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明风再起 > 第299章 永昌东征

明风再起 第299章 永昌东征

作者:浮世蒹葭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25 13:55:00 来源:全本小说网

那方刻着“大顺永昌”的玉玺压在西安新制的黄绫诏书上,墨迹未干,寒气却已直透纸背,渗入这崇祯十七年(永昌元年)正月的骨髓里。秦王府正殿的火盆烧得噼啪作响,映着李自成龙袍上新绣的金龙,也映着殿下新封侯伯们脸上未褪尽的草莽气与骤然膨胀的野心。牛金星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里抑扬顿挫,宣读着天佑殿取代内阁、行省之上增设节度使的政令,字句铿锵,试图在这座刚被血与火洗刷过的千年王城之上,搭建起新朝的骨架。然而,那骨架缝隙里,依旧呼啸着西北的寒风,夹杂着潼关未曾散尽的硝烟和西安拷掠时残留的惨嚎。李自成端坐龙椅,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冰冷的鎏金扶手,目光却早已越过殿门,穿过灰蒙蒙的铅云,死死钉在遥远的东方——北京,那座紫禁城金色的琉璃顶,像一枚淬毒的钩子,牢牢钩住了他的魂魄。

“三个月!”他低沉的声音在宣读政令的间隙突兀地响起,打断了大殿里刻意营造的肃穆,“朕的话,不是儿戏。”目光扫过阶下,李岩嘴唇翕动,似乎想说什么,却被刘宗敏一个粗豪的笑声盖过:“陛下放心!臣等的大刀片子,早就想尝尝北京城里那些老爷们的血是啥滋味了!”殿中响起一阵压抑而亢奋的附和。李自成嘴角扯动了一下,不再言语。那冰冷的钩子,已深深勒入他的血肉。

正月未尽,关中平原的冻土尚未完全苏醒,大顺军的战鼓已如滚雷般碾过黄河冰面。崇祯十七年二月初,太原。这座控扼山西的重镇,在刘宗敏闪着寒光的刀锋下,只象征性地抵抗了几日便城门洞开。李自成策马立于汾水之畔,望着冰层下暗流汹涌的河水,目光森然。他猛地挥鞭,鞭梢划破凛冽的空气,发出刺耳的锐响。

“刘芳亮!”他喝道。

“末将在!”一员剽悍的将领催马出列,甲叶铿锵。

“你引精兵五万,自平阳(临汾)出,破阳城,越太行!”李自成的手指向东南方向,那是巍巍太行如同巨兽脊背般横亘的山影,“出山后,直取真定府(正定),然后,给朕钉死在那里!南边若有敢来勤王的明狗,来一个,杀一个;来两个,杀一双!把路给朕堵死!”他的声音斩钉截铁,不容置疑。这是一支偏师,一支巨大的绊马索,要将大明南方可能驰援京师的血脉,彻底扼断在咽喉之外。

“遵旨!”刘芳亮抱拳,眼中闪烁着嗜血与立功的渴望,拨转马头,带着一股决绝的杀气,率军向东南奔去。马蹄踏碎河岸的薄冰,溅起浑浊的水花。

李自成收回目光,望向东方更为广阔的原野。那里,是他亲自统帅的主力,汇聚了大顺军真正的百战精锐,如同磨砺已久的獠牙。“其余诸将!”他声音陡然拔高,如同出鞘的利剑,“随朕——渡河!目标,北京!”

“杀!杀!杀!”数万将士的怒吼汇成一股狂暴的声浪,冲散了黄河岸边的寒气,惊飞了枯枝上的寒鸦。战马嘶鸣,旌旗蔽日,钢铁洪流在初春凛冽的阳光下,开始向东方席卷。

渡河的场面壮阔而冷酷。巨大的浮桥在冰凌碰撞的喀嚓声中,铺向对岸。沉重的炮车碾过桥板,发出令人心悸的呻吟。士兵们踩着薄冰和刺骨的河水,沉默而迅速地涌向彼岸。对岸,是山西布政使司所属的州县。那些低矮的城垣,在目睹了遮蔽天日的旌旗和闪着寒光的刀枪后,仿佛被抽掉了脊梁。

汾州(汾阳)城头,几面残破的大明旗帜在寒风中无力地耷拉着。知府是个须发花白的老儒生,他站在城楼上,望着城外黑压压如同潮水般涌来的大顺军,双腿抖得如同风中的枯叶。他身边一个年轻的守备按着腰刀,脸色煞白:“府尊大人,潼关……潼关都守不住啊!我们这点人……”话音未落,城下已传来震天的呼喊:“开城献降者,不杀!顽抗者,屠城!”

