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都市白领 > 洛杉矶五金店的多面人生 > 第253章 四个国度一个月的旅程

第二百五十三章 四个国度一个月的旅程

一、意大利

佛罗伦萨的清晨带着雨后的湿意,阿诺河上的雾还没散尽,乌菲兹美术馆的尖顶就已在雾中显露出轮廓。唐·本杰明和米歇尔走进Via dei Girolami街上的百年皮具工坊时,老板朱塞佩正用黄杨木槌敲打一块植鞣革,皮革的香气混着橄榄油的味道,像中世纪工匠的呼吸。

“这块皮来自托斯卡纳的小牛皮,”朱塞佩举起皮子对着光,能看到细密的毛孔像星点,“要在橡木桶里泡三个月,再用马鞍皂反复揉搓,才能有这种蜂蜜色的光泽。”他的手指关节粗大,指甲缝里嵌着深褐色的鞣革剂,“米歇尔小姐想要什么样的包?”

米歇尔指着墙上的老照片,那是1950年代的一款医生包,线条简洁得像米开朗基罗的雕塑。“要这个形状,但要更轻便,”她摸着皮子的纹理,“里面加个放手机的夹层,用绒布衬里。”

朱塞佩拿出炭笔在纸上勾勒,线条果断得像刀刻:“包扣用黄铜,我父亲传下来的模具,能刻上你们名字的首字母。”他抬头看唐·本杰明,“先生要不要也做一个?公文包?我们给菲亚特家族做过,能装下十二寸的笔记本,还能藏一瓶威士忌。”

定制过程像场仪式。他们选了皮料的厚度(米歇尔的1.8毫米,唐·本杰明的2.2毫米),选了缝线的颜色(深棕配米白),甚至选了边缘处理的方式(米歇尔要圆润的,唐·本杰明要棱角分明的)。朱塞佩在工作台的角落里敲下铜钉,固定好皮革,缝纫机的针头上下跳动,像在编织时光。

“七天后来取,”他用布擦了擦成品雏形,“这期间每天要用手揉搓,让油脂渗进皮里,就像给婴儿洗澡。”

离开工坊时,米歇尔看着阿诺河上的廊桥,桥上的金匠店亮着灯,像串流动的珠宝。“这里的东西都带着人的温度,”她说,“比摩纳哥的奢侈品有灵魂。”

但佛罗伦萨的褶皱也藏在细节里。窄巷里的垃圾还没清理,散发着馊味;街头艺人扮演的大卫雕像,颜料掉了一块,露出里面的泡沫;餐馆的侍者对亚洲面孔有些敷衍,上错了菜还不愿道歉。“就像这块植鞣革,”唐·本杰明看着手里的样品,“有光泽,也有瑕疵。”

托斯卡纳乡下:葡萄园里的慢镜头

托斯卡纳的乡下像幅被阳光晒褪色的油画。他们租的农庄在锡耶纳附近,石墙围起的院子里种着橄榄树,树干粗得要两人合抱,枝桠上挂着沉甸甸的青橄榄,像串绿色的珠子。农庄主人是对老夫妻,吉安卡洛和索菲亚,每天早上会送来刚挤的牛奶和烤得焦脆的面包。

“今天去摘葡萄?”吉安卡洛举着草帽笑,他的牙齿被红酒染成了紫色,“桑娇维塞葡萄正好成熟,能酿出最好的基安蒂。”

葡萄园在山坡上,葡萄藤像绿色的波浪。米歇尔穿着索菲亚的旧胶鞋,弯腰摘葡萄,指甲很快被果汁染成深紫。唐·本杰明学着吉安卡洛的样子,用剪刀贴着果柄剪下,葡萄串沉甸甸的,能感受到阳光的重量。“要选带白霜的,”老人说,“那是天然的酵母,酿酒时最香。”

中午在葡萄园里野餐,铺块格子布,摆上自制的番茄酱配意面(番茄是院子里摘的,酸得眯眼),冷切肉(附近农场的帕尔马火腿,咸香得像海风),还有去年酿的基安蒂,单宁涩得像未成熟的柿子,却后劲绵长。

“晚上有篝火晚会,”索菲亚端来无花果,果皮上沾着绒毛,“村里的年轻人会来弹吉他,我丈夫年轻时是主唱,唱得比帕瓦罗蒂还响。”

