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流华录 > 第十八章

流华录 第十八章

作者:清韵公子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08-11 15:54:48 来源:全本小说网

沮授、郭嘉、田丰、和洽、邴原、王烈等人依然在太守府的议事厅内激烈讨论,局势愈加紧张。每个人的目光都牢牢锁定在孙原身上,仿佛期盼着他能给出一个决定性的指示。

“孙原,黄巾军的大军已经逼近,若再不扩军征兵,邺城恐怕很快就守不住了!”沮授的声音中充满焦虑,仿佛已经看到了邺城沦陷的景象。

田丰紧随其后,语气更加沉痛:“如今各地一一陷落,黄巾军气吞万里,势如破竹。董卓已退避,魏郡各县岌岌可危。我们再拖延下去,恐怕连守住邺城的机会都没有了。”

“再等下去,我们所有人恐怕都活不到天子怪罪的那一刻。”郭嘉语气低沉,带着几分焦虑与无奈,“孙原,你手握三张空白诏令,若无增兵,邺城岂能守得住?这不仅关乎我们魏郡的存亡,更是关乎我们的性命。”

邴原和王烈也纷纷附和,整个屋内弥漫着一种急切的气氛,每个人的脸上都显现出不安与焦虑。局势愈发明朗,黄巾军的铁蹄已经逼近,若不采取行动,邺城便可能在短短几日内陷落。而这一切的决定,似乎只能由孙原来做出。

孙原坐在案前,静静地看着桌面,指尖轻轻摩挲着那三张空白的诏令。他的眉头紧蹙,眼神深邃,内心的犹豫让他久久未曾下定决心。手中的三张空白诏令,意味着他掌握着可以改变整个局势的权力,意味着他能作出一个决定,决定魏郡的命运。然而,每一项命令的下达,都带来巨大的风险与责任。扩军意味着动员大量民夫和民兵,可能会引发民生的动荡,甚至造成民众的恐慌与反抗。而他是否能够承受这一后果?内心的挣扎和不安让他一时无法下决心。

正当气氛变得愈加压抑时,门外传来急报声,打破了房间内的沉默。李怡萱和心然站在窗边,听着外面渐渐平静下来的争吵声,心中不由得一紧。李怡萱微微转头,看着心然,低声说道:“看来,孙原恐怕不得不做出选择了。”

心然依旧站在窗边,注视着外面渐渐消散的声音,脸上表情冷静,眼中却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她轻轻摇了摇头,声音柔和却带着一抹坚定:“青羽早该做出决定了,拖延只会让事情变得更加复杂。”

李怡萱听到心然称孙原为“青羽”,心中微微一动,嘴角轻轻扬起一抹笑意。她知道,心然一直对孙原有着深深的依赖与信任,尽管表面上她始终保持冷静与疏离,但心底却早已把他视为最值得依赖的人。

“是的,青羽应该早些下决定。”李怡萱低声回应,目光温柔地扫过窗外的风景,心中却清楚地明白,眼下的形势已经再也没有退路。

心然点了点头,但脸上仍显得平静。她知道,时至今日,孙原的选择不仅仅关乎邺城的安危,甚至关系到整个魏郡的命运。她只能默默祈祷,孙原能做出正确的决策。

急报终于送进了议事厅,沮授立刻拿起,打开了那份传来的急令。几乎是瞬间,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那份急报上,气氛再次凝重。

孙原将目光投向那份急报,阅读片刻后,他的脸色微微变了几分。他缓缓地放下急报,目光沉静,似乎终于下定了决心。沮授、郭嘉等人紧张地等着他的回应。

“天子命令,八百里加急,命令我等继续为魏郡防守,要求立即增兵,征召民夫、民兵。”孙原的声音低沉,但却透露出一股坚定的决心,“此命已下,看来是时候动手了。”

