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梦幻旅游者 > 第296章 香串风波

梦幻旅游者 第296章 香串风波

作者:孤标傲世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09-13 05:20:57 来源:全本小说网

暮春时节,大观园内百花争艳,蜂蝶翩跹。黛玉自姑苏归来已有数日,林如海的后事办得妥帖,却也耗尽了她的心力。这日午后,她独坐潇湘馆内,望着窗外几竿翠竹出神,手中书卷久久未翻一页。

“林姑娘可在?”门外传来紫鹃的声音,“宝二爷来了。”

黛玉还未应答,就见宝玉已掀帘而入。他身着月白长衫,面色急切,三步并作两步走到黛玉跟前,上下打量着她。

“你可算回来了!这一去数月,让我好生牵挂。”宝玉语气中满是担忧与欣喜,“路上可还顺利?身体可还好?”

黛玉见他这般情状,心中微暖,面上却仍淡淡地道:“劳你挂心,一切都好。坐吧,紫鹃,看茶。”

宝玉却不坐下,只从袖中取出一个锦盒,小心翼翼地打开。里面是一串鹡鸰香念珠,颗颗圆润,散发着淡淡幽香。

“这是北静王前日赠我的,说是圣上亲赐的宝物。”宝玉将香串捧到黛玉面前,“我一看就觉得配你,这般清雅之物,合该让你这样的人才配得上。”

黛玉目光掠过那香串,却不接手,只微微蹙眉:“北静王的东西,你怎么好拿来送我?”

“这有什么!”宝玉不以为然,“好东西自然要送给懂得欣赏的人。北静王赠我时也说‘宝剑赠英雄,明珠配美人’,我思来想去,这香串唯有妹妹配得上。”

黛玉仍不接,只问道:“这香串什么来历?北静王为何赠你?”

宝玉这才坐下,娓娓道来:“那日秦可卿出殡,北静王亲临路祭。见了我,便卸下这串念珠赠我,说是前日圣上亲赐的鹡鸰香念珠,权为贺敬之礼。”

听到“圣上亲赐”四字,黛玉眼中闪过一丝警惕。她想起父亲林如海生前曾说过,朝中党派林立,忠顺王府与北静王不和,而贾府因与北静王交好,已引起皇上猜忌。

“这般御赐之物,北静王转赠于你,已是逾矩;你再转赠于我,更是大大不妥。”黛玉摇头道,“你还是好生收着吧。”

宝玉却不明白其中关窍,只道:“妹妹多心了。不过是一串念珠,哪有这许多讲究?我是一片真心觉得它配你...”

话音未落,黛玉忽然起身,语气冷了几分:“什么臭男人拿过的!我不要他。”说罢竟自转身,不再看那香串一眼。

宝玉愣在当场,没想到黛玉反应如此激烈。他讪讪地收起香串,心中既委屈又不解:“妹妹若不喜欢,直说便是,何苦生这么大气?”

黛玉见他如此,知他全然不懂其中利害,心中又是好气又是好笑,却也不便明言,只淡淡道:“我累了,你请回吧。”

宝玉只得起身告辞,临走还回头望了黛玉一眼,眼中满是困惑。

宝玉走后,黛玉独坐窗前,心中波澜起伏。她何尝不知宝玉是一片好意,但那香串背后牵扯的利害关系,让她不得不冷颜相对。

她想起不久前发生的蒋玉菡事件。那条茜香国女国王所贡的汗巾,本是北静王赠予蒋玉菡,蒋玉菡又转赠宝玉的。后来忠顺王府凭此物到贾府要人,害得宝玉被贾政重责,几乎丧命。表面上是为了一个戏子,实则是忠顺王府与北静王明争暗斗,贾府无辜受牵连。

而这串鹡鸰香念珠,比那汗巾更加敏感。这是皇上亲赐北静王的,北静王转赠宝玉,已是不合礼数。若再经宝玉之手传到她这里,万一被外人知晓,不知会惹出多少是非。

黛玉轻叹一声。她虽深居简出,但对朝中局势并非一无所知。父亲林如海生前常在信中提及,皇上对贾府这类老臣世家本就心存忌惮,因他们多与太上皇亲近。北静王作为皇亲国戚,与贾府过从甚密,早已引起朝中非议。

