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梦回春秋当大王 > 第175章 封疆大吏

梦回春秋当大王 第175章 封疆大吏

作者:昽柒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09-18 10:24:31 来源:全本小说网

江州·黄婴

黄婴展开姬长伯的密信,眉头紧锁。

信中详细描述了汉中局势,以及姬长伯意图吞并褒国的计划。

“君上此举……未免操之过急。”黄婴低声自语。

一旁的谋士陈之平问道:“大人,君上欲纳褒国公主,又欲收汉中为己用,是否妥当?”

黄婴闭目沉吟片刻,提笔回信: “君上明鉴,汉中虽利,然强取恐失人心。褒国虽弱,姒氏在汉中根基深厚,若强行吞并,恐激起民变。不如以联姻为名,徐徐图之,待汉中民心归附,再行改制。臣建议暂缓吞并之举,先稳固汉中,再谋长远。”

写毕,他交给信使,又低声嘱咐:“务必快马加鞭,送至君上手中。”

梓潼·姬子越

姬子越读完信后,轻笑一声:“想不到南充一别,这才月余,君上竟然顺势吞下了汉中,若是能如君上所想,于汉中立国,脱离天子桎梏,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副将苴茫问道:“主公,君上信中所言,要纳褒国公主,又欲收汉中立国,此举太过惊世骇俗,若汉中大乱,天子盛怒,我等该如何应对?”

姬子越目光深沉:“汉中乃兵家必争之地,君上若得之,巴国疆域将直逼秦国腹地。但现在汉中面临联军攻伐,若手段太急,又引秦兵攻陈仓,恐适得其反。”

他提笔回信,言辞直接:

“君上欲取汉中,臣无异议。然褒国虽弱,姒氏仍有威望,若强行吞并,恐汉中不稳。不如先借联姻之名,使褒国世子为傀儡,待局势稳定,再行废立。臣已调集梓潼各地兵卒两万,民夫五万,可随时可北上支援。”

写完后,他交给亲信:“速送汉中。”

新津·卢林

卢林看完信,眉头紧锁:“君上这是要趁火打劫啊……”

主将米福安在一旁笑道:“卢大人,汉中富庶,若能归附巴国,日后若是北伐秦国,便有了跳板。即便不思进取,以汉中为屏障,巴蜀北部亦可保无虞。”

卢林点点头,思索片刻,回信道:

“君上英明,汉中若归巴国,则巴国疆域大增,日后北伐秦国,可事半功倍。然褒国姒氏仍有威望,若强行吞并,恐汉中民心不稳。臣建议先以联姻安抚王族,待汉中民心归附,再行改制。”

郫邑·鲍季平

鲍季平读完信,拍案大笑:“妙啊!君上果然雄才大略!汉中若归巴国,我巴国将成南方霸主!从此北境稳如磐石!”

他立即回信,言辞激昂:

“君上此举,乃天赐良机!褒国已衰,汉中当为我巴国所有!臣建议速战速决,集中兵力击溃城固方向巴庸楚联军,然后迅速控制城固。世子不从,可废之另立傀儡!”

阆中·君无器

君无器看完信,神色凝重。

谋士范增益问道:“大人,君上欲吞褒国,是否可行?姒姓经营汉中数百年,深得人心,君上没有子嗣,若是在汉中遇险,岂不是危及巴国社稷?”

君无器摇头:“汉中民心不定,但是面临巴庸楚三国围困,即便不认可君上的国策,也定不会为难君上。”

他提笔回信,言辞谨慎:

“君上,汉中虽利,然褒国姒氏仍有威望,若强行吞并,恐激起民变。臣建议先以联姻安抚姒姓王族,待汉中民心归附,再行改制。若此时强取,恐得不偿失。”

很快姬长伯收到各地回信,首先到的,是距离自己最近的江州和阆中

黄婴、君无器:主张稳妥,建议先联姻安抚,再徐徐图之。

然后是梓潼和郫邑。

姬子越、鲍季平:支持吞并,但手段不同——姬子越建议先立傀儡,鲍季平主张直接废立。

最后是新津。

卢林:支持吞并,但同样建议先稳定民心。

姬长伯收到各方回信后,汉中城已经在准备举行祭天典礼了。

是强行吞并,还是徐徐图之?

