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都市白领 > 流水不长东 > 第18章 兰炭

流水不长东 第18章 兰炭

作者:嗑南瓜子 分类:都市白领 更新时间:2025-09-08 01:39:40 来源:全本小说网

“叮当”一声响,是郑瑛将个银质鱼儿形状的小勺子丢在了瓷碗里,她本是要去捞个咸津梅子搁在紫苏饮里调茶汤的。

谢老夫人微怔,张太夫人浑不在意,就着手上瓜籽碎咬的磕磕巴巴只顾给底下儿孙叫好。

郑瑛垂着面将手旁紫苏饮子推到一旁,颇为遗憾道:

“不成了不成了,这桌上五颜六色的样样都好,可我身子骨招架不住味儿浓的。

这紫苏气,夏日觉着清爽,现儿闻着骨头都凉浸浸的,端的是不能和旁儿娘子姐儿比。”

谢老夫人笑道:“咱们上门讨吃的,你还挑起嘴来。”

“诶。”郑瑛颇不认同,笑道道:“若换在别处,我就不多嘴了,也是知道老夫人明心明镜断不与我计较,只管说来。

莫说茶汤,别的,我也不藏着掖着,咱们底下人,怎好说今上十年八年的。

人多处本就是要留神的,就是暗室无人,也得喊声万岁不是。”

张太夫人从场下收回目光,笑道:“这婆子嫌我准备的茶汤不好,故意找着茬儿挑我不是呢。

刚自个儿太子公卿的张嘴就来,不许我说个浑词了。”

她转头吩咐底下:“去..把那个..前几日得的玉山红煮一饼呈上来。”

“嗯,这就去。”女使答道。

“都歇了吧,管教咱们这天花乱坠,定得江山似得。”谢老夫人笑着打圆场。

张太夫人身份在那,郑瑛来头也不小,寻常娘子做了人妇,外头就称郎君姓氏,少有叫原姓的。

郑瑛乃是荥阳郑氏出身,十里红妆抬到京中来。

郎君官场沉浮数载,知天命的年纪官升中书平章事,旁儿个来往,仍旧称郑瑛一声郑大娘子。

家里男丁既是天子肱骨之臣,跟着的妇人哪能掉得轻心。

天家不与常人论,今上四十七岁算是正值盛年,而太子也当了小十年,且在佳期,两者日日相见,猜忌之心不足为外人提也。

说的难听些,太子朝不保夕的,还不如个良臣呢,议论两句反倒是给今上表忠心了。

这要置喙天子,那就是不得了了,郑瑛出言提醒,既是好意,也是免的惹祸上身。

谢老夫人道:“怪我那三个哥儿在范中书家里做学子,我这才上赶着问一句。

你俩这要闹起来,有个三长两短,可别去谢府讨银子赔养身钱。”

她抬手朝着已经走到场地去玩的姜素娘方向指了下,“这是个什么说头,一点风声也没听着。”

张太夫人和郑瑛何等人精,给个台阶就下,张太夫人道:

“正是你的由子,万事你不开口问,我哪说的上嘴,错了漏了,自该记在你身上。”

安乐公陶矜,自号传柳,即五柳先生的传人,人称传柳客,先朝梁元帝德仁三年的钦点状元。

后梁元帝引以为师,称陶公,又任今上太傅,赐号安乐公,时册封太子后,又为太子授课。

三朝过来的老东西,熬了些两年,实在熬不住陪天家折腾,请旨离京,自在逍遥去了。

这一去,朝里官员也没几个知道人在何方的,后宅妇人哪曾得知是个什么境遇。

猛然听到自家郎君范中书交代安乐公要往家里小住,郑瑛吩咐底下洒扫相待,吃喝用具都是给着个七老八十白发翁备的。

说这突然多出个徐娘半老带垂髫小儿,她也震惊着呢,郑瑛笑着说了来由,不忘打趣:

“原是安乐公都没个提前吩咐,这厢误了我行事不周到,还以为我瞧不上人家后来人呢。

话传出去,叫咱们脸上一双眼珠子白白平着长了,看人还看出个高低来。”

有没有高低的,都在心里,面上是不能现出来。

听罢来缘,谢老夫人再往姜苏娘方向瞅了瞅,初冬锦衣层叠,那背影仍是盈盈一袅。

说徐娘半老,是为着和安乐公的年岁,分明人还年华大好。

估摸着,是安乐公游历到某处,寻了个风水宝地,见着个明眸佳人,三朝帝师,哪个娘子揽不进怀?

