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二章 再闻酒桌文化
上午11点半,中远航运总部38楼会议室里,签字笔在协议上落下最后一笔,唐·本杰明与魏家福交换协议副本,指尖相触时,两人都露出了会心的笑容。这场从昨夜外滩闲谈就埋下默契的谈判,最终以远超预期的效率敲定,没有冗长的拉锯,没有刻意的刁难,更像是两位惺惺相惜的合作者,在对的节奏里完成了一场水到渠成的约定。
“唐先生,协议签了,心里的石头也落了。”魏家福将协议仔细折好,放进随身的公文包,“中午别在公司食堂对付了,我带你去个好地方——上海老城区里有家私房菜,专做本帮菜,每天只接两桌,想吃还得提前预定,今天正好有个空位,让你尝尝地道的上海味道。”
唐·本杰明本就对上海菜颇有好感,听到“私房菜”“每天两桌”,顿时来了兴趣:“魏总费心了,我正好想多尝尝上海的特色,那就恭敬不如从命。”
一行人收拾好文件,分乘三辆车出发。魏家福与唐·本杰明同乘一辆,李建国坐在副驾驶,车厢里没有了谈判时的严肃,反而多了几分家常的松弛。“唐先生,关于日月集团和唐氏铁艺,我知道的确实有限。”魏家福靠在座椅上,望着窗外掠过的老洋房,语气诚恳,“当年跟你爷爷见面,我也只是远远的观看,无法走近聊天。昨天也是在看老资料时,偶然看到‘日月集团’的标注,才隐约知道些皮毛。”
唐·本杰明握着车窗边的扶手,轻轻点头:“魏总能告诉我这些,已经帮了我大忙了。其实我现在也没打算急着查,现在的日子挺好,贞观集团能稳步发展,偶尔像这样尝尝各地的美食,已经很满足了。”他说的是真心话——突如其来的家族秘密虽然震撼,但比起盲目追寻未知,他更在意眼下能掌控的生活。
魏家福闻言笑了:“你这心态好,不急躁,沉得住气。不过有些事啊,不是你想躲就能躲的,说不定哪天,日月集团的人就主动找你了。”
车子驶出陆家嘴的高楼群,拐进一条布满梧桐树的老街道,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路面,斑驳的光影里,老洋房的红砖墙、复古的路灯、门口摆着花盆的小店,处处透着上海的烟火气。最终,车子停在一栋三层的小洋楼前,门口没有招牌,只有一扇雕花的木门,门旁挂着一个小小的铜铃。
“到了,这就是‘沪上小筑’。”魏家福率先下车,轻轻按了按铜铃,木门很快被一位穿着蓝布旗袍的阿姨打开,脸上带着亲切的笑容:“魏先生,您来啦,预定的‘听松阁’已经备好茶了。”
众人跟着阿姨走进洋楼,一楼是开放式的厨房,能看到厨师正在灶台前忙碌,锅里飘出的香气带着酱油的醇厚;二楼是用餐区,每个包间都以古画命名,“听松阁”的窗户正对着庭院里的桂花树,虽然不是花季,却依旧能想象到秋日飘香的模样。
包间里摆着一张圆形的红木餐桌,能容纳十二人,桌上已经摆好了精致的骨瓷餐具,旁边的博古架上放着几件青花瓷,透着典雅的中式韵味。“大家随便坐,别拘谨。”魏家福招呼着众人,特意拉着唐·本杰明坐在主位旁,“唐先生,今天你是贵客,坐我旁边。”