篝火升起时,暮色中的橄榄树像沉默的巨人。年轻人弹着曼陀林,唱着方言的歌谣,吉安卡洛果然抢过话筒,声音沙哑却充满力量。米歇尔跟着节奏拍手,裙摆扫过草地的露水,唐·本杰明靠在橄榄树上喝酒,看着远处的星星一颗颗亮起来,像葡萄园里散落的葡萄。

但乡下的不便也显而易见。网络时断时续,想查个邮件要开车去五公里外的小镇;洗澡水忽冷忽热,太阳能热水器受够了天气的气;晚上没有路灯,出门要打着手电筒,提防着突然窜出来的野兔。“但这样才好,”米歇尔在篝火旁烤,糖丝粘在手指上,“让你不得不活在当下。”

米兰时装秀:聚光灯下的真实与虚假

米兰时装周的邀请函烫着金边,像张通往浮华世界的船票。他们坐在前排,左边是位穿着羽毛裙的俄罗斯名媛,右边是《Vogue》的主编,空气中弥漫着香水与发胶的混合气味,甜得有些腻。

开场的是Prada的新装,模特穿着几何图案的套装,踩着十厘米的高跟鞋,面无表情地走过T台,像移动的建筑模型。米歇尔轻声笑:“她们看起来像没吃过饭,我宁愿穿农庄的棉裙子。”

中间穿插着新锐设计师的作品,有用回收塑料做的外套,针脚粗糙却充满力量;有印着文艺复兴画作的卫衣,大卫的脸被分割成像素块。“这才有意思,”唐·本杰明看着模特转身时露出的标签,“把过去和现在缝在一起。”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洛杉矶五金店的多面人生请大家收藏:()洛杉矶五金店的多面人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秀后的派对在顶层露台,能看到米兰大教堂的尖顶在夜色里闪着光。侍者端着香槟穿梭,衣香鬓影间,有人在谈下季的流行色,有人在交换名片,有人对着手机直播自己的项链。一位设计师过来和米歇尔搭讪,夸她的丝巾有品味,得知是日内瓦买的古董款,眼神立刻淡了下去。

“这里的热情像假睫毛,”离开时,米歇尔扯掉高跟鞋,赤脚踩在人行道上,“看着精致,一扯就掉。”

米兰的混乱藏在光鲜背后。时装秀外的黄牛倒卖邀请函,吵得像菜市场;地铁里的涂鸦盖了一层又一层,像城市的伤疤;打车时司机绕了远路,被发现后还嘴硬说“这是最快的路”。“就像那些oversize的外套,”唐·本杰明看着车窗外,“遮住了身材,也遮住了真实。”

都灵与阿尔卑斯余脉:工业与自然的握手

都灵的清晨带着工业城市的硬朗。安托内利尖塔像根银色的针,扎在城市中央,阳光透过玻璃幕墙,在地面投下菱形的光斑。他们去看了菲亚特博物馆,里面陈列着1907年的老爷车,黄铜的车灯擦得锃亮,方向盘上的木质纹路还带着使用者的温度。

“我祖父有辆这样的车,”讲解员是位白发老人,指着一辆深蓝色的500型,“战后能开上它,比现在开法拉利还神气。”

从都灵往西北走,阿尔卑斯山的余脉渐渐清晰。他们去了瓦莱达奥斯塔,冰川融水汇成的湖泊像块绿宝石,湖边的木屋挂着干酪,空气中飘着奶香。一位牧羊人赶着羊群经过,铃铛声在山谷里回荡,他的狗冲着汽车吠叫,尾巴却摇得欢快。

“这里的奶酪要在木屋里发酵六个月,”牧羊人用生硬的英语说,递给他们一块尝,“配我们的红酒,能抗住零下二十度的冷。”

但都灵的工厂区有些萧条,废弃的厂房爬满了野草,墙上的标语褪色得只剩轮廓;路边的垃圾桶翻倒着,垃圾被风吹得满地都是。“就像这奶酪,”唐·本杰明嚼着,感受着发酵的酸,“有醇厚,也有粗糙。”

二、法国

巴黎的浪漫从蒙马特高地开始。清晨的圣心大教堂前,街头画家正对着远处的城市写生,笔触轻快得像鸽子的翅膀。米歇尔坐在画架前,让画家给她画肖像,阳光落在她的发梢,像镀了层金。“要把铁塔画进去,”她说,“哪怕它在十公里外。”

