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流华录 > 第二十五章 反击

流华录 第二十五章 反击

作者:清韵公子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08-11 15:54:48 来源:全本小说网

赵空自率兵阻击张曼成之后,南阳郡的士气如破竹之势,迅速回升。那一战,不仅打破了黄巾军的攻势,更让所有南阳郡的士卒看到了胜利的曙光。战后,赵空没有过多的庆功,而是目光如炬,紧盯着局势的变化。即使击退了张曼成的一支先锋,他知道,这不过是黄巾军浩大进攻中的一小部分,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赵空站在营帐的高处,望着远方逐渐平息的战场,心中虽然有些许安慰,但更多的是警惕。他刚刚亲自指挥的那场战斗,虽然成功击退了张曼成的一支先锋部队,南阳郡的士气迅速回升,但赵空深知,黄巾军的攻势远未结束。眼下,局势复杂且充满变数,他不能有丝毫松懈。

“赵将军,您看,这些黄巾军士气颓废,可能已经失去了继续进攻的勇气。”蔡瑁站在一旁,手指着已经开始撤退的黄巾军队伍,低声说道。

赵空没有立即回答,只是默默点了点头。黄巾军的先锋已经在昨日败退,但那只是战役中的一部分,南阳郡的真正威胁还未解除。赵空转身,眼神锐利,语气坚定:“蔡瑁,你去通知蒯良,准备随时增加防线布置,确保我们的防守阵地不会被敌人突袭。”

蔡瑁闻言,立刻转身去执行。

“赵将军,”黄忠迈步走了过来,身形高大,神色冷峻,“黄巾军即使败退,仍然有重兵压境,我们不能掉以轻心。若能借此机会,打一场彻底的歼灭战,南阳郡必能安稳多年。”

赵空看了看黄忠,深知他是一个经验丰富、果敢坚定的老将,心里自然充满信任。于是,他沉吟片刻,缓缓开口:“黄忠,你带领一支精兵,趁机突袭黄巾军的后路。我军已经打乱了他们的布阵,若能再加一把火,可能会让他们的士气彻底崩溃。”

黄忠点了点头,眼中闪烁着战斗的光芒:“将军放心,末将在百里之外已准备好,随时可以出击。”

正当赵空准备进一步部署时,蒯良走了进来,手中捧着一封密信,神色凝重:“将军,来自朱隽将军的密信,情况发生了变化。”

“变化?”赵空眉头微微一挑,接过信笺,迅速浏览一遍,心中顿时一震。“朱隽已经开始挥师南下?!”

蒯良点头,眼神中充满了担忧:“是的,朱隽将军决定放弃豫州的黄巾军,转而集中力量攻击南阳黄巾军主力。我们可能要面对的是两面夹击的局面。”

赵空沉思片刻,突然笑了:“这正是我所期待的局面。”他转身吩咐道:“黄忠,立即准备,给黄巾军一个致命的打击。蔡瑁、蒯良,你们两人随我一起布置迎击之策。”

黄忠眼神一亮:“将军,若朱隽将军的援军到位,我等必能一举摧毁敌军。”

赵空深深地点了点头:“正是如此。朱隽的兵力如潮水般涌来,黄巾军必定措手不及。我们要让张曼成尝到自己被夹击的滋味。”

蔡瑁微微皱眉:“将军,我们可得小心黄巾军的防线,他们毕竟有数十万大军,张曼成并非易于对付的敌人。”

“放心,敌人若非分心,已是难以应对。”赵空的眼中闪过一丝精光,“而且,只要我们能把握住这个时机,敌军将陷入极大的困境。豫州的黄巾军留守,张曼成必定分心,他若派兵支援南阳郡,我们就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打击他的主力。”

蒯良点了点头:“将军的计策甚好。若朱隽能够快速推进,我们便可乘势围攻敌军。”

“对,等朱隽的骑兵逼近,我们便要发动全力,合力击溃张曼成。”赵空的声音铿锵有力,“同时,蒯越,你去督促各军准备粮草,确保后勤充足,不给敌人有反扑的机会。”

