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梦禁 > 第33章 静默之海

梦禁 第33章 静默之海

作者:笙樾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11-10 07:40:52 来源:全本小说网

再往北走,风像被抽走的一层皮,整片世界只剩下质地。空气不冷不热,像干燥的棉布贴在皮肤上。阮初把终端调到最高灵敏,屏幕稳定成一条笔直的线。她确认了三次,才开口:“这里完全无风。不是死区,是主动静默。”

“像一张把噪声全吃掉的纸。”闻叙说。他把收音机关上,背带勒在肩窝里,留下两道白印。

这片无风区域从地形上看不出界线,没有树、没有塔、没有任何会响的东西,脚下是一层浅浅的白壳,踩上去只会留下模糊的鞋影,几秒钟又被空气抚平。孩子走了十几步,回头看自己消失的脚印,皱眉:“像没来过。”

“来了。”夏堇说,“只是这里不留声。”她走得不快,掌心按着刀柄的护手,步幅规律。她在这种地方换了走法——刻意让呼吸放长,脚步抬低落轻,以免把自己逼到缺氧。

他们在“静默之海”里走了一整天,天色从灰白过渡到灰蓝,再到无色。夜晚降临时,四周安静得连衣料摩擦声都能被放大。闻叙拿出两块隔音毯,和阮初一起搭了一个临时屏蔽棚,不是为了保暖,是用来创造一点“可控的声音”。棚布拉起来后,内部回声被削到几乎没有。孩子坐进去试了试,小声“喂”了一下,没有回音,像把字说进了棉花里。

“这里怎么活人?”他问。

“靠节奏。”阮初指了指自己的胸口。“心跳是这个地方唯一不会被抹掉的声音。”

夜里没有风声作陪,疲惫像潮水一样直上来。张弛给每个人分了半片糖,含下去才发现它没有味。静默像把味觉也一并拿走了,只留下最基础的生理反应。夏堇没有睡,她靠着屏蔽棚的横杆,盯着远处看。她不是在警戒,而是在观察自己的不安被安静放大的速度。她数了十次呼吸,确认心率在可控范围,才慢慢闭眼。她知道,这一晚不会做梦——不是因为清醒,而是因为这个地方把梦的背景音也拿走了。

第二天一早,他们在一处低洼地发现了人迹。九块石板围成半圆,中间有一个金属框,里面放着一枚小小的机械摆锤。它没有电,靠上紧的发条驱动,以一个恒定的频率左右摆动,摆到一侧会发出极轻的“嗒”。每一次“嗒”,周围空气会被细微搅动,像在无风湖面丢下一粒沙。

“节拍器。”闻叙蹲下,“这地方的人拿它当风用。”

石板上刻着字,刀口极浅,像写字的人也在节约声音——

【静默约】

一、不得大声呼喊;

二、不得试图制造持续风;

三、每户每日上紧节拍一次,刻度一致;

四、孩子哭,不止;

五、谁想离开,随意,不送。

“第四条?”孩子念出来,有点不理解。

“孩子哭,不止。”夏堇重复,语调平平。“意思是这里不压抑痛。哭归哭,哭完再活。它们知道压住才会烂。”

他们顺着节拍器留下的细微气流往前,看到一片低矮的房屋。墙体用压制的盐砖搭成,房门不装铰链,而是用布帘。走近时,帘子被轻轻掀起,一个老人打量了他们几眼,又把帘子放下。没有招呼,也没有拒绝。片刻后,另一户人家的帘子掀开,一个女子比了个手势,示意他们到中央空地的石板上坐。

这是座没有“欢迎词”的村落。人们说话非常节省气息,声音压得很低。每个门口都立着一只小摆锤,刻度统一。有人在修理断了齿的发条,有人在给地面刷水抹尘,以防脚步声被放大。孩子偷偷观察,发现这里没有狗,也没有钟,所有会发出大声的物什都被替换成“可控”。

村里没有首领,只有一张竖着放的牌子,上头写着九条规则,其中一条写——【不劝告】。夏堇看完,目光稍微缓了缓。这规则像他们留下的“呼吸守则”的亲戚,但更极端。这里的人不让外来者提建议,也不让自己用话语改变别人。若要交流,用按指法:一次为“在”,两次为“要”,三次为“不要”,长按为“无意见”。石板旁有一张简图,画了几组组合,足够表达生活所需。

中午,有人送来四碗淡汤。汤没有味道,却很热。女子把碗放下,用指尖在石板上敲了两下,是“要”的意思——要吃。闻叙点头,也敲了两下。孩子学着他们敲,敲得有点重,发出清脆的“啄”声,多看了他一眼,没责备,回屋去上紧自家的摆锤。

喝汤时,张弛压低声音问:“他们这样多久了?”

