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孟获,身为南蛮为大汉续命五百年 > 第211章 鲜卑来袭

于是立即命令边境守军严密监视,同时派出情报人员四处搜寻苟安的踪迹。另一方面,他也向后主建议,改革宫中制度,以防类似事件再度发生。

后主深感愧疚,对孔明的提议自无不言听计从。随即下旨,整顿宫中,严禁宦官干预政事,凡有违者,一经查实,严惩不贷。

孔明处理完朝中事务后,不觉已是深夜。他站在宫廷的廊下,望着满天繁星,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他知道,自己年事已高,时日不多。而国内的不稳、外部的威胁让他无法安心。思及此,他更加坚定了心中的信念:必须在有生之年,为蜀汉打下一片稳固的基业,让百姓免受战乱之苦。

第二日,诸葛亮私下叫来了蒋琬、费祎等人。

孔明严厉地批评起几人来:“蒋琬、费祎等人未能及时发现奸邪,也未能规劝陛下,你们可知罪?”

蒋琬、费祎忙低头认错:“丞相教训的是,我们知错了。”

见几人知错,诸葛亮也未再过多责骂,只是让几人以后行事多加注意。

待处理完朝中之事,诸葛亮寻思着是不是再去前线。

思来想去,还是觉得不放心,只得再次准备出发。

孔明向后主告别后,再次回到汉中。他一面发檄文令李严负责粮草供应,一面重新筹划出征事宜。

等诸葛亮再到潼关时,已是公元230年冬了。

“吁~”车夫停下马车,向车内的诸葛亮禀报道

“丞相,已经到了潼关府衙了。”

听得声音,诸葛亮从车内探出头来,看了看,然后说道,“去通报一声!”

后面队伍中自有军士进府通报,很快便跑出一员偏将来。

“丞相,卑职拜见丞相。”来人面生,诸葛亮知道其肯定是最近立功提拔的将领,也不在意。

“蛮王何在?大军何在?”诸葛亮开口询问起来,自入城来,并未看到大军,也未看到将领,诸葛亮知道是军队有所转移,于是才有此问。

“回丞相,蛮王与大军皆已开赴弘农郡。”偏将回复道。

“好,你且起来。”诸葛亮看偏将起身后,又嘱咐道:“你等守好潼关,防止魏军突袭。”

“诺!”

然后诸葛亮吩咐车夫驾车,直往弘农郡而去。

只是诸葛亮才走在路上没多久,却见后面有几匹快马疾驰而来。

“驾!驾!”骑马之人死命的拍着马匹,毫无停下来的意思。

但当几骑路过诸葛亮车队时,却是又停了下来。

“吁~”来人还未等马停稳,便开口问道:“可是丞相当面?”

诸葛亮等人听着问话,好奇掀开车帘,问道:“你等何人?寻孤何事?”

那人见真是诸葛亮,立刻下马拜道:“丞相,快救冯翊郡。”

诸葛亮心中一惊,忙说道:“究竟何事?快快说来。”

那探子立刻回道:“丞相,魏国引鲜卑入雁门关,夹击羌人,羌人大败,凉州逃去,而鲜卑人夺了羌人地盘后,顺洛水而下,如今已经打到冯翊郡了,还请大人发兵救援。”

“什么?曹魏放鲜卑人入关了?”诸葛亮大惊。

诸葛亮听到这样的消息后,心知情况紧急,立即命令车队赶路,加速赶往弘农。他心中明白,鲜卑人凶悍善战,且行动迅速,一旦让他们深入汉朝腹地,将对蜀汉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而冯翊郡作为关中的门户,一旦失守,蜀汉将无险可守,国门大开。

来到弘农,诸葛亮迅速召集在地的将领,布置救援计划。

“丞相,你可算来了。”孟获上前热情的和诸葛亮打招呼。

“蛮王,现在不是寒暄的时候,有大事发生。”诸葛亮忙制止孟获准备开启的寒暄模式。

“哦,不知是何事情?”孟获好奇。

“魏国引鲜卑人入关了。”诸葛亮沉声道。

“什么?”孟获大惊,边上听到的将领也是惊诧万分,除了兀突骨外,这个憨憨见大家一脸惊讶的表情,有些不知所措。

“这个鲜卑入关有这么严重吗?”兀突骨发出了自己的灵魂拷问。

诸葛亮听到兀突骨的询问,知道这是一个解释形势和制定战略的好机会。他示意众人靠近,详细地分析了当前的局势。

“鲜卑,北方的雄鹰,他们常年生活在苦寒之地,以骑射着称。一旦他们进入中原,凭借其强大的机动性和战斗力,对我们的城镇和村落将构成巨大的威胁。” 诸葛亮语气严肃,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