画家笑着点头,笔下的铁塔变成了歪歪扭扭的线条,却透着股天真。“巴黎就是这样,”他说,“真实的铁塔挤着游客,画里的铁塔才是浪漫的。”

他们在卢浮宫避开人群,从侧门进了德农馆。《蒙娜丽莎》前依然排着长队,但《胜利女神》雕像前却很安静。唐·本杰明站在雕像下,看着被风吹起的衣褶,像能听到海浪的声音。“她没有头,却比谁都有故事。”米歇尔轻声说。

巴黎圣母院的脚手架还没拆完(2019年火灾后的修复仍在进行),但玫瑰花窗在阳光下依然璀璨,彩色的光斑落在地上,像流动的宝石。一位神父在门口分发圣水,用拉丁语说着祝福,声音在空旷的广场上回荡。“即使受伤了,依然让人敬畏。”唐·本杰明划着十字,想起在摩纳哥的教堂。

但巴黎的裂缝也触手可及。地铁里的尿骚味盖过了香水;香榭丽舍大街上的小偷盯着游客的包,眼神像秃鹫;餐馆的服务费不明不白加在账单上,问起时侍者翻着白眼说“这是规矩”。“浪漫就像埃菲尔铁塔的灯光,”米歇尔看着铁塔整点闪烁的光点,“漂亮,但转瞬即逝,还耗电。”

离开巴黎,驱车两小时就到了卢瓦尔河谷。香波堡的尖顶在河谷的雾气中若隐若现,像童话里的城堡。走进城堡的螺旋楼梯,据说达·芬奇设计的双螺旋结构,让上下楼的人永远不会相遇。“就像法国的历史,”向导说,“贵族和平民,永远在两条轨道。”

城堡的厨房里,巨大的铁炉能烤一头牛,墙上挂着中世纪的厨具,铜锅的内壁被熏得漆黑。“弗朗索瓦一世在这里宴请过五百人,”向导指着壁炉,“用银盘子装天鹅肉,现在看来太残忍了。”

他们在城堡的花园里野餐,吃着当地的山羊奶酪配蜂蜜,面包是刚出炉的,带着麦香。远处的卢瓦尔河泛着银光,一艘游船缓缓驶过,游客的笑声像碎银一样洒在水面上。“这里的时光走得慢,”米歇尔躺在草地上,看着云飘过尖顶,“慢得能让人忘了手机密码。”

但河谷的小镇有些破败,城堡周边的纪念品店卖着粗制滥造的玩偶;餐馆的菜单十年没变过,蜗牛煮得太老,像橡胶;晚上的路灯坏了一半,走在路上要提防坑洼。“就像这城堡的石墙,”唐·本杰明摸着粗糙的石壁,“有历史的厚重,也有岁月的斑驳。”

9月初的普罗旺斯,薰衣草已经收割,但向日葵还在开放,金色的花海一直铺到远处的阿尔卑斯山。他们住在阿维尼翁附近的农庄,主人是位退休的邮递员,皮埃尔,他的妻子在五年前去世,留下一院子的玫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洛杉矶五金店的多面人生请大家收藏:()洛杉矶五金店的多面人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她最喜欢玫瑰,”皮埃尔给花浇水,动作轻柔得像抚摸,“说玫瑰有刺,却比人真诚。”

他们去了教皇宫,哥特式的建筑在阳光下泛着冷光,教皇的宝座空着,石墙上的弹孔是法国大革命时留下的。“权力就像这宫殿,”米歇尔看着空旷的大厅,“看着坚固,却会被时间蛀空。”

晚上,皮埃尔做了炖牛肉,用的是自己酿的红酒,肉烂得能用叉子叉碎,土豆吸足了汤汁,带着酒香。他拿出妻子的相册,里面有年轻时的她在薰衣草田里的照片,笑容比阳光还亮。“你们要珍惜在一起的时光,”他喝着酒,眼睛有些红,“时间比薰衣草谢得还快。”

