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流华录 > 第二十八章 知兵事

流华录 第二十八章 知兵事

作者:清韵公子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08-11 15:54:48 来源:全本小说网

南阳城内,孙宇与赵空夜立于城楼上,目光坚定地俯瞰着下方忙碌的士兵们。城墙上,弓箭手严阵以待,火把将整个城池照得如同白昼。此时,孙宇手中拿着一份檄文,脸上露出坚毅的神色。

“南阳太守孙宇、南阳郡都尉赵空,联合发布檄文,通告各未沦陷的县邑和坞堡,务必坚守待援!”孙宇的声音在夜空中回荡,传遍了整个城池。

赵空接过檄文,亲自交给了城下的传令兵。传令兵们迅速上马,四散奔向各个方向,将檄文送往南阳各县和坞堡。一时间,南阳大地上传来了急促的马蹄声,檄文如同一道道闪电,划破了夜空。

檄文内容言辞恳切,号召各地军民团结一心,共同抵御黄巾军的侵袭。文中写道:“黄巾贼寇,扰乱社稷,荼毒生灵。我等身为汉室臣子,誓死扞卫家园,保家卫国。望各路英雄豪杰,共赴国难,坚守待援,共克时艰!”

檄文迅速传遍了南阳各地,未沦陷的县邑和坞堡纷纷响应,士气大增。各地的守军开始加固城防,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战斗。

与此同时,右中郎将朱儁率领的两万援军终于抵达颍川郡。朱儁是一位久经沙场的老将,他深知此战的重要性。他立刻下令,全军进入战斗状态,准备从侧翼威胁黄巾军。

朱儁的军队迅速展开,沿着颍川郡的边境线布阵。士兵们整装待发,战马嘶鸣,整个军营弥漫着一股紧张而严肃的气氛。朱儁亲自巡视各营,鼓舞士气,确保每一名士兵都做好了战斗准备。

“黄巾军虽然人数众多,但我们的军队训练有素,装备精良。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定能击溃敌军!”朱儁在军前发表了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说,赢得了士兵们的阵阵欢呼。

黄巾军的大营中,张曼成收到了关于朱儁援军抵达颍川郡的消息。他的眉头紧锁,心中充满了忧虑。黄巾军虽然有三十余万之众,但面对宛城的坚城和两支大汉正规官军,形势已经变得极为不利。

“报告,朱儁的两万援军已经抵达颍川郡,正从侧翼威胁我军。”一名将领匆匆前来禀报。

张曼成沉思片刻,问道:“宛城的情况如何?”

另一名将领回答道:“宛城的守军士气高涨,城防坚固,短时间内难以攻破。”

张曼成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决然:“看来,我们已经陷入了腹背受敌的境地。传令下去,各部将领务必保持警惕,加强防御。同时,派出精锐部队,骚扰朱儁的军队,争取时间。”

将领们领命而去,张曼成独自站在营帐中,望着远方的星空,心中盘算着下一步的策略。他知道,这场战争已经不仅仅是兵力的较量,更是智慧和勇气的比拼。

宛城内,孙宇与赵空收到了朱儁援军抵达的消息,心中大喜。他们迅速制定了新的作战计划,决定利用黄巾军腹背受敌的机会,发起反击。

“朱儁的援军已经到位,黄巾军陷入了困境。我们要趁机出击,打破他们的包围圈。”孙宇说道。

赵空点头赞同:“我们可以派出精锐部队,夜袭黄巾军的辎重营,打乱他们的部署。”

主将立即下令,挑选精兵强将,组成一支夜袭小队。夜幕降临时,这支小队悄无声息地离开了宛城,向着黄巾军的辎重营进发。

夜色中,小队成员如同幽灵一般,迅速接近了黄巾军的辎重营。他们行动迅速,配合默契,一举摧毁了黄巾军的粮草储备,造成了极大的混乱。

黄巾军的将领们措手不及,不得不分兵应对。宛城的守军趁机发动攻势,内外夹击之下,黄巾军的攻势逐渐减弱。

随着朱儁援军的不断推进,黄巾军的侧翼受到了严重威胁。张曼成不得不分兵应对,导致主力部队的力量分散。宛城的守军抓住机会,发动了一系列猛烈的反击,逐步收复了失地。

孙宇与赵空密切配合,指挥城内的守军和各地的援军,形成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

随着战局的演变,朱儁意识到,若想彻底平定黄巾之乱,必须采取更为积极的军事行动。于是,他精心挑选了一支六千人的步骑混合军,这支部队不仅训练有素,而且装备精良,配备了从帝都雒阳武库调来的大型攻城器械——“井栏”、“冲车”以及“石炮”。这支精锐部队肩负着收复被黄巾军占据的衡山、昆阳、鲁阳、叶县等战略要地的重任,踏上了征程。

