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梅超风传奇 > 第4章 渡口税银迷踪

梅超风传奇 第4章 渡口税银迷踪

作者:凌霄异客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09-11 16:42:04 来源:全本小说网

梅超风与程瑶迦离开白鹿书院,沿泗水顺流而下。这日午后,船至一处名为“落马渡”的码头,只见两岸芦苇丛生,渡口处停泊着十几艘乌篷船,挑夫们扛着货物往来穿梭,吆喝声与水声交织,倒比山间书院多了几分市井喧嚣。只是码头上的税卡前,围着一群面色焦急的商贩,与周遭的热闹格格不入。

程瑶迦正趴在船舷看水鸟,忽闻税卡方向传来争执声,便拉着梅超风下船。“前辈,咱们去看看热闹。”她性子活络,脚步轻快,刚走近便听见一个红脸膛的汉子在拍桌子:“王税吏!上个月刚涨了一成过路费,这个月又要加两成,还让不让人活了?”

被称作王税吏的是个矮胖中年,穿着半旧的皂隶服,手里把玩着一串铜钱,眼皮都没抬:“张掌柜,这是上面的规矩。最近河道整修,需得加征‘河工捐’,你要是不想交,这货就别想过岸。”

张掌柜气得发抖:“整修河道?我上礼拜才从上游来,哪见着半个修河的工匠?分明是你们想中饱私囊!”

王税吏猛地拍桌站起:“你敢污蔑官差?来人,把他的货扣了,带回去问话!”两个衙役立刻上前扭住张掌柜,周围商贩敢怒不敢言,纷纷低下头去。

梅超风虽看不见,却听出张掌柜挣扎时带倒了货箱,里面滚出几颗圆滚滚的栗子——想必是做干果生意的。她指尖在袖中微蜷,对程瑶迦道:“这税银,来得蹊跷。”

程瑶迦点头,拉过一个蹲在地上抽烟袋的老船工:“老伯,这落马渡的税银,一直这么高吗?”

老船工瞥了税卡一眼,压低声音:“姑娘是外乡人吧?三个月前换了个税吏头头,姓赵,听说跟县里的通判沾亲。打那以后,税就没断过涨,先是‘船板捐’,再是‘缆绳钱’,如今又冒出个‘河工捐’,照这么下去,咱们这渡口迟早得黄!”

“就没人去告官?”程瑶迦追问。

“告?”老船工冷笑,“前阵子有个布商去县衙递状子,结果被安了个‘偷税漏税’的罪名,打了三十大板,现在还躺在家呢。听说那赵头头有个账本,记着谁家交了多少‘孝敬’,谁家没交,交得多的就能少上税,没交的就往死里刁难。”

梅超风忽然问:“那账本,谁见过?”

老船工摇头:“听说锁在税卡的柜子里,只有赵头头和王税吏能碰。不过……”他顿了顿,“前几天夜里,我起夜时,看见税卡后窗亮着灯,好像有人影在里面翻东西,第二天赵头头就发了疯似的骂人,说丢了样要紧东西。”

程瑶迦眼睛一亮:“莫非是账本丢了?”

“说不准,”老船工磕了磕烟袋,“但自那以后,税卡查得更严了,连咱们船工带的干粮都要翻一遍。”

正说着,税卡那边忽然一阵骚动。只见一个穿青布短打的年轻人冲了出来,手里攥着个布包,后面跟着王税吏和几个衙役。“抓住他!他偷了税银!”王税吏喊得声嘶力竭。

年轻人慌不择路,竟一头撞进梅超风怀里。梅超风反手一扣,便卸了他的力气。年轻人急道:“我没偷!那是我爹的救命钱!”

王税吏追上来,喘着粗气道:“还敢狡辩?搜!”衙役们立刻上前,从年轻人怀里抢过布包,打开一看,里面果然是几十两银子,还有一张药铺的药方。

“这银子上有官印,分明是税银!”王税吏指着银子上的印记,“人赃并获,你还想抵赖?”

年轻人急得满脸通红:“那是我去药铺赎药的银子!我爹得了肺痨,这是我好不容易借来的,怎么会有官印?”

梅超风指尖拂过银子边缘,沉声道:“这官印是新盖的,边缘还有朱砂粉末。倒是这药方,纸角都磨破了,看着有些日子了。”

程瑶迦接药方一看,上面写着“川贝、知母、杏仁”等治肺痨的药材,落款是“济世堂”,日期是半个月前。“这药方是真的,”她看向王税吏,“你说银子是税银,可有凭证?”

王税吏被问得一噎,强辩道:“税银都有官印,这还不够?”

“不够,”梅超风冷冷道,“税银入库有登记,哪一笔是何时收的,收的谁的,都该有账。你若拿不出账,凭什么说这是税银?”