说到底,只怕是是安乐公以势压人,世人看,多只认那女子不肯以死相拒贪权恋贵。

难为他风烛残年相还能跟人生出个姐儿来,可能这就是为什么姜素娘被扶正了吧。

也不知怎地,张太夫人笑意慈慈底下,竟想说不幸中的万幸,那老货原配死好些年了。

不然,姜素娘多半只能在某个边陲小地当一辈子没名没分的小娘。

然而,安乐公的原配娘子,往些年在京中,各人也是有走动的,斯人已去,怎好说人死是个幸事。

她又暗暗叹得一声,人老了,人老了总觉这些娘子姐儿,个个成空。

郑瑛瞧着底下,笑道:“没问过你家那头怎生个事儿,莫拿些菩萨姑子搪塞,我不信这话的。”

“往常我也不信,年初百般不顺,寻了个吃斋的进宅子瞧过。”谢老夫人不以为意样笑道:“人一不求捐,二不求财的,也就提议我寻个姐儿来养。

你说不信吧,略微个响动,心里头就慌慌惦记,索性寻了个来,也是我底下不争气,单得一个姐儿抱不到面前,早晚空落落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流水不长东请大家收藏:()流水不长东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这就是你那内妇不是,儿女大了,郎君盛年,该知事帮着找几个可心的在房里养着。

这头没人承孝祖母,那头还赶着穿衣穿衣侍茶的底下人活计。

哪个主母上赶着劳心,治家驭下才是正理。”郑瑛道。

“找不找的,不找也好,宅子清净。”谢老夫人闷声答。

“人少是个什么清净,那叫冷清,一大家子有理有序的才叫清净呢。”

郑瑛和谢老夫人一般身份,说起话来,不比对着张太夫人恭敬。

谢老夫人自是不以为意,三人说着闲话,那胖刘嫲嫲快步过来,对着几人道:“王家郡夫人那头人也来了,老祖宗看....”

声调拖长如许,瞧张太夫人没接话,刘嫲嫲霎时快语续道:“底下是迎了来的,也不知怎地,她时辰不巧了。

看着面儿又生,想各家太太夫人娘子都说不上话,我婆子笨的,实不知将人领到哪桌了。

“怎么现在才来...”张太夫人这方开口,语气稍有不喜。

要没提这茬,她都不记得有这么个人,这令行到一半,底下来传,她瞬间记起请帖是给王家宅子处送过的。

情理归情理,道理归道理,就是王雍还在朝为官,给她老母博的诰命夫人,也不敢来晚了张太夫人发的帖子。

如今人不能出面,底下好歹挑个伶俐的上门见礼回话,哪有姗姗来迟的派头。

“就迎到此处,一并坐着吧。”张太夫人示意姜素娘空出来的那一方桌,“无事聚了寻个乐子,谁还排个位次不成。”

“哎,这就去了。”刘嫲嫲答道,跟着转身往外。

“哪个王家郡夫人?”郑瑛看罢张太夫人,目光又转到谢老夫人脸上。

王雍的母亲诰命加身,实则是承儿子的哀荣,得了这头衔,又没往京中走动过,加之事也过了大半年,郑瑛一时也没想起是谁。

“原权侍郎家里头,往常我那内妇与她家娘子交好,这不。”谢老夫人朝着远处崔婉一努头,“今日想着问一嘴的。”

“哦...”郑瑛若有所思点头,道:“是,他在时,是与你处交好,当真人去水消,你这不提,我许久没听这场事来。”

旁边女使呈上新煮的茶来,张太夫人与郑瑛笑道:“快尝尝,也省得你回去,传我捂着好东西不肯拿出来。”

郑瑛连忙告罪,打趣一阵,端了茶碗。

玉山红又名雪里红,据说是茶农趁着春雪未消,茶树叶子还是芽米的时候,用尖锐利器剖出鞣制的。

成汤则香气淡渺,色清如澄,入口生津,一直是天家专属贡物,禁私相授卖,有皇帝一杯茶,庶民一年粮的说法。

冲茶之时,更不得沸水,只能用温水慢浸,故而女使那会得了话,现才端上来。

外人难得一尝,朝中官员却是常得赏赐,郑瑛身为中书内人,不见得稀奇。

只这会张太夫人拿出来,难免有以皇亲压人的嫌疑。

几人相熟未必做此思量,郑瑛却暗想,往年间,张太夫人也是个留神细枝末节的,如何今儿个,做些不清不楚的事儿来。

便是皇亲,到底张家孙女无所出,就算出了,这个年龄的皇子,运气好当个闲散公爵,运气不好,不定流放到哪去。

“是好,该我多用几盏,我那处原是没有的。”谢老夫人仍旧笑着圆场。

那头刘嫲嫲已将王家来人迎到此处,为首的二八样年岁,石绿罗裙搭着个晴山素褙子,是谢张两个老夫人那日在王家园子见过的,唤作盈袖。

应是上门为客,年轻娘子总要讲究些,比之那日空空脖颈,今儿多了个赤金挂红玉如意锁的项圈压着衣襟,看着是个稳重的,不像没名没分的通房。

后头还跟了两个年轻女使,其中一个拎了个尺余宽高细丝带盖提篮,篮面上工笔斜描画了雪中松鹤,倒是很合今日开炉气象。

离着几步,盈袖抢着连声告罪,说自接了帖子,早早就准备齐全过来的,谁曾想临出门,郡夫人犯了毛病,耽搁片刻,来晚了。

王家应该也没到卖房卖地卖丫鬟,只剩她一个人伺候的地步,在座的都知道这话是个托词,心照不宣没追问。

张太夫人反比那会和气,指了指空着那方道:“坐吧坐吧,再叫我心大,也没有催着你处赶着来吃茶的理儿。

这递帖子过去,本就是个打扰,也就是为着惦记,想着走动走动,能得个话问问郡夫人近况便是好的了。”