将领们聚精会神地听着,诸葛亮继续讲解:“鲜卑人此次能顺利进入关中,说明曹魏已经与他们达成了某种程度的协议。这对我们蜀汉来说,是一个双重威胁。首先,魏国通过引入外力,增加了战场的不确定性;其次,如果鲜卑人占领了冯翊郡,我们的西北门户将被打开,直接暴露在敌军面前。”

听到这里,蛮王孟获和一众将领开始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兀突骨更是紧张地握紧了拳头,他的直觉告诉他,一场大战即将来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孟获,身为南蛮为大汉续命五百年请大家收藏:()孟获,身为南蛮为大汉续命五百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那我们该怎么办?”有人问。

“我们需要迅速行动。”诸葛亮站起身,指着地图,“首要任务是阻止鲜卑人的进一步入侵。我们必须立即派兵前往冯翊郡,同时联络当地官员和守军,整合所有可以调动的力量,建立起防线。”

他转向孟获,“蛮王,你的军队擅长野战,能否在前线阻截鲜卑的骑兵?”

孟获点了点头,“丞相放心,我这就整顿部队,直扑冯翊郡。”

“此外,”诸葛亮继续布置,“我们还需要在民众中进行疏散,确保所有人的安全。同时,派使者急赴成都,请求增援,并通知所有邻近的郡县,做好战斗准备。”

计划已定,每个人都迅速行动起来。诸葛亮则坐镇弘农,统筹全局,他的心中清楚,这一战关系重大,不仅仅是军事上的较量,更是对蜀汉内部凝聚力和应变能力的考验。

而在曹魏,也同样的发生着关于鲜卑人的对话。

“父亲,真就这样让曹睿乱来?”司马师有些咬牙切齿的道。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你当为父不知道吗?只是这魏国是曹家的,如之奈何?”司马懿长叹一声。

司马家在魏国,更加清楚这鲜卑入关的影响,这曹睿是被蜀汉逼急了,连连大战,连连失利,如今关中已及退守到了潼关,已然退无可退,现在到好,潼关也失守了,司马家也是受此牵连,被摘了太尉头衔,如今不过是戴罪之身,依旧行太尉之事。

“你且去鲜卑,与鲜卑可汗轲比能谈谈,若是能借兵最好。”司马懿看着眼前的儿子,有些担忧,但又不得不让他去。

原因便是前些时日,曹睿在朝堂上便言与鲜卑谈判,想让鲜卑出兵抗击蜀汉,但众大臣皆是反对。

所谓请神容易送神难,何况是异族。

三国便是把这中原打烂了,那也是烂在锅里,这中原王朝皇位轮流坐,但世家可是传了百世而不断。

若是让鲜卑搅合进来了,必是要受千夫所指的,毕竟鲜卑人不认这些世家大族的规矩,到时候利益之争,这些世家大族肯定会重新洗牌,这是所有世家大族都不愿意看到的情形。

然而,曹睿在绝望中看到了一线生机,他考虑的事情与世家大族不同。他首先是一个皇帝,然后才是世家的代表。对他而言,维护皇权和国家的安全高于一切。面对蜀汉的连续胜利和魏国士气的持续下降,曹睿觉得引入鲜卑军事力量,是扭转战局的一张险棋。

“司马师,我知道你的担忧,但现在我们面临的是生死存亡的问题。”曹睿在御书房里来回踱步,他停下来,目光坚定地看着司马懿的儿子,“若不借助鲜卑之力,恐怕我们连谈判的资格都没有了。”

司马师紧握拳头,他理解皇帝的立场,但他的直觉告诉他,这个决策将会给魏国带来更复杂的未来。尽管如此,他也明白,有时候必须接受短期的风险,以确保长远的生存。

“臣明白了,陛下。”司马师最终躬身答道,“为了大魏,有些风险是必须要冒的。”

曹睿点了点头,他的脸上带着疲惫而决绝的表情:“去吧,去准备吧。我们必须用一切手段确保鲜卑能成为我们的利剑,而不是我们的敌人。”

司马师踏上了前往鲜卑的漫长旅途,他的心情沉重且充满忧虑。魏国的未来如同悬于一线,这种压力令他难以释怀。

行至边塞,凄凉的风沙和荒凉的景象让这趟行程显得更加艰难。司马师知道,前方的挑战不仅仅是自然和距离,更在于如何说服鲜卑可汗出兵相助,而又不至于损害魏国的根本利益。

进入鲜卑领地后,司马师首遇鲜卑的部落首领们。他们以审视的目光打量着这位来自中原的使者。司马师不卑不亢,展现了魏国的尊严和诚意。经过数日的跋涉,终于抵达了鲜卑可汗的王帐。

