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都市白领 > 落土的星星 > 第四十八章 教室里的约定

落土的星星 第四十八章 教室里的约定

作者:骏青追日 分类:都市白领 更新时间:2025-08-27 07:26:15 来源:全本小说网

晨读课的铃声刚落,楚运欢就从书包里掏出志愿表,笔尖悬在“报考院校”一栏上方,指尖微微发颤。阳光透过窗户落在纸页上,把“博川师范学院”几个字照得格外清晰——经过田埂上的商量,他终于不再犹豫,要把这个藏在心里许久的目标,郑重地写下来。

“唰唰”的笔尖划过纸张,黑色的字迹在格子里落下,一笔一划都透着股坚定。写完最后一个“院”字,楚运欢长舒一口气,在旁边画了个小小的讲台,讲台上放着片玉米叶书签的简笔画——这是他和农村、和物理的联结,也是他未来想带给学生的“田埂知识”。

“写好了?”吴文娇的声音从旁边传来,她探过头,看见志愿表上的“博川师范学院”,眼睛突然亮了。没等楚运欢回应,她就翻开自己的志愿表,在“汉语言文学”专业旁画了颗星星,星星旁边写着:“以后咱们可以搭档教语文和物理,我讲‘从泥土里长出的诗’,你讲‘农具里的力学’,肯定能让学生喜欢。”

楚运欢看着吴文娇笔下的星星,突然觉得心里暖暖的。他想起两人在操场边约定“一起考博川师范”的夜晚,想起她帮自己改英语作文时的认真,现在这个约定终于具象成了志愿表上的文字和图案,像两颗紧紧靠在一起的种子,即将在同一片土壤里发芽。

“咱们还可以一起设计课程,”楚运欢的灵感突然涌上来,“比如用你的语文课讲《桃花源记》,我就用物理课讲桃花源里的水车原理;你教学生写‘家乡的庄稼’,我就带他们用玉米叶做力学实验。”吴文娇笑着点头,在志愿表上添了个小小的水车:“这个主意好!到时候咱们的课肯定是学校最受欢迎的。”

两人正说得热闹,王磊抱着篮球冲了进来,篮球服的袖口还沾着汗。他把自己的志愿表往桌上一拍,“体育教育”四个字被红笔描得格外粗,像田埂上刚栽下的玉米苗,笔挺挺地立着:“从今天起,我每天陪你晨跑,你帮我补物理,我帮你练体能——高考要考体育呢,你体能要是不过关,再好的成绩也白搭。”

楚运欢看着王磊的志愿表,忍不住笑了——他的字虽然歪歪扭扭,却把“博川师范学院”几个字写得格外认真,旁边还画了个篮球架,篮筐里挂着颗星星。“行啊!”楚运欢拍了拍他的肩膀,“每天早上五点,操场见,谁迟到谁请吃烤红薯。”

王磊用力点头,从书包里掏出个记满篮球战术的本子:“我还把物理公式和篮球结合了,你看,‘抛物线运动’就是投篮时的轨迹,‘摩擦力’就是鞋底和地面的抓地力。”他指着本子上的草图,“以后我教体育,也能用这些知识给学生讲战术,让他们觉得体育不只是跑跳。”

赵晓慧抱着厚厚的笔记本走过来,她的志愿表上填着博川师范的英语专业,封面上贴着片晒干的薰衣草。“这是我整理的‘三农词汇’笔记,”她把笔记本递给楚运欢和吴文娇,“里面有‘agriculture’‘irrigation’这些和农村相关的单词,还有对应的例句,比如‘The farmers use new methods to improve agriculture’(农民用新方法发展农业),说不定高考作文能用上。”

楚运欢翻开笔记,里面用不同颜色标注着单词的用法,还画了小小的玉米、拖拉机图案帮助记忆。“太实用了!”他指着“sustainable development”(可持续发展)这个词,“上次写‘家乡的变化’作文,我就想不起来这个词,现在有了你的笔记,肯定能写得更好。”

互助组的成员们围在桌旁,志愿表一张张铺开,像一片小小的“梦想田”:楚运欢的物理教育配玉米叶,吴文娇的汉语言文学配星星,王磊的体育教育配篮球架,赵晓慧的英语专业配薰衣草。阳光落在这些志愿表上,把每个人的笑容都镀上了层金边。

“叮铃铃”的上课铃响起时,李老师抱着厚厚的招生简章走进教室。她把一张博川师范学院的简章放在楚运欢桌上,扉页上是她娟秀的字迹:“我的老师就是这所学校毕业的,他常说,教育是让更多人看见光的事业。”

楚运欢轻轻翻开简章,突然发现里面夹着张泛黄的老照片。照片上,年轻的李老师穿着师范学院的校服,站在学校门口,身边的老人戴着老花镜,笑得格外慈祥——正是李老师常提起的恩师,那个教她“错题是路标”的老教师。

“这张照片我保存了二十年,”李老师的声音带着点怀念,“当年我和你们一样,也是农村出来的复读生,犹豫要不要报师范。是我的老师告诉我,农村孩子更懂农村,更能帮农村的孩子看见光。”她指着照片里的老人,“现在他已经退休了,在老家的村里办了个小课堂,教孩子们读书写字。”

