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命理探源【译注】 > 第161章 论刚柔

命理探源【译注】 第161章 论刚柔

作者:陈缘字长青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08-03 18:36:48 来源:全本小说网

原文:

刚柔不一也,不可制者,引其性情而已矣。

译文:

刚柔的性质不同,对于无法直接克制的,只需引导其性情即可。

注解:

“刚柔”是命理学中衡量五行、干支特性的核心概念。

“刚”指阳刚、主动、强硬的属性(如金、火),“柔”指阴柔、被动、温和的属性(如水、木)。

此句强调,当刚柔力量悬殊无法直接压制时,应通过“引”(疏导)而非“制”(对抗)来调和,例如用壬水疏导庚金的刚气,而非强行用丁火克制。

这体现了袁树珊“刚柔相济”的辩证思维,即通过顺应五行特性实现动态平衡。

原文:

刚柔相济,不必言也。若夫刚者济之以柔,而不得其情,反助其刚矣。

译文:

刚柔相互调和是不言而喻的道理。

但若以柔济刚时方法不当,反而会增强刚的力量。

注解:

“刚柔相济”是理想状态,但实践中需精准把握调和方式。

例如,庚金生于申月(七月)本就刚旺,若用乙木(偏财)生助,反而助长其暴烈;而用壬水(食神)疏导,则能将刚气转化为创造力。

此段揭示了“以柔济刚”的风险:若未选对十神(如误用乙木而非壬水),可能适得其反,强调需根据五行生克规律选择“引”的方式。

原文:

譬之武人而得士卒,则成杀伐。如庚辛生于七月,遇丁火而激其威,遇乙木而助其暴,遇己土而成其志,遇癸水而益其锐。不如以柔之刚者济之可也,壬水是也。盖壬水有正性,能引通庚之情故也。若以刚者激之,其祸可胜言哉。

译文:

好比武将得到士卒,易生杀伐之祸。

例如庚辛金生于七月(申月),遇丁火(正官)会激发其威严,遇乙木(偏财)会助长其暴烈,遇己土(正印)会坚定其意志,遇癸水(伤官)会增强其锋芒。

不如用“柔之刚者”壬水(食神)来调和。

因为壬水具有中正之性,能疏导庚金的刚气。

若用刚猛之物(如丙火)刺激,祸患将无穷无尽。

注解:

此段以庚金为例,具体说明刚柔调和的复杂性:

1. 丁火(正官):本为克制庚金的十神,但申月金旺,丁火反激其威,如同用武力压制强者,反致反抗。

2. 乙木(偏财):乙木生丁火,间接助金之刚,体现“柔助刚”的弊端。

3. 己土(正印):己土生金,虽能稳定庚金,但过度生助会使其刚愎自用。

4. 癸水(伤官):癸水泄金气,但申月水弱,反成“伤官见官”之局,加剧冲突。

5. 壬水(食神):壬水为阳水,既能泄庚金之刚,又能生乙木(财星),形成“食神生财”的流通格局,是最佳选择。

原文:

柔者济之以刚,而不得其情,反益其柔矣。譬之妇人而遇恩威,则成**。如乙木生于八月,遇甲丙壬而喜则输情,遇戊寅庚而畏则**。不如以刚之柔者济之可也,丁火是也。盖丁火有正性,能定乙木之情故也。若以柔之柔者合之,其弊何所底乎?

译文:

以刚济柔时若方法不当,反而会强化柔的弱势。

好比妇人面对恩威并施,易失操守。

例如乙木生于八月(酉月),遇甲木(劫财)、丙火(伤官)、壬水(正印)会因过度依赖而失去自我;遇戊土(正财)、寅木(劫财)、庚金(正官)则因畏惧而屈服。

不如用“刚之柔者”丁火(食神)来调和。

因为丁火具有中正之性,能稳定乙木的性情。

若用阴柔之物(如癸水)相合,弊端将无穷无尽。

注解:

此段以乙木为例,分析柔者的调和法则:

1. 乙木生于酉月:酉为金旺之地,乙木处于绝地,需火制金、水生木。

2. 甲丙壬:甲木(劫财)助身但加剧竞争,丙火(伤官)制金但耗木气,壬水(正印)生木但酉月水弱,三者均无法有效扶木,反致乙木“输情”(失去独立性)。

3. 戊寅庚:戊土(正财)耗木,寅木(劫财)助身但受金克,庚金(正官)压制乙木,三者形成“官杀混杂”,使乙木“**”(无法自立)。

4. 丁火(食神):丁火为阴火,既能制庚金(正官),又能生戊土(财星),形成“食神制杀”的贵格,是最佳选择。

5. 柔之柔者(癸水):癸水(七杀)与乙木(阴木)相生,但酉月金旺水浊,反成“杀旺无制”,加剧弱势。

原文:

余仿此。

译文:

其余情况可依此类推。

注解:

此句为总结,强调刚柔调和的核心原则:

1. 动态平衡:根据五行生克、十神配置灵活选择调和方式,如庚金用壬水、乙木用丁火。

2. 辩证思维:避免机械套用“刚济柔”或“柔济刚”,需结合具体格局(如月令、日主强弱)判断。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命理探源【译注】请大家收藏:()命理探源【译注】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3. 中正之道:选择具有“正性”的十神(如壬水、丁火),避免偏枯失衡,体现袁树珊“中和为贵”的命理思想。