这几天,姬长伯也在纠结。

尤其是那天与姒好共同抵御庸**的偷袭,姬长伯一改对褒国王族的认识。

姒姓起源于夏朝,属于大禹后裔。

迁移至汉中,立国之后数百年,休养生息,民心归附。

“公子,祭天仪式即将开始,我们该动身了。”如花从门外进来,打断了姬长伯的思绪。

“嗯,褒国世子可有联络信件?”

如花略一思索,摇了摇头。

“不曾有信件,应该是按照计划行事了。”

姬长伯看了眼面前的五个信件,总的来说,自己的谋臣们都同意侵占汉中,但是不同的是节奏的不同看法。

姬长伯自己本身是想效仿大汉开国皇帝,刘邦的争霸之路,以汉中入关中,进而争霸天下。

毕竟春秋时期,中原诸侯国虽然也多有兼并战争,但是总的来说,是一摊浑水。

而浑水摸鱼,是最容易摸到鱼的时候。

如今巴蜀统一,休整了两年之后,已经积攒了一定的粮草兵员,民力也蒸蒸日上。

待蜀南水利修缮一下,自己就有了一个稳定的大后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梦回春秋当大王请大家收藏:()梦回春秋当大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所以对于汉中,尽快占领是最佳选择。

“让勇冠、邓牧他们都准备一下,除了留守汉中城外军营的兵力不动之外,其他全部与我前往城外祭坛。”姬长伯心中有了定计。

既然已经走到了这一步,还是那句话。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

“公子,汉中城中不留兵力么?”如花不解。

毕竟汉中新占,若是不留亲信,一旦城中乱起,很有可能就丢了汉中。

姬长伯摇了摇头,“若是祭天顺利,汉中就顺理成章的纳入我的治下。若是祭天不顺利,这几千人马也控制不住汉中。”