这串念珠若在她手中,被人发现,轻则被误会与北静王有私,重则被疑为贾府与北静王结党的证据。无论哪种,都足以毁掉她的清誉,甚至给贾府招来祸端。

“姑娘何故叹气?”紫鹃端茶进来,见黛玉神色凝重,不由关切问道。

黛玉摇摇头,却不言语。这些朝堂纷争,她不愿让丫鬟们知晓,平白增添烦恼。

紫鹃却会错了意,笑道:“姑娘可是为方才宝二爷的事烦恼?要我说,宝二爷也是一片好心,那香串我看着倒是极珍贵的物事。”

“你懂什么。”黛玉轻斥道,随即又软下语气,“正是珍贵,才不能收。御赐之物,岂是能随意转赠的?宝玉不懂事,我们却不能跟着糊涂。”

紫鹃似懂非懂地点点头,不再多言。

却说宝玉悻悻然回到怡红院,心中仍是郁结。袭人见他面色不悦,忙上前问道:“这是怎么了?方才高高兴兴地去林姑娘那儿,怎么回来就这般模样?”

宝玉将香串取出,放在桌上,叹道:“我好心将北静王所赠的香串送与林妹妹,她不但不收,还发了好大脾气。”

袭人拿起香串细看,不由赞道:“果真是好东西!林姑娘为何不收?”

“她说是什么‘臭男人拿过的’,就掷而不取。”宝玉模仿黛玉语气,却学得不伦不类,引得袭人掩口轻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梦幻旅游者请大家收藏:()梦幻旅游者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笑过之后,袭人正色道:“要我说,林姑娘考虑得是。这御赐之物,不同寻常。北静王赠你,已是逾矩;你再转赠林姑娘,若叫人知道,恐怕于林姑娘清誉有损。”

宝玉这才恍然,拍拍额头道:“是我糊涂了!只想着这香串配她,却忘了这层关系。”随即又忧心忡忡,“那林妹妹会不会以为我是有意害她?”

“这倒不会。”袭人笑道,“林姑娘何等聪明,自然知道二爷是一片真心,只是考虑不周罢了。”

宝玉这才稍稍安心,却仍有些怅然若失。

几日后,贾母院中设宴,众姐妹齐聚。酒过三巡,宝玉见黛玉独自站在廊下望月,便踱步过去。

“那日是我考虑不周,妹妹莫要见怪。”宝玉轻声道。

黛玉回头,见他一脸诚恳,不由微微一笑:“我知你是好意,并未见怪。”

月光下,黛玉面容皎洁如白玉,眼波流转间自带一段风流态度。宝玉看得呆了,一时竟忘了言语。

黛玉被他看得不好意思,侧过身去,轻声道:“那香串你好生收着,别再随意示人了。御赐之物,非同小可。”

宝玉点头:“妹妹说得是。我只是...只是见着好的,就想与你分享。”

这话说得恳切,黛玉心中感动,却也不便表露,只淡淡道:“你的心意我领了。只是如今我们都大了,不比小时候,凡事须得多加考虑。”

二人正说着,忽见宝钗走来,笑道:“你们兄妹二人躲在这里说什么体己话呢?老太太叫大家进去听戏呢。”

黛玉闻言,面色微红,忙道:“这就来。”说罢快步离去。

宝钗目光扫过宝玉,似笑非笑:“宝兄弟近日可好?听说北静王赠了你一串御赐的香串?”

宝玉一惊,忙问:“姐姐如何得知?”

宝钗笑而不答,只道:“这般珍贵之物,可要好生保管才是。”说罢转身离去,留下宝玉一人在原地,心中忐忑不安。

又过数日,贾政召宝玉问话。问完功课,贾政忽然道:“听闻北静王赠你一串鹡鸰香念珠?”

宝玉心中一惊,忙答:“是,儿子不敢怠慢,已好生收藏。”

贾政点头:“北静王厚爱,是你的福分。但御赐之物,非同小可,不可随意示人,更不可转赠他人,明白吗?”

