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乱战三国之争霸召唤 > 第1822章 韩信翻越盖马高原,黏蝉城下双李对决

攻下了西安平之后,薛仁贵并没有在这里继续停留,仅仅只是休整了三天,就已经直接兵发梁口。

兵贵神速,这一场仗之所以在冬季开始,本来就是打一个突然。

他们动作越快,给李唐准备的时间也就越短!

他们在这里多停留一日时间,李光弼在梁口就又会多一天的准备时间。

梁口,这里的地形比西安平更加险恶。两侧是陡峭的山崖,如同巨兽张开的獠牙,紧紧扼守着沸流水注入鸭绿江的狭窄河口。

依山傍水,这里就是最直接的写照。

李唐在梁口修建了坚固的关卡,在两侧的山崖,同样有兵马驻扎,而且还准备了大量的雷石滚木。

一旦有敌军进入到河谷之内,迎接他们的就是来自于两侧悬崖峭壁无数的飞石打击。

能够作为李光弼针对薛仁贵军团之事的一个防守的重点,作为国都最后一道最坚固的防线,这里的可靠性,至少在地理位置这方面,绝对是能够经受得住考验的。

与此同时,凛冽的寒风卷过白雪覆盖的盖马高原,韩信的五万大军如同灰色的洪流,在崎岖的山道间艰难跋涉。

与薛仁贵、李牧的正面这两路兵马的正面强攻不同,韩信这一路兵马的作用是侧面穿插包围。

他需要拿下地理环境险恶的盖马高原,做到掩护李牧所部兵马侧翼的作用。

一场大的战役的各路兵马,从来都不是相互独立出来的,而是需要相互配合的。

而韩信如果能够拿下盖马高原之后,那他接下来的选择就多了,可以直接从丸都城的东面向丸都发起攻势,配合薛仁贵和李牧两大军团发动钳形攻势。

同时,也可以向东扫荡李唐故地。

只不过,盖马高原,这里的气候环境就是他们天然的防线。

尤其是冬季在这里行军,简直是寸步难行。

而且,虽然这两年韩信已经在半岛南部的经营,可以让它直接在半岛南部解决后勤问题。

可是,如果等他爬上盖马高原之后,对于粮草后勤,就又成了一个考验了。

在这里运送粮草,就像蜀道难一样,因为道路的问题,运粮的压力是其他地方的十倍有余。

但韩信用兵的长处,那就是灵活多变,根据实际的情况来采取实际的应对措施,不会打死仗呆仗。

因此,自从他出了半岛南部之后,并不执着于攻城拔寨,而是采取了攻城为下,攻心为上的战略。

用尽一切办法来提前拉拢李唐内部的起义军,加重李唐内部压力的同时,让李唐无法将更多的兵力向他这个方向倾斜。

而一旦等到他突破了盖马高原之后,还可以继续利用那些起义军,让他们来充当自己的带路党,快速进入秃鲁江谷地。

当然,目前,韩信这里是进展速度最慢的一个。

三路兵马之中,就数他这一路兵马的总路程最长,需要绕一个大圈子,才能够绕到丸都的背后。

而且,还偏偏是他这一路的路最难走,总体的行军速度最慢。至于李牧这里,他已经连续进攻了黏蝉城一个多月的时间,但李世民一万五千精兵,再加上他的一万水师,总共两万五千兵马驻扎在这里,目前的李牧并没有太大的进展。

李牧这里说是五万兵马,但这五万兵马只是陆路兵马,徐承的5万水师其实也在他这里。

因此,这样说起来的话,他这里其实也同样有十万的兵马。

黏蝉城这座城,严格意义上其实也在乐浪的范围之内,但是,因为这座城池拱卫着后方的丸都和国内而成。

因此,这座城之内有着重兵防守。

李牧奇袭乐浪,但却还有这座城没有拿下来。

而黏蝉城,同样是一座依江河而建的城池,就修建在列水之侧,与列口相互依拖,形成了稳固的江防体系,以江防巩固城防。

这座城池曾经经过李唐的数次修缮,城墙高达三丈,以夯土包砖,坚固异常。

此时此刻,李唐皇帝李世民更加是亲自领兵驻扎于此,和李牧进行对线。

他深知,此城若失,李牧的兵锋将再无阻碍,直插高句丽腹心国内城!

李唐的都城一开始就是在国内城之内的,只不过后来拿下了乐浪之后,考虑到交通便利的问题,一度又迁到了平壤。

但随着这一次唐晋大战,由于李唐水势受创严重,5万水师只剩下1万残兵,几乎都可以说是快要全军覆没了。

而这个时候,平壤如果继续作为国都的话,那这个安全就无法保证了。

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之下,又重新迁回了旧都国内。

毕竟,如果要论及城防的话,能够与丸都相互依存的国内城,在这方面是绝对更加优于平壤的。

中军大帐内,李牧身披玄色重甲,甲叶摩擦发出沉稳的轻响。

他立于巨大的沙盘前,目光如古井深潭,不起波澜。

薛仁贵北线攻破西安平、兵逼梁口的捷报刚刚送达,帐内诸将精神振奋,战意高昂。

不管是薛仁贵哪一路,又或者是他们这一路,只要突破了接下来的那个目标,那么,都可以对丸都和国内二城形成威胁了。

半岛北方确实是地理位置险峻,但是,毕竟失去了南方之后,纵深就放在这里,险归险,但关卡的数量有限。

不管是哪个方向,只要能够突破一两道防线,都可以直接对丸都和国内两城形成威胁。

这就是国土面积狭小,无法形成战略纵深的劣势。

当然,这也是因为李唐在第一次唐晋大战之际,已经丢了半个幽州以及半岛南部,才会没有足够的纵深。

如果没有第一次唐晋大战做出的铺垫的话,第二次可不会打的这么容易。

同时,是因为李唐内部被牵制了太多的兵力,足足有四分之一的兵力在镇压地方,无法投入到前线的作战之中。

他们不管地方又不行,如果不管地方的话,前面同样没办法打仗!

别的不说,光是一个后勤,以后就别想再拉上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