蒯越一脸从容,拱手应命:“末将定不辱命。”

战局的关键时刻,赵空没有停留片刻的闲暇,他将所有的精力投入到了指挥上。为了确保黄巾军的彻底溃败,他决定不再单纯依赖正面交锋,而是巧妙利用敌军分裂、动荡的时机,通过围堵、偷袭等方式迫使敌军的士气崩溃。与此同时,他也知道,朱隽的兵力将成为决定性的一环。

数日后,南阳郡的防线逐渐稳固,黄巾军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张曼成在豫州的增援部队尚未完全集结,而朱隽的精锐骑兵已经出现在南阳郡东部边境。黄巾军的主力将领们开始紧张不安,他们没有预料到朱隽会突然调动兵力,直捣南阳腹地。

“张曼成,难道你就这么轻易放弃了?”赵空站在高台上,眯眼望着远方的敌营。他缓缓转身,低声对蔡瑁说道,“这是我们给他们的最后一击,蔡瑁,准备迎战。”

蔡瑁点了点头,沉声道:“将军,请放心,我等定能完成任务。”

“好!”赵空目光如剑,“所有人都要记住,今天的战斗,关乎南阳的未来!”

随着号角声的响起,赵空亲自率领军队出击,蒯良、黄忠、甘宁等将领紧随其后。朱隽的骑兵已经突破了黄巾军的东线防线,敌军开始出现疏漏,赵空知道,胜利已经在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流华录请大家收藏:()流华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然而,赵空并不孤单。就在他力挽狂澜的关键时刻,远在豫州的左中郎将朱隽急速调兵遣将,挥师南下,决定放过豫州的黄巾军,转而全力攻破南阳黄巾军的主力。这一决策,宛如雷霆一击,给了赵空巨大的支持和鼓舞。两位将领心有默契,犹如剑拔弩张的双刃剑,同时出击,锐不可当。

朱隽的兵马如潮水般涌来,他带领的精锐骑兵横扫千里,兵锋直指南阳郡东部边境的黄巾军防线。对方起初并未预料到朱隽突然的变阵,豫州黄巾军的主力将领陷入混乱,不敢轻易应战。朱隽趁机攻破了几处防线,将黄巾军的先头部队逼得退避三舍。而与此同时,赵空也没有放松警惕。他知道,只要朱隽的兵马能够迅速与自己汇合,南阳郡的防线就能彻底稳固,而黄巾军的败局也将不可避免。

战场的硝烟愈加浓烈,张曼成的黄巾军,虽然人多势众,但在这种“夹击”的局面下,显得愈发捉襟见肘。数百里之外,赵空和朱隽的攻势仿佛有某种默契般的联系,双方协调得天衣无缝。赵空在南阳郡的阵地上,指挥如神,率领一支精锐步骑合击的队伍,巧妙运用山川地势,先是利用地形伏击黄巾军的辎重队和后方粮草车队,使得敌军兵员供给线受到致命打击。敌人不仅面临着战力的削弱,还因为补给的断裂陷入了巨大的困境。

而朱隽则以骑兵部队为主,敢打敢拼,他的精锐骑兵一路横扫,冲破了黄巾军防线,连续攻占了数个关隘和城池,打得黄巾军措手不及。几乎没有给对方喘息的机会。豫州的黄巾军想要转身回援南阳,却因为朱隽的兵锋已如尖刀深入敌阵,造成了无法抵挡的重创。

随着号角声的响起,赵空站在战马之上,目光如炬,注视着前方即将展开的战斗。他的军队已经整装待发,所有将领都各自站位,蓄势待发。随着一声令下,赵空亲自率领着精锐部队从阵地中出击,蒯良、黄忠、甘宁等将领紧随其后,队伍如同滚滚洪流,气势磅礴。赵空的军队行动迅速、准确,朝着黄巾军的防线猛扑而去。

“黄巾军的防线虽然坚固,但我们已从内部找到了破绽!”赵空心中有了决断,他的声音高亢有力,传遍整个营地。“蒯良,带领骑兵从左翼攻击,黄忠,甘宁,你们从右翼迂回,务必将敌军包围!”