“儿子明白。”宝玉暗自庆幸黛玉那日拒绝了他,若真收下,今日怕是要惹出大祸。

“朝中局势复杂,我们贾府树大招风,一言一行都须谨慎。”贾政难得地与儿子多说了几句,“北静王虽是贤王,但圣心难测...你好自为之。”

宝玉唯唯诺诺地应了,退出书房时,已是冷汗涔涔。

回到怡红院,宝玉左思右想,觉得宝钗定然是得知香串一事后,委婉通过王夫人告知了贾政。心中对宝钗的细心周到不免感激,同时对黛玉的远见更是佩服。

翌日,宝玉特意往蘅芜苑去向宝钗道谢。宝钗却只是淡淡一笑:“宝兄弟言重了。我不过是偶然听母亲提起,说北静王赠了你贵重礼物,想着你年纪小,或许不知轻重,便多嘴提醒了一句。”

宝玉感激道:“姐姐提醒得是。若不是姐姐,我恐怕还会做出糊涂事来。”

宝钗打量他片刻,忽然问:“那日...你莫不是想将香串赠予林妹妹?”

宝玉一怔,不知如何回答。

宝钗了然一笑:“我猜也是。幸好林妹妹聪明,没有收下。否则...”她顿了顿,不再说下去。

宝玉却追问道:“否则如何?”

宝钗摇头:“罢了,这些事不该我们议论。总之你记住,御赐之物非同小可,北静王与贾府交往密切,早已引起朝中非议。我们须得格外谨慎,以免授人以柄。”

宝玉这才明白其中利害,心中后怕不已。

时值端阳佳节,元妃省亲回府。贾府上下张灯结彩,迎接贵妃。宴饮之间,元妃命众姐妹作诗助兴。

迎春、探春、惜春等人各赋诗一首,多是描写园中景致或抒发个人情怀。轮到黛玉时,她略一思索,提笔写下一首《世外仙源》:

“名园筑何处,仙境别红尘。 借得山川秀,添来景物新。 香融金谷酒,花媚玉堂人。 何幸邀恩宠,宫车过往频。”

众人都道好诗,唯有宝钗眼中闪过一丝讶异。她原以为黛玉会作些清高孤傲之词,不料却是一首颂圣诗。

接着宝钗自写了一首,更是巧妙地赞颂皇恩浩荡。

元妃看后大喜,特别赞赏了宝钗黛玉二人的诗作:“果然还是薛林二妹之作与众不同。”

宴散后,宝玉悄悄问黛玉:“妹妹今日怎么作了这样一首诗?倒不像你平日风格。”

黛玉轻声道:“元妃省亲,本是天恩浩荡。我们作诗,自然要感念圣恩,岂可只抒一己之情?”

宝玉笑道:“我还以为妹妹会作‘娇羞默默同谁诉’之类的词句呢。”

黛玉睨了他一眼:“你当我是那等不知轻重的人么?平日里抒写性情也就罢了,这般场合,自然要知道分寸。”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梦幻旅游者请大家收藏:()梦幻旅游者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宝玉闻言,对黛玉更是敬佩。原来她并非一味孤高,而是知世故而不世故,在该周全时比谁都想得周到。

却说那串鹡鸰香念珠,宝玉本已收好不再示人,不料一日忠顺王府的长史官突然来访,指名要见宝玉。

贾政不知何事,忙命宝玉出来相见。长史官态度倨傲,寒暄几句后忽然问道:“听闻北静王前日赠了宝公子一串鹡鸰香念珠?”

宝玉心中一惊,忙道:“大人从何得知?北静王的确厚爱,但...”

长史官打断他:“不知可否取来一观?听说那是圣上亲赐的宝物,我等无缘得见天颜,想借此一睹圣物风采。”

贾政在一旁听得心惊,忙道:“小儿不敢怠慢御赐之物,已好生收藏。且北静王所赠,不便随意示人,还望大人见谅。”

长史官冷笑一声:“贾公何必紧张?不过是想见识见识。还是说...那香串已经不在府上了?”

