的事儿,而最让人纳闷的是他居然还写了些对大明各地的看法以及建议,就好似他不是葡萄牙大臣,而是大明的臣子一样。

“嘶,这是什么意思?他这么写我朝就不怕我们砍了他?”

张书缘也纳闷了起来,放下了信纸就摸起了下巴。

“是啊,这也是让朕纳闷的地方。小哥你说他此来是为了什么?”

“陛下,你说他不会是想用一些建议或物资,来换取我们的港口吧?!”

张书缘思量着就一拍脑袋,顿时想起了一件大事,那就是他葡萄牙此时是正与西班牙一起对抗英国呢,弄不好他们眼下是在争抢南海的利益!

“那…那不对啊,既然他想换取我朝的港口,那为何要提温体仁这事?难道他不怕因为此事而谈不拢吗?而且朕总觉的此事中有蹊跷。”

“陛下,你想啊,此事中毕竟是他的人死了,人家有理,再加上他海上力量强大,可以用这一文一武,来要挟我们多给他港口。”

“哼,他若是真要这么想,那朕可是什么软柿子让他捏!”

“陛下,不管他马士加路也是什么想法用意,我认为我们不用怕他,而温体仁的事儿我们也得好好调查调查再说,至于他马士加路也先晾上他个几天。”

想了想张书缘就决定,先查清温体仁的事儿再说了。

因为那温体仁可是大明朝眼下为数不多的“干吏”了,绝不能就这么折在这里。

“嗯,朕也是这个意思。小哥朕之所以喊你来,是想让你去找温体仁问问情况。”

“陛下,此事我出面不合适吧,那韩继思可是个犟头。”

“呵呵,小哥此事你不去谁去啊,毕竟人是你举荐的。再说,人温体仁可是替你背的锅。”

“这……好吧,我去。”

没辙,张书缘只得是咽下这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苦果,没辙谁让他举荐了韩继思呢。

跟朱由检聊了一会儿后,张书缘便就出了皇宫直奔韩继思的家了。

这韩继思真不愧是韩继思,哪怕是升任到了二品大员的位子,府上也很是平庸,匆匆看去也只是比普通大户居住的环境稍微好点。

而他的家是坐落在位于城东以北的最外边,占地面积并不大仅有一百个平方左右,放在一众京官云集的京城里实在是算不上什么。

敲响了大门以后,很快府门便被打开了,只不过这开门的人并不是什么老者管家,而是一位年轻人。

“您是……”

“哦,烦请小哥通报一声,就说张书缘有事相谈。”

“原来是阁部大人,您请进来。”

进门之后,张书缘才知道了这人是谁,原来这个人是韩继思的小儿子,今年才十六岁,名字叫韩仁义。

跟着韩继思的小儿子,很快他二人便就进到了正堂。

此时的韩继思是正在翻看律法书籍。

“父亲,张阁来找您了。”

听到声音,韩继思便就放下了手里的书籍,赶忙起身站起迎接。

“下官韩继思拜见张阁!”

“诶,韩尚书且慢,这又不是在朝里,你我不用这么客气。”

“哦谢阁部,敢问阁部是来……”

“呵呵,韩大人不必拘谨,我来找你是来看看,自从你进京以来本阁还未与你好好聊聊。”

见面后,张书缘并没有开门见山,反而是唠起了家常话。

“额,阁部事忙,下官也没什么需要帮助的。”

韩继思有些懵,但他却没接这个茬儿。

“诶,韩大人孤身几人便到了京城,于情于理本阁应该是来探望探望的。毕竟你我同朝为官,日后少不了要打交道。”

张书缘笑呵呵的坐下,而他之所以如此,主要还是想拉近自己跟他的距离,从而才好说后面想见温体仁的话。

毕竟,朱由检没有给他圣旨,只有一道中旨,而中旨这玩意可不是朝廷的官方文件,百官可以听旨不动。

当然,中旨也有用,不过就得看皇帝的威望高不高,以及听旨的对象是什么人了。

而很显然,韩继思就是属于那种中旨指挥不动的人。

跟韩继思东拉西扯的聊了一会儿,张书缘也算是彻底了解这个人了。

在他看来,韩继思是很类似海瑞的那种人,心中有理想有抱负也很钦佩那种忠勇之士,但他跟海瑞的区别是他懂手段,知道抱团,并不是那种只知道单打独斗的杠精。

见话题聊的差不多了,张书缘琢磨了一番便就说出了今晚来找他的目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请大家收藏:()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可听到他的话,韩继思顿时就眯起了眼睛,脸上带着一副深深的拒绝。

“正堂(韩继思的字),我可以这么称呼你吧。”

“阁部随意。”

“好,我之所以说想要见温体仁,一是因为那澳门总督,二是因为此事乃关乎我朝的赈灾大计,倘若由此中断那天下苦难百姓何以熬过这个冬天?”

“阁……”

“正堂,我知道你身担刑部之职,但法度再高也高不过天下百姓不是?而且,你再想想,我朝的法度是为了什么而定制?”

“自然是为了百姓向善,遏制贪官污吏!”

“没错,可眼下温体仁的事,又事关我朝的种种部署,所以你且能阻挡我见之?”

“阁部,话虽如此,但律法纲常岂能乱之?倘若万事得到按照此言行事,那我朝的律法岂不是如空中楼阁了?”

“诶,正堂你怎么就不明白我的意思呢?我不是要乱法度,而此事是乃关我朝的存亡大计啊!眼下关外建奴雄踞,海上波云诡谲,而我朝境内又天灾不断,百姓流离失所。”

“你可说温体仁犯事安律惩处,这没问题。但眼下他是否犯事这有未可知,一旦那马士加路也借此发难,外加朝中那些人的出手,我户部之位是否要换人?进行了小半年的赈灾事宜是否要暂停?倘若由此中断发生民变又该当如何?”

“正堂啊,切莫要让我朝陷入两线困境啊!”

无奈,见跟他说不通,张书缘只得是跟他掏心窝子说话了。

听了这么多,韩继思也有些为难了。

其实,他心底里是知道事情的严重程度的,但他内心的理想却是在阻止他这么做,因为他是真的想清明吏治。

张书缘说完之后就不再说了,只是静静的看着他。

此时的张书缘在赌,赌这韩继思能通融一次。

过了一刻,韩继思深吸了口气道。

“既然阁部都这么说了,还请阁部同我前往刑部吧。”

没办法,张书缘都说到这个地步了,他韩继思再坚持那岂不是就成了大明的掘墓人了?

于是,二人打起灯笼,一个小厮也未带就去往了刑部大牢。

喜欢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请大家收藏:()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