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孟获,身为南蛮为大汉续命五百年 > 第164章 蜀魏和谈

孟获等人自是已经听过诸葛亮求和的言论,只是如今听来依旧觉得难以置信。

“丞相,孤一直想问,怎么保障魏国求和不会有诈?”孟获将心中疑问说出。

诸葛亮微微一笑,目光如炬,望向地图上的陈仓与长安,缓缓开口:

“孟获将军所虑甚是,曹魏虽强,但内部亦有纷争,曹睿新即位不久,地位未稳,他需要的是稳固局势而非扩张。此时提出求和,正合其意。至于如何确保魏军不会背信弃义,孤倒是不担心。”

“为何?”众人都是好奇。

“他魏国又不只我大汉一个敌人,若是陷入持久战,曹魏必定首尾难顾,如今我军已经守住陇右,即便是再多军马也不是一时半会能够打进来的。”诸葛亮将事情说破。

他转身取出一封书信,递给孟获:“这是我写给杨仪的密函,其中详细说明了我们的条件和应对策略。杨仪此行,除了明面上的修好之意外,还有侦查魏军动向的任务。我们的要求公允,以长安换取陈仓,同时交换俘虏,对魏国而言并无不利。”

赵云听后,眉头舒展,笑道:“丞相深谋远虑,子龙佩服。那我便领军继续围困陈仓,等待杨仪的佳音。”

关兴亦点头赞同:“赵将军所言极是,我等只需严阵以待,静候魏军回应。”

诸葛亮环视众将,语气坚定:“此计若成,不仅能救出被俘的军士,还能让我们在雍凉之地站稳脚跟。诸位将军,各司其职,务必小心行事。”

几日后,出乎众人预料的,曹魏答应了以长安换陈仓的条件,两军交接城池虽然都小心翼翼,生怕中了埋伏,但又都出奇的顺利,显然双方都是不想再打了。

交换完城池后,双方在郿县外交换了俘虏,一切平静得不像交战的敌对两方。

孟获看着远去的张合军队,心中很是感慨,“丞相真乃神人,想打便打,想和便和。”

诸葛亮淡然一笑,眼中却不失警惕,“战争只是手段,和平安民才是目的。此次得以和平解决,亦是对方所见之利。”

曹魏退兵的消息很快传遍了蜀汉军营,士兵们纷纷欢呼,庆祝来之不易的和平。诸葛亮知道这样的平和不会持久,但至少为蜀汉赢得了宝贵的喘息机会。

在胜利的喜悦渐渐平息后,诸葛亮召集众将,商讨下一步计划。他说:“虽然现在取得了和局,但我们不能放松警惕。魏国的内部稳定之后,难保不会再起波澜。我们必须加强边防,同时发展农业,增强国力。”

关兴问道:“丞相,我们是否需要继续增兵雍凉边境?”

诸葛亮沉思片刻,回答道:“关将军所言有理,但目前我们更应重视民生问题。持续的战争让百姓疲惫,现在应该集中精力恢复生产,重建家园。”

赵云也提出建议:“丞相,我认为应当利用这段时间加强对军队的训练,提高士气,确保国防坚固。”

诸葛亮赞许地点头:“子龙的建议正是时候,训练士兵,保持战备状态,这是稳固国基的根本。”

会议结束后,诸葛亮留在帐篷中,其他人都退下了,孟获却是留了下来,

“丞相,孤该向你辞行了。”孟获言道。

孟获的请辞令诸葛亮感到意外,

“蛮王是准备回南中还是准备回陇西府邸?”

“自是回南中看看,离家已久,有些想念家中妻小了。”孟获目露思恋之情。

诸葛亮自是知道孟获这话半真半假,思念肯定有,但估计也有回南中整顿兵马,安定南中的意思。

但他尊重孟获的决定,并深切地表示了感谢。

“蛮王,你此回南中,还需多加小心东吴。在此期间,我们还需保持紧密的联系。”

孟获点点头,他的视线似乎穿透了帐篷,遥望着远方的山川。

“南中的情势,确实需要有人坐镇。丞相,你深明大义,获在此谢过。”

诸葛亮站起身来,走到孟获身旁,拍了拍他的肩膀。

“你是蜀汉的蛮王,我们都不会忘记你在战场上的英勇表现。也不会忘了南中此次北伐的贡献,待孤禀明陛下,封赏随后就到。”

两人对视一笑,彼此之间不言而喻的默契和信任在心中流淌。

孟获离开后,诸葛亮再次召来了赵云和关兴。

“如今曹魏虽然暂时退兵,但我们仍需加强边防,特别是雍凉一带。我决定让你二人轮流把守,以防不测。”

