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梦幻旅游者 > 第292章 贾元春浮沉录

梦幻旅游者 第292章 贾元春浮沉录

作者:孤标傲世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09-01 19:48:50 来源:全本小说网

深宫高墙内,一盏孤灯在凤藻宫摇曳不定。贾元春斜倚在绣榻上,面色苍白如纸,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那块“贤德妃”的金匾。这匾额是皇上亲赐,本该是荣耀的象征,此刻在昏暗烛光下却泛着冷冽的光。

“娘娘,该用药了。”贴身宫女捧着药碗轻声提醒。

元春恍若未闻,目光穿过雕花窗棂,似乎看到了多年前那个被迫离开贾府的自己。那时她才十六岁,一顶宫轿将她抬入这深宫大院,从此与亲人天涯两隔。

“今日是初几了?”她忽然问道,声音嘶哑。

“回娘娘,已是腊月二十三了,再过几日便是除夕。”

元春微微颔首,眼角渗出泪来。她想起自己正是元月初一所生,故名“元春”。那时全家都道她命好,生在这样一个吉日,将来必定大富大贵。如今想来,竟是命运开的一个残酷玩笑。

她颤巍巍起身,走到妆台前。铜镜中的女子虽才三十出头,却已两鬓斑白,眼角爬满细纹。这深宫十五年,耗尽了她所有的青春与欢愉。

“你们都下去吧,我想一个人静一静。”

宫女们鱼贯而出,殿门轻轻合上。元春从妆匣底层取出一封已泛黄的家书,那是省亲那日后母亲王夫人悄悄托人送来的。信中字字泣血,告诫她谨言慎行,切莫再吐露任何对皇宫不满之词。

省亲那日的情景,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

那日是正月十五,贾府为迎接她这位皇妃省亲,不惜耗费巨资修建大观园。从宁荣街一直到贾府正门,张灯结彩,金碧辉煌。太监宫女排列成行,绵延数里。

当她乘坐的八宝金顶轿在鼓乐声中缓缓落地时,贾府上下黑压压跪了一地。父亲贾政领头高呼:“恭迎贤德妃娘娘千岁千千岁!”

她扶着太监的手步下轿辇,眼见祖母史太君已是白发苍苍,父母也显老态,不由得鼻尖一酸。在宫中这些年,她无一日不思念家人。那些宫廷盛宴、珠宝华服,都填补不了心中的空洞。

在正厅接受完众人朝拜后,她终于得以与至亲在内室相见。摒去左右,只剩下贾母、贾政、王夫人和她四人时,她一时情难自已,脱口而出:“当日即送我到那不得见人的地方,何必又来接我?”

话音未落,贾政脸色骤变,贾母手中的茶盏险些落地。王夫人急忙上前握住她的手:“娘娘慎言!皇宫乃天子居所,岂是‘不得见人’之地?这话若传了出去,可是大不敬之罪啊!”

元春这才意识到失言,忙强颜欢笑道:“不过是玩笑话,母亲何必紧张。”

但她心里明白,这哪里是玩笑?那深宫高墙,看似金碧辉煌,实则是世上最华丽的牢笼。每日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生怕一言一行有失,连累家族。这样的日子,何尝不是“不得见人”?

贾政连忙转移话题,说起大观园的修建:“为迎娘娘省亲,特建此园。虽耗资不菲,然能博娘娘一笑,便是值得。”

元春不知,这修建大观园的银两,大多来自她姑母贾敏的嫁妆和姑父林如海的遗产。那时林黛玉初入贾府,年纪尚小,对这些财务往来一无所知。贾府上下也无人告诉她,她父亲留下的巨额遗产,正被用来修建这座奢华的园林。

若元春知晓内情,或许会对黛玉多几分怜惜。但她只当是贾府祖产丰厚,未曾多想。在宫中这些年,她早已学会不去过问这些“俗务”。

省亲那夜,元春游览大观园,见处处亭台楼阁,玲珑精致,不由得感叹家中奢靡。行至潇湘馆前,见一瘦弱女孩独自站在竹影下,神情忧郁。

“那是林姑娘,姑太太贾敏的女儿。”王夫人轻声介绍,“父母双亡,怪可怜的。”

