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流华录 > 第二十二章 偶遇

流华录 第二十二章 偶遇

作者:清韵公子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08-11 15:54:48 来源:全本小说网

巨大的篝火在夜幕下盛放,照亮了旷野上的一隅夜空,也温暖了饥寒交迫的人心。

他素衣垂袖,便在这本是旷野的枯槁之地上坐着,怔怔地望着身前的篝火,火堆里发出一阵阵清脆的“噼啪”声,身边站着一位老年儒士,进贤冠高悬,眉宇间油然而生一股英气。

在他们的不远处是衣衫破旧的饥民,围着这巨大篝火,三三两两聚坐。

“邴先生、王先生。”

一道粗犷的声音打破他的沉思。他如被人扰了清梦一般,恍惚地反问道:“何事?”

那汉子挠了挠头,发出憨厚的声音,低声道:“外面有几个人,说是游学的学子,想求得一夜庇护,裕不敢私自放行,前来问两位先生的意思。”

“求一夜庇护?”那人颇觉诧异,缓缓起身,冲身边年老儒士道:“原去看一看,彦方先生可要同行?”

那年老儒士看了他一眼,摇头道:“不去。”

听得这言语颇是固执,略带几分顽童气息,那人也只是笑笑,便冲那汉子略一点头,便往正门而去了。

年老儒士的目光仍是一动不动,盯着那篝火附近的火盆——盆中,是芬香的黍饭。

栏内是火气温暖,栏外是寒风萧索。

林紫夜本是身子薄弱,更兼手炉已灭,身体愈发冷下去,蜷缩在孙原怀中。孙原怀里虽是抱着她,左手却一直抵在她后心,周身真元尽数凝为道道暖意,游走她四肢百骸。心然坐在他身侧,紧紧握着她的手。

天地之间,仿佛唯有这三道渺小身形,便是一个温暖的所在。

袁涣看了一眼缩在孙原怀中的林紫夜,目光停留在她怀中那个小小的手炉上,想起那日为了救治执金吾府那偷盗的仆从,这弱女子竟绝然脱下保暖的白氅,如今衣衫单薄竟已有冻僵之象,只是不动声色地悄悄挪了挪脚步,悄然替林紫夜挡住了迎面而来的寒风。

她忽觉身前冷意大减,勉强抬头,才发觉袁涣竟在身前站着,勉力抬手拉了拉孙原的袖角。孙原瞧见她抬头望了望袁涣,又拿手指往袁涣身上指了指,心中便已有数,冲着袁涣背影低声道:

“多谢曜卿兄了。”

袁涣本是挺直的身躯不由一震,许是他未曾想到孙原竟已察觉,想说什么,却不知从何开始,便只是默默站着,任由寒风呼啸。

荀攸等人听着孙原的言语,才发现原本已是虚弱的紫衣美人愈发萎靡了下去,再望望袁涣挺直地模样,不禁皆是心中惭愧,轻轻挪动脚步,便将孙原并二女围起。

孙原心头一动,喉咙里发出低低的声音:“诸位,多谢。”

也许是放下了什么,只见这紫衣公子左手揽抱林紫夜,右手虚抬身前,掌心一点紫色光芒闪烁,他一双深邃目光凝聚在这掌心紫芒上,周身真气流转,一股磅礴剑气已在掌心汇聚,如百川汇海,在这小小圈圈中已成了一片紫色剑气的海洋。

身畔的白衣美人望着他的模样,眸子里闪过一丝诧异,一只纤纤素手悄然按在他肩上,手心里,有淡淡暖意流传。

掌心的剑气如有了什么支持一般,愈发深厚绵长,转眼便化作道道流光,穿过四周诸人身躯缝隙,在这小小圈外,再度凝成一道淡淡地紫色水幕。

荀攸、许靖看着凭空而现的紫色水幕,心中同时一惊,便是这层薄薄地几近不可见的水幕,替他们挡下了冰冷刺骨的寒风。

“人何以待我,我何以待人。”

圈中,传来那紫衣公子淡淡地话语:“诸位此恩,原记下了。”

望楼上,那素衣垂袖的青年望着那小小的圈子,冲身边的汉子道:“叔绨,去开门罢。”

“裕去了。”那汉子点点头,便下了望楼。

栏外,正面望楼的许靖看着那望楼上的青年,脸上不由笑意油然。身侧荀攸看了看他,皱眉道:“文休先生,那人你认识?”