但普罗旺斯的旅游业后遗症很明显,路边的薰衣草精油多半是合成的;小镇的餐馆为了迎合游客,把马赛鱼汤做得像番茄汤;晚上的酒吧吵得像菜市场,再也不是当地人聊天的地方。“就像这向日葵,”唐·本杰明看着花盘里的虫洞,“有阳光的灿烂,也有暗处的蛀虫。”

三、西班牙与葡萄牙

马德里的午后像块被晒烫的铁板,伯纳乌球场的玻璃幕墙反射着刺眼的光。唐·本杰明和米歇尔跟着向导走进球员通道时,地面的红色地毯还带着上一场比赛的温度,墙上的电子屏循环播放着皇马的经典进球,C罗的任意球像道白色的闪电,划破屏幕里的夜空。

“这里的草皮每天要剪三次,高度精确到3厘米,”向导蹲下身,指尖轻轻拂过草叶,“比皇家马德里的会员证还珍贵。草坪下埋着2000多个传感器,实时监测湿度和温度,连土壤的酸碱度都要控制在6.5到7之间。”

他们坐在VIP包厢里,视野正好俯瞰整个球场。米歇尔指着球员替补席:“听说以前拉莫斯总喜欢坐这个位置,因为离教练最近,吵架方便。”向导笑着点头:“不仅吵架,他还爱在更衣室的战术板上画漫画,把齐达内画成光头的外星人。”

离开伯纳乌时,夕阳正把球场染成金红色。唐·本杰明忽然想起什么,对米歇尔说:“带你去个地方,皇马球员赛后最爱去的烤肉店。”

那家名叫“El Churrasco”的小店藏在马德里老城区的巷子里,门口连招牌都没有,只有个挂着的牛头骨。推开门,炭火的香气混着肉香扑面而来,墙上贴满了球员的签名球衣,莫德里奇的10号球衣旁边,还粘着块烤焦的牛排。

老板卡洛斯是个体格魁梧的阿根廷人,看到唐·本杰明就笑着用西班牙语喊:“今天有伊比利亚黑猪排,刚从塞维利亚运来的!”他转身从烤架上拎起块滋滋冒油的肉,油脂滴在炭火上,腾起阵阵白烟,“维尼修斯最近刚来过,一个人吃了两公斤,说比巴西的烤肉有嚼劲。”

黑猪排端上来时,瓷盘烫得能烙手。用刀切开,粉红色的肉汁立刻涌出来,混着木炭的焦香在舌尖炸开。卡洛斯送来了自制的辣酱,用当地的辣椒和番茄熬的,辣得人直吸气,却忍不住再吃一口。“拉莫斯喜欢蘸海盐吃,”卡洛斯比划着,“说这样才能尝到肉本身的味道,像他踢后卫一样,直接,不花哨。”

巴塞罗那的诺坎普球场更像座露天的神殿,九万个座位在阳光下铺开,像道环形的彩虹。他们在球员更衣室里,梅西的衣柜前围满了游客,有人偷偷摸了摸挂着的10号球衣,像在朝圣。“梅西的衣柜永远是最整洁的,”导游笑着说,“连球鞋都摆成一条直线,鞋带系得像艺术品。他的储物柜里总放着盒薄荷糖,说比赛前吃一颗,头脑会更清醒(这个真实性有待考证)。”

从球场出来,他们去了哥特区。圣家族大教堂的塔尖刺破云层,高迪的曲线在阳光下流动,像凝固的海浪。走进内部,彩色玻璃窗透进的光把石柱染成了森林的颜色,让人忘了呼吸。“高迪说,直线属于人类,曲线属于上帝,”米歇尔仰头看着穹顶,“在这里,真的能看到上帝的样子。”

傍晚的兰布拉大道挤满了人,卖花的小贩推着车穿梭,街头艺人扮成高迪的样子,一动不动地站在街角,帽子里塞满了硬币。他们坐在路边的咖啡馆,点了杯桑格利亚汽酒,水果的甜混着红酒的酸,像巴塞罗那的阳光与海风。

弗拉门戈表演在一家叫“La Cova”的小酒馆,舞者穿着红色的裙子,脚在木地板上跺出急促的节奏,吉他手的手指快得像闪电,歌手的声音沙哑得像砂纸,却能把心揪起来。中场时,舞者邀请米歇尔上台,她学得笨拙,却笑得灿烂,裙摆扫过地面的声音,和着掌声一起飞。