元春招手唤黛玉近前,见她虽年纪尚小,却已眉目如画,气质不凡。本想多说几句关怀之语,却见母亲王夫人面露不耐,便只淡淡说了句“好生照顾自己”,就移步他处。

这一细节,黛玉记了许多年。后来她对宝玉叹道:“元妃娘娘省亲那日,我原想她或许会多问几句我的境况,谁知不过敷衍罢了。现在想来,她自有她的难处。”

省亲结束后,元春回到宫中,越发感到孤寂。她深知自己能在后宫立足,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林如海生前在朝中的威望。林如海身为巡盐御史,深得皇上信任,他的突然离世让皇上深感惋惜。提拔元春为贤德妃,某种程度上是对林家的一种补偿。

但这些政治算计,元春并不完全明白。她只当是自己恪守妇道、谨言慎行得来的福分,越发在宫中小心翼翼,生怕行差踏错。

然而几个月后,她却做了一个令贾府上下哗然的决定。

那日,她下旨将端午节礼单送往贾府。贾母得六样,贾政王夫人得五样,李纨凤姐四样,宝玉宝钗四样,黛玉迎春探春惜春却只得二样。

这份礼单明显乱了辈分,小姐们所得竟不如媳妇辈。更令人咋舌的是,赐给宝玉和宝钗的礼物中,竟有红麝香珠、凤尾罗帐、芙蓉簟席等新婚夫妇所用的贴身物件。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梦幻旅游者请大家收藏:()梦幻旅游者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消息传到贾府,黛玉将自己关在房内整整一日不曾出门。紫鹃焦急万分,求了宝玉前来劝解。

黛玉隔门泣道:“我原不在意这些虚礼,只是这分明是娘娘的意思。宝玉与宝钗的婚事,怕是已成定局了。”

宝玉急得跺脚:“这定是母亲在宫中撺掇娘娘!姐姐久居深宫,哪里知道这些世俗之事?”

宝玉猜对了一半。这确实是王夫人通过宫内眼线给元春出的主意,但元春自己也觉得薛宝钗端庄大方,比黛玉更适合做贾府媳妇。她哪会想到,这份礼单伤透了黛玉的心,也在宝玉心中种下了叛逆的种子。

更令人费解的是,不久后元春又下旨命宝玉和众姐妹搬入大观园居住。

那时宝玉已年近十四,在那个年代已不算孩童。贾政本不同意,认为男女有别,同居一园不成体统。但王夫人竭力赞成:“娘娘懿旨,岂可违背?再说园中各有院落,有婆子丫头们看着,能出什么乱子?”

就这样,宝玉和众姐妹搬进了大观园。起初确是诗酒唱和,其乐融融。但日久天长,宝玉在园中越发无所约束。与丫鬟一同沐浴,调戏金钏,逼龄官唱曲...种种行为,渐渐传为笑谈。

这些风声最终也传到了元春耳中。她这才惊觉自己的决定或许不妥,但为时已晚。更让她忧心的是,皇上近来对她日渐冷淡,反而新宠一位姓夏的太监介绍来的周贵人。

元春不知道的是,那夏太监早已被王夫人买通,常在元春面前说薛宝钗的好话,诋毁黛玉小性难相处。元春久居深宫,对外界信息全凭这些太监宫女传递,不知不觉中就偏信了片面之词。

她在宫中的处境也日益艰难。那周贵人不仅年轻美貌,更擅长笼络人心,上下打点得妥妥帖帖。反观元春,因自持身份,不屑与宫人厮混,被人在背后称为“冷面妃子”。

就连宫中的赵姨娘亲戚——一位低等嫔妃,元春也因想起家中赵姨娘的所作所为,而对其冷眼相待。那嫔妃怀恨在心,竟投靠了周贵人,时常在皇上面前进谗言。

元春不知,大祸正在悄悄临近。

那年秋天,边关告急。忠顺亲王领兵出征,却吃了败仗。朝中有人密奏,说是军饷不足所致。皇上震怒,下令彻查国库收支。

这一查,就查出了大问题。多年来,户部银库亏空高达数百万两。进一步追查发现,许多皇亲国戚都曾通过各种名目向国库借款,其中贾府欠款尤为巨大。

更糟糕的是,审计账目时发现了林如海遗产的去向。原本应该充公的巨额财产,竟被贾府挪用大半,其中修建大观园就耗费了数十万两。

皇上勃然大怒。林如海是他最信任的臣子之一,其遗产竟被如此侵吞!加之近来不断有人密报贾府种种不法行为:包揽讼事、高利盘剥、甚至交通外官...