现任鲜卑可汗轲比能,正坐在王帐内,司马师看去,

只见可汗魁梧雄壮,面容刚毅,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对这位来客的好奇与审慎。

双方落座后,司马师开门见山,陈述了魏国当前面临的困境,以及若蜀汉继续北上可能对鲜卑构成的威胁。他试图以理服人,强调联手抗敌的必要性。然而,鲜卑可汗却显得颇为淡定,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魏国若想求得我鲜卑勇士之助,必须付出相应的代价。”

可汗的要求是割让部分边境土地,这对于魏国来说是难以接受的条件。司马师眉头紧锁,思索对策。他明白,一旦割让土地,将有损国威,且给百姓带来苦难。在紧张的气氛中,司马师沉着冷静,深吸一口气,提出了另一个方案:不直接割让土地,而是暂时借道给鲜卑攻打临近的羌人部落。

这一提议既能让鲜卑扩展自身的势力范围,又避免了对魏国直接的国土损失。司马师进一步阐述,一旦攻打羌人成功,魏国将与鲜卑共同抗击蜀汉,形成更为紧密的联盟。这样不仅增强了双方的实力,还为未来可能的长期合作奠定了基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孟获,身为南蛮为大汉续命五百年请大家收藏:()孟获,身为南蛮为大汉续命五百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不可能,…”轲比能的弟弟厥机听到后,刚想阻止,却被轲比能拦住了。

鲜卑可汗轲比能听后沉默片刻,他的目光在帐内扫过,最终停留在司马师身上。司马师的眼神坚定,毫不退缩地与可汗对视,显示出他的诚意和决心。

终于,轲比能点了点头,表示同意这一计划。

司马师心中暗自松了一口气,但他知道这仅仅是开始。合作的成败不仅在于纸上的盟约,更在于后续一系列复杂的操作和双方的真诚配合。他谦恭地向可汗致谢,并表达了持续维护双方关系的愿望。

返回途中,司马师不断思考着刚才谈判的情形和未来的局势,希望鲜卑能为魏国缓延续一口气。

只是若司马师还在轲比能营帐内,听到轲比能说的话,肯定不会这样想了。

“可汗,真的便如此轻易答应曹魏的条件出兵吗?如此一来我族可就不能利益最大化了。” 厥机在司马师走后,立刻跳了出来,显然对轲比能这个决策有些不满。

“怎么?我的好弟弟,你有更好的办法?”

轲比能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戏谑,他放缓了脚步,在帐内慢慢地走动,视线却一直锁定在厥机的身上。

厥机皱着眉头,显得有些不安,但还是说出了自己的看法:“我们完全可以让他们先交出土地,然后再决定是否支援他们。这样既能确保我们的利益,又能让曹魏更加依赖我们的支持。”

轲比能微微一笑,摇了摇头:“你的想法太过短视,只看到了眼前的利益,却没有看到长远的合作潜力。司马师提出的借道攻打羌人部落,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扩展势力的好机会。而且,一旦成功,这对于我们未来的发展极为有利。”

“但是,如果他们背信弃义怎么办?”厥机依然不放心。

轲比能坐回了自己的位置,沉思了一会儿,然后缓缓地说:“这就是我接下来要说的。你以为我真的会仅凭司马师一番话就全心投入吗?我已经暗中派人去调查魏国的实际情况,同时也准备了另一手。如果魏国真有诚意,我们自然可以全力合作;如果其中有诈,我们也有备无患。”

厥机听后恍然大悟,对轲比能的深思熟虑感到佩服。

轲比能继续说道:“此外,我也考虑到了你所说的利益最大化的问题。在与司马师的谈判中,我故意没有表现出太大的热情,让他觉得这个联盟对我们来说可有可无。这样,我们就可以在后续的合作中占据更有利的谈判地位,争取到更多的利益。”

“何况,我们便不能出尔反尔了吗?” 轲比能似笑非笑的看着厥机。

厥机彻底明白了轲比能的意图,不再有所异议,反而对兄长的策略深感佩服。

轲比能最后总结道:“记住,弟弟,强大的部族不仅要靠武力,还要有智慧和远见。与中原的合作是一步好棋,只要我们把握好分寸,就能在游戏中赢得最大的胜利。”

