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乱世边军一小卒 > 第227章 此等功劳,如何封?

“五月上旬,平虏校尉赵暮云率部於飞狐岭,灭北狄单于御前侍卫军朮赤部五千人,並生擒主將银甲千长朮赤!”

“五月下旬,赵暮云率银、朔、延三州兵马五千余人,诱漠南韃子首领娄烦王来朔州,引山洪灭敌,斩首三千余级,缴获武器、马匹、盔甲、旗帜不计其数!”

“奚川草原韃子首领折兰王仓皇逃回云州,蔚州之围解,蔚州都尉童固等三千余人生还。”

“......”

大胤皇城,含章殿內。

永昌帝收到了来自蔚州的报捷,喜笑顏开,立马召集內阁六部、御史台、內务府的头头开会。

兵部尚书杨定国此时的嘴角比ak都难压。

而礼部尚书苏雅言、户部尚书崔开济脸上露出职业性的微笑。

刑部冷春芳、吏部陆秉均、工部石开泰三人却不动声色,似乎朔州大战的胜利与他们毫无关係。

或许是今年上半年的税银分配还没得出定论,吏部和工部这两个急需银子的部门把重心放在爭取更多税银上。

掌印监总管吕春芳脸上波澜不惊,朗朗奏诵著赵暮云和胤稷联名送来的捷报。

司礼监总管曹淳风死鱼眼睛看似一动不动,可他的余光已经將皇帝和在场所有人的表情看在眼里。

也许等下皇帝问话的时候,他好见风使舵,说合適的话,让自己处於屹立不倒的位置。

除了这些人之外,只有御史大夫顾鼎铭眼神中有些不安。

他派號称胡搅蛮缠的搞屎棍御史宋流去赵暮云军中,就是借著谣言传到了京城后,趁机去监察军情。

然而宋流去了蔚州之后,还没有任何奏章送来,赵暮云却抢先一步將捷报送来。

並且,赵暮云还以弱胜强,取得如此大胜。

这是百年来大胤与韃子的战爭中,第一次如此大获全胜。

赵暮云以五千之眾,无论智取还是强攻,硬是將韃子两个万骑长和一个五千人的千长给打败了!

现在即便是宋流真的从赵暮云军中挖出什么黑料,也已经晚了。

先入为主的永昌帝,自然不会在意赵暮云那些治军的细节。

至於什么勾结李金刚的军师,更是没有人会相信这种无稽之谈。

“诸位卿家,赵校尉立此大功,堪称我大胤北国铁壁啊!朕应该如何奖赏才是呢?”

吕春芳一读完,永昌帝身子往后一仰,虎视左右这些朝中重臣,身上的帝王霸气侧漏。

不容置疑,赵暮云这一仗打得永昌帝扬眉吐气,几个月被韃子扰边的憋屈一扫而空。

永昌三十九年,困扰这位年过六旬的帝国主人有诸多大事。

东南倭寇,南方瘟疫,中原大河泛滥,西北蝗灾,財政赤字...

这些不算什么,河东道北狄韃子寇边,关內道李金刚作乱,这才是他最头痛的两件大事!

甚至让这位垂垂暮老的皇帝动了让位的念头,让不少人暗中窃喜。

然而到最后,贪恋权力的他,却提出了要刮骨疗伤的想法,引来眾多朝廷官员的失望,更是一阵惶恐。

“陛下,赵校尉此番大功,震烁古今,必须对其大力褒奖才行。”

一听皇帝的口风,按捺不住的杨定国当即出声。

杨定国是原兵部尚书李道推荐上来的,但很少人知道,他出任江南道节度使的时候,却与原兵部侍郎范南私交甚厚。

范南因朔州之战失利被贬的时候,便跟杨定国提及赵暮云。

杨定国早已將赵暮云的名字记在心里。

如今各地节度使普遍兵备荒废,战斗力低下的情况下,赵暮云异军突起,连战连胜。

这不仅是为自己挣军功,更是为兵部长了脸。

“杨尚书,你说该封他什么为好呢?”永昌帝笑著问道。

“陛下,微臣以为任他为镇北中郎將,仍旧都督关內道和河东道北部数州兵马,与韃子对抗!如今他数战大伤韃子元气,加以时日,可令他兵出奚川,收復云、胜、丰三州,將大胤的北部防线推到大青山一线。”“如此一来,大胤北边安寧也!”