楚运欢摩挲着照片的边缘,突然觉得眼眶有些发热。他想起李老师帮吴文娇申请助学金,想起她用自己的经历鼓励大家,想起她办公室那盏总为学生亮着的灯,突然明白,教育的光就是这样一代代传递的——从李老师的恩师,到李老师,再到他们这些即将报考师范的学生,像田埂上的玉米,一茬接一茬,把希望传下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落土的星星请大家收藏:()落土的星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我把这张照片送给你,”李老师笑着说,“等你考上博川师范,也可以在学校门口拍张照片,将来传给你的学生,让他们也知道,教育是件有温度的事。”

楚运欢小心翼翼地把照片夹回简章,心里突然充满了力量。他看着身边的吴文娇、王磊、赵晓慧,看着他们志愿表上的梦想,看着李老师眼里的期待,突然觉得,教室里的这个约定,不只是几个人的高考目标,更是一群农村孩子对教育的承诺——他们要带着从农村学到的知识,回到农村,让更多像他们一样的孩子,能通过教育看见光,走向更远的地方。

下午的自习课,楚运欢把博川师范的简章贴在课桌右上角,旁边是他的志愿表和李老师送的老照片。王磊也把自己的志愿表贴了上去,还在旁边画了个小小的晨跑路线图:“明天早上五点,操场见,谁也不许迟到!”

吴文娇把赵晓慧的“三农词汇”笔记复印了几份,分给互助组的每个人:“咱们每天背五个单词,周末一起默写,争取高考英语都考到 110分以上。”赵晓慧则拿出英语听力材料:“每天晚自习前,咱们一起听二十分钟,提高听力成绩。”

教室里的学习氛围越来越浓,每个人都为了共同的目标努力着。楚运欢帮王磊补物理时,会用篮球举例讲运动学;王磊陪楚运欢晨跑时,会教他调整呼吸节奏;吴文娇和赵晓慧则一起整理语文和英语的复习资料,分享学习心得。

放学时,楚运欢背着书包,手里攥着那张老照片,脚步轻快地往家走。路过村口的小卖部,张大山正在给村民们分新到的化肥,看见他,笑着喊:“楚家小子,听说你报了博川师范?好好学,将来回村里教孩子,我给你当助教!”

楚运欢愣了愣,随即笑着点头:“好啊!到时候我教物理,您教种地,咱们一起给孩子上‘田间课堂’。”张大山的耳朵有点红,从口袋里掏出个烤红薯塞给他:“路上吃,别饿肚子。”

回到家,楚运欢把老照片拿给父亲看。父亲拄着拐杖,仔细端详着照片里的老人:“这就是李老师的恩师?看着就是个实在人。”他把照片递还给楚运欢,“你要像他们一样,做个好老师,别辜负了李老师的期望,别辜负了村里人的支持。”

楚运欢点点头,把照片放在书桌最显眼的位置。他翻开博川师范的简章,看着里面的校园照片、专业介绍,突然觉得,自己离梦想越来越近了。他拿出笔,在简章的空白处写下:“我要成为像李老师和她恩师那样的人,让教育的光,照亮农村的每一片田埂。”

第二天早上五点,楚运欢准时出现在操场。王磊已经在那里等着了,手里拿着两个热乎的馒头:“我从食堂买的,晨跑前垫垫肚子。”两人沿着跑道跑起来,晨光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像两条并肩前行的路。

“等咱们考上博川师范,”王磊边跑边说,“我要加入学校的篮球队,你要加入物理兴趣小组,吴文娇加入文学社,赵晓慧加入英语角,咱们都要成为学校里最优秀的学生!”

楚运欢笑着点头,风在耳边吹过,带着春天的气息。他知道,教室里的约定不是一句空话,而是他们要用汗水和努力去实现的梦想。只要他们一起坚持,一起努力,总有一天,他们会站在博川师范的校园里,一起迎接属于他们的未来,一起把教育的光,带回生他们养他们的这片土地。

晚自习时,楚运欢把自己的感悟写在日记本上:“今天和吴文娇、王磊、赵晓慧约定,一起考上博川师范,一起回农村教书。李老师说,教育是让更多人看见光的事业,我想,我们就是要成为那束光,照亮农村孩子的梦想。”他在旁边画了四个挨在一起的小人,分别拿着物理书、语文书、篮球和英语词典,小人上方画着颗大大的星星,星星下面写着“我们的约定,一定实现!”

月光透过窗户照在日记本上,把字迹照得清清楚楚。楚运欢合上本子,心里充满了期待——他仿佛已经看到,几年后,他们几个人站在乡镇中学的校园里,楚运欢在讲台上用农具讲物理,吴文娇在教室里教学生写“家乡的诗”,王磊在操场上带学生打篮球,赵晓慧在语音室里教学生说英语。而李老师和她的恩师,正站在远处,笑着看着他们,像看着田埂上茁壮成长的庄稼,充满了希望。

喜欢落土的星星请大家收藏:()落土的星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