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刘处直攻克霍州后发生的一系列事都结束了。
克营伤亡了三百多人,损失不大,义军大部分老本兵也保留下来了。
而新募的流民侥幸没有被官军杀了的,在后面慢慢地又被各个掌盘子吸收回去了。
官军虽然没有捞到什么大贼首级,却还是割了两三千青壮男子首级。
他们上报崇祯皇帝说克贼几乎被全歼,其余流寇也损失惨重。
至于为啥没有说打死了刘处直呢?因为现在刘掌盘子也是挂名的大贼了,要是说了以后刘处直再跳出来兴风作浪,这几个人都要被皇帝找后账。
皇帝一高兴,封赏了这些人,曹文诏差遣不变,进从一品都督同知。
陕西临洮副总兵蒋一阳在巩昌府清水县追击红军友带领的一伙两千余人卫所和营兵逃兵,结果被这伙逃兵打的大败,死了数百人。
把总徐承斌一起战死,还有个守备李宫用被流寇俘虏。
李卑正好立了大功,就让他去当了临洮副总兵。
虽然没有升官,不过有传言临洮总兵王承恩很快要去固原当总兵。
所以现在晋李卑为临洮副总兵,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下一任总兵便是李卑了。
这个五十多岁的老将老泪纵横,终于感觉快熬出头了。
而贺人龙、马科、艾万年这些中青年将领都没有提升差遣,而是晋了一级品级。
克营虽然没有受到太大损失,但是部队散的到处都是,要聚集起来需要一段时间了。
朝廷见曹文诏这把快刀实在太好用了,王贼嘉胤最近老实了许多,这次又把克贼打残了就想把曹文诏叫回陕西。
那个叫红军友的流寇头子在干翻临洮副总兵后,一路上招兵买马攻城拔寨,打到凤翔府陇州包围了州城,日夜攻打。
这会洪承畴和张应昌在还在剿灭不沾泥余部,抽不开身。
练国事也在剿一个叫混天狼的贼寇,所以暂时没人去剿红军友。
这两人都想着赶快把曹文诏暂时弄回来,在上疏朝廷后,洪承畴让他跟着贺人龙两人一起从河津渡过黄河,回陕西去解陇州之围。
曹文诏的行军速度极快,只用了十天时间便从山西平阳府霍州赶到了陕西凤翔府的陇州。
此时陇州已经被红军友率六千人围困十几天了。
城内粮草也不多了,箭矢啥的更不多了,要是援军还不来,真要被破城了。
陇州知州张维贤在州衙唉声叹气,一天之内他问了师爷几次有没有请求援军到来。
师爷不厌其烦告诉他,十多天前就请求了,按照时间援军应该快来了。
而红军友那边则情况更不妙,自起兵这一个多月以来,他率部连克伏羌县、秦安县、清水县后招兵买马,声势浩大。
但此刻,面对这座看似摇摇欲坠却又异常顽强的陇州城,他却感到前所未有的挫败。
在城下损失太大了,如果不拿下陇州,接下来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再攻一次!"红军友突然拔出腰间的长刀,"破城之后金银财宝兄弟们共享。"
二当家李一龙接令后安排了士卒冲锋,但没有意外又一次被打回来了,此时曹文诏已经距离红军友部不远了。
红军友的营帐内,一名侦骑跌跌撞撞地冲了进来:"大当家!不好了!东面来了官军,是...是关宁铁骑!"
"有多少人?"红军友强自镇定地问道。
"约三千人,半数是骑兵。"
红军友虽然才起兵不久,但是营中大部分人都是逃兵,对于关宁军曹文诏的实力都很了解,一时间营里的人大部分都害怕,倾向于赶快逃跑。
红军友能在一个多月时间里面击败临洮副总兵,攻克三县围困陇州,自然也不是一个不懂军事的人。
他让诸位冷静一下,然后告诉他们如果直接逃跑被骑兵撵着屁股打就完蛋了。
如今之计只能和曹文诏硬碰硬,打赢了才能安全撤离,部下的恐惧情绪暂时被压下来了。
当天在陇州城东的原野上,两支军队遥遥对峙。
红军友将他的部众分成三个方阵,前排是手持长矛的步兵,后排则是弓箭手和火铳手。
这些火铳大多是从官军那里缴获的,虽然数量不多质量也不好,但在留守陕西的农民军中已经算是难得的利器了。
远处一支骑兵部队缓缓出现,他们身着统一的铁甲,马匹高大健壮,行进间竟无半点杂音,只有整齐的马蹄声如同闷雷般滚滚而来。
为首的将领风尘仆仆,正是才从山西回来的曹文诏。
"列阵!"红军友高声喊道,"让他们见识见识咱们的厉害!"
义军阵中响起一阵嘈杂的呐喊声,比起对面沉默如铁的骑兵,这喊声显得杂乱无章。
曹文诏让旗鼓兵打信号,身后的一千多骑兵立刻停下。他打量着对面流寇的阵型,嘴角露出一丝不屑的冷笑。
这些人虽然人数占优,但阵型松散,装备简陋,更缺乏对骑兵作战的经验,也不知道蒋一阳这个废物是怎么被这伙人给杀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流贼也可以燎原请大家收藏:()流贼也可以燎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