宝玉心中怦怦直跳,暗道幸好黛玉没有收下,否则今日恐怕难以交代。他定定神,答道:“御赐之物,岂敢轻慢?自然好生收藏着。只是不便示人,还请大人见谅。”

长史官又旁敲侧击了几句,见问不出什么,这才悻悻离去。

送走长史官后,贾政面色凝重地对宝玉道:“看来忠顺王府一直在盯着我们。那香串你千万收好,不要再让任何人知道。”

宝玉连连称是,后背已被冷汗湿透。

次日,宝玉悄悄将此事告知黛玉。黛玉听后,沉吟片刻道:“忠顺王府与北静王素来不睦,这是要找北静王的错处。那香串是御赐之物,北静王转赠于你,本就于礼不合。若被他们拿住这个把柄,不但北静王难逃罪责,连贾府也要受牵连。”

宝玉叹道:“幸亏妹妹那日没有收下,否则若是被他们知道御赐之物在一个女子手中,不知会编排出什么故事来。”

黛玉淡淡道:“我若是收了,不但自己清誉受损,还会给贾府招祸。这等糊涂事,我是断不会做的。”

宝玉看着黛玉,忽然觉得她看似柔弱,实则比许多男子都有见识。不禁感叹道:“妹妹真是冰雪聪明,比我强多了。”

黛玉抿嘴一笑:“你若是少在女儿堆里混,多留心正事,自然也会明白这些道理。”

正说着,忽见王夫人房中的丫鬟来请宝玉。宝玉去后,黛玉独自往回走,路上恰遇宝钗。

宝钗见四下无人,轻声道:“听说昨日忠顺王府的人来了?”

黛玉点头:“是为那香串的事。”

宝钗叹道:“果然如此。我早听说忠顺王府一直在找北静王的错处。那香串若是处理不当,恐怕会酿成大祸。”

二人相视一眼,心中都明白其中利害。宝钗忽然道:“那日宝玉要将香串赠你,你拒绝得好。”

黛玉微微一笑:“姐姐不也提醒得及时?”

宝钗打量黛玉片刻,轻声道:“林妹妹,你我一向不算亲近,但我心里是佩服你的。这府中多是糊涂人,难得有你我这等明白人。”

黛玉闻言,对宝钗的看法也有所改观。原来她并非一味圆滑世故,而是深明大义,顾全大局。

却说宝玉被叫到王夫人房中,原来是薛姨妈来了,带来些时新果品。宝玉陪着说了一会话,薛姨妈忽然问道:“听说前日北静王赠了你一串香串?”

宝玉心中暗惊,怎么连薛姨妈都知道了?只得答道:“是,不过我已好生收起来了。”

薛姨妈点头道:“收起来好。御赐之物,非同小可。听说忠顺王府的人昨日来过了?”

王夫人接口道:“正是呢,莫名其妙地问起香串的事,吓得我心跳不已。幸亏宝玉没有糊涂到处炫耀。”

薛姨妈道:“姐姐不知道,如今朝中局势复杂。忠顺王府与北静王明争暗斗,我们这些人家,稍有不慎就会卷进去。”说着压低声音,“听说皇上对北静王与老臣世家交往过密很是不满呢。”

王夫人叹道:“这些朝堂大事,我们内宅妇人哪里懂得?只是苦了孩子们,连收份礼物都提心吊胆的。”

宝玉在一旁听得心惊肉跳,这才明白黛玉那日为何反应如此激烈。原来这小小一串念珠,竟牵扯着如此复杂的朝堂争斗。

晚间歇息时,宝玉翻来覆去睡不着。想起黛玉那日的态度,愈发觉得她非同一般女子。她看似孤高自许,实则深明大义;看似敏感多疑,实则洞察世事。

次日,宝玉特意往潇湘馆去。见黛玉正在抚琴,便静静站在一旁聆听。琴声淙淙,如流水般清澈,却又带着几分忧思。

一曲终了,黛玉抬头见是宝玉,微微一笑:“怎么不声不响地站着?”

宝玉道:“听妹妹抚琴,如聆仙乐,不忍打扰。”顿了顿,又道:“我是来谢妹妹的。”

黛玉不解:“谢我什么?”

