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进城
八月一日,二哥蒋林丰起个大早。
他把两根短木棒横架在二八自行车的后车架上,将一对木桶挂在木棍的两端,并用麻绳捆绑固定在后车架两边。
然后,把陶缸中的黄鳝转移到木桶中。
四十多斤黄鳝两边分匀,再倒如少量清水。
为了防止黄鳝缺氧闷死,又特地在两个桶中各放了几条泥鳅。
四姐五姐正在洗漱,父亲也从供销社宿舍回来了。
他今天请了半天假,要同老二一道护送蒋雪梅姐弟三人进城。
蒋梦言听到响动,假装睡醒,秒从空间中闪出。
昨夜,为了制作广告牌和增长精力体力,他在后半夜进入了空间。
空间中他将白纸裱糊在一块半开画板上,正面写上“特困家庭、勤工俭学”
八个黑体标题文字,在标题文字的下方,他把学校开具的介绍信内容用毛笔楷书抄写出来:“兹介绍,贾雪梅,性别:女,年龄一十三岁。
系我校初二年级学生。
家中尚有三个姊妹尚未成年,属特别贫困家庭。
经公社教育组同意,准许贾雪梅同学带妹妹贾雨荷(十岁),弟弟蒋梦言(六岁)进城勤工俭学。”
背面则是真正的黄鳝广告:用显目的大字写著“放鹰台黄鳝鱼”
再用小字在下方写:“土生土长、纯粹天然”
经过一番写画,一幅图文并茂的广告牌制成。
随后,他就躺在空间的床上呼呼大睡,空间的延时功能把他两小时的睡眠时间延长了十倍。
让他足足酣睡了二十个小时,睡醒后神清气爽,精力充沛。
这时恰好听到二哥,四姐他们闹出的动静,就起身下床了。
母亲朱家慧的早餐此时刚好,正招呼大家赶紧吃饭。
饭后,父亲骑着供销社的公用自行车,前面大杠上坐着蒋梦言,后车座上坐着背着行李的蒋雪梅;二哥自行车前杠是上蒋雨荷,后座上是装黄鳝的木桶,木桶纸上还载着一套被褥铺盖。
父子女五人踏上了去往县城城关的道路。
县城在放鹰台公社的北面。
有两条道路可以选择。
一条道途经坛子口农场场部,走S306省道向北,十五公里后到城关,细石子铺成的道路平坦、宽敞、好走。
另一条道沿着彭场大队的小路北上,途径杨市公社后到达县城。
总里程不到十二公里。
但道路较窄,路面上有拖拉机碾压的深深车辙,是“晴天一把刀,雨天一团糟”
小路。
但只要是晴天,小路骑自行车也是能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