唐·本杰明没有推辞,顺势坐下,目光扫过餐桌——菲利普坐在他对面,旁边是陈默和周明;杰森、罗伊、帕克三位保镖则坐在靠近门口的位置,时刻保持着警惕;中远的张总、刘总、陈总坐在另一侧,林薇和赵娜两位公关美女则分别坐在菲利普和唐·本杰明身边,正好填补了空位。
“唐先生,第一次来‘沪上小筑’吧?”林薇笑着递过菜单,“这里的菜都是老板亲自定的,每天的食材都是凌晨从市场新鲜运来的,您可以先看看,有没有特别想吃的,没有的话,我们就按老板推荐的套餐上。”
唐·本杰明接过菜单,上面的菜名透着浓浓的上海风情——“秃黄油捞饭”“蟹粉豆腐羹”“本帮酱鸭”“响油鳝糊”……每一道都让他食欲大增。“不用看了,就按老板推荐的来,魏总推荐的肯定错不了。”
魏家福笑着点头:“还是唐先生爽快,我每次来都点套餐,省心,还能吃到最地道的味道。小张,把我存的那两箱飞天茅台拿过来,今天高兴,得好好喝几杯。”
没过多久,服务员就端着托盘陆续上菜,每一道菜都像艺术品一样精致,摆盘考究,香气扑鼻。二十六道菜分为冷菜、热菜、汤品、主食和甜点,循序渐进,层层递进,让人目不暇接。
最先上桌的是六道冷菜,每一道都透着上海菜的细腻:
- “水晶肴肉”:选用猪前蹄,经过腌制、焯水、蒸煮等多道工序,肉质晶莹剔透,切片后蘸上姜丝醋,入口即化,没有丝毫油腻感,反而带着淡淡的肉香。
- “四喜烤麸”:烤麸吸满了酱油、糖、料酒调制的酱汁,搭配木耳、香菇、花生米,口感松软有嚼劲,甜咸适中,是上海人餐桌上常见的开胃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洛杉矶五金店的多面人生请大家收藏:()洛杉矶五金店的多面人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醉蟹”:选用太湖的大闸蟹,用黄酒、白酒、糖、盐浸泡而成,蟹肉雪白细嫩,蟹黄饱满,带着浓郁的酒香,却不冲鼻,让人回味无穷。
- “凉拌马兰头”:马兰头是上海春季的时令蔬菜,焯水后切碎,与香干丁混合,淋上香油和生抽,清爽解腻,带着淡淡的青草香。
- “酱萝卜”:选用本地的白萝卜,经过长时间的腌制,外皮呈深褐色,内里却依旧清脆,咬一口,甜中带咸,带着浓郁的酱香,非常开胃。
- “糟三样”:由糟鸡、糟鸭舌、糟毛豆组成,用陈年的酒糟腌制,鸡肉细嫩,鸭舌Q弹,毛豆清香,每一口都带着酒糟的独特风味。
冷菜刚上桌,热菜就紧跟着上来,二十六道菜中,最具特色的六道热菜,每一道都让人眼前一亮:
- “秃黄油捞饭”:这是“沪上小筑”的招牌菜,选用十只大闸蟹的蟹黄和蟹膏,加上猪油、姜末、料酒慢炒而成,盛在一个小小的砂锅里,旁边配着一碗白米饭。服务员将秃黄油浇在米饭上,金黄的蟹黄裹着米粒,香气瞬间弥漫整个包间。唐·本杰明舀了一勺放进嘴里,蟹黄的鲜美、猪油的醇厚、姜末的清香在嘴里散开,每一口都让人满足,忍不住感叹:“这才是真正的蟹味!”
