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隆万盛世 > 221偏厢车

隆万盛世 221偏厢车

作者:平行空间来客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31 00:33:06 来源:抖音小说网

“大汗军营那边有情况吗?”

万户疾声询问道。

“后营没有消息送来......”

就在他刚说完这话,远处一匹快马已经跑到近前,一个蒙古士兵翻身下马到了万户身前,半跪着禀报道:“万户大人,后面大汗军营起火,似有喊杀声。

另外在我军后营门外还出现一股明军马队,似有冲营的打算.....”

“砰砰砰砰......”

大营西面忽然传来爆雷一样的声音,所有俺答部蒙古人都知道,那是明军大炮发射时的声响。

......

俺答部军营外六十步距离,明军弓手军阵已经站定,在队官的口令声中明军弓手纷纷拿出箭矢,很快就有旁人举着火把从他们身边走过,箭矢前段的引火物被点燃。

“张弓.......射........”

没有等待多少时间,在弓手手中的火箭被点燃后,队官就开始大声呼和下令。

按照队官的口令,弓手纷纷张弓搭箭瞄准前方鞑子军营,在“射”字之声传入耳中后,纷纷松开手中弓弦。

“嗖嗖嗖.......”

无数小火团被射向空中,然后又急速下降高度,飞过鞑子军营的木栅栏,不过大多落在空地上。

数百支火箭射出,射中帐篷的只有数十支,因为鞑子的营帐立得实在是零散。

不过还有其他效果,那就是鞑子军营中传出几声哀嚎声,显然在黑夜中有鞑子士兵被火箭射中。

很快,对面又零零散散射出十几只箭矢,那是已经冲到栅栏里的鞑子士兵开弓放箭进行反击了。

队官当机立断,重新下令道:“降低高度,射木栅栏后。”

既然用火箭点燃鞑子军帐的企图看样子有点行不通,那就射人吧。

他们的目的是什么,那就是吸引蒙古人过来,在栅栏这里和明军对射,不让他们有精力对后边俺答汗大营进行支援。

很快,队官的命令就通过小旗传到所有弓手耳中,他们在第二次射击命令发出后,纷纷降低箭矢高度,射程被控制在八十步左右。

就在第二波箭雨扑向军营木栅栏处的时候,弓手身后不远的明军炮手也准备完成,没有以往需要向上面请示是否开炮,队官就直接下达了开炮的命令。

“砰砰砰砰.....”

战车上搭载的佛朗机炮开火了,对着前面的俺答部军营喷出一颗颗实心弹。

这次车营二十多辆战车上带出来了十二门中样佛朗机炮,是十几年前制造的,到现在维护的还不错,炮长约4尺多,重达百斤,需要几名士卒轮流抬动,每次装6两弹丸一枚、装药也是6两。

实心弹丸在火药爆炸的推动下飞出炮口,破开空气,携带着无匹的动能蹿进了俺答部军营。

栅栏后邻近的几个帐篷瞬间被打穿一个大洞,帐篷中还未穿戴好衣甲的蒙古士卒还在里面哀嚎,而那些之前被火箭点燃的帐篷,里面虽然已经没有人,可是炮弹打穿帐篷的冲击力却让它彻底碎裂开,帐篷向着四面倒下去。

很快,佛朗机炮手们已经取下一个子弹药筒,快速更换第二个,装好后再次点燃引线。

“砰砰砰砰.......”

明军战车上不时窜出一股浓烟,随后就是一声炸雷般的声响传来。

前面的数百名弓手在连续射击十几轮箭雨,压制住栅栏后的蒙古军卒后,在队官的口令下开始缓缓后退,依旧是来时的路线,从战车缝隙之间穿过,回到战车后面稍微休息。

在弓手退回后,后面的枪盾兵在口令声中缓缓前进,彻底封闭了战车之间的缝隙。

这就是大明朝的边军,他们的生活水平虽然因为官员的盘剥大不如前,可是祖宗留下来的战法还没有失传,他们都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当然,这也和宣府常年战乱有关,虽然训练少了,可是基本的东西,在老兵的教导下,新兵还是能很快弄明白,至少有样学样就不会有错。

在明军弓手停止射箭后,俺答部军营的矮栅栏后很快就出现大量衣甲散乱的鞑子军卒,他们手拿刀枪弓箭等兵器严阵以待,防止明军攻入军营。

这些人都是分配驻扎在这附近帐篷里的军卒,此时在将官的命令下被派到这里来,他们需要为后面其他千户整队争取时间。

只是,在他们看到明军军阵前那一辆辆战车和一排排盾牌后就有点不知所措,搞不清楚明军到底是要偷营还是来示威的。

大明边军使用战车的历史是很悠久的,后世人大多只以为是戚继光在蓟镇时编练出了车营,其实戚继光最大的优点是善于利用一些可以利用的东西,加以整合,让他能发挥出更大的威力。

明军的偏厢车最早应该是出现在明代宗朱祁钰时期,捣鼓出战车的人则是名将郭登。

郭登,武定侯郭英之孙,正统十四年,以都督同知协镇大同,也就是在这一时期,他仿效古人制造偏箱车、四轮车,中藏火器,上树旗帜,钩环联络,布列成阵,攻守都能用。

其军队以五人为一伍,郭登教他们在神祠发誓,一人有功,五人一同领赏,受罚时也是一样。

十伍为一队,队中以能拉开六十斤重弓的人为先锋。

十队由一名都指挥统领,使他们功不相挠,罪有专责。这种做法被一时称好。

这也就是明朝中后期步军作战的主力——车营的前身了,不过景泰帝到现在已过百年,那时候制造的偏厢车自然早已报废,不堪使用。

现在明军军阵前放置的这二十多辆偏厢车是在十几年前制造的,自然不是兵部好心要为他们添置武器,而是因为另一场被称为“天下闻而冤之”的冤案带来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