黎明的第一缕曙光穿透薄雾,照亮了衡山脚下的平原。黄巾军的旗帜在晨风中摇曳,仿佛在宣告他们的决心。朱儁深知,这将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战斗,但他没有丝毫的退缩。他命令士兵们开始安营扎寨,同时部署了“井栏”和“冲车”,这些巨大的攻城器械在月光下显得格外雄伟,仿佛是古代神话中的巨兽,等待着唤醒它们的时刻。

随着太阳的升起,朱儁发出了进攻的信号。数百名士兵推动着“冲车”缓缓前进,每一次移动都伴随着地面的震动,仿佛是大地的心跳。黄巾军的守将李明,一个面容冷峻的中年男子,立刻指挥弓箭手射出密集的箭雨,试图阻止“冲车”的推进。然而,“井栏”像一道坚不可摧的屏障,保护着士兵免受箭矢的伤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流华录请大家收藏:()流华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与此同时,一支由精锐士兵组成的先遣队,在夜色的掩护下悄悄挖掘地道,他们的动作敏捷而无声,每挖一铲土,都离胜利更近了一步。黄巾军虽然用滚木擂石试图阻挡,但这些英勇的士兵们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精湛的技术,最终成功地完成了任务。

当夜幕再次降临,衡山的城门在一声震天的巨响中轰然倒塌,刘翔率领的军队如潮水般涌入,与黄巾军展开了一场惨烈的巷战。月光下,刀光剑影交织,每一滴鲜血都见证了战士们的勇气与牺牲。经过一夜的激战,衡山终于重归朝廷的统治之下,朱儁站在城墙上,望着远方,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

收复衡山后,朱儁没有片刻的停留,他带领着疲惫但斗志昂扬的军队,马不停蹄地向北行进,目标直指昆阳。昆阳的守军同样强大,守将王虎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将领,他的脸上总是挂着一丝冷笑,仿佛对即将到来的战斗充满信心。

昆阳的城墙高耸入云,城楼上的旗帜随风飘扬,给人一种不可侵犯的感觉。朱儁站在阵前,仔细观察着城防,他决定利用“石炮”进行远程攻击,以削弱敌人的防御。第一轮石炮发射后,巨大的石块如同天降陨石,带着呼啸的风声砸向城内,引起了一片惊呼和混乱。黄巾军急忙用湿布覆盖城墙,试图减轻石炮的冲击力,但这一切都是徒劳的。

趁着敌军混乱之际,朱儁下令使用“冲车”撞击城门。每一次撞击都像是雷鸣般震撼人心,黄巾军虽然拼命抵抗,但在官军的猛烈攻势下,城门最终被撞开。刘翔率领的军队如同决堤的洪水,一拥而入,与黄巾军展开了殊死搏斗。战斗持续了一整天,直到夜幕降临,昆阳的城墙上终于插上了官军的旗帜,朱儁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攻克昆阳后,朱儁的军队继续东进,目标是鲁阳。鲁阳的守军虽然人数不及前两座城池,但守将陈勇却是一位老谋深算的将领。他早早地在城外布置了陷阱,企图以此来迟滞官军的进攻。

面对这样的对手,朱儁不敢掉以轻心,他决定采用多种攻城手段相结合的策略。白天,他命令士兵在城外架设“井栏”,同时挖掘地道。夜晚,则利用“石炮”进行远程攻击,试图打乱敌军的阵脚。黄巾军的守将陈勇见状,立即组织士兵用滚木擂石阻挠地道挖掘,并用火油浇灌城头,试图烧毁“井栏”。然而,朱儁早已预料到这一点,他命令士兵用湿布覆盖“井栏”,有效抵御了火攻。

经过三天三夜的连续作战,朱儁的军队终于找到了突破口。在一次猛烈的“石炮”攻击后,城内的一处防御工事被摧毁,刘翔立即命令士兵通过地道进入城内,打开城门。随着城门的轰然倒塌,朱儁的军队长驱直入,与黄巾军展开了激烈的巷战。战斗异常惨烈,但最终,鲁阳还是落入了官军的手中。

收复鲁阳后,朱儁的军队继续北上,来到了最后一座要塞——叶县。叶县的守军约有五千人,城防相对薄弱,但守将赵刚却是一个不容小觑的对手。他早早就加强了城防,甚至在城门外设置了一道临时的土墙,试图拖延官军的进攻。

朱儁站在阵前,仔细观察着叶县的防御布局,他决定采取速战速决的策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第一天,他命令士兵在城外架设“石炮”,同时挖掘地道。黄巾军的守将赵刚见状,急忙组织士兵用湿布覆盖城墙,减少石炮的威力。然而,朱儁的军队训练有素,很快就突破了黄巾军的防御。

次日,朱儁下令发射石炮,巨大的石块如同天降神兵,砸毁了城内的多处建筑。黄巾军的士兵不得不分兵救援,城防力量明显减弱。到了第三天,朱儁见时机成熟,命令士兵使用“冲车”撞击城门,同时派出弓箭手压制城头的守军。经过数小时的激烈战斗,城门终于被撞开,朱儁的军队蜂拥而入,迅速控制了城内局势。