杨定国神情激动。

收復云、胜、丰三州,可是每一个兵部尚书的梦想。

若是在其任上实现,一样名垂青史。

永昌帝听得也是心动!

这三州是在他父皇手中丟失已有百年,若在他这里收回,那可不得了。

等驾崩了,说不定能得一个“武”的諡號。

崔开济朝苏雅言示意一眼,苏雅言微微点头,立马站了出来大声奏道:

“陛下,微臣听您说过,赵暮云年纪尚轻,需要打磨心態,好好沉淀!功劳当然认可,但將他升任中郎將,恐难服眾!请陛下三思!”

“是啊,我朝中郎將已经是军中顶级,此刻升赵暮云为中郎將,以后若是再有立功,岂不是封无可封?”御史大夫顾鼎铭出声附和。

大胤的地方军制,折衝都尉为一府军事主官,之上便是节度使来管辖,而节度使往往由文臣出任。

像启用校尉一职,以方便赵暮云进行节制各州兵马对韃子作战,已经开了先例。

而在京师,有五营兵马以及御林军共同拱卫。

五营兵马五万人,负责京畿外围防卫;御林军一万人,负责皇城保卫工作。

名义上皇帝是这两部兵马的大统领,实际日常统领这些兵马的人是皇帝的亲信,以及朝中勛贵將门。

他们的职位是都尉,统领一千到五千人不等。

派去平叛的中郎將李成化,便是將门李家中的佼佼者,临时走马上任的。

因此,若不是战爭需要,大胤不会设置校尉、中郎將这种军职。

这些军职统领的兵马往往上万或者上十万。

而赵暮云才半年时间,就扶摇直上,到了军界的顶层,会引来其他朝中將门的不满。

人家数代积累,还不如你一介草民奋战半年?

这会打破一些潜在规则和平衡。

御史大夫顾鼎铭话一出,礼部尚书苏雅言当即说道:“陛下,您不能独宠一人而忽视其他人,於礼於法不合適啊!”

“陛下,这的確不合適啊!”崔开济也大声道,“若李成化將军平定了李金刚的叛乱,您又该如何封呢?將士守土杀敌,本就是职责所在啊!”

“是啊陛下,军人不就应该为君分忧吗?本分所在!”

一直不说话的刑部冷春芳、吏部陆秉均、工部石开泰三人,也齐齐出声。

永昌帝惊讶地看了吕春芳一眼,后者摇摇头。

今天六部尚书,除了兵部之外,加上一个御史台,出奇一致反对封赵暮云,这让永昌帝有些猜疑起来。

不过,这些大臣的意见,永昌帝不得不考虑。

之前龙察司指挥使王直密奏关於赵暮云谣言一事时,永昌帝就有意不加干涉,让赵暮云自己应对。

果然御史台得到风声立马派人去蔚州监察。

没想到赵暮云顶住压力,贏得军事上的胜利。

看来赵暮云很有在尔虞我诈的朝堂上生存的潜质啊!

“既然诸位都不同意升迁赵暮云,那便让他继续担任校尉,都督七府兵马,不过,其名號有平虏改为镇北,且主管七府军政,如何?”

永昌帝也不打算与这些大臣爭论,便一锤定音。

“臣等附议!”

崔开济等人齐齐回应,只有杨定国不满意这个结果:

“陛下,这对赵暮云和他麾下的將士,也未免不公平了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