“想来你也有几分印象。”许靖笑了笑,回答似是而非。

“吱呀——”

两道麻绳吊索拉动,沉重的木门缓缓降下,一阵寒风登时呼啸而入。门内登时冲出三个干瘦的汉子,荀攸一眼便瞧出,这与白日所见的饥民并无太多分别。

为首的一个汉子正是适才望楼上那个,径直奔到众人身前,抱拳拱手道:“在下许裕,是谯县许氏族人。诸位请随我来。”

声音虽是粗犷,却很是有礼貌。射援自然不愿失了礼数,便立刻迎将上去还礼:“叨扰失礼之处还望海涵。”身后袁涣、桓范、臧洪、赵戬等人自然也是还礼,至于许靖、荀攸、和洽等人,一来心性颇高,二来来人年纪小,也无须他们还礼。

甫进大门,便看到眼前巨大的篝火,以及篝火前那巍然独立的青年儒生。

“在下北海邴原,字根距,见过诸位。”

许靖看着身前深施一礼的青年儒士,眼前为之一亮,捋然笑道:“果然是你。”

“文休先生久违。”

“原来是‘北海三士’的邴根距。”荀攸、和洽登时为之一震,北海多高士,当世以管宁、邴原、王烈三位清纯德高之士并为“北海三士”,可谓名至实归,为青州儒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流华录请大家收藏:()流华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荀攸失敬,不知高士在此,可谓失仪。”荀攸拱手而拜,“冒昧而来,还望见谅。”

射坚、袁涣等人虽不识得什么“北海三士”,看荀攸、许靖这等模样,也知道绝非等闲,荀公达的眼光何其孤高,能让他都这般折腰,恐怕又是一位不世出的人物。

倒也不怪他们不知,久居太学,不如荀攸、许靖这般博闻强识,不过他们这几位一一自报家门,倒也让这位邴原先生大为吃惊,桓家五代帝师、赵家三代御史、袁家清正之门,臧洪、射坚皆名门之后,一行十余人不是名士便是名门,岂是寻常能见得的?

一一见礼过了,邴原目光落在孙原身上,目光流转道:“不知这位公子是……?”

孙原怀抱林紫夜,想来是被这位少习圣人之言的谦谦君子当成了不堪入目之辈,旁边和洽瞧不过去,急忙抢先道:“这位是新任魏郡太守孙原青羽公子,这两位分别是大人的姊姊心然姑娘和紫夜姑娘,紫夜姑娘天生体寒,惧冷,故而需公子常以修为维持。”

“原来如此。”邴原恍然大悟,堂堂魏郡太守,与女子野地相拥,又岂能是常事?倒是自己颇有些固执了,便道:“原幼时层习得医道毛皮,不知可否让原试一脉?”

此时林紫夜周身已苏,有些气力了,便挣了一挣,孙原见状连忙扶她起身。邴原不敢直视,只是微微扫视,便只见这柔弱女子虽是美貌体弱,却是眉宇间自有一股冷漠,一只纤纤素手牢牢握着孙原手臂,脆生生说道:“这倒不必了,妾身自通医术,这病是天生来的,寻常医不得的。”

邴原看这般模样,已知自己医术定是没什么能为,不过待眼前这紫衣女子说“自通医术”时却是眼前一亮,她虽是冷漠神情,却并无高傲之态,能说“通”字只怕比自己这点粗浅功夫强太多,一时情不自禁脱口而出道:“姑娘当真通医术么?”

“怎么?”

一直未开口的孙原缓缓张口道:“先生可是有亲人病了么?”

这一句话无心,却是说到邴原心痛处。他十一岁时父母便已双亡,孤苦伶仃,便因此自学了些医术,后来朱虚县的闾师【注1】见他苦难,便做主让他入学堂从学,一冬而诵《孝经》《论语》,天资之聪颖尽显,方有今日的邴原邴根距。

孙原见他脸上神情变化,心知自己言语犯了忌讳,只怕邴原非是为了自己,却不知如何再说,旁边许靖却是知道错在哪里,猛地冲孙原丢了个眼色,后者会意,便故作轻松遮掩过去,再看邴原时,已恢复神情,拱手道:

“非也。原自幼父母双亡,早已无什么亲人,只落得几位好友。便是有一位好友的母亲久病在床,原念己及人,想请姑娘施以援手,原铭记肺腑。”

“先生严重了。”林紫夜虽是冷漠,却是缓了三分神情,道:“人命大于天,紫夜允了这桩事就是。”

邴原虽看不见,许靖等人却是瞧了个真切,方才知道,原来这位堪称医道名手的冷漠女子是个面冷心热的善人。

邴原登时大喜:“多谢姑娘。”

“根距啊,有客从远方来,不亦乐乎,你莫非要让诸位在门口站一宿么?”