- “蟹粉豆腐羹”:与普通的蟹粉豆腐不同,这里的豆腐选用的是嫩豆腐,切成小块,与蟹粉、鸡蛋、香菇丁一起煮成羹,口感顺滑,蟹粉的鲜味完全融入豆腐中,没有一丝腥味。魏家福笑着说:“这道菜最考验厨师的火候,豆腐不能煮老,蟹粉不能煮散,得刚刚好才行。”
- “本帮酱鸭”:选用本地的麻鸭,用酱油、糖、料酒、八角、桂皮等调料慢炖两个小时,直到鸭肉酥烂,酱汁浓稠。鸭子被切成大块,皮呈深褐色,肉质细嫩,咬一口,酱汁的甜咸完全渗透到肉里,连骨头都带着香味。林薇介绍道:“这酱鸭的酱汁是老板家的秘方,每天都要熬制四个小时,所以味道特别地道。”
- “响油鳝糊”:鳝鱼选用的是笔杆鳝,去骨后切成丝,用猪油爆炒,加入酱油、糖、料酒、胡椒等调料,最后浇上滚烫的香油,上桌时还“滋啦”作响,香气扑鼻。鳝丝滑嫩弹牙,胡椒的微辛解腻,配上底下垫着的茭白丝,清爽可口。周明尝了一口,忍不住点头:“比昨晚桂花楼的还好吃,这火候把握得太准了。”
- “葱烧海参”:海参选用的是大连的辽参,泡发得恰到好处,口感Q弹有嚼劲,与葱段一起用酱油、糖、料酒慢烧,葱段吸满了海参的鲜味,海参则带着葱段的清香,两者相得益彰。陈默是第一次吃上海做法的海参,惊讶地说:“没想到海参还能这么做,比北方的葱烧海参多了几分甜味,更合我的口味。”
- “清蒸鲥鱼”:鲥鱼是长江的名贵鱼类,肉质细嫩,脂肪含量高,清蒸最能体现它的鲜美。厨师在鱼身上铺着一层姜丝和葱段,蒸好后淋上生抽和香油,鱼肉雪白,入口即化,带着淡淡的鱼香,没有丝毫腥味。魏家福感叹道:“现在正宗的长江鲥鱼越来越少了,能吃到这么新鲜的,全靠老板的人脉。”
除了这十二道特色菜,剩下的十四道菜也各有风味——“红烧肉”肥而不腻,“油焖春笋”鲜嫩爽口,“清炒豆苗”清香四溢,“糖醋小排”酸甜可口,“荠菜馄饨”皮薄馅足,“桂花糖芋苗”香甜软糯……每一道菜都透着上海菜的精致与讲究,让人忍不住大快朵颐。
菜过三巡,服务员端上魏家福存的飞天茅台,酒瓶打开的瞬间,浓郁的酱香就弥漫开来。魏家福亲自为唐·本杰明满上酒杯,笑着说道:“唐先生,这杯我敬你,一是庆祝我们合作成功,二是感谢你对中远的信任,我先干为敬!”说完,他仰头喝干了杯中的酒,动作干脆利落。
唐·本杰明也端起酒杯,笑着回应:“魏总客气了,合作是双向的,我也敬您一杯,祝我们未来合作顺利,共创双赢!”他也喝干了杯中的酒,茅台酒的醇厚在嘴里散开,带着淡淡的回甘,没有辛辣感,反而让人觉得温暖。
旁边的张总见状,立刻端着酒杯站起来:“唐先生,我是中远负责港口运营的张涛,这杯我敬您,以后利比里亚港口的修复和运营,还得靠您多指点,我先干了!”他说完,也喝干了酒,然后给唐·本杰明的酒杯满上。
唐·本杰明没有推辞,再次举杯:“张总太客气了,以后我们就是合作伙伴,互相学习,共同把港口运营好。”他又喝了一杯,脸颊开始泛起红晕,但眼神依旧清醒。
接下来,刘总、陈总也纷纷上前敬酒,每个人都言辞恳切,要么谈合作,要么表诚意,酒一杯接一杯地喝,气氛越来越热烈。林薇和赵娜两位公关美女也没有闲着,端着酒杯穿梭在众人之间,时而帮魏家福挡酒,时而给唐·本杰明添酒,言语间满是得体的恭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洛杉矶五金店的多面人生请大家收藏:()洛杉矶五金店的多面人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唐先生,您喝酒真爽快,一看就是性情中人。”林薇笑着递过一块湿毛巾,“您擦擦嘴,别累着,要是喝不动了,跟我说,我帮您挡几杯。”
唐·本杰明接过湿毛巾,擦了擦嘴,笑着说道:“谢谢林小姐,我还能再喝几杯,不过还是要谢谢你的好意。”他心里清楚,在这种商业酒局上,喝酒不仅仅是助兴,更是一种态度的表达——爽快喝酒,意味着认可对方,愿意建立更深的合作关系。
菲利普坐在对面,脸色却有些难看。他平时基本不喝白酒,刚才被张总、刘总轮流敬酒,已经喝了三杯,胃里开始翻涌,脸色也变得苍白。赵娜看出了他的窘迫,主动端着酒杯走到他身边,笑着对刘总说:“刘总,菲利普先生平时很少喝白酒,这杯我替他喝了,您可别为难他,以后还有很多合作要麻烦他呢。”
刘总笑着点头:“既然赵小姐开口了,那我就不为难菲利普先生了,这杯我跟你喝!”两人碰了碰杯,都喝干了酒。菲利普感激地看了赵娜一眼,低声说道:“谢谢赵小姐,不然我今天肯定要醉在这里。”
陈默和周明则显得从容很多。陈默是律师,平时应酬不少,酒量不错;周明以前在麦肯锡工作,经常参加商业酒局,对酒桌文化很熟悉。两人应对自如,既能爽快喝酒,又能在聊天中巧妙地引导话题,时不时还帮菲利普挡两杯,缓解他的压力。
“唐先生,您觉得我们这次合作,最关键的是什么?”周明端着酒杯走到唐·本杰明身边,看似在聊天,实则是在帮他转移注意力,避免被过多敬酒。
唐·本杰明明白周明的用意,笑着回答:“我觉得最关键的是信任。我信任魏总的诚意,魏总信任我们贞观集团的实力,有了信任,合作才能顺利推进。”
魏家福听到这话,立刻接过话茬:“唐先生说得对!”他说完,又端起酒杯,“来,唐先生,我们再喝一杯,为了这份信任!”