一夜之间,圣眷不再。元春在宫中尚不知情,直到那日清晨,大批锦衣卫突然包围凤藻宫。

“奉旨查抄凤藻宫,请娘娘配合。”带队统领冷面无情。

元春愕然:“这是为何?本宫所犯何罪?”

“娘娘不久便知。”统领一挥手,锦衣卫便开始翻箱倒柜。

最终,他们在元春的妆匣暗格中找到了几封家书。那是王夫人通过太监悄悄送来的,其中不乏对朝政的议论和对其他妃嫔的诋毁之词。元春本应及时销毁,却因思亲情切,私藏了下来。

这些信件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皇上震怒之下,下旨将元春贬为庶人,打入冷宫。贾府也被查抄,贾政、贾赦等获罪下狱。

直到被押往冷宫的那天,元春才从一个小太监口中得知真相:“娘娘恕罪,奴才多嘴说一句:您可知皇上为何如此动怒?那林如海大人是皇上最器重的臣子,他的遗产本该充入国库,却被贾府挪用。皇上原本看在林大人的份上对贾府多有眷顾,谁知...”

元春如遭雷击,顿时明白过来。原来她所以为的荣宠,不过是皇上对林如海的追思;她所以为的贤德,在皇上眼中不过是虚伪做作。

冷宫岁月漫长而煎熬。元春每日对着四壁空墙,回想自己的一生。她想起省亲那日自己的失言,想起那份伤人的节礼清单,想起让宝玉搬进大观园的荒唐决定...每一步都是错,一步步将家族推向深渊。

最让她悔恨的是对黛玉的薄待。那女孩无父无母,寄人篱下,本该得到更多关爱,却因自己的偏颇,在贾府受尽委屈。

“我真是...蠢死的。”元春在冷宫中喃喃自语,泪水早已流干。

在一个寒冷的冬夜,当年那个元月初一出生、被寄予厚望的贾府大小姐,悄无声息地死在了冷宫之中。至死,她都不明白,自己一生的命运早已被政治算计所注定,而她每一步的“愚蠢”,不过是深宫女子无奈的选择。

宫外,林黛玉得知贾府巨变和元春死讯后,独自在潇湘馆哭了整整一夜。第二天,她便病倒了,从此一病不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梦幻旅游者请大家收藏:()梦幻旅游者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而皇宫深处,皇上看着案前奏报元春死讯的折子,沉默良久。最后,他朱笔一挥,批了两个字:

“厚葬。”

到底,他曾真心喜欢过那个元月初一出生的女子。只是在这深宫之中,喜欢是最不值钱的东西。

多年后,新帝登基,大赦天下。贾宝玉在潦倒中听闻此消息,恍惚间似看到了一丝希望。他不顾一身狼狈,前往那已破败不堪的冷宫旧址。在残垣断壁间,他仿佛又看到了元春娘娘当年的身影,高贵却又孤寂。

此时,一道神秘的光芒闪过,竟出现了元春的幻影。元春看着眼前落魄的宝玉,眼中满是悲戚。她轻声道:“宝玉,这世间的荣华富贵皆如梦幻泡影,莫要再执着。”宝玉泪流满面,跪地哭诉这些年的遭遇。

元春长叹一声,“这一切皆是命运弄人,我当年的错误决定,连累了家族。如今你要好好活下去,莫要重蹈覆辙。”说完,幻影渐渐消散。

宝玉似有所悟,他站起身来,拍了拍身上的尘土,带着元春的嘱托,向着远方走去,开始了新的人生。

时光流转,贾府的故事渐渐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而贾宝玉在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后,心性也愈发沉稳。

一日,他路过一处小镇,听闻此处有一位能知过去未来的奇人。宝玉鬼使神差地寻了过去。奇人看了看宝玉,缓缓开口:“你与那已逝去的贤德妃缘分未尽。”宝玉惊愕不已,忙追问缘由。

奇人笑道:“当年元春娘娘之死,乃命运使然,却也有一股神秘力量在背后推动。如今机缘巧合,你若能寻得三件与元春娘娘相关之物,便可解开当年谜团,也能让娘娘的灵魂得以安息。”

宝玉听后,毅然踏上了寻找三件物品的征程。他深知,这不仅是为了揭开真相,更是为了完成与元春娘娘之间未竟的缘分,让那段尘封的往事有一个真正的了断。

喜欢梦幻旅游者请大家收藏:()梦幻旅游者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