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明风再起 > 第369章 宁远王的棋局

明风再起 第369章 宁远王的棋局

作者:浮世蒹葭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09-02 15:37:52 来源:全本小说网

北京城的冬雪初霁,紫禁城金黄的琉璃瓦上覆着皑皑白雪,在阳光下闪着刺目的光。乾清宫内,地龙烧得正旺,与外面的严寒恍若两个世界。

李长风并未坐在那张象征至高权力的龙椅上,而是命人搬来一张宽大的红木案几,摆在殿中央。案上摊开着巨大的地图,墨迹未干的各种标记纵横交错。

他穿着深红色呢料军装,肩章上的将星熠熠生辉,与殿内雕龙画凤的传统装饰格格不入。几个年轻的参谋官正围绕在地图前,低声讨论着。

“大都督,南京来的使者已在午门外候了两个时辰。”秘书长刘铭枢轻步上前,低声禀报。

李长风头也不抬,手指仍在地图上移动:“让他们再等等。潼关一带的布防图可送到了?”

“今早刚到的急递。”刘铭枢忙从一叠文书中抽出一卷,“另外,山东传来消息,郑芝龙的侄子郑彩日前抵达登州,与我们的海军提督秘密会面。”

李长风这才直起身,接过布防图展开:“郑家果然坐不住了。水师方面有何反应?”

“按您的指示,展示了新式战舰的火炮射程,但未允其登舰细观。郑彩离开时面色凝重。”

李长风嘴角微扬:“足够让郑老狐狸睡不着觉了。”他忽然转向另一边,“海南科学院的那批新式步枪量产进度如何?”

军工总办急忙上前:“月产已达八百支,但钢材质量仍不稳定,炸膛率约有百分之三。”

“不可接受。”李长风皱眉,“告诉钢厂,若是下月炸膛率不能降到百分之一以下,总工程师撤职查办!”

殿内一时寂静,只闻炭火噼啪。众人皆屏息凝神,深知这位年轻的大都督在技术问题上从不容情。

便在此时,殿外忽然传来一阵喧哗。一个传令兵疾步而入,单膝跪地:“禀大都督,南京来的使者硬闯宫门,说是有圣旨到,非要当面宣读不可!”

李长风与刘铭枢对视一眼,淡淡道:“终于忍不住了。让他们进来吧。”

不多时,一行身着南明官服的人昂首而入。为首的是一位五十余岁的官员,面白微须,手捧黄绫圣旨,神情倨傲。

“大明兵部右侍郎、钦差大臣冯文炜,奉皇上圣旨,特来宣诏!”冯文炜声音洪亮,在殿中回荡。

殿内众人面面相觑,却见李长风依然俯身看着地图,只随意挥了挥手:“念吧。”

冯文炜面色一僵,显然未料到如此轻慢。他强压怒气,展开圣旨,朗声诵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闻尔李长风,起于微末,忠勇可嘉,率义师克复神京,驱除鞑虏,功在社稷。朕心甚慰,特封尔为宁远王,加太子太保,赐丹书铁券,世袭罔替。望尔恪守臣节,早日奉朔南京,共图中兴大业。钦此!”

念毕,冯文炜期待地看着李长风,等待他跪谢皇恩。

然而李长风只是直起身,拍了拍手上的灰尘:“说完了?”

冯文炜愕然:“王爷...不接旨谢恩?”

李长风轻笑一声:“冯侍郎是吧?回去告诉你们的小朝廷,北京我已拿下,沈阳也已光复。若真有心中兴大明,不妨北上来看看故都风貌。”

冯文炜脸色由白转红:“王爷此言差矣!皇上乃万历皇帝嫡脉,正统所在。王爷既为明臣,岂可不奉正朔?”

“正统?”李长风忽然提高声音,“崇祯先帝殉国之时,你们在何处?长公主被斩断手臂时,你们在何处?北京百姓遭屠戮时,你们又在何处?”

他每问一句,便向前一步,冯文炜不由自主地后退。

“如今见我收复失地,便想起来封王拜将了?”李长风冷笑,“告诉你们那个皇帝,我李长风不稀罕什么宁远王。若真有心,让他亲自来北京祭拜先帝陵寝,我倒还能高看几分。”

冯文炜气得浑身发抖:“狂妄!无父无君之徒!没有朝廷敕封,你便是僭越!天下忠义之士,谁肯归附?”

李长风忽然笑了:“冯侍郎,我且问你,可知崇祯先帝一家现在何处?”

冯文炜一怔:“先帝殉国,太子与诸皇子想必...想必也已遭不测。”

“非也。”李长风踱步至窗前,望着外面的雪景,“我早已将先帝遗孀周皇后、太子慈烺、长公主等人安全送至海外安置。若论正统,太子慈烺尚在,何时轮到你们南京那位?”