“谢那日妹妹拒收香串。”宝玉诚恳道,“我原以为妹妹是使小性儿,如今才明白妹妹是深谋远虑。若不是妹妹,恐怕我已经惹出大祸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梦幻旅游者请大家收藏:()梦幻旅游者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黛玉轻抚琴弦,淡淡道:“你如今明白了就好。我们身处贾府这般人家,一言一行都有人盯着,不得不谨慎。”

宝玉叹道:“只是这般活着,也太累了。连送个礼物都要思前想后。”

黛玉抬头看他,眼中闪过一丝怜悯:“你呀,就是太过天真。殊不知这世间多少祸事,都因一时不慎而起。”她想起父亲林如海生前教诲,轻声道:“我父亲常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如今想来,真是至理名言。”

宝玉闻言,对黛玉更是敬佩。原来她不止才华横溢,更得父亲真传,深谙世情人心。

却说那串鹡鸰香念珠,宝玉本已收在箱底,不再取出。不料一日贾母忽然问起:“听说北静王赠了你一串香串?取来我瞧瞧。”

宝玉只得取来。贾母仔细看后,叹道:“果真是好东西。只是...”她沉吟片刻,“御赐之物,北静王转赠于你,实在不妥。你还是寻个机会,委婉归还才是。”

宝玉为难道:“这...如何归还?岂不是驳了北静王的面子?”

贾母道:“总比留下祸根强。你就说御赐之物,不敢轻易收受,故而奉还。”

宝玉只得应下。

几日后,北静王府设宴,邀请贾府众人。宝玉趁机求见北静王,委婉表示要归还香串。

北静王闻言大笑:“世侄何必如此拘礼?本王赠你,你收下便是。”

宝玉恭敬道:“王爷厚爱,晚辈感激不尽。只是这是圣上亲赐之物,晚辈年轻识浅,恐保管不周,有负圣恩。还请王爷收回。”

北静王打量宝玉片刻,忽然问:“可是听到什么风声了?”

宝玉不敢隐瞒,只得将忠顺王府长史官来访之事略说一二。

北静王听后,面色微沉,随即笑道:“难得世侄如此谨慎。既然如此,本王就收回吧。免得给你招来麻烦。”

宝玉这才松了口气,心中对黛玉的远见更是佩服不已。

宴席间,宝玉偶遇北静王府的一位老嬷嬷。老嬷嬷见宝玉面生,问起来历,得知是贾府公子,便多说了几句:“王爷最近得了一幅好画,说是令尊推荐的。王爷与贾公真是投缘。”

宝玉谦虚几句。老嬷嬷又道:“王爷最爱才,听说贵府有位林姑娘,才华横溢,不知何时有缘得见?”

宝玉心中一惊,忙道:“表妹深居简出,怕是不便见客。”

老嬷嬷笑道:“老身多嘴了。只是听说林姑娘的父亲是前科探花,王爷最敬重读书人,故而有此一问。”

宝玉回去后,将此事悄悄告知黛玉。黛玉听后,沉吟道:“北静王为何突然问起我?莫非是那香串的事传出去了?”

宝玉道:“不至于吧?你不是没收吗?”

黛玉摇头:“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恐怕那日你欲赠我香串之事,被人知道了。”

宝玉懊恼道:“定是我那日太过张扬,让人看见了。”

黛玉叹道:“事已至此,只好更加谨慎了。日后北静王府若再有人问起我,你一概推说不知便是。”

果然,过了几日,北静王府又派人来请贾府女眷过府赏花。请柬上特意提到“久闻林姑娘才名,盼得一见”。

贾母见状,心下明了,对王夫人道:“北静王府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啊。”

王夫人担忧道:“这可如何是好?黛玉那孩子心气高,恐怕不愿攀附权贵。”

贾母叹道:“且看看再说吧。若是北静王真有此意,倒也不是坏事。只是...”她顿了顿,“黛玉那孩子,心里怕是只有宝玉。”

王夫人默然不语。

赏花那日,黛玉称病未去。宝钗探春等人去了回来,说北静王侧妃特意问起黛玉。

宝玉得知后,忧心忡忡地来看黛玉:“妹妹这可如何是好?北静王府看来是真的注意上你了。”

黛玉却淡然道:“注意便注意,我称病不出就是了。日子一长,他们自然就忘了。”

宝玉叹道:“只怕没那么简单。我听说北静王最是执着,想要的东西没有得不到的。”

黛玉抬头看他,眼中带着几分戏谑:“怎么,你怕我被北静王抢了去?”