周围商贩纷纷附和:“对!拿账本来!”

王税吏脸色发白,支吾道:“账本……账本锁着呢,赵头头不在,我打不开。”

“我看是根本没有账吧,”梅超风步步紧逼,“或者说,账本上的数目,根本对不上实际收的税银?”

这话戳中了要害,王税吏额头冒汗,却硬着头皮道:“你是什么人?敢管官差办案?”

“路过的,”梅超风语气平淡,“只是见不得有人平白被冤。你若执意要抓人,不如先说说,为何税银会出现在药铺的赎金里?是税银被人偷了卖给药铺,还是有人故意在他的银子上盖了官印?”

周围人顿时议论起来:“说不定是税吏自己监守自盗,嫁祸给这小子!”“前几天赵头头不是说丢了东西吗?肯定是丢了税银!”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梅超风传奇请大家收藏:()梅超风传奇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王税吏见状,狠狠瞪了年轻人一眼,对衙役道:“先把他带回税卡,等赵头头回来发落!”

“不能让他们把人带走!”程瑶迦挡在前面,“你们分明是想屈打成招!”

梅超风对年轻人道:“你叫什么名字?家住哪里?”

“我叫周小五,就住在渡口东边的周家村,”年轻人急道,“我爹昨天咳血昏迷,济世堂的掌柜说要先交银子才能赎药,我这才去亲戚家借了银子,没想到刚到税卡就被他们拦住了。”

“济世堂的掌柜可作证?”梅超风问。

“可以!我这就去叫他来!”一个挑夫喊道,转身便往镇上跑。

王税吏见状,知道再拖下去对自己不利,便道:“既然如此,就等济世堂的人来对质。但这小子得留在税卡,不准乱跑!”

众人跟着来到税卡。这税卡是间简陋的瓦房,里面摆着一张桌子和几个柜子,墙角堆着些账本。梅超风走到柜子前,伸手摸了摸锁孔:“这锁是黄铜的,钥匙该有三寸长,上面刻着‘落马渡’三个字。”

王税吏一惊:“你怎么知道?”

梅超风没理他,继续道:“但锁芯是新换的,像是最近才换的。”她转向周小五,“你去借钱时,谁见过你的银子?”

周小五想了想:“我去了表姑家、二伯家,还有村头的李木匠……对了,李木匠说他前阵子在税卡附近捡到过一块碎银子,上面也有官印,当时还觉得奇怪呢。”

“捡到过官印银子?”程瑶迦追问,“是什么时候的事?”

“大概十天前,”周小五道,“他说就在税卡后窗底下捡的。”

梅超风与程瑶迦对视一眼——老船工说过,十天前税卡后窗夜里有动静。

这时,济世堂的掌柜匆匆赶来。他看了看银子,又看了看药方,肯定道:“这银子确实是周小五昨天拿来赎药的,当时我还给他开了收据。至于官印,我可没见过。”他从怀里掏出一张收据,上面写着“今收到周小五药费纹银三十两”。

证据确凿,王税吏脸色灰败,却仍嘴硬:“就算银子是他的,那官印怎么解释?”

“这官印,是有人故意盖上去的,”梅超风走到桌前,拿起砚台里的朱砂,“这朱砂里掺了松香,盖出来的印记才会这么清晰,而且不容易掉色。寻常税银用的朱砂不会加松香,看来是有人早有准备。”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在场的人:“前几天赵头头说丢了东西,想必就是这掺了松香的朱砂。有人偷了朱砂,又配了钥匙,打开柜子在周小五的银子上盖了官印,想嫁祸于他。而这么做的目的,无非是想掩盖另一件事——真正的税银,早就被人偷了。”

众人哗然:“难怪税银涨得这么厉害,原来是被他们自己贪了,怕被发现,就想找个人顶罪!”

王税吏浑身发抖,突然“扑通”一声跪下:“是赵头头!都是他干的!他让我帮忙改账本,把收上来的税银偷偷运走,换成普通银子存起来。前几天他发现少了一包朱砂,就怀疑是内部人干的,正好周小五来交税卡附近经过,他就想出这个主意,让我把官印盖在周小五的银子上,把偷税银的罪名推给他!”