蒯良和黄忠应声而去,快速部署兵力。而甘宁则眼中闪过一丝火光,他知道这次的进攻意义非凡,必定能够一举摧毁黄巾军的主力。赵空深知,黄巾军的后方粮草车队和辎重队将是敌人防线的命脉。正因如此,他决定先以巧妙的战术,利用地形伏击敌军的补给线,削弱敌人战斗力。

与此同时,远在豫州的朱隽正在迅速调动兵力,带领着精锐骑兵如潮水般涌向南阳郡。他的决策出奇制胜——放弃了豫州的黄巾军主力,转而全力攻打南阳的敌军。这个突如其来的变故,使得赵空的心中涌起了如雷霆一击般的喜悦与鼓舞。

“朱隽将军果然英明!若能和他及时汇合,黄巾军必定会陷入两面夹击的困境。”赵空心中暗自思忖,信心大增。

朱隽的骑兵部队冲破了黄巾军东线的防线,敌军完全没有预料到豫州方面的突然调动,主力将领们慌乱不堪。朱隽不容敌人喘息,迅速将兵锋直指黄巾军的主力阵地。敌军的先锋部队被打得溃不成军,纷纷后撤。

“将军,豫州方面的援军来了!”蔡瑁快步走到赵空身前,神色激动,“朱隽的骑兵已经开始横扫敌人防线,我们的机会来了!”

赵空目光坚定,缓缓点头:“现在,正是我们反击的最佳时机。黄巾军的防线因为朱隽的介入而动荡不安,我们必须抓住这一瞬间,消耗他们的力量。”

赵空下令:“黄忠,带领步兵前冲,攻击敌军左翼。甘宁,带领骑兵从敌军的右翼发起猛烈攻击。蒯良,负责斩断敌军的后方补给线。”

各将领闻命后,迅速分兵布阵,整个战场仿佛被赵空的指挥调度得如行云流水。

然而,在这场关键战役中,另一位重要人物也正悄然改变着战局。朱隽的弟子——年轻的孙坚,早在这场战斗之前便已跟随导师学习并积累了不少战场经验。他身披重甲,手持大刀,目光犀利,英气逼人。朱隽对这位弟子的指挥才华充满信心,早已将他派遣到最前线,协助进攻黄巾军。

孙坚在战场上的表现,堪称英勇无畏。他带领精锐骑兵一路突击,时而挥刀劈杀,时而指挥队伍巧妙机动,凭借着无与伦比的骑战技巧和敏锐的战场洞察力,迅速撕开了黄巾军的防线。他的到来为朱隽的军队注入了巨大的战斗力,令黄巾军的将领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孙坚,快去攻占那座关隘,给敌人致命一击!”朱隽亲自命令道。孙坚毫不犹豫,率领一队骑兵迅速从敌军的侧翼发动猛攻,敌军的防守完全被撕开,关隘顿时落入我军之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流华录请大家收藏:()流华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孙坚的骑战技艺,乃是经过多次刻苦训练和战斗经验的积累而得来的。自从跟随朱隽学习战术以来,孙坚在骑兵指挥上表现得尤为出色。他早已不再只是一个单纯的骑兵将领,而是一位懂得如何通过战术布局与判断来掌控整个战局的战略家。他的每一次出击,都能迅速抓住敌人的破绽,造成致命的打击。他不只是凭借蛮力挥舞重戟,而是在每一个瞬间,利用战场的地形、敌人的部署以及自身骑兵的速度优势,精准地找到敌人的死穴。

那天的战场,硝烟弥漫,血腥气味扑鼻。孙坚的重骑兵在他指挥下快速穿插进敌军的后方,宛如一阵旋风掀起的沙尘,混乱的黄巾军根本无力应对。孙坚的戟在空中舞动,每一次戟尖碰触敌军的铠甲时,都会发出清脆的撞击声,随之而来的是敌人的惨叫和倒地的身影。他骑在高头大马上,身形矫健,面容冷峻,根本没有丝毫的犹豫。他的每一次挥戟,都是一次对敌人生命的审判。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力量和精准,仿佛一台无情的战争机器,专为斩杀而生。