宝玉急道:“妹妹还有心思开玩笑!我是真心为你担忧。”

黛玉心中一暖,轻声道:“你放心,我自有分寸。无论如何,我不会给人做妾,更不会攀附权贵。”

宝玉闻言,这才稍稍安心。

然而事情并没有就此平息。不久后,京城中忽然有传言,说北静王看上了贾府的一位表小姐,欲纳为侧妃。

这传言虽未指名道姓,但明眼人都知道指的是黛玉。贾府上下顿时议论纷纷。

宝玉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四处打探传言来源,却无从查起。这日他来潇湘馆,见黛玉仍在安静读书,仿佛外界纷扰与她无关。

“妹妹可听说外面的传言了?”宝玉急切地问。

黛玉头也不抬:“听说了。”

“妹妹不担心吗?万一传言传到宫里,或者北静王府当真来提亲,可如何是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梦幻旅游者请大家收藏:()梦幻旅游者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黛玉放下书卷,微微一笑:“谣言止于智者。我若自乱阵脚,反倒落人口实。”

宝玉叹服:“妹妹真是镇定。若是换作别人,早就惊慌失措了。”

黛玉道:“惊慌有何用?不如静观其变。况且...”她顿了顿,“北静王若真有此意,早就该有所行动了。如今只是传言,恐怕是有人故意放风,试探反应。”

宝玉恍然大悟:“妹妹是说...这可能是忠顺王府散播的谣言?为的是找北静王的错处?”

黛玉点头:“北静王若与大臣家联姻,难免引起皇上猜忌。忠顺王府这招,可谓毒辣。”

果然,不久后,宫中传出消息,皇上对北静王与大臣交往过密表示不满。北静王为表清白,立即上表请罪,并表示绝无纳妃之意。

一场风波,这才渐渐平息。

事后,宝玉对黛玉的远见佩服得五体投地。他想起那日黛玉拒收香串时,自己还觉得她使小性儿,如今才明白那是何等的智慧。

这日,宝玉特意制了一盏荷灯,来到潇湘馆。

“妹妹看这荷灯可好?我亲手做的。”宝玉献宝似的捧上荷灯。

黛玉接过,见那荷灯做得精巧别致,不由笑道:“难为你费心。今天是什么日子,突然送这个?”

宝玉诚恳道:“我是来向妹妹赔罪的。那日我不懂妹妹的深意,还觉得妹妹小题大做。如今才明白,妹妹真是深谋远虑,比我强过百倍。”

黛玉闻言,心中一暖,面上却仍淡淡地道:“你明白就好。日后行事,须得多加思量,不要再莽撞了。”

宝玉连连点头:“妹妹教训的是。我日后一定多向妹妹请教。”

黛玉见他如此诚恳,不由莞尔:“罢了,你我也算一起长大了,你的性子我岂能不知?若要你一下子变得老成持重,反倒不像你了。”

宝玉也笑:“知我者,林妹妹也。”

二人相视而笑,往日芥蒂,在这一笑中烟消云散。

夜幕降临,宝玉告辞离去。黛玉独坐灯下,抚摸着那盏荷灯,心中感慨万千。

她想起父亲林如海生前教诲:“玉儿,你聪明过人,但须知慧极必伤。日后处世,须得外圆内方,既保全自己,又不负本心。”

如今看来,父亲真是有先见之明。在这深宅大院中,她既要保持本真,又得周全大局,实在不是易事。

那串鹡鸰香念珠,看似小事,却牵扯着朝堂争斗、家族兴衰。她若一时糊涂收下,不知会惹出多少祸事。

“姑娘,该歇息了。”紫鹃进来添灯油,见黛玉对着荷灯出神,不由笑道:“宝二爷真是有心,这荷灯做得真精巧。”

黛玉微微一笑,没有回答。心中却想,宝玉虽天真烂漫,不解世情,却有一颗赤子之心,殊为难得。

窗外月光如水,竹影摇动。黛玉轻叹一声,吹熄了灯盏。

深宅大院中,危机四伏,她必须时刻保持清醒,方能在这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保全自己,也不负本心。

而那串鹡鸰香念珠的风波,不过是她人生长河中一个小小的涟漪罢了。未来的路还长,她必须步步为营,方能走得安稳。

月光透过窗棂,洒在黛玉沉静的睡颜上。而她不知道的是,这场风波,只是日后更大风波的一个序曲罢了。

喜欢梦幻旅游者请大家收藏:()梦幻旅游者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