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梦回贞观,我成王珪次子 > 第64章 王珪教子

梦回贞观,我成王珪次子 第64章 王珪教子

作者:一井橘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4 04:26:27 来源:全本小说网

书房内,灯火通明,檀香的清冽气息与一丝若有若无的酒气交织。

王珪并未坐在书案后,而是临窗而立,手中捧着一卷《周纪》,目光却似乎并未落在书页之上。

听到脚步声,他缓缓转过身,脸上看不出喜怒,只那双历经宦海沉浮的眼睛,平静地扫过走进来的两个儿子。

王崇基与王玉瑱上前,恭敬行礼:“父亲。”

王珪将书卷随手放在一旁的几上,指了指旁边铺设着锦垫的坐榻:“坐吧。”

兄弟二人依言坐下,却发现父亲并未像往常那样命人奉茶,而是亲自执起小火炉上温着的一把执壶,将其中微烫的、色泽清亮的酒液,缓缓注入早已备好的三只白玉杯中。酒香顿时在室内弥漫开来,带着一丝凛冽。

王珪将其中两杯推到两个儿子面前,自己则端起了第三杯。他没有立刻饮用,只是用指尖轻轻摩挲着温润的杯壁。

“说吧,”他声音平稳,听不出情绪,“崔家之事,从头到尾,细细道来。”

王崇基深吸一口气,知道这便是“审问”的开始。

他整理了一下思绪,从崔景鹤如何焦急登门、如何陈述崔鱼璃因流言绝食危殆、如何恳请王家出面相助,到他自己如何权衡利弊后决定请出王玉瑱,原原本本,清晰详尽地叙述了一遍,未有丝毫隐瞒或偏颇。

王珪静静听着,偶尔抬眼看一下王崇基,目光深邃,难以窥测其心中所想。

待王崇基说完,王珪的目光转向了次子王玉瑱,语气依旧平淡,却带着一种不容回避的探究:“玉瑱,慕荷……为何会同去?”

王玉瑱心头一紧,知道最关键的问题来了。

他稳住心神,将楚慕荷如何察觉他神色有异、如何主动询问、如何分析男子劝解的不便与风险、又如何以女子身份和同为世家女的立场,自愿前去劝说的过程,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

他着重强调了慕荷的善良、明理与主动,以及她所言“为了孩子积福”的纯善之心。

至于楚慕荷在崔鱼璃闺房中具体如何劝解,说了哪些话,王玉瑱不知其详,王珪也并未追问。他似乎只关心“为何去”以及“结果如何”。

听完两个儿子的陈述,书房内陷入了一片短暂的沉寂,只有小火炉上酒壶发出的细微“咕嘟”声。

王珪终于端起了那杯温酒,并未立刻饮用,而是看着杯中微微晃动的清液,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带着一种剖析世事的冷静:

“今日之事,你们做得……”他顿了顿,似乎在寻找合适的词语,“……有错,亦无错。”

他抬起眼,目光先落在王崇基身上:“崇基,你身为主事长子,遇此事,权衡利弊,虑及人命与崔王两家的关系,允诺相助,此乃担当,无错。但你虑事仍有不周,未能在允诺之初,便想到慕荷前去更为妥当,以致她需主动提出,此为一虑;未及等我下值商议,便自行决断,虽情有可原,却稍显急躁,此为二虑。”

王崇基垂首受教:“儿子思虑不周,请父亲责罚。”

王珪目光又转向王玉瑱,更显复杂:“玉瑱,你重情义,闻知他人因己受累而危殆,心急如焚,意欲相助,此乃仁心,无错。慕荷深明大义,不顾自身有孕,愿为你、为家族、为一条性命涉足险地,此乃你的福气,亦是我王氏之幸。”

他话锋随即一转,语气变得凝重:“但你们可知,此举看似化解了崔家危机,却也彻底将你们二人,尤其是玉瑱你,推到了这漩涡的最中心?”

“郑氏散布流言,意在毁崔氏女名节,乱我王氏心神,离间崔王关系。你们此番登门,成功劝回崔鱼璃,崔家自是感激涕零,但落在旁人眼中,尤其是郑氏眼中,意味着什么?”

他自问自答,声音带着一丝冷意:“意味着我王氏不仅未受流言影响,反而与崔氏关系更为紧密!意味着你王玉瑱,为了那崔氏女,不惜让有孕的妾室亲自上门!这无异于当着所有人的面,狠狠扇了郑氏一记耳光!他们岂会善罢甘休?”

王玉瑱与王崇基闻言,脸色都变得凝重起来。他们只想着救人,却未及深思这背后的连锁反应。

“而且,”王珪将杯中酒一饮而尽,喉结滚动,放下酒杯时,眼神锐利如刀,“你们以为,陛下会乐见崔王两家因此事而愈发亲近吗?五姓七望同气连枝是陛下的心病,如今我王氏与崔氏因祸得福,关系更近一步,陛下心中,当真全是欣慰?”