战场上,黄巾军的阵地逐渐崩塌,敌军士兵开始慌乱地四处逃窜,完全没有了之前的阵容和气势。孙坚骑在马背上,身形如猎豹一般灵活,他挥动重戟,一次又一次地将敌人从马背上拦腰斩杀。戟尖上流动的鲜血犹如流星划过夜空,瞬息即逝,却在战场上留下了永恒的印记。孙坚的每一次出击,都是对敌军防线的一次致命打击,给了敌人无法承受的压力。

与此同时,黄巾军的后方指挥系统也在孙坚的指挥下彻底崩溃。朱隽的骑兵切断了敌军的通讯线,而孙坚则用自己精准的指挥让黄巾军的后援无法及时赶到,敌人不断失去支援,整支军队的战斗力瞬间瓦解。在这片战场上,孙坚的勇武已不再是单纯的力与勇的展示,更是一种战略思维的体现。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真正的英雄不仅仅依靠勇气与蛮力,更依赖于智谋与精准的判断。

最终,黄巾军的溃败是彻底的,整个战场上的尸体堆积如山,曾经威风凛凛的敌人,如今却成了孙坚挥戟的垫脚石。他的身影在烟雾中若隐若现,像一座屹立不倒的雕塑,永远铭刻在每一个亲历此战的士兵心中。

张曼成,此时正站在自己的指挥营帐中,紧皱眉头,目光阴沉。他那原本高傲的自信,已经在这场血腥的战斗中逐渐崩塌。黄巾军一度以数量庞大的兵力为傲,张曼成曾认为,凭借这种数量的优势,任何敌人都无法撼动他们的统治。然而,面对如此精密的配合与战术,他的兵力不仅未能形成优势,反而成为了敌人精准攻击的突破口。阵地渐渐开始动摇,黄巾军的士卒从最初的沉默恐惧,到最后的狼狈溃逃,指挥体系彻底瓦解。

赵空的眼睛一直盯着前方的战局,他的脸上没有一丝表情,冷静如同一块无法被撼动的冰山。他看着黄巾军的阵型一点点崩塌,心中没有丝毫的喜悦,只有继续指挥手下的任务。朱隽与孙坚的英勇表现也未曾让他动容,作为一名指挥官,他深知战争的残酷与变数,任何一丝的松懈都可能导致失败。他只是专注于自己的任务,精确地指挥着每一支部队的配合,让南阳郡的胜利没有一丝差错。

随着黄巾军的全面崩溃,战场上的黄巾军士卒开始四散逃窜,原本充满信心的将领们也纷纷放下武器,试图逃离这片战场。而赵空和朱隽、孙坚,他们的形象在这片满目疮痍的战场上愈发显得崇高,成为了所有人心中无法超越的英雄。

面对两路精兵的夹击,张曼成不得不将更多的兵力调至前线支援。然而,黄巾军本就没有坚固的防线,一旦其后方被割裂,前后两面皆难以兼顾,原本庞大的兵力优势瞬间变得脆弱可破。在赵空的精密战术下,黄巾军的防线开始动摇,阵型混乱,士卒开始因恐惧而溃散。一些黄巾军战士开始弃甲逃散,不再战斗。战场上,到处可见阵亡的尸体,血流成河。

张曼成在急躁中不断下达命令,试图挽回战局,却无力回天。他未曾料到,面对敌人的精准配合与高超战术,自己指挥的庞大军队竟会如此迅速瓦解。黄巾军原本依靠大量民众的支援,形成了一个看似坚固的力量,而如今,这些民众在战乱中早已心生恐惧,纷纷开始大规模撤离,变成了流民。那些曾随着黄巾军征战四方的农民,如今在战场的恐慌中成为了四野散落的亡命之徒。

这场战役已经持续了数日,战场上硝烟弥漫,空气中充斥着血腥与死亡的气息。黄巾军曾经如洪流般席卷南阳,但如今,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阵地已经变得破碎不堪,指挥体系早已崩溃。战斗的初期,黄巾军凭借着庞大的兵力曾一度让赵空和朱隽的军队陷入了苦战,但随着战斗的深入,战局开始急剧倾斜。