目前汉中城内的几方势力,最大的是公子林的八千叛军,叛乱之后,还有五千余人,如今靠着挟持公子林才勉强控制住这支军队,但不是长久之计。

然后是汉中贵族的私军,越约有万余人,虽然数量庞大,但是各自为战,各有各的算盘小心思,在整场叛乱中坐山观虎斗,可以说是一群不可能雪中送炭,只会锦上添花的墙头草。

最后是残余的宫城守卫,宫城守卫还剩两千多人,原本分别关押在汉中的各个牢房中,由锦衣卫看守羁押。

实际上随着姬长伯和姒好口头协议,定下三年婚约,并共同抵御了奔袭的庸**之后。

这支宫城守卫就已经被姬长伯偷偷放出来,并部署在宫城,其主将是曾经的褒君亲信,杜襄阳。

而姒好,也在宫城王族和褒君旧部的欢迎下,返回宫城。

姬长伯则派遣邓矢,领数百锦衣卫保护姒好一同返回宫城,基本接管了宫城局势。

汉中局势复杂,如今城北还有褒国世子的陈仓军和秦国援军万余人。

如果褒国世子推翻之前的约定,勾结汉中旧部,哪怕是公子林的叛军,都有可能会调转枪头,对准自己。

姬长伯可不敢赌,真把自己陷在了汉中,万事皆休。

所以抽出汉中的所有锦衣卫,严防祭天典礼,待一切尘埃落定,顺利接过褒国政权,名正言顺的入主才是最稳妥的做法。

于是姬长伯在数千身穿蜀锦的锦衣卫护送下前往汉中城外祭天。

晨光初现,汉中城的青砖黛瓦上还挂着夜露。

姬长伯立于行辕门前,一身玄色锦袍,腰间悬着那柄象征无上权力的龙纹宝剑。

他抬头望了望天色,东方已泛起鱼肚白。

身后,如花手捧金丝蜀锦披风,为他系上。

披风上绣着蜀地特有的技法,暗金色的夔龙纹,在晨光中若隐若现,如同活物般游动。

行辕外,五千锦衣卫已列阵完毕。

清一色的模仿后世锦衣卫的蜀锦飞鱼服在晨风中猎猎作响,铁铸配刀藏于鞘中,刀鞘上的铁线反射着冷冽的光芒。

他们静立如松,没有一丝杂音,连呼吸都仿佛同步。

姬长伯慢步登上宽大的八骑车驾,“出发吧!”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遍全场。

"诺!"数千人齐声应和,声浪震得行辕檐角铜铃叮当作响。

队伍最前方是三百轻骑,清一色的乌骓马,马背上的锦衣卫腰挎模仿绣春刀的铁制刀具,背负劲弩。

他们率先开道,马蹄踏在青石板上的声音如同闷雷,整齐得令人心悸。

紧接着是姬长伯的中军。十二名千户各执一面黑底金边的"锦衣"大旗,簇拥着姬长伯的车驾前行。

旗面在风中舒展,如同展翅的猛禽。旗手身后,是八百精锐护卫,每人除了腰间绣春刀,手中还持长戟,步伐整齐划一,行动如林。

姬长伯车驾居于中军核心,左右是勇冠、邓牧等心腹将领。

他目光平静地扫过汉中城外,路过的百姓,百姓们跪伏在地,额头紧贴地面,无人敢抬头直视这支威严之师,他们心目中,周天子才能有这样的车驾吧!

"大人,前方就是公子林叛军的驻地。"邓牧策马上前,低声道,"他们已按约定让开道路,但..."

姬长伯微微抬手,止住了邓牧的话头。他早已看到,在街道右侧的军营中,数千叛军士兵挤在栅栏后观望。

那些曾经跟随公子林叛乱的悍勇士卒,此刻却噤若寒蝉,眼中满是敬畏。

这就是锦衣卫的威慑——五千精锐列阵而过,绣春刀出鞘三寸,寒光闪烁;飞鱼服上的金线在阳光下刺目耀眼;马蹄声、脚步声、铠甲碰撞声,汇成一首死亡进行曲,让任何心怀不轨者都为之胆寒。

队伍行至汉中城东南角,那里集中了大量汉中贵族私军,很多贵族哨探正在汉中城墙上,偷偷窥视姬长伯的卫队。

姬长伯注意到,那些哨探中,很多都是平日里趾高气扬的贵族将领,他们此刻都站在城墙高台上,面色复杂地望着这支队伍通过。

"大人,要不要..."勇冠做了个手势,意思是要不要趁机震慑一下这些墙头草。

姬长伯轻轻摇头:"不必。今日之后,他们自会明白该如何选择。"

队伍沿着城墙继续前进,终于来到东城门外。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梦回春秋当大王请大家收藏:()梦回春秋当大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城门早已大开,城外三里处,祭坛已经搭建完毕。

那里将是决定汉中今后命运的地方。

就在此时,一匹快马从后方疾驰而来。马背上的信使面色焦急,直奔姬长伯而来。

"报——!"斥候滚鞍下马,单膝跪地,"城固急报!联军分兵压制城固守军,褒英部配合邓麋部阻击敌方行进,但仍有数千人突破城固防线,正向汉中疾行!"

队伍微微骚动,但立刻恢复了肃静。

姬长伯面色不变,只是手指在剑柄上轻轻摩挲了一下。”

邓牧脸色一变:"大人,这..."

姬长伯抬手制止了他,转头望向北方。那里,祭坛的轮廓已在晨光中清晰可见。

"按原计划进行。"他淡淡道,声音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传令下去,加快行军速度。祭天仪式必须准时开始。"

命令迅速传达下去,整个队伍的速度立刻提升,但阵型丝毫不乱。五千人的脚步声、马蹄声、铠甲碰撞声,汇成一股势不可挡的洪流,向着城外的祭坛滚滚而去。

姬长伯坐在马车里,目光坚定。

“想试试我的剑么?那就来吧,刚好杀鸡儆猴!”

祭坛方向,早早赶来的褒国世子的陈仓军已经把祭坛北面占据。

前来助战的黑衣秦军则远远的集中在祭坛更北面,黑压压的一片,气势上也非常惊人。

东面广阔的平原上,隐隐可见烟尘滚滚,显然正有大军从城固方向袭来。

姬长伯视而不见,麾下锦衣卫按照约定,占据了祭坛南部,与褒国世子的陈仓军相对而立,平分秋色。

姬长伯的车驾行至祭坛前的大道上,姬长伯在侍从和亲卫的护送下,沿着大道,一路往前。

早已等候的褒国世子,一身世子宫装,左手托着褒国印玺,右手拿着一份锦布。

“祭天典礼!开始!”祭坛上,一尊巨大的铜鼎被揭开盖子。

大鼎下的柴火被点燃。

决定褒国命运的祭天大典,正式开始了。

喜欢梦回春秋当大王请大家收藏:()梦回春秋当大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