他看着两个儿子骤然变化的脸色,知道他们已然明白其中的凶险。

“这杯酒,”王珪指了指他们面前未曾动过的酒杯,“不是庆功酒,而是警醒酒。喝下它,记住今日之事的得失。往后行事,需思虑更周,眼光更远。既要存仁心,行义举,亦要懂得如何在这波谲云诡的朝堂与世家倾轧中,保全自身,保全家族。”

王崇基与王玉瑱对视一眼,皆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后怕与醒悟。他们端起面前那杯微温的酒,仰头饮下。酒液辛辣,入喉灼热,正如父亲的话语,滚烫地烙在他们心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梦回贞观,我成王珪次子请大家收藏:()梦回贞观,我成王珪次子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王珪看着儿子们,语气缓和了些许:“不过,事已至此,多想无益。慕荷立下大功,需好生抚慰赏赐。崔家那边,既已施恩,便要做得漂亮。至于后续风雨……”

他目光重新投向窗外沉沉的夜色,声音带着一丝疲惫与决断:“为父自会应对。你们,做好分内之事即可。去吧。”

兄弟二人起身,恭敬行礼,默默退出了书房。那杯酒的余味与父亲的话语,久久萦绕在他们心头,驱散了方才因救回人命而生出的些许轻松,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对前路更为清醒的认知与沉甸甸的责任感。

……

王珪回到与杜氏居住的正房时,夜色已深。杜氏却并未歇下,正坐在灯下做着针线,眼神却不时瞟向门口,显然是在等他。

见他进来,立刻放下手中的活计,起身迎上,脸上带着显而易见的担忧。

“老爷回来了,”她一边替他解下外袍,一边小心翼翼地问道。

“崇基和玉瑱他们……你没太过苛责吧?孩子们也是好心,为了救人……”

王珪在榻边坐下,揉了揉有些发胀的额角,脸上露出一丝无奈的疲惫:“苛责?他们如今都已成家立业,是朝廷命官,是能撑起门户的人了,岂是能随意打骂的?”

他接过杜氏递来的温茶,呷了一口,缓缓道:“我只是将此事其中的利害关系,掰开揉碎了说与他们听。让他们明白,行善举、重情义固然没错,但身处我等位置,一举一动皆牵动家族兴衰,需得思前想后,虑及深远。光是仁心热血,在这长安城里,是远远不够的。”

杜氏听他语气平和,并未动怒,心下稍安,挨着他坐下,叹道:“如此便好。我也是怕你气急了……说起来,慕荷那孩子,今日真是受了累,也立了大功。”

“若非她深明大义,不顾身子前去劝解,崔家姑娘若真有个三长两短,我们与崔家这刚刚缓和的关系,怕是立刻就要降到冰点,甚至反目成仇了。”

王珪点了点头,目光中流露出对楚慕荷的赞许:“确实。此女性情温婉,心地善良,更难得的是识大体、有智慧。玉瑱能得她为内助,是他的福气。”

他沉吟片刻,手指在膝盖上轻轻敲击着,似乎下定了某个决心。

他转向杜氏,语气郑重地说道:“夫人,我思前想后,觉得不能再委屈了慕荷这孩子。她如今怀着王家的骨血,此次又为家族立下如此功劳,无论是于情于理,都该给她一个更名正言顺的身份了。”

杜氏微微一愣:“老爷的意思是……?”

“抬为平妻。”王珪清晰地说道。

“趁着此番长孙无忌与尉迟将军平定李艺之乱,捷报传回,朝廷必有庆贺。我们便借着这股喜庆劲儿,广发请帖,邀请朝中同僚、世家故旧,在府中设宴。就在宴席之上,明正典刑,将慕荷抬为平妻,记入族谱。”

杜氏眼中闪过一丝复杂,但很快便化为理解与支持。她深知此举的意义。

这不仅是给楚慕荷个人的荣耀和保障,更是向外界释放一个强烈的信号——太原王氏肯定并奖赏对家族有贡献之人,同时,也隐隐回应了之前关于王玉瑱与崔鱼璃的流言,稳固了王玉瑱后宅的格局,为未来可能的联姻减少了一层障碍。

“老爷思虑周全。”杜氏颔首,“慕荷当得起。此事宜早不宜迟,妾身明日便开始筹备,定将宴席办得风风光光,让所有人都看到,我王家是如何善待有功之媳的。”

王珪满意地点点头:“有夫人操持,我自然放心。记住,场面要够,规矩也要足,务必让所有人都挑不出错处。”

他顿了顿,补充道:“给崔家的帖子,你亲自斟酌着写,言辞要更恳切些。”

“妾身明白。”

烛火摇曳,映照着夫妻二人计议已定的面容。

将楚慕荷抬为平妻,在这多事之秋,已不仅仅是一桩家事,更成了王珪稳定内部、应对风波、乃至向外界展示王家态度与力量的一步妙棋。

而风暴眼中的楚慕荷,尚不知自己的命运,即将因她的善良与担当,迎来一次重要的转折。

喜欢梦回贞观,我成王珪次子请大家收藏:()梦回贞观,我成王珪次子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