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乱世铁骑:从流民到千古一帝 > 第91章 宸国新立、百废待兴与赤眉来使

启元元年冬,第一场细雪悄然覆盖了安澜城的灰瓦朱甍,也为新生的宸国披上了一层素净的外衣。城头飘扬的玄底金宸旗在寒风中猎猎作响,无声地宣告着这片土地新主人的诞生。建国典礼的喧嚣已然散去,但由此激发的希望与重任,却沉甸甸地压在了每一位宸国核心成员的肩上。

称公建制,绝非换一面旗帜、改一个年号那般简单。它意味着赵轩(如今臣民皆尊称为“主上”或“宸公”)及其团队,必须从过去那种侧重于军事扩张和应急管理的“同盟”模式,转向构建一个能够有效治理数郡之地、数十万人口的正规政权。百废待兴,千头万绪。

宸公府(由原城守府扩建而成)的议事堂内,炭火烧得正旺,驱散了冬日的寒意,却驱不散弥漫在空气中的凝重与忙碌。赵轩端坐主位,身着较为朴素的深色锦袍,而非繁复的礼服,眉宇间少了几分典礼时的威仪,多了几分处理具体政务的专注与审慎。下首,丞相张诚、大将军李大牛、治粟内史周福、卫尉王老五、太卜玄影等新任重臣依次而坐,每人面前都堆着厚厚的卷宗。

会议的核心议题是“定策安民,巩固根基”。张诚作为丞相,率先汇报了内政方面的进展与挑战。

“主上,目前我宸国实际控制安澜郡(原安澜城及周边)、清远郡、陇西郡(新设,治所陇川县)三郡之地,户籍在册人口约四十一万三千余。”张诚的声音清晰而沉稳,“《均田令》与《考成法》已在安澜、清远两郡推行初见成效,田亩厘清逾七成,新垦荒地增长显着,吏治效率有所提升。然,陇西郡新附,王虎乱政遗毒甚深,豪强隐匿人口、兼并土地情况严重,流民亟待安置,推行新政阻力最大。”

他顿了顿,继续道:“此外,三郡赋税标准不一,计量混乱,国库岁入难以精确预估。官吏队伍,尤其是基层胥吏,素质参差不齐,贪腐懈怠之事时有发生。今冬雪兆虽好,但去岁战事频仍,仓廪储备仅够支撑至来年夏收,若遇灾荒,恐有饥馑之虞。”

赵轩微微颔首,这些问题都在预料之中。新占之地,人心未附,旧弊未除,治理难度远胜根基深厚的安澜本部。“丞相有何对策?”

张诚显然早有腹案,从容答道:“臣以为,当务之急有五。其一,派遣得力干员赴陇西郡任太守,配以精干属官,强力推行《均田令》,打击豪强,安抚流民,尽快恢复秩序。其二,由丞相府牵头,会同治粟内史府,制定统一的《宸国田赋律》,明确税则、计量,建立完善的户籍、田亩档案。其三,设‘御史台’,选正直敢言之士为御史,巡查郡县,纠劾贪腐,整肃吏治。其四,扩大各郡‘官仓’规模,丰年籴谷储粮,荒年粜米平抑物价,并鼓励民间储粮。其五,于安澜城设‘国学’,于各郡设‘郡学’,选拔俊秀,培养官吏,并定期对现有官吏进行考绩培训。”

这一系列措施,涉及人事、法律、监察、经济、教育,可谓系统而全面。赵轩仔细听完,表示赞同:“丞相所虑周详,准奏。陇西太守人选,丞相可与卫尉商议,务必选任能员干吏。御史台与国学之事,亦需尽快落实。”

接着,周福汇报了财政与商贸情况。烈酒、改进农具、优质皮货已成为宸国三大支柱产业,为国库带来了稳定收入。但与赤眉军保守派试探性的小规模贸易(以烈酒换战马、硝石)已难以满足需求,且受制于人。同时,军队扩编、官吏俸禄、基础建设等开支巨大,财政压力不小。

“主上,臣建议,一方面,鼓励工匠创新,开发如新式织机、瓷器等更多可外销的商品;另一方面,需设法开辟更稳定、更自主的商路。或可尝试与更南方未受战乱严重影响的‘靖南侯’势力建立联系,其地盛产稻米、茶叶、丝绸,或可互通有无。”周福提出了自己的设想。

赵轩沉吟道:“商贸之事,关乎国计民生,确需长远规划。治粟内史可先派精干商队南下试探,了解靖南侯的态度及沿途情况。与赤眉军的贸易,规模暂且维持,但需严加监控,防止其借机渗透。”

轮到李大牛汇报军务时,这位新任大将军声音洪亮,充满干劲:“主上,五军整编已初步完成,安澜中军、清远边军、陇西戍军、黑风守备营及净邪司独立编制均已到位,正在加紧冬训。然,新兵比例增大,战力需时间磨合;军械,尤其是强弓硬弩、铁甲战马,仍有缺口;各军驻防协调、后勤补给线路,亦需进一步优化。”

赵轩深知军队是立国之本,问道:“大将军有何需索?”

