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乱战三国之争霸召唤 > 第1844章十万大军攻武威,蒙恬初战绰罗斯

乾元六年,四月一日。

在朝廷的紧急动员之下,卫青领十五万中央禁卫军,开始向凉州方向移动。

雍州和凉州之地都建有粮仓,尤其是雍州之地,作为对元西部战场的第一后勤补充中心作为准备的。

也正是因为如此,中央禁卫军才可以在短短半个月时间之内完成战争动员,迅速向着西部移动。

毕竟,他们并不需要三军未动,粮草先行。

此行一路向西,前方已经准备好了充足的粮草与各类军用物资。

所需要的,只是他们按时抵达战场。

霍去病、宇文成都、罗士信、石敢当、黄飞虎、孙美等将尽皆入卫青帐下听用。

铁木真还是死的不凑巧,这个时候,刑天、李存孝、姜松,这些一线战将,这个时候都还在李唐国内。

包括孔宣,虽然没有参加李唐之战,但也却在吴起那里坐镇幽州北部防线,防备满清进行干预。

而元晋大战,注定是一场会牵动整个天下的大战,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到周围的四大帝国。

其实,卫青的兵马在还没有到达的时候,作为西北大营主将,对元作战第一线的蒙恬就已经率先一步行动了起来,兵锋直指武威郡。

这里,就是当初凉州之战第一战爆发的地方。

在这里,大晋损失了李广、王孝杰乃至于是贾复等一大批精兵强将。

而之后的多年里,这里也成为了双方新的边境交界处。

如今的晋元之战的第一战,也即将要在这里展开。

蒙恬领十万大军,从安定方向出发,直扑武威郡核心姑臧。

蒙恬的西北大营,是很标准的骑兵大营,十万兵马,足足有六万都是骑兵组成。

剩下的四万步兵,除了承担一部分作战任务之外,其实也充当骑兵的辅兵作用,帮助他们进行马匹的管理,后勤的支持等一系列的工作。

然而,这一战,蒙恬并没有发挥骑兵军团来去如风的优势,而是以作为辅助作用的四万步兵军团为主,进行了这一战。

毕竟,西北大营的时候,给这4万人的定位,虽然是那六万骑兵的辅助兵种。

可是,前几年大晋兵马重组的时候,北方三大营的兵马,都是从晋军各地挑选出来的第一精锐,他们挑完了之后,才能够轮到中原军团以及南方的兵马挑。

等各大野战主力军团全部都筛选过了之后,这才能够融到地方上的地方军。

不管是人员,战马或者是武器装备,也同样是如此。

因此,四万步兵兵团虽然是作为骑兵的辅助而定位的,但毕竟都是从各地的百战晋军之中挑出来的,他们的战力是绝对有保障的。

而凉州战场毕竟还不等同于草原战场,凉州战场是要进行攻城作战的。

故而,蒙恬将重心放在了这4万人身上。

配备强弩、长矛、重甲,一旦遭遇敌军,就结成严密的步军阵线。

蒙恬不追求推进速度,但却要保证立于不败之地,一步步向姑臧方向移动。

在此期间,元蒙在凉州的驻守的也先,想要发挥他们草原骑兵来去如风的优势,不断的对蒙恬进行袭扰。

只要等到蒙恬兵马疲惫,他的步兵军阵开始出现闪乱的时候,他的骑兵就可以一股脑的冲入到对方的军阵之中,将他撕的四分五裂。这种战术是骑兵对阵步兵的最常见的战术,但同样也是最有效的战术。

步兵结成严密的军阵,骑兵也不敢闯。

但凭借着高速机动性,骑兵有太多的方法拖到步兵疲惫,拖到他们无法再保持这种严密的军阵。

但是,蒙恬根本就不给也先这个机会。

说到底,他这个军团还是一个骑兵军团,左右两翼有大规模的骑兵护卫,也先根本就无法达成有效的干扰作用。

甚至,也先手中的那点兵力可比不上蒙恬手中可以掌握的兵力。

元蒙和晋军一样,在凉州同样部署了十万兵马,但是,晋军是6万骑兵配4万步兵,可蒙古那边确实反过来了,4万骑兵配6万步兵。

晋军心心念念的想要打进草原,以雪前耻,所以,大力发展马政,改组北方三大营兵马,提高骑兵比例。

但到了蒙古这边,则是心心念念想要打进中原的花花江山。

所以,大规模利用汉人和西域人,以他们为基础大力组建步兵军团。

而元蒙的步兵军团,基本都布置在了凉州和西州,以及贵霜帝国的北部区域。

毕竟,他们不可能将骑兵放在草原上的,压根也没什么用!

除非是像之前与拓跋部一战,忽必烈既是为了让步兵军团练兵,也是为了从中提拔一部分,加快他们融入元蒙的速度。

这才特意调了一部分步兵军团,跟随那些汉人功侯入草原作战

正是因为双方都是以对方为目标,作为假想敌的,才会形成了如今这么一番局面。

蒙恬表现的就像一个带刺的刺猬一样,一点机会都不给他。

也先根本就找不到半路偷袭的机会,只能够看着蒙恬把战线压迫到了故臧方向。

而元蒙姑臧守将则是汉人史天安,素和拔、尉古真、庾和辰、来初惠等一众草原将领进行辅佐。

素和拔、尉古真、庾和辰、来初惠这些人曾经都是拓跋魏的将领,拓跋魏倒台之后,虽然成立了拓跋汗国。

但他们那些文武却被原本分散到了各个地方,防止他们抱团取暖,威胁到元蒙的统治。

虽然史天安是汉人,但他在元蒙之中的地位,可是要比素和拔、尉古真、庾和辰、来初惠这些人强多了。

同样是汉人,但是,只要能够在立功之后成功作为融入元人之中的一员,那他在蒙古族中的地位将会截然不同。

忽必烈采用这种方式,利用这前后天壤之别的待遇差距,推动了汉人与西域人积极为元蒙效力。

但是,这却也形成了一种巨大的阶级差距。

同样是汉人,又或者是同样是西域人,但要么就是混的特别好,要么就是生活在最底层。

至于素和拔、尉古真、庾和辰、来初惠,作为不久之前才开始融入到蒙古的,自然不会因为他们同出于草原就有所优待。

忽必烈既然定下了规矩,就不会亲手破坏自己的规矩。

因此,他们的情况和正在融入的汉人以及西域人是相同的。

故而,这些人即便是草原出生,但在地位上也不能和史天空这样的人相比。

史天空他们家,在元蒙之中,是真正有爵位传承的,地位仅次于蒙古那些贵族,同样也是新兴贵族的代表,被忽必烈当成了汉人之中的表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