“那账本呢?”程瑶迦追问。

“真账本被他藏在镇上的赌坊里,”王税吏哭道,“他说那里最安全,没人会去查。”

当下,几个胆大的商贩跟着衙役去镇上赌坊搜查,果然找到了一本真账本。上面详细记录着三个月来的税银收入,其中近半数都被标注为“河工捐”,却没有对应的支出记录。而在账本最后几页,还记着赵头头将银子交给县里通判的日期和数目。

“难怪告不倒他,原来是有通判撑腰!”张掌柜气得把账本拍在桌上。

梅超风拿起账本,指尖抚过那些墨迹:“这就叫‘上梁不正下梁歪’。通判身为朝廷命官,不思体恤百姓,反倒与税吏勾结,中饱私囊,难怪百姓怨声载道。”

程瑶迦想起一个民间故事,叹道:“这让我想起‘强项令董宣’的故事。东汉时,湖阳公主的家奴杀人,董宣拦住公主的车驾,当场处死家奴。公主向光武帝告状,光武帝要董宣向公主磕头谢罪,董宣宁死不从,说‘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光武帝最终不仅没罚他,还赏了他三十万钱。如今这通判,要是有董宣一半的风骨,也不至于纵容下属如此作恶。”

“董宣能挺直腰杆,是因为光武帝肯听劝,”梅超风将账本递给张掌柜,“若上位者昏聩,再强的项颈,也难免被折断。但百姓的眼睛是亮的,账本可以改,人心却改不了。就像这渡口的水,看似平静,底下的暗流从来都在。”

正说着,外面传来马蹄声。原来是县里的新知县路过,听闻渡口出事,特意赶来查看。这新知县是个年轻书生,名叫顾清,刚上任不久,听闻事情经过,又看了真账本,气得脸色铁青:“竟敢如此贪赃枉法!来人,立刻将王税吏和赵头头抓起来,连同那通判,一并上报巡抚大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梅超风传奇请大家收藏:()梅超风传奇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顾清又对周小五道:“是本县失察,让你受委屈了。这些银子你拿回去给你爹治病,药费由县衙报销。”他转向众商贩,“从今往后,落马渡的税银恢复旧制,所有收支都张榜公布,接受百姓监督。若再有官吏敢中饱私囊,本县定严惩不贷!”

众人欢呼起来,老船工抹着眼泪道:“总算盼来个清官了!”

梅超风与程瑶迦悄悄退出人群。程瑶迦笑道:“没想到这么快就解决了,顾知县倒是个好官。”

“好官易得,好制度难得,”梅超风望着渡口来来往往的船只,“今日靠顾知县,明日若换个贪官,难道还要再等一个周小五被冤吗?真正能管住官吏的,不是个人的清廉,是让百姓能说话、敢说话的规矩。就像这账本,只有摊在阳光下,才不容易被篡改。”

程瑶迦若有所思:“前辈是说,要让百姓有监督官吏的权力?”

“不止是权力,是权利,”梅超风纠正道,“百姓交税,是为了让官府替他们做事,就像雇人干活,自然有资格看账本、提意见。可如今的世道,百姓倒像是欠了官府的,连问一句都不敢。这不是道理,是颠倒。”

她顿了顿,又道:“《孟子》里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可多少人把这话忘了?他们以为百姓是草芥,可以随意踩踏,却不知草能长成燎原之势。就像这落马渡的芦苇,看似柔弱,秋天一把火,能烧遍整个河岸。”

程瑶迦望着夕阳下的芦苇荡,忽然道:“我现在明白为什么前辈总说‘道理比刀剑有力’了。刀剑能杀一个贪官,道理却能让贪官不敢再贪。”

梅超风嘴角微扬:“刀剑是治标,道理是治本。但道理要深入人心,需得有人讲,有人听,有人信。就像顾知县今日张榜公布税银,便是在讲道理——告诉百姓,你们有知情权,这便是种下一颗种子。”

两人登上乌篷船,船缓缓驶离落马渡。程瑶迦回头望去,只见税卡前围的人渐渐散去,挑夫们又开始吆喝着搬运货物,只是这一次,他们的声音里多了几分轻快。顾知县正站在岸边,指挥衙役张贴新的税银制度,夕阳洒在他身上,竟有几分耀眼。

“你说,那本真账本能流传出去吗?”程瑶迦问。

“会的,”梅超风闭目靠在船舷上,“百姓会把它当成故事讲,讲给孩子听,讲给邻村人听。讲得多了,就成了规矩——告诉后来的官吏,别想糊弄百姓,我们认得账本,也认得道理。”

船行渐远,渡口的喧嚣被水声吞没。梅超风指尖轻轻敲击着船板,像是在数着什么。程瑶迦知道,她不是在数水浪,是在数那些正在悄悄改变的东西——或许是一个渡口的税银,或许是一个知县的决心,或许是百姓心中那点重新燃起的、敢说“不”的勇气。

而这些,比任何凌厉的爪法都更让她心安。她走过太多黑暗,才明白真正的光明,从来不是来自刀光,而是来自那些愿意相信道理、坚守道理的人。就像这落马渡的水,无论被多少泥沙搅浑,终究会慢慢澄清——因为水往低处流,理往明处走,从来都是如此。

喜欢梅超风传奇请大家收藏:()梅超风传奇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