厥机点头称是,两人继续商讨接下来的具体行动计划。

而在回程的路上,司马师还在思考着如何让这个脆弱的联盟更加稳固,完全不知道轲比能还有更深的考量。

蜀国,

孟获带着南中的兵卒从弘农赶往冯翊郡,刚从潼关过去,进入冯翊郡,便收到探子来报,冯翊郡郡府被破,留守的官员尽皆被斩杀。

听到这个消息,孟获有些愤怒和不甘。

“还是来晚了吗?”孟获喃喃自语。

“大王,还请速速决断,我军该何去何从?”姜维在一旁催促道。

“我军现在离最近的城池有多远?”孟获一咬牙,只得面对现状。

“我军现在离鲜卑占领的临晋大概二十里地,离南面的华阴大概二十多里地,离西南的郑县三十五里地,离西面的下邽大概有四十里地。”姜维看着地图,给孟获汇报道。

“去华阴,依靠华山之险或许能守住,且华阴县离潼关不远,还可与潼关互为犄角。”孟获拍板。

“诺!”众将领命。

只是孟获率军到了华阴县城后,却是有些傻眼了。

“你管这叫县城?”孟获转头看向姜维,一脸黑线。

在孟获的眼前,华阴县城呈现出一片凄凉的景象。城墙上的破败不仅在于其物理状态,更在于那股被战火侵蚀后的悲凉气息。原本应是坚实厚重的城墙,现在却处处可见裂缝和缺口,好似一道道无法愈合的伤痕,昭示着这里曾经发生过的激烈战斗。城墙的表面,斑驳的灰泥脱落,露出了下面砖石的质地,而那些砖石也因长年累月的风霜雨雪而显得疏松脆弱。

城门旁的烽火台,早已失去了原有的功能,烽火台上的柴火乱糟糟地堆放着,无人打理。风一吹过,带起漫天尘埃,让人几乎睁不开眼。城墙角落堆积着破损的兵器和未完全燃烧的箭矢,这些战争的遗物无声地诉说着不久前的惨烈。

走进城内,情况并没有好转。街道两旁的房屋多是门窗紧闭,一些房屋因战事而半倒,瓦砾遍地,荆棘丛生。市集上不见商贩的叫卖声,只有零星几个行人匆匆而过,面无表情,仿佛已被生活的艰辛磨灭了所有的热情。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压抑的沉默,偶尔传来远处战马的嘶鸣,以及铁甲撞击的冰冷声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孟获,身为南蛮为大汉续命五百年请大家收藏:()孟获,身为南蛮为大汉续命五百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城中央的井边,几个衣衫褴褛的孩童在争夺着井水,他们的面容脏污,眼神中透露出饥饿和恐惧。井水已浅,几乎可以看到井底的碎石。孟获感到一阵心酸,这样的场景在南中是难以想象的。

孟获和姜维相视一眼,都能看到对方眼中的凝重。这座城池,几乎是一座空壳,要想依靠这样的城池抵御敌军,无疑是痴人说梦。

“看来,我们得重新考虑策略了。”孟获深吸一口气,试图平复心中的焦虑。

姜维点了点头,他知道,坚守这样的城池不仅无法抵挡敌人,还可能让残存的百姓陷入更大的危险之中。

“传令下去,收集城内所有可用的资源,同时派出探子,严密监视四面的动静。我们要以最小的损失,换取最大的利益。”孟获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坚定,这是他作为领袖的责任,也是他对这片土地和人民的承诺。

士兵们迅速行动起来,尽管面对的是一片破败,但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决心。他们知道,前路虽然艰难,但只要团结一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孟获站在城墙之上,望着远方的天际,心乱如麻,他自己是厉害,但再厉害也是一个人,救不了这万万黎民百姓。

孟获一捏拳头,心中暗自发誓,无论如何也要保护好这片土地和这里的人民。

太阳渐渐西沉,余晖洒在破败的城墙上,给这座饱受战火摧残的城池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外衣。在这个短暂的平静时刻,孟获和他的士兵们正在为即将到来的挑战做着准备,他们的心中充满了不安,但更多的是对未来的希望和对胜利的渴望。

夜幕降临,华阴县城笼罩在一片寂静之中,但这寂静的背后,是即将到来风暴的前奏。在这里,每一个灵魂都在为生存而战,每一个心跳都在为未来的不确定而悸动。孟获知道,这场战斗不仅仅是对武力的较量,更是对人性和信念的考验。而他,正是这一切的守护者。

现在就看孟获怎么救了,如果能守住华阴,那么鲜卑人便无法南下,这样蜀汉新占领的地盘便稳固了,若是鲜卑人绕过华阴南下,

“呵呵!”孟获一阵冷笑,若是鲜卑人绕过城池南下,那便等着被吞掉吧。

喜欢孟获,身为南蛮为大汉续命五百年请大家收藏:()孟获,身为南蛮为大汉续命五百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