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乱战三国之争霸召唤 > 第1683章李光义入中原,入赵劝降赵军

田辟疆与王难得,虽然是帮助邓九公引开了张挥。

可是,到最后,邓九公也没有从张飞的手中逃过一劫。

张飞以负伤为代价,最终强势击杀了邓九公。

但此时的张飞,也几乎没有什么战力了。

如果是早些年年轻的时候,受了这种伤的情况之下,张飞或许还可以勃起一战。

奈何,岁月不饶人,如今的张飞也已经四十多快接近五十了,早就不是当年的年轻小伙子了。

经此一役,郭子仪军大败,成为了北方之战,最糟糕的一场大败。

而青汉一方有此大胜,首席功臣,正是刘备三顾茅庐而求来的谋士风后。

简雍的诈降之计,正是风后一手策划。

风后此次出计的风格,可是颇有当初诸葛亮在荆北之风。有几个人会想到,为了这么一出诈败之计,青汉可以付出如此惨重的代价。

甚至,连刘备本人都差点搭进去。

朱元璋、朱棣、刘秀、姚广孝,这些人都是何等的风华人物,可是,当年也是狠狠地栽在了诸葛亮的手中。

如今,郭子仪同样是狠狠的吃了一个大亏。

“子仪轻率了!”

收到战报之后,薛仁贵的心中久久不能平静。

郭子仪这一败,对于朝廷可不是一件小事情了。

七万大军,一战之下,被打的仅剩万余残兵败将,这么一场大败,必将是要在朝廷之中引起震动的。

大晋不是没有打过败仗!大晋也并不是说每个将军必须要绝对的百战百胜。

只不过,你要是逆风局这样就算了,当年的凉州和西州之战,晋军不也打了败仗吗?

尤其是西州,已经不仅仅只是用损失惨重来形容了!

大都督级别以及刺史级别的伤亡,这对于晋军来说,可是第一次。

相比那一场大败仗,郭子仪这场败仗可不算什么。

然而,西州和凉州,那一场仗虽然败了,已经不只是损兵折将了,但丢失了大量的国土!但满堂公卿,谁又能够说出什么来?

甚至,当年的西州众多部将,都得承认他们是英雄!

毕竟,以当时西州或者是凉州的情况,换成晋军任何一个将领过去了,甚至是换成古今任何一个名将过去,也无法改变西州或者是凉州的结局。

苏定方只是运气不好,刚好是他是西州大都督,这才吃了那么一场大败。

就算是换成白起、李靖,如果处于当时苏定方的位置,也是一个同样全军覆没的结局。

当凉州西部被元蒙拿下的时候,当西州被元蒙分隔开的时候,苏定方就已经是败局已定了。

况且,逝者已矣!

有些锅可以甩在死人的身上,但有些锅却无法甩在死人的身上!

可是,郭子仪这边的情况和苏定方可大不相同,在顺风局的情况之下,把仗打成了这样,郭子仪必将是要被问责的。哪怕是挺过了这一次,日后,怕是也很难再有再进一步的机会了。

这一战,郭子仪是真正的掉链子了!

廉颇的兵马已经渡过了黄河,甚至取得了巨大的战果。

一个南北夹击的局势已经形成,刘备势力眼看就是一副即将灭亡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之下,遭受如此惨败,自然是掉了大链子了。

“让郭子仪部返徐吧!”

“大败至此,一支溃军,难堪大用了!”

现在的薛仁贵已经不指望郭子仪的这一支兵马了,郭子仪这场仗败到了这种程度,他还能指望这只兵马能够继续战斗吗?

哎,这一战之后,青州南面已经无法造成足够的威胁了!

接下来,刘备只需要面对北面的廉颇了!

只不过,郭子仪这一败,可不仅仅只是他自己的责任,同样还要牵连到薛仁贵的。

薛仁贵是要节制郭子仪的这一支兵马的,这么一场大败,直接责任自然在郭子仪的身上,但薛仁贵却要负管理责任的。

在北面的李牧和廉颇势如破竹的情况之下,这凡事怕的就是对比。

“郭将军大败,赵氏一门只怕要坐地起价了!”张良也是无比的无奈。

他们这边的情况刚有点起色,可郭子仪这么一场大败,必将会影响到他们这边的。

张良原本是没有来到前线的,然而,北方大战全面展开之后,赵光义,现在应该叫李光义了,主动上奏要劝降赵德芳。

故而,张良、张仪二人才一起随同李光义来到了这兖州前线。

李义光既然有这种自信的话,那朝廷自然不介意支持他一下了。

反而,李光义这边不管怎么做,也不影响薛仁贵这边继续打仗。

这世上,本来就没有纯粹的靠嘴皮子谈出来的和平,背后依靠的都是强国,甚至直接的拳头。

该打仗就继续打仗,甚至还要打出晋军的强势,反而说不定还会帮到李光义。

因此,这段时间薛仁贵进攻泰山的过程之中,可是没有一丝一毫的放水。

仲虺、仲行、奄息、针虎、韩鹏、李济、王封、刘禁、王储、彭九元、李三益、高系平这些赵将,一个个可都惨死在了晋将的手中。

反正,这些人在赵军之中也不是什么重要人物。

尤其是韩鹏、李济、王封、刘禁、王储这些年,在赵军之中,也只是一些小军官罢了,别说是地位了,田单甚至都不见得听过他们的名字。

既能展示晋军的强势,又不至于将赵军彻底推出去。

随着李牧和廉颇在北方的强势推进,尤其是,青州北部的大胜,赵军内部的态度显然是缓和了下来。

田单对于赵匡胤自然是忠心耿耿,他当然是没有一丝一毫的降晋的想法的。

但是,再怎么样,田单只是一个臣子,能够做出最后决定的并不是他,而是赵德芳。

也正是因为田单够忠诚,如果最后说服赵德芳的话,也就相当于说服了田单。

对于大晋来说,只要田单愿意跟着赵德芳走,剩下的那些人就翻不出什么浪花来。毕竟,军队就掌握在田单的手中

故而,真正重要的,也就只有赵德芳和田单两个人罢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