唐·本杰明再次举杯,与魏家福碰了碰,又喝了一杯。茅台酒的后劲渐渐上来,他的头开始有些晕,但他还是强撑着,脸上保持着笑容——在商业酒局上,撑住就是体面,也是对对方的尊重。
杰森、罗伊、帕克三位保镖则全程没有喝酒,只是默默地坐在旁边,时不时给唐·本杰明添上茶水,观察着包间里的情况,确保没有任何意外发生。他们很清楚,自己的职责是保护唐·本杰明的安全,不能因为喝酒而分心。
酒过五巡,众人都有了几分醉意,聊天的话题也从工作转到了生活。魏家福开始聊起上海的历史,从外滩的万国建筑聊到老城区的弄堂,从上海的小吃聊到本地的习俗,说得绘声绘色;唐·本杰明则偶尔插几句话,分享自己在海外的经历,两人聊得格外投机。
菲利普靠在椅背上,脸色依旧苍白,但精神好了不少,他看着唐·本杰明游刃有余地应对酒局,心里暗自佩服——老板不仅在商业上有天赋,在酒桌文化上也能快速适应,这份能力,不是谁都有的。
陈默和周明则在一旁小声交谈,梳理着今天的谈判成果,确认没有遗漏任何细节。他们知道,虽然今天的酒局看似轻松,但背后依旧是商业合作的延续,只有把每一个环节都做好,才能确保合作顺利推进。
下午两点半,酒局终于结束。众人走出“沪上小筑”,阳光依旧明媚,微风拂过,带着淡淡的桂花香。魏家福拍了拍唐·本杰明的肩膀,笑着说道:“唐先生,今天吃得开心,喝得也开心,以后有空常来上海,我再带您吃更多地道的上海菜。”
唐·本杰明点点头,脸上带着几分醉意,却依旧保持着清醒:“谢谢魏总,今天确实很开心,以后有机会,我一定再来。”
李建国安排车子送唐·本杰明一行人回酒店,自己则陪着魏家福返回公司。车子行驶在老街道上,唐·本杰明靠在座椅上,闭上眼睛,脑海里不断回响着酒局上的对话——推杯换盏间的恭维,看似随意的闲聊,其实都是商业默契的体现。他忽然明白,酒桌文化之所以能在商业场合盛行,不仅仅是因为喝酒助兴,更因为它能在轻松的氛围中,快速拉近彼此的距离,建立起超越合同的信任。
回到酒店,唐·本杰明洗了个热水澡,缓解酒后的疲惫。他躺在床上,看着天花板,心里忽然想起了魏家福提到的“日月集团”——或许,未来的某一天,他真的会主动去探寻这个家族,只是现在,他更想享受眼下的平静与安稳。
上海的午后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房间里,温暖而惬意。唐·本杰明闭上眼睛,嘴角带着一丝笑容,一场成功的谈判,一顿地道的上海私房菜,一次酣畅淋漓的酒局,让他对这座城市多了几分好感,也对未来的合作多了几分期待。
喜欢洛杉矶五金店的多面人生请大家收藏:()洛杉矶五金店的多面人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