邴原身后突然出现一道伟岸身影,许靖连忙拱手见礼:“想不到彦方先生也在,靖吃惊不小。”

这位王先生正是“北海三士”另一位:王烈王彦方。

王烈年纪四十多岁,手抚一尺长髯,与邴原头戴进贤冠不同,只是戴了帻巾,与邴原全然是两种风度。

“是原疏忽了。”

“是原疏忽了。”邴原面带喜色,冲众人拱手道:“诸位,请随原来。”

众人随着邴原、王烈二人径直走向那巨大的篝火,进了才发现,这篝火是蓄意而为这般巨大,直径足有两丈,也难怪在数里之外都能望见。

王烈安排众人围篝火而坐,指着火堆边上的各种陶罐,道:“这些是给各位的食物,乡村僻壤,也只有如此了。”

隔着老远便能闻到陶罐中散发出去的阵阵香气,众人虽是儒士出身,却是惊弓之鸟、疲倦之极,便也无甚端庄之礼,各自寻食去了。孙原冲众人告了失礼,便去安顿二女,唯独许靖、荀攸与邴原、王烈四人围成一圈,席地而坐。

荀攸和许靖都敬重颍川陈家的长者陈寔,陈老先生的辈分比之当今荀家之主荀爽尚高一辈,而北海三士的老师便是陈寔,荀攸见了荀爽尚要称一声“祖父”,如今见了邴原,少不得要把邴原当成前辈。不过两人年纪相仿,荀攸便以“先生”称之,便是礼数到了。

也正是有陈寔这一层关系,许靖方才认得邴原和王烈,也知道邴原自幼孤苦,也无几个好友,是以邴原适才那番话便让他有些不解了。

许靖看着邴原道:“根矩,你久不来颍川,靖以为你出了什么事情。能在豫州遇到你,颇让人觉得奇怪。”

“如此说来话长了。”邴原苦笑一声,摇头道:“本来,原和彦方兄已相约同往颍川藏书阁,一来看看老师,二来也是借着月旦评的机会想借出几部书来,三来便是想在中原寻找一下华佗大师的踪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流华录请大家收藏:()流华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华佗大师?”许靖大为惊奇,“看来你那位好友的母亲当真病情紧急,竟能让你亲自来中原寻找华佗大师。”

华佗便是当今天下最具名望的医者,素有“神医”之美誉,只不过徒步行医,悬壶济世,行踪飘忽不定,是以只能在乡野寻找。

邴原点点头道:“原的那位朋友是为豪杰之士,事母至孝,素有名声于乡里,只不过因家中老母年纪渐长,宿疾难愈,不能远离。原便请好友刘政与他一同侍奉母亲,与彦方兄一同前往中原。”

荀攸点头道:“竟能得根矩先生如此称赞,想来又是一位罕见人物。不知其人名讳?”

邴原缓缓道:“友人……便是东莱太史慈,字子义。他自幼便武艺娴熟,与神兵山庄庄主楚天歌大师熟识,楚大师也曾授他武学过,是以算是楚大师半个弟子了。他那张箭无虚发的宝弓‘落月’也是出自楚大师的手笔。”

许荀二人闻言,不禁对那位太史子义起了向往之心,武者能得士心,这气度便是战国末时的荆轲与屠狗者了罢。更何况,乃是神兵山庄上上代庄主的半个弟子门生,可谓得天独厚。

“能得此人为友,邴先生亦豪气之士,攸佩服。”荀攸连连点头,以示尊崇。

王烈在旁笑道:“这也正是根矩能得士心之所在。”

猛见这北海名士心沉气定,挥袖长吟:

“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故自天子至于庶人,孝无终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

这一篇,正是《孝经》的《庶人篇》。邴原父母早丧,故而将太史慈的母亲当成自己母亲,以孝事之。“孝无始终”一句如今听来,直让人颇觉心酸。

众人皆非等闲,自是听得出邴原悲父母早逝、也听得出其中为太史慈之母觅得医者的喜悦之情。

袁涣闭目长叹道:“脱得大难,却能遇到如此高士,今日当真不枉。”

“脱得大难?”王烈看了一眼众人,“衣衫褴褛、身无长物,诸位可是遇了流民?”

“流民?”射援面显惊讶之色,这村落里的所有人,似乎都遇见了可怕的人潮。

荀攸跟在孙原身后,只见孙原牵着李怡萱的手,悄然紧握了几分。

喜欢流华录请大家收藏:()流华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