赵云和关兴齐声应诺,表示将不负丞相所托。

只是诸葛亮没有明说,这次是防备凉州,还是防备孟获。

数日后,杨仪从长安回来,他带回了详细的侦查报告以及魏国内部的一些动态信息。

“丞相,我在长安期间观察到魏国内部确实有不稳的迹象,但边境上的小股部队依然活跃,我们不可大意。”

诸葛亮仔细听完杨仪的汇报,点了点头。

“你的情报非常重要。我们继续保持警戒,同时发展农业,改善民生。只有民众安居乐业,国家才能真正强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孟获,身为南蛮为大汉续命五百年请大家收藏:()孟获,身为南蛮为大汉续命五百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随后蜀军在关外开始了治理。

孔明在扶风、陇右等地,操练军队、爱护百姓,鼓励士兵追求武艺,制造攻城渡水器具,储备粮草,预备战筏,为将来的战事做准备。

曹魏细作探知这些情况后,报告给了洛阳的魏主曹睿。曹睿得知后,立即召集司马懿商议收复陇右的策略。

司马懿一脸淡然:

“现在还不是攻打陇右的时候。如今天气寒冷,蜀兵必定不会出战;如果我们的军队深入蜀地,他们占据险要之地,我们很难迅速取胜。”

曹睿担忧地问:“如果蜀兵再次来犯,我们该怎么办?”

司马懿自信地说:“我已经预料到这次诸葛亮如果来攻,必定会是大军压境。我推荐一个人去长安筑城守御,万无一失:此人身高九尺,臂力过人且擅长射箭,深谋远虑。如果诸葛亮来犯,他足以抵挡。”

曹睿听后大喜,好奇地问:“这是谁?”

司马懿回答说:“他是太原人,姓郝名昭,字伯道,现任杂号将军,镇守河西。”

“好,便依骠骑大将军的意见。”

曹睿采纳了司马懿的建议,将郝昭晋升为镇西将军,命他守卫长安,并派遣使者持诏前往。

且不说诸葛亮和曹魏反应,如今战事已停,孟获将马超等人留在陇西郡,他自己带着姜维便往南中而去。

“大王,马超将军留守陇西,大王不怕马超将军顾念旧情,再投蜀汉吗?”姜维发问,这话试探意味颇浓,他自己也是降将,自是想听听孟获对降将的态度。

“哈哈哈,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孤有何不放心的。”孟获自是不会和他说起系统的事情,姜维也没有接触到延寿丹,自然是心中疑惑。

“大王真乃明主。”听到这话,姜维心中一松,自是佩服孟获的胸襟。

孟获见姜维误会,也不解释,反正结果是好的。

两人带着几千兵卒,走在回南中的路上。

这次回南中,孟获准备走成都,再顺流而下,到僰道后再走陆路。

时间一晃,孟获便到达了成都,只是孟获却并未进城。

“嘶!”坐在马上的孟获一阵蛋疼,字面意思,就是疼,长时间骑马,皮都磨破了。

“主公,要不我等进成都休息一下?”姜维见孟获难受的样子,自是有所猜测,赶忙谏言。

只是孟获思乡心切,且带着这么多兵马,若是带到成都,怕是要引起恐慌。

“不用了,还是直接去广都,坐船便没那么累了。”

几人带队路过成都,却发现成都商队大为减少,特别是吴国打扮的商队,更是少之又少,这让孟获心中一动,若有所思。

几人从广都坐船,顺流而下,不过两日便到了僰道县。

孟获看着熟悉的山山水水,不禁感慨万千。他知道,南中事务繁杂,且多族裔关系错综复杂,需要他慎重处理。他回头对姜维说:“回到南中后,你需帮我好好整顿兵马,强化训练,我们可能还有一场硬仗要打。”

姜维正色应道:“末将遵命,定不负大王所托。”

途中,他们经过了多个村庄,见到了因战乱而颠沛流离的百姓,也见到了繁华的城镇。南中民情比蜀中好多了,如今南中政策亲民,减少税收,兴修水利、优化农具,解放生产力,允许经商,让商品流动起来,整个南中都是一片活力。

只是南中的活力也吸引来了很多流民,这也是孟获开头看到的那么多流民的由来。

孟获回到南中地界后,下令部队自行离去,他自己在每个村庄停留,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在一处村庄,孟获亲自下马,与村民们交谈,了解他们的需求。

“大王,您真的打算在这里花这么多时间吗?”姜维私下问。

孟获点头:“是的,民为邦本。若民众不得安宁,国家何以强盛?这些都是我们的子民,我们的战斗也是为了他们能安居乐业。”

听到孟获的话,姜维更是敬佩。

几人在南中地界走走停停。

喜欢孟获,身为南蛮为大汉续命五百年请大家收藏:()孟获,身为南蛮为大汉续命五百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