总结:本章节主要讲了。

《命理探源》中的“论刚柔”是四柱命理学的核心理论之一,主要探讨八字命局中五行、干支、十神的刚柔特性及其动态平衡规律。

袁树珊以传统哲学为根基,结合命理实践,系统阐述了刚柔的本质、分类、相互作用及实际应用原则,其核心内容可归纳如下:

一、刚柔的哲学内涵与命理定位

1. 刚柔的本质

“刚”指五行中具有阳刚、主动、强硬属性的元素(如金、火),“柔”指具有阴柔、被动、温和属性的元素(如水、木)。

二者关系如同“金之刚可断物,水之柔能穿石”,刚柔相济方能成就万物。

哲学渊源:源自《周易》“一阴一阳之谓道”的辩证思想,强调刚柔对立统一。

例如,“刚柔者,立本者也”(《系辞》),刚柔是宇宙万物的根本属性。

命理引申:刚柔是分析八字的基础维度,通过五行生克、干支组合、十神配置判断命局的刚柔态势,进而推断性格、运势与健康。

2. 刚柔的分类与层次

袁树珊继承并发展了传统命理理论,提出多种刚柔关系类型:

五行刚柔:金火为刚,水木为柔,土为中和。

例如,庚金为阳刚,辛金为阴刚;壬水为阳柔,癸水为阴柔。

干支刚柔:天干主动为刚,地支主静为柔;阳干为刚,阴干为柔。

例如,甲木为阳刚,乙木为阴柔;寅木为阳刚,卯木为阴柔。

十神刚柔:正官、七杀为刚,正印、偏印为柔;食神、伤官为柔,财星为刚。

例如,七杀为刚猛之制,正官为温和之约;正印为滋养之柔,偏印为冷漠之柔。

格局刚柔:专旺格(如曲直格)多刚,从弱格多柔;伤官配印为刚柔相济,官杀混杂为刚过易折。

二、刚柔关系的核心原则

1. 平衡与中和

刚柔关系的关键在于“刚柔相济,不偏不倚”。

例如,身强用财官(刚),身弱用印比(柔);金旺需水泄其刚,木旺需金制其柔。

袁树珊强调“五行贵在流通,刚柔忌见偏枯”,认为刚柔失衡是贫贱夭疾的根源。

2. 动态变化与岁运影响

刚柔关系非固定不变,需结合大运流年分析。

例如,原局刚过,行水运可泄其刚;原局柔过,行金运可制其柔。

袁树珊特别指出“岁运如刀,雕琢命局刚柔”,用神需随刚柔变化而灵活调整。

3. 刚柔与十神心性

刚柔关系与十神心性紧密关联。

例如,七杀为刚,体现“压力转化为动力”的特质;正印为柔,体现“包容滋养”的特性。

袁树珊通过具体命例说明,刚柔配合得当可反映命主的性格倾向与人生轨迹。

三、刚柔理论的实践应用

1. 格局成败的判断

刚柔关系直接影响格局高低。

例如,伤官配印格需伤官(柔)与印星(刚)平衡,若伤官过旺无印制,则刚柔失衡,格局破败;反之,若刚柔协调,可成贵格。

袁树珊通过分析历史人物命例(如曾国藩的八字),展示刚柔平衡对事业成就的影响。

2. 岁运吉凶的推演

刚柔理论指导岁运吉凶的判断。

例如,原局刚过,行水运(柔)可发福;原局柔过,行金运(刚)可助身。袁树珊强调“岁运安顿”的重要性,即通过岁运调整原局刚柔矛盾。

3. 疾病与健康的推断

刚柔失衡可反映健康问题。

例如,金火过旺无水润,易患心脑血管疾病;水木过旺无土制,易患脾胃问题。

袁树珊结合五行生克与刚柔关系,提出“病药法”,即刚为病,柔为药,通过调整刚柔平衡改善健康。

四、袁树珊的创新与贡献

1. 融合传统与实证

袁树珊在继承《滴天髓》《子平真诠》等经典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践,以六十四命例验证刚柔理论,强调“命理非定数,知刚柔乃改运根基”。

例如,他通过分析杜月笙的八字,展示刚柔配合对事业成就的影响。

2. 破除迷信,强调辩证

袁树珊批判盲目依赖神煞的做法,主张以刚柔关系为核心,结合五行生克、十神心性综合论命。

他提出“刚柔一源,显微无间”,认为刚柔关系需从本质与现象两方面分析,避免片面解读。

3. 现代视角的启示

袁树珊的刚柔理论对现代命理研究仍有启发。

例如,将刚柔关系类比为“个人能力”与“外部资源”,或“核心竞争力”与“市场需求”,为职业规划、企业管理提供参考。

总结

《命理探源》中的“论刚柔”构建了一套系统的命理分析框架,其核心在于通过刚柔关系揭示命局的本质与变化规律。

袁树珊以传统哲学为根基,结合实证案例,强调刚柔平衡、动态调整与辩证思维,为后世命理研究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

这一理论不仅是八字命理学的基石,也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智慧,对理解个人命运与宇宙能量的互动具有启示意义。

喜欢命理探源【译注】请大家收藏:()命理探源【译注】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