冯文炜顿时语塞,额角渗出细汗:“这...太子殿下果真尚在?为何不迎回国内,继承大统?”

李长风转身,目光如炬:“因为我答应过周皇后,绝不会让慈烺再卷入这是非之地。朱家的江山,到此为止了。”

殿内一片死寂,唯有李长风的声音清晰坚定:“回去告诉史可法、马士英他们,要么北上归顺,要么偏安一隅,但别再对我指手画脚。我李长风要建立的,是一个全新的中国,不是又一个朱明王朝。”

冯文炜面色灰败,捧着圣旨的手微微颤抖。他忽然将圣旨重重摔在地上:“乱臣贼子!天下共击之!”说罢,转身欲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明风再起请大家收藏:()明风再起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站住。”李长风声音不响,却让冯文炜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

刘铭枢上前拾起圣旨,轻轻拂去灰尘,递还冯文炜。

李长风淡淡道:“把圣旨带回去。顺便带句话:我不杀你们使者,不是不敢,而是不屑。但若再有人前来聒噪,休怪我翻脸无情。”

待南明使者狼狈离去,殿内众人皆面露忧色。

刘铭枢低声道:“大都督,如此强硬,恐怕会立即与南明撕破脸。若他们与清廷联手...”

“他们不敢。”李长风走回地图前,“南京那帮人,内斗不休,哪有胆子北伐?最多在江南苟延残喘罢了。”

他手指点在地图上:“现在的重点,还是多尔衮。探马消息,清军已南下湖北,看样子是奔西安去了。”

“西安?”众参谋围拢过来。

“聪明。”李长风赞许地点头,“多尔衮不愧是枭雄。知道在平原与我军决战必败,便想据守关中,以潼关之险抵消我军火力优势。”

他忽然抬头:“给萧破虏传令,放缓南下速度,不必与清军主力接战。他的任务只是虚张声势,将多尔衮赶向西安。”

刘铭枢不解:“大都督既然看破多尔衮之计,为何还要纵虎归山?”

李长风嘴角勾起一抹神秘的笑:“因为我要的,不是击溃清军,而是全歼。关中地形封闭,正是瓮中捉鳖的好地方。”

他手指重重点在潼关位置上:“传令兵工厂,将新研发的攻城重炮优先装备西路军团。来年开春,我要在西安城外,与多尔衮做个了断。”

千里之外,河南与湖北交界处的清军大营中,多尔衮也得到了南明册封李长风的消息。

“宁远王?”多尔衮嗤之以鼻,将情报掷于案上,“南京那帮腐儒,真是黔驴技穷了。”

洪承畴拾起纸张,细细看过,皱眉道:“王爷不可小觑此举。虽然李长风必然不会接受,但这给了天下汉人一个信号:南明朝廷承认李长军的合法性。”

洪承畴在一旁点头:“亨九兄所言极是。更重要的是,若李长风公开拒绝敕封,反而显得他目无君上,失去大义名分。”

多铎不耐烦地挥手:“管他什么名分不名分!李长风要是在乎这个,就不会把崇祯一家子送到什么...马达加斯加去了!听说那地方在海外万里,摆明是不让朱家再回来了。”

阿济格伤势稍愈,声音仍显虚弱:“十四弟说得对。李长风之心,路人皆知。他要的是整个天下,不是做个藩王。”

多尔衮沉吟片刻,忽然道:“这对我们倒是好事。”

众人皆望向他。

“李长风与南明翻脸,势必分散他的精力。南方各省名义上仍尊奉南京,若李长风公然对抗,或许能促使一些势力倒向我们。”多尔衮眼中闪着算计的光。

洪承畴摇头:“王爷,难啊。南方士绅对满人戒心极重,宁可臣服汉人政权,也不会轻易与我们合作。”

“不一定。”洪承畴忽然道,“若是李长风真要彻底推翻旧制,那些乡绅大户为了保住田产家业,说不定真会铤而走险。”

多尔衮击掌:“正是此理!我听说李长风在山东推行‘土改’,将大户田地分给佃农,这已引起许多乡绅不满。”

他转向洪承畴:“亨九先生,你在南方门生故旧众多,可否暗中联络,许以重利,让他们在南方制造事端,牵制李长风?”

洪承畴面露难色:“这...臣尽力而为。但须谨慎,若被发觉,反而适得其反。”

众人又商议良久,待其他人都退下,帐中只剩多尔衮与洪承畴。

多尔衮忽然剧烈咳嗽起来,洪承畴急忙递上温水:“王爷保重身体。如今大局,全系于王爷一身。”

多尔衮摆摆手,苍白脸上泛起不正常的红晕:“洪大人,这里没外人,你实话告诉我,我们...真有胜算吗?”