李大牛直言不讳:“一请主上拨付专款,优先打造劲弩、铁甲;二请准许在各郡增设屯田兵,战时为兵,闲时为民,以减轻粮饷压力,亦可巩固边防;三请完善军功爵赏细则,激励士气。”

“准。”赵轩爽快应下,“军械打造,治粟内史优先保障。屯田之策,可与丞相商议,选择适宜之地试行。军功爵制,大将军可拟定详细条陈上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乱世铁骑:从流民到千古一帝请大家收藏:()乱世铁骑:从流民到千古一帝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王老五的靖安司(现隶属卫尉府)则汇报了内外情报。赤眉军主力仍在东部与另一个叫“镇北军”的势力对峙,无暇西顾,保守派掌权后,内部整顿,对宸国暂时采取守势和有限合作态度。海昌帮在沿海活动频繁,似在整合力量,但暂无直接侵犯迹象。境内,大部分地区治安尚可,但陇西郡仍有小股溃兵土匪流窜,需要清剿。王老五特别提到,各地发现一些形迹可疑的游方术士、行商,似乎在打探宸国虚实,尤其是关于“落星湖异象”的消息,需加强戒备。

玄影的太卜司则专注于研究那块“星陨之核”碎片和落星湖后续影响。他报告说,碎片能量已彻底沉寂,如同凡铁,但材质依旧特殊。落星湖区域能量波动已恢复正常,但湖心深处仍有微弱异常,建议长期封锁监视。他还整理了一批从各处搜集来的、关于上古传说和奇异天象的残卷,虽大多荒诞不经,但或可为未来提供参考。

会议从清晨持续到午后,各项议题逐一讨论,初步定下了未来半年到一年的施政重点和方向。赵轩虽感疲惫,但心中却更加踏实。一个国家的雏形,正是在这般繁琐却必要的讨论和决策中,逐渐清晰起来。

然而,就在宸国上下忙于内政建设之时,一个意想不到的访客,再次将外部的波澜引到了安澜城下。

这一日,风雪稍停,一队约五十人的骑兵,打着赤眉神军的旗帜,护送着一名身着赤红文官服饰、气质阴柔的使者,抵达了安澜城南门。来人自称赤眉神军元老院特使,姓冯,奉元老院之命,特来恭贺宸国新立,并商谈“要事”。

消息迅速报入宸公府。赵轩闻报,眉头微蹙。赤眉军此时派来使者,意欲何为?仅仅是礼节性的祝贺,还是另有所图?

“宣其使者入城,以礼相待,安置于驿馆。命卫尉严密监控其随行人员动向。丞相、大将军、治粟内史、卫尉、太卜,随我一同会见这位冯特使。”赵轩下令道,他倒要看看,这头暂时蛰伏的猛虎,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次日,宸公府正殿。赵轩端坐主位,张诚、李大牛等重臣分列两旁,气氛庄重而略带肃杀。赤眉军特使冯先生缓步而入,面对宸国一众高官,神色从容,甚至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他恭敬地行礼,呈上元老院的贺表和一些贵重礼物。

寒暄过后,冯特使话锋一转,切入正题:“宸公雄才大略,短短数年便平定河间,开创新朝,实令我等钦佩。我神军元老院众长老,亦深感与宸国毗邻,和则两利,斗则俱伤。故特派在下前来,除恭贺之外,更欲与宸公商议一件……关乎两国未来,乃至天下大势的要事。”

“哦?冯特使请讲。”赵轩不动声色。

冯特使微微一笑,压低了些声音:“我神军得知,宸公此前于落星湖,曾遭遇一场惊天异变,并……似乎与某些天外遗物有所接触?”他目光扫过赵轩,又瞥了一眼一旁的玄影,继续道,“不瞒宸公,我神军传承久远,教中典籍亦记载有类似‘星陨’之事。据闻,此类天外之物,散落并非一处,且彼此间或有感应。近日,我神军在东面与镇北军交战之际,于一处古战场地下,亦发现了一处疑似与‘星陨’相关的古老遗迹,其能量波动,与当初落星湖颇有相似之处……”

殿内顿时一片寂静。张诚、周福等人面露惊疑,李大牛眼神锐利,王老五和玄影则瞬间警惕起来。赤眉军,果然也掌握了关于星陨之核的信息!而且,他们似乎找到了另一处相关遗迹!

冯特使将众人反应尽收眼底,笑容更深:“元老院之意,既然你我双方皆与此秘辛有所牵连,何不摒弃前嫌,携手合作?共享彼此所知信息,共同探索这星陨之秘?若得其力,或许……这纷乱天下,可定于一尊!不知宸公意下如何?”

图穷匕见!赤眉军竟是来提出合作的,合作的对象,是探索那危险而诱人的星陨之秘!这是一个巨大的诱惑,也是一个深不见底的陷阱。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到了赵轩身上。这位年轻的宸公,将如何应对这突如其来的提议?是拒绝,以免引火烧身?还是接受,踏入这未知而危险的领域?

赵轩面沉如水,手指轻轻敲击着座椅扶手,心中飞速权衡。赤眉军此举,是真心合作,还是想借此摸清宸国底细,甚至将祸水东引?那东面的遗迹,是真是假?这冯特使的话语中,又有几分可信?

喜欢乱世铁骑:从流民到千古一帝请大家收藏:()乱世铁骑:从流民到千古一帝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