离开酒馆时,巴塞罗那的夜风吹得人清醒。米歇尔指着巷子里的小吃摊:“要尝尝西班牙油条吗?蘸着热巧克力吃,像把阳光裹在糖里。”摊主是对老夫妻,油条炸得金黄酥脆,巧克力浓稠得能挂勺。“年轻时在拉玛西亚青训营门口卖,”老头笑着说,“梅西小时候总来买,一次能吃五根,还不给钱,说长大挣钱了还。”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洛杉矶五金店的多面人生请大家收藏:()洛杉矶五金店的多面人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西班牙的不足藏在节奏里。马德里的地铁常常晚点,广播里的西班牙语快得像绕口令;巴塞罗那的小偷比游客还多,导游反复提醒“把包背在前面”;餐馆的服务慢得让人着急,点杯咖啡要等半小时,侍者还理直气壮说“急什么”。“就像弗拉门戈,”唐·本杰明看着舞者的停顿,“有热烈的爆发,也有让人抓狂的等待。”

他们还去了塞维利亚,在西班牙广场的马赛克长廊下散步,阳光透过彩色瓷砖,在地面拼出流动的光斑。米歇尔买了把扇面画着弗拉门戈舞者的折扇,扇风时带着淡淡的茉莉香。街边的弗拉门戈学校里,孩子们正在练习踢踏,小小的皮鞋跺在地上,像群快乐的雨点。

塞维利亚大教堂的钟楼里,古老的齿轮还在转动,登顶时正赶上敲钟,震得人耳朵发麻,却能看到整个城市的红屋顶,像片燃烧的海。他们在教堂旁的小吃店吃“吉事果”,刚炸好的油条裹着肉桂粉,配着冰牛奶,甜得让人眯眼。老板说,这是西班牙的“早餐灵魂”,没吃过吉事果,等于没来过塞维利亚。

从塞维利亚驱车南下,就到了加的斯。这座海滨小城的城墙被海水泡得发灰,渔港里停满了彩色的小船,渔民正把刚打捞的沙丁鱼卸上岸,银光闪闪的鱼堆像座小雪山。他们在海边的餐馆坐下,点了份“炸沙丁鱼配柠檬”,鱼皮焦脆,鱼肉细嫩,挤上柠檬汁,鲜得能尝到海风的咸。

“这里的人中午要睡三个小时,”餐馆老板指着空荡的街道,“太阳太毒,不如睡觉舒服。”果然,午后的加的斯像座空城,只有海风在巷子里打着旋,吹得挂在门口的渔网哗哗作响。

葡萄牙

里斯本的清晨被电车的叮当声唤醒。他们坐在28路电车上,摇摇晃晃地穿过阿尔法玛老城区,石墙的缝隙里钻出粉色的三角梅,像瀑布一样垂下来。电车在圣乔治城堡前停下,登上城堡的露台,能看到整个里斯本的屋顶与远处的特茹河,红色的屋顶像波浪,白色的游艇像珍珠,在河面上缓缓移动。

“尝尝这个。”米歇尔递来一个刚买的“ Pastel de Nata ”(葡式蛋挞),酥皮层层叠叠,像被阳光吻过的褶皱,内馅的蛋奶冻泛着焦糖色的光,甜得恰到好处,带着点焦香。这家位于贝伦区的百年老店,门口永远排着长队,据说秘方锁在银行保险柜里,只有三个继承人知道。

贝伦塔像块被海水泡旧的象牙,矗立在特茹河入海口。塔身上的弹孔是拿破仑战争时留下的,爬满了海蛎子,海风拂过,能听到贝壳摩擦的细碎声响。他们在塔下的草坪上晒太阳,看着渡轮载着游客来来往往,甲板上的笑声像撒在水面的金粉。

离开里斯本,他们租车驶向马德拉岛——C罗的故乡。飞机降落在丰沙尔机场时,就能看到航站楼外巨大的C罗海报,他穿着葡萄牙国家队球衣,张开双臂,像要拥抱整个岛屿。租车行的老板是个C罗的狂热粉丝,看到他们的驾照,笑着说:“你们运气好,今天能去看C罗雕像的揭幕仪式彩排。”