知府嘴唇哆嗦着,看着城下那面巨大的“闯”字帅旗,以及旗下那个被众将簇拥、气势沉凝如渊的身影。他猛地闭上眼睛,两行浊泪滚落,声音带着哭腔:“开……开城门!快……快开城门!”沉重的城门吱呀作响,如同垂死者的叹息,缓缓开启。知府踉跄着走下城楼,手中捧着的官印几乎要脱手滑落。当他颤抖着跪倒在李自成马前,将印信高高举起时,李自成甚至没有低头看他一眼,只是漠然地摆了摆手。一队如狼似虎的士兵便冲入城中,接管了所有要害。那面“闯”字大旗,取代了城头的明旗,在风中猎猎招展。

这仅仅是个开始。如同一块被推倒的多米诺骨牌,恐惧与绝望沿着大顺军主力东进的道路疯狂蔓延。潞安府(长治)、泽州(晋城)……一座座城池如同被秋风扫过的落叶,纷纷飘落。守将们或如汾州知府般涕泪横流地跪地献城,或干脆带着亲兵卷了细软连夜遁逃,只留下空荡荡的衙门和茫然无措的百姓。大顺军的马蹄踏过之处,几乎听不到像样的抵抗。沿途的告急文书如同雪片般飞向北京,却只换来朱由检在乾清宫绝望的咆哮和摔碎的杯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明风再起请大家收藏:()明风再起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恐惧,是一种比瘟疫更快的传播速度。当大顺军的威名如同冰冷的铁幕覆盖了晋南大地,那些被苛捐杂税压榨得奄奄一息的州县,那些被卫所军官欺凌得抬不起头的底层军户,那些在灾荒和兵乱中挣扎求存的饥民,如同干柴遇到了火星,轰然点燃。

在平阳府通往潞安的官道上,一支由数百名衣衫褴褛的矿工和破产农民组成的队伍,挥舞着锄头、铁镐,甚至削尖的木棍,红着眼冲向一座紧闭的卫所堡寨。堡墙上的卫所兵惊恐地看着下面那些熟悉又陌生的面孔,那是平日里被他们踩在脚下的泥腿子!“开堡门!迎闯王!开堡门!”震天的吼声带着积压了百年的怨毒。堡门被从内部打开,几个早已串联好的穷军户挥舞着刀,砍翻了犹豫的军官。堡寨瞬间易手,粮仓被打开,陈腐的米粮被饥民哄抢一空。

在泽州城外,一个前明小吏,穿着洗得发白的旧官袍,捧着一摞厚厚的黄册(户籍田亩册),领着黑压压一大群愤怒的乡民,堵住了刚刚抵达城下的大顺军前队。他扑通一声跪倒在李过马前,双手将黄册高高举起,声音嘶哑却带着快意:“将军!这是泽州历年赋税黄册!里面全是狗官豪绅盘剥百姓的铁证!小民等……愿为前驱!杀狗官,迎王师!”他身后的乡民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呐喊,无数双粗糙的手指向城内,眼中燃烧着复仇的火焰。李过看着那厚厚一摞象征着大明统治根基的黄册,又看看眼前这群沸腾的蚁民,嘴角咧开一个残忍而满意的笑容。他大手一挥:“开城!按册索人!该杀的杀,该抄的抄!粮食,分给大伙儿!”城内的抵抗在内外夹击下瞬间土崩瓦解,富户豪绅的哭嚎和百姓分粮的欢呼混杂在一起,形成一首诡异而暴烈的协奏曲。

沿途的城镇乡村,如同被投入滚油的水滴,彻底沸腾。无数面仓促缝制的、歪歪扭扭写着“闯”字或“顺”字的旗帜在各处竖起。昔日被踩进泥土里的名字——“李闯王”,此刻成了穷苦人心中唯一的救星,成了点燃燎原烈火的火种。大顺军的队伍在行进中如同滚雪球般膨胀,裹挟着无数走投无路又满怀仇恨的“义民”,汇聚成一股足以冲垮一切堤坝的滔天洪流。

李自成骑在他那匹神骏的黑马上,行进在这股洪流的最前方。他面容沉静,眼神锐利如鹰隼,扫视着前方似乎永无尽头的道路。沿途不断有快马飞驰而来,带来各处传檄而定的捷报。他只是微微颔首,并不多言。只有在听到刘芳亮部已按计划越过太行险隘,前锋直逼真定府的消息时,他紧抿的嘴角才不易察觉地向上牵动了一下,仿佛看到了那张铺向北京的大网,正稳稳地落下第一根致命的绞索。

寒风卷起地上的尘土,打着旋儿扑向这支沉默而浩荡的队伍。士兵们的甲胄上凝结着赶路的霜花,脸上刻着风霜和一种近乎麻木的亢奋。李自成裹紧了身上的黑色大氅,目光越过眼前翻腾的尘埃,似乎已穿透了千里关山,看到了那座在恐惧中瑟瑟发抖的北京城,看到了紫禁城金銮殿上那张象征着至高权力的龙椅。那冰冷的钩子,在黄河东岸的寒风中,勒得更深,更深,几乎要钩断他的筋脉,也钩断一个摇摇欲坠了两百七十六年的王朝最后残存的气数。

喜欢明风再起请大家收藏:()明风再起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