“至少几年。”阮初看地基,“地面被水刷过很多次,角落的盐晶层层叠叠。静默不是偶然,是制度。”

“你看得舒服吗?”闻叙问夏堇。

“舒服。”她坦白,“因为没有人要我们给答案。”

午后,村子里发生了一件小事。一个小孩奔跑时摔倒,膝盖破皮,忍着不哭,眼眶通红。大人没急着抱,先在石板上敲了三次“不要”,随后才把他抱起来。女人敲了两下“要”,拿纱布按住伤口,动作很稳。孩子终于“哇”地哭出声,那声响在这个地方显得过分响亮,却没有人制止。等哭声自然落下,女人把沾血的布收好,拍了拍他背,送回门里。全程无人说话,也无安慰词。风仍然没有起。只有摆锤按时“嗒”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梦禁请大家收藏:()梦禁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他们维持了‘人声’。”阮初说,“但把‘语言’削到最低。”

“这是一种活法。”夏堇道,“在我们的规则里也成立。”

黄昏前,村里来了一名年轻人,请他们去看村外一条裂缝。他不说话,只比了一个“要”。裂缝沿着盐岩延伸,像有人拿刀在地上划出一道细线,最深处有冷气往上爬。阮初蹲下看了看,判断这是地下空气不流通导致的负压外泄。“时间久了会塌。”她压低声音,“你们最好绕开这段。”

年轻人点头,在石板上敲了三下——“不要”(不要给更多建议)。他不是无礼,只是在遵守村规。夏堇明白,对方只是来“让你们看”,不是来“求办法”。她没有再说。临走,她把口袋里随身带的机械节拍器给了他,指了指齿轮缺口的位置,又敲了两下“要”(要用)。年轻人把摆锤捧在手心,手微微发颤,像拿到了一件很重又很轻的东西,最后敲了长按——“无意见”(不是感谢,也不是拒绝,只是承认这事发生了)。

夜里,村子在同步的“嗒——嗒——嗒”里睡去。没有风,心跳与摆锤叠在一起,像两条彼此照应的线。闻叙躺着,忽然发现自己什么也不想记。他放下收音机,把手压在胸口,平稳呼吸。他想,也许记录不是今天的任务,今天的任务是“不把这份安静塞满字”。

第三天清晨,他们要离开。村里没有送别仪式。老人站在门里点了下头。女子在门槛边把摆锤上满,孩子从帘子后探头,没挥手,只把嘴角抿成一条线,像在学大人。

“我们不留下建议,也不带走他们。”张弛说。

“我们从来不带走人。”夏堇背好包,“只带走路。”

出了村,静默仍在延续。走了很远,四人都没有开口。风不在,他们也不强求风回来。等走到“静默之海”的边界,空气像突然恢复弹性,最先出现的是极轻的草声,其次是远处碎石滚落,最后才是风本身。闻叙不由自主地深吸了一口气,笑了笑:“原来风的第一声,是人自己发的。”

“我们在那儿学到了什么?”孩子问。

“学到‘不说’也是一种选择。”阮初说,“学到‘哭可以,不要替他闭嘴’。”

“还有——”闻叙补了一句,“学到不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就真的不需要。”

张弛看向夏堇:“你呢?”

夏堇想了几秒,答:“我学会把刀放在鞘里走一段路。”她停下脚步,把刀柄往下压了压,确认扣紧。她不是象征性地“放下武器”,她只是把重量挪到一个不会不断提醒自己的地方。这把刀以后仍会用,只用在必须的时候。

他们重新踏进有风的地带,风先是从背后推了一下,又很快绕到侧面,像在并肩走。世界没有被他们改变,村子也不会因他们而震动。静默之海仍旧静默,节拍器会在某个正午断一次发条,又在傍晚被谁上紧。那个摔倒的孩子明天还会摔第二次、第三次,然后学会在不被“嘘”的地方自己起身。

“下一站?”闻叙问。

“地图上没有名字的地方。”夏堇说,“越没名字,越像真的地方。”

风吹过她的侧脸,吹乱几缕发,随即自觉退开。她没有抬手去理,任由那几缕发在耳后轻轻划过,像从一个太安静的屋子出来时,第一道确认自己在外面的触感。她看了一眼远处,那里有一条浅得几乎看不见的路,路边草低,石小,适合没什么话要说的人行走。

他们往那边去。背后是一片不留声的海,前面是风把世界一点点吹回自己的样子。没人需要他们留下铭牌或句子,他们也不会写。唯一留下的,是四串脚印在恢复弹性的土地上,和每个人各自带走的一点安静。

喜欢梦禁请大家收藏:()梦禁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