他声音低沉,却透露出一股无法掩饰的沉重感。

屋内所有人的目光瞬间集中在孙原身上,沮授等人紧张地等待着他的回应。孙原沉默了片刻,将急报放在案上,缓缓起身,目光望向那些急切的面孔:“既然天子已命令,便没有更多的拖延余地。”他说着,语气坚定,虽充满责任感,但在他的眼中,依然有一抹无奈。

“立即开始动员,扩军征兵。”孙原沉声命令,随后转向沮授与郭嘉,“你们负责调度各郡的兵力,我去安排粮草和民众的安抚工作。”

众人纷纷应声而去,虽然心中依然充满焦虑,但看到孙原做出了决定,终于有些松了口气。眼前的局势依旧严峻,但这一次,他们不再是无助的旁观者。

李怡萱在窗边注视着这一切,轻轻叹了口气,声音如同风般轻柔:“哥哥,总算做出了选择。”她的语气虽然柔和,但却不难听出她内心的释然。她知道,孙原的决定将改变整个魏郡的命运,而这一切将无可回头。

心然站在她旁边,目光依旧沉静:“青羽的选择,虽然艰难,但终究是必要的。”她的声音平静,仿佛看透了眼前一切的纷争与动荡。

随着孙原下令增兵,魏郡的局势终于进入了紧张的准备阶段。每一位官员都开始忙碌起来,动员民兵、征召士兵,调度粮草、物资。与此同时,黄巾军的脚步越来越近,邺城的防线也开始逐渐严密。孙原知道,眼下的每一分每一秒,都至关重要,决定着魏郡能否度过这场即将到来的灾难。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流华录请大家收藏:()流华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李怡萱和心然听到这一决定,心中一阵轻松,却也无法完全释怀。即便天子已经下令,明面上的征兵名正言顺,但在这个风雨飘摇的时代,动员民力与士兵仍然是一项艰难的任务。要征集足够的军队,除了实际的兵员,如何解决粮草、战备、民众的反应,都需要极大的智慧与计划。

“既然天子已命令,我们便无可推诿。”沮授语气果断,“我立即调集各郡县的兵力,增援邺城。所有可以征召的民夫、民兵,我将尽快安排。”

“对,只有通过增兵,才能确保邺城的安全。”郭嘉也跟着说道,虽然语气略带忧虑,但面对现实的压力,他已经没有更多的选择。

田丰和和洽也立刻行动,迅速开始筹划兵员调动与兵员训练的工作。邴原与王烈开始筹划如何稳定民心,防止民众因征兵而产生恐慌,甚至可能出现的暴动。

孙原站起身,注视着众人,深吸一口气:“无论如何,这一战关乎魏郡的存亡。我们必须全力以赴,确保邺城不失,确保黄巾军的侵略没有机会得逞。”

随着命令下达,整个太守府立刻陷入了忙碌与紧张的节奏之中。各项调度、征兵、粮草准备都进入了加速阶段,士兵们纷纷集结,民夫与民兵开始陆续加入队伍。与此同时,城外的黄巾军也在持续逼近,邺城的防线随时可能面临严峻的考验。

然而,天子的一道新命令并未让他们彻底松懈。五月,皇甫嵩、朱儁和曹操的合兵大破了颍川黄巾,斩首数万级,平定了颍川。随即,他们又进攻汝南和陈国,屡次大胜,彻底摧毁了黄巾军在这两地的势力。

这一系列胜利的战果让魏郡的局势稍稍平稳了下来,众人长舒一口气。天子同时命令继续剿灭东郡、南阳等地的黄巾余孽,而各地郡守也被允许自行征兵,豪强之家可兴义兵,平蚁贼。这一命令为各地的军队补充提供了名正言顺的理由,征兵行动也因此变得更加顺畅。

孙原站在太守府的高台上,眺望着远方的战场,内心复杂。他知道,这场战斗不仅是对黄巾军的反击,更是一次全局性的考验。他必须在这场战斗中,带领魏郡走出困境,才能最终稳定自己的地位。

此时,邺城的防线依然岿然不动,但孙原心中明白,这场风暴才刚刚开始。

喜欢流华录请大家收藏:()流华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