张曼成曾经傲视群雄,此刻的脸上写满了疲惫与焦虑。尽管他仍然握有庞大的兵力,但他已经开始意识到,单凭数量的优势,已经不足以支撑黄巾军的崩溃局面。眼前的赵空与朱隽,如两座无形的山岳,慢慢逼近,压得他几乎无法喘息。他曾以为自己的兵力可以在战场上碾压一切,但现在,张曼成深深感受到了自己军团所面临的致命困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流华录请大家收藏:()流华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随着战斗的持续,黄巾军的士气已经开始崩溃。原本坚守的阵地,在不断的冲击下变得摇摇欲坠。许多士兵开始失去了战斗的意志,纷纷放下武器,或是弃甲投降,或是逃入黑暗的森林与山谷中。那些曾经雄壮的旗帜,在漫长的战斗中已经变得破烂不堪,随风飘荡着的只是破旧的布料,曾经代表着黄巾军的斗志和力量的军旗,如今成了失败的象征。黄巾军的将士们低头看着战场,眼中满是迷茫与绝望,似乎再也找不到一丝希望。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南阳郡的军旗依旧在战场上高扬,苍龙腾飞的旗帜如同战神降临,激励着每一名士兵。赵空站在高处,他的眼睛锐利如鹰隼,目光穿透硝烟,紧紧盯住战场上的每一寸变化。他深知,这一战,已然注定。他冷静而从容地指挥着手下的士卒,军队按照他精确的部署稳步推进,不断挤压黄巾军的退路。赵空的声音如铁一般坚定:“张曼成,何时不退?”他的语气中没有一丝犹豫,因为他知道,胜利已经触手可及。

在战场的另一端,朱隽和孙坚的合作已经成为了制胜的关键。二人的配合精妙绝伦,犹如两把锋利的利刃,迅速切开了敌人坚固的防线。朱隽骑在高马之上,挥舞着长枪,指挥着他的骑兵们如猛虎出笼般撕开黄巾军的阵形。他的目光深邃且冷酷,仿佛早已洞察战局的发展,不断带领军队进行精确的打击。孙坚则在朱隽的指引下,挥舞重戟如虎入羊群,他那身披铁甲、手持重戟的英姿让敌人感到无法抵挡的威压。他的每一次出击,都能让敌军阵地上的士兵瞬间倒下,而他冷峻的面容上丝毫不见一丝表情,仿佛在完成一项预定的任务。

随着时间的推移,黄巾军的防线已经彻底瓦解,士兵们四散逃窜,战场上充斥着战马的嘶鸣与兵器的撞击声。张曼成看着眼前的一切,他的心情从绝望逐渐转为愤怒,他试图组织士兵进行反击,但无论如何调整战术,他已经找不到一条能够稳定局势的突破口。赵空和朱隽的军队如潮水般一波接一波地袭来,战局似乎早已不再掌握在他手中。

“撤退!撤退!”张曼成终于意识到,再不撤退,黄巾军将彻底覆灭。他拼尽全力命令部队开始撤退,但黄巾军的退路早已被赵空和朱隽的军队死死封锁,四面受敌,逃生的希望越来越渺茫。那些曾经雄壮的黄巾军士卒,此刻正如猛兽陷入困境,奋力挣扎,却无处可逃。

在黄巾军的溃败中,赵空和朱隽的联手攻势无懈可击,几乎没有任何一方能够突破他们的防线。战场上的血腥气味愈发浓烈,黄巾军的尸体在战场上堆积如山,曾经威风凛凛的军团,如今在无情的战斗面前,化为一堆堆腐烂的尸骨。

几天后的清晨,南阳郡传来了胜利的消息。黄巾军在这场漫长且残酷的战斗中彻底败北,张曼成被彻底击败,黄巾军的南阳防线终于宣告崩溃。

(本章完)

喜欢流华录请大家收藏:()流华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