雕像矗立在丰沙尔港的观景台上,青铜铸就的C罗穿着标志性的7号球衣,右脚踩在足球上,身体微微后仰,正是他进球后标志性的庆祝动作。工匠们正在给雕像做最后的抛光,阳光照在铜像上,泛着冷硬的光。“这尊雕像高4.5米,用了25吨青铜,”工作人员骄傲地介绍,“比岛上所有的雕像都高,包括哥伦布的。”

他们去了C罗的童年故居,一栋位于圣安东尼奥区的小房子,墙上贴满了他年轻时的照片:穿着不合身球衣的少年,在泥地里踢球的身影,和家人的合影……讲解员是C罗的小学老师,她指着一张成绩单笑:“他数学只考了5分,但体育课永远是10分,那时他就说,要让马德拉岛的名字传遍世界。”

马德拉的葡萄园种在陡峭的山坡上,像级级绿色的梯田。农民们用绳索捆着身体,在几乎垂直的田埂上采摘葡萄,脚下就是万丈悬崖。“这里的葡萄酒要在橡木桶里陈酿五年,”酒庄主人说,“C罗每次回乡,都会来买几箱,送给国家队的队友。”他们品尝的“马德拉酒”带着焦糖与坚果的香气,甜而不腻,后劲十足,像这个岛屿的阳光一样浓烈。

从马德拉返回大陆,他们去了波尔图。这座被杜罗河穿城而过的城市,河岸两旁的酒窖像沉睡的巨人,空气中弥漫着波特酒的醇香。他们乘船游览杜罗河,看着工人踩着古老的木槽,用脚压榨葡萄,紫红色的果汁顺着木缝渗出,像流动的晚霞。

在一家百年酒窖里,调酒师给他们倒了杯二十年陈的波特酒,酒液呈深红宝石色,挂在杯壁上,像凝固的时间。“这酒要和奶酪一起吃,”调酒师递来一块羊奶芝士,“甜与咸,像杜罗河的水与岸边的石头,缺一不可。”

但葡萄牙的沧桑也藏在细节里。里斯本的老城区很多房子年久失修,墙皮剥落,露出里面的砖块;波尔图的地铁老旧不堪,行驶时摇摇晃晃,像要散架;小镇的年轻人大多去了国外打工,留下的老人守着空荡荡的酒吧,收音机里放着过时的法多歌曲,悲伤得让人想落泪。“就像这波特酒,”唐·本杰明看着杯底的残酒,“有醇厚的甜,也有挥不去的涩。”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洛杉矶五金店的多面人生请大家收藏:()洛杉矶五金店的多面人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四、大不列颠

离开波尔图的那天,杜罗河上飘着细雨。唐·本杰明看着飞机窗外的伊比利亚半岛渐渐缩小,西班牙的红屋顶与葡萄牙的绿梯田,像被上帝打翻的调色盘。米歇尔靠在他肩上,翻看着手机里的照片:马德里烤肉店的烟火,巴塞罗那教堂的光影,里斯本蛋挞的酥皮,马德拉岛雕像的轮廓……

“18天,”她数着手指,“感觉把伊比利亚的阳光都装进了口袋。”

唐·本杰明握住她的手,她的指尖还沾着马德拉葡萄的甜香:“下一站是英国,伦敦的秋天应该很美,摄政公园的枫叶该红了,还有爱丁堡的城堡,约克的巧克力工厂……”

“还要去看大本钟,”米歇尔打断他,眼睛亮起来,“虽然还在维修,但听说钟声还能听到。对了,我还想去利物浦,看看披头士的纪念馆,据说能听到他们未发表的 demo 。”

飞机穿过云层,阳光透过舷窗照在她的脸上,像给她镀了层金边。唐·本杰明忽然想起在西班牙那家烤肉店,卡洛斯说的话:“旅行就像烤肉,火不能太急,要慢慢烤,才能尝到肉的香。”他们的旅程,从阿尔卑斯山的静谧到摩纳哥的喧嚣,从意大利的古典到法国的浪漫,从伊比利亚的热情到即将到来的不列颠的沉稳,不正是这样吗?

9月中旬的风带着凉意,吹动着机翼。下一站,伦敦。那里有雾,有雨,有历史的厚重,也有现代的活力,正像所有值得期待的故事,在前方等待着被书写。

喜欢洛杉矶五金店的多面人生请大家收藏:()洛杉矶五金店的多面人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