洪承畴沉默片刻,缓缓道:“李长风之火器战术,确为千古未见。然其有一致命弱点:根基太浅,人才不足。观其麾下,多是草莽出身,少有经世之才。治国平天下,非仅靠火器犀利可成。”

多尔衮点头:“我也思虑及此。但他在北京开设什么‘行政学堂’,广招学子,怕是已在弥补此缺。”

“远水难解近渴。”洪承畴道,“当下最关键的是稳住西安,整顿军备。关中天府之国,若能扎实经营,未必不能与李长风周旋。”

多尔衮望着帐外飘雪,忽然道:“你说...李长风为何要将崇祯子孙送往海外?若是扶立为帝,岂不名正言顺?”

洪承畴捻须沉吟:“以臣观之,此人心志非凡,绝非甘为人臣者。送走朱家子孙,既免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嫌疑,又彻底断绝明朝复辟的可能。一石二鸟啊。”

多尔衮长叹:“如此对手,真是可怕。”他忽然压低声音,“有件事,我一直想不明白。李长风的火器从何而来?便是西洋最先进的部队,也无如此犀利的装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明风再起请大家收藏:()明风再起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洪承畴神色凝重:“臣多方打探,隐约听说...李长风麾下有一批奇人,精通格物之道,能造出不可思议的机械。有传言说,这些人并非中土人士,而是来自海外仙山。”

“仙山?”多尔衮失笑,“洪大人也信这些?”

“非臣妄信。”洪承畴正色道,“但李长风之崛起,实在超出常理。若不是有鬼神相助,便是得了我们所不知的秘术。”

二人正说话间,忽听帐外一阵骚动。亲兵急入禀报:“王爷,抓到一个细作,身上搜出奇怪物件!”

多尔衮一惊:“带上来!”

不多时,两个卫士押着一个五花大绑的汉子进来。那人穿着普通百姓衣服,面貌寻常,但眼神冷静得异乎寻常。

“从他身上搜出此物。”亲兵呈上一个金属小盒,盒上有许多细小按钮。

多尔衮接过细看,却完全不识是何物。洪承畴也凑过来,同样面露困惑。

“这是何物?”多尔衮厉声问那细作。

细作闭口不答,目光却不由自主地瞟向那小盒。

多尔衮心中一动,尝试按下其中一个按钮。突然,小盒发出滴滴声响,盒面亮起幽幽蓝光!

帐中众人大惊,卫士急忙护在多尔衮身前。

那细作忽然挣扎起来,似乎想要扑向小盒。

多尔衮挥退卫士,仔细观察小盒。只见蓝光中隐约有些符号闪烁,却一个也认不得。

“你可是李长风派来的?”多尔衮冷声问。

细作依然不语,但眼中闪过的一丝讶异被多尔衮捕捉到了。

洪承畴忽然道:“王爷,此物诡异,不如暂且收起,慢慢审问此人。”

多尔衮点头,命人将细作带下严加看管。

帐中又剩二人时,洪承畴低声道:“王爷,此物绝非寻常。臣观那细作神情,似怕我们弄坏此物,又似期待什么发生。”

多尔衮把玩着那个金属小盒,面色凝重:“李长风之神秘,超乎想象。我们必须加快速度,在他完全壮大前,决一死战。”

他忽然想起什么:“对了,派往西洋的使者可有消息?”

洪承畴摇头:“出海已半年,杳无音信。听说李长风的水师控制着沿海,我们的船只怕凶多吉少。”

多尔衮长叹一声,望着帐外越下越大的雪,心中升起前所未有的危机感。

那个小小的金属盒在他手中闪着幽蓝的光,仿佛来自另一个世界。

而在数百里外的北京城中,李长风正听着下属的汇报。

“大都督,三号侦察单元信号消失前的最后位置在这里。”参谋官指着地图上的一个点,“正是清军主力大营所在。”

李长风皱眉:“被发现了?”

“很可能。需要派特种小队前去回收吗?”

李长风沉思片刻,摇头:“不必了。让多尔衮留着那个长波定位器猜谜吧。传令各部队,按原计划行动。”

他走到窗前,望着紫禁城中皑皑白雪,轻声自语:“多尔衮,你确实是一代枭雄。可惜,你面对的是超越这个时代的力量。”

雪又开始下了起来,纷纷扬扬,覆盖了这座古老帝都的伤痕,也掩盖了即将到来的血与火的痕迹。

宁远王的棋局已经布下,而多尔衮的应对,将决定这个天下的未来。

喜欢明风再起请大家收藏:()明风再起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