盈袖躬身称了谢,并不坐下,转身随身女使捧着的那篮子接过来,移开盖子,轻道:“承蒙各位夫人惦记,不敢坏了规矩。

既是来开炉的,妾也凑个份子,当是为郡夫人添火添福,盼她早日康健。

只因宅子里事多,陪不得各位老祖宗,就..不在此久扰了。”

盖子一开,异香扑鼻而来,各家女眷都会往手炉用的炭饼里加香料,几个老夫人见惯,不足为奇。

张太夫人“啧”过一声,道:“你是个好的,等你家郡夫人好转,自有日子在后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流水不长东请大家收藏:()流水不长东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既来了门上,又凑了份子,好歹吃个茶再走,你急急来,又急急去,咱们这头怎么说话呢。”

说罢又吩咐旁儿女使,“叫那些哥儿姐儿也玩累了,都过来瞧瞧,看今年彩头在哪处,早些让....”

她记不起盈袖名字,顿了顿道:“早让娘子回去,你先吩咐底下备些养身东西,一会子顺便带回去。”

盈袖推辞不得,这才坐下双手接了茶去。

片刻几个年轻娘子各自领着自家小儿归来,崔婉却和姜素娘走到了一处,底下三个小儿自也跟着。

原姜素娘是陌阳人氏,安乐公陶矜游历到那,爱恨情仇不消提,两人结识,生了女儿陶姝,家里称幺娘。

她也是第一次往京中来,不识得别家年岁相仿的姐儿,一来二去,和停云纤云两个走在了一处。

崔婉倒是稍有芥蒂姜素娘身份,偏停云心无城府,拉着纤云三个人玩的痛快,这厢也不好把人分开。

几个人玩得几局投壶,皆不擅长,有心跟着哥儿捶丸,年龄小还拎不直竿子,转头玩起了斗草。

这可撞着了停云强项,她长在山里,最知道哪种草茎结实耐拉,连赢好几个人,直赢到了最后,开心的要蹦起来。

现由崔婉带着回到了吃茶处,张太夫人才问得一声,停云即跳着道:“我赢啦,我赢好些。”

赢家显然不止她一个,张太夫人却笑咪咪道:“果然是我瞧着的,一会这彩头,管叫你先挑。”

四周人聚过来,张太夫人吩咐底下将各家娘子带的炭饼齐齐摆成一排儿,笑道:

“来了来了,到咱们的事儿了,看看今年谁家巧件儿能占了先去。”

又将女使捧着的一个锦盒打开,伸长胳膊给众人看了一圈,道:“这是今儿个头彩,不叫说我偏私,见者有份,能者先得。

还是往日规矩,童儿不扯谎话,叫最小的姐儿来挑。”

那盒子里,是一副敲金镶翠的头面,步摇簪子耳坠样样俱全,华丽还数摆在中间的花冠,一式十六枝,枝叶瓣蕊,片片丝丝敲的薄如蝶翼,见风即颤。

最小的赢家,显然是停云了,她挑中谁家娘子的炭饼,谁就是头彩,这份厚礼便归谁。

不管挑中谁家的,于张太夫人,都是情谊,于停云,便是个渊源,以后和各家行走,拿了头面那家娘子,总要惦记她两分。

若说要挑自家的,那也是她要先赢才有资格,所以这算是大人孩童共同的乐子。

点校司杨家娘子笑道:“这小菩萨并非你我屋里人,怎么也做得判官了?我要说声不服。”

“诶,来者俱是客,哥姐儿不分人。”刘嫲嫲替张太夫人抢话笑道:“娘子若要挑自个儿家的,下回可得帮着争个赢先。”

四众哈哈大笑,崔婉轻推停云,“去吧。”

纤云站一旁跺了两下脚,她年年玩闹,知道规矩,也不吵着要抢,姜素娘捏了捏自家女儿手,没作声。

停云笑着上前,见地上数个同样式高脚红釉盘,里头炭饼堆叠,各有其好。

边走边选,快到尽头处,突然闻到一股玉兰味,俯身看盘子里,几块炭饼做的是回字纹勾边玉兰花样。

她抬手拿起,笑道:“我要这个。”

一直陪着走的张太夫人倒吸一口凉气,这居然是王家那通房盈袖拿来的炭。

谁曾想停云能选中这个,各家夫人娘子料有精工,香有名贵,形有繁复,怎么也选不到这个去啊。

喜欢流水不长东请大家收藏:()流水不长东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