随着衡山、昆阳、鲁阳、叶县等地的相继收复,黄巾军的势力受到了严重的打击。张曼成不得不收缩防线,集中兵力防守核心区域。孙宇与赵空在宛城内得知这一消息,心中大喜,立即制定新的作战计划,准备进一步扩大战果。

朱儁的援军也在不断推进,逐步压缩黄巾军的活动空间。黄巾军的士气逐渐低落,内部也开始出现分歧。最终,在孙宇、赵空和朱儁的共同努力下,黄巾军的攻势被彻底瓦解,南阳地区重新恢复了和平。

孙宇与赵空站在城楼上,望着远方的战场,心中充满了胜利的喜悦。他们知道,这场战争虽然艰难,但最终还是取得了胜利。南阳的百姓们欢呼雀跃,庆祝这一来之不易的胜利。阳光洒在他们的脸上,仿佛预示着一个新的时代的到来。

朱儁站在城头,望着这片曾经饱受战火蹂躏的土地,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情感。他知道,战争虽然结束了,但重建家园的工作才刚刚开始。他暗暗发誓,将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这片土地再次焕发生机,迎接更加美好的未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流华录请大家收藏:()流华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当队伍抵达衡山脚下时,黄巾军的旗帜在城墙上猎猎作响,守军约有一万余人,个个神情坚毅,显然做好了誓死守卫的准备。副将刘翔立于阵前,目光如炬,他挥手示意士兵安营扎寨,同时下令准备攻城器械。夜幕降临,月光下的“井栏”宛如巨人般矗立,为士兵提供了宝贵的掩护。步兵则在夜色的掩护下悄悄挖掘地道,试图从地底攻破城防。

次日清晨,随着第一缕阳光洒在大地上,刘翔发出了进攻的号令。数百名士兵推动着“冲车”缓缓前进,每一步都伴随着沉重的响声,直指城门。黄巾军的守将李明见状,立刻组织弓箭手密集射击,试图阻止“冲车”的推进。然而,“井栏”的存在极大地减少了士兵们的伤亡。与此同时,地道挖掘工作也取得了进展,黄巾军虽然试图用滚木擂石阻挡,但效果甚微。

到了第三天,地道挖掘成功,刘翔命令精锐士兵先行潜入城内,打开城门。随着一声巨响,城门被轰然洞开,刘翔的军队如潮水般涌入,与黄巾军展开了激烈的巷战。经过一夜的血战,衡山终于回到了官军手中。

收复衡山后,刘翔马不停蹄地率军北上,直奔昆阳。昆阳的守军同样有一万余人,城防坚固,守将王虎经验丰富。为了打破僵局,刘翔决定利用“石炮”进行远程攻击。

第一轮石炮发射后,巨大的石块如同陨石一般坠落在城内,摧毁了多处建筑,引起了不小的恐慌。黄巾军急忙用湿布覆盖城墙,试图减轻石炮的冲击力。刘翔见状,命令弓箭手发射火箭,成功点燃了黄巾军的防御设施,城内顿时陷入一片火海。

趁着敌军混乱之际,刘翔下令使用“冲车”撞击城门。巨大的木槌一次次撞击着城门,发出震耳欲聋的响声。黄巾军虽极力抵抗,但在官军的猛烈攻势下,城门最终被撞开,刘翔的军队长驱直入,迅速控制了城内局势。

攻克昆阳后,刘翔率军继续东进,鲁阳的守军约有八千人,城防坚固,守将陈勇更是老谋深算。面对这样的对手,刘翔不敢掉以轻心,他决定采用多种攻城手段相结合的策略。刘翔命令士兵在城外架设“井栏”,同时挖掘地道。黄巾军的守将陈勇见状,立即组织士兵用滚木擂石阻挠地道挖掘,并用火油浇灌城头,试图烧毁“井栏”。然而,刘翔早已预料到这一点,他命令士兵用湿布覆盖“井栏”,有效抵御了火攻。

次日,刘翔下令发射石炮,巨大的石块如同雨点般落下,摧毁了城内的多处建筑。黄巾军被迫分兵救援,城防力量大大削弱。到了第三天,刘翔见时机成熟,命令士兵通过地道进入城内,打开城门。步骑兵一拥而入,与黄巾军展开了激烈的巷战。经过一天的激战,刘翔的军队终于占领了鲁阳。

攻克鲁阳后,刘翔率军继续北上,来到了叶县。叶县的守军约有五千人,城防相对薄弱。刘翔决定速战速决,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刘翔命令士兵在城外架设“石炮”,同时挖掘地道。黄巾军的守将赵刚见状,急忙组织士兵用湿布覆盖城墙,减少石炮的威力。然而,刘翔的军队训练有素,很快就突破了黄巾军的防御。随后连续多日,刘翔下令发射石炮,巨大的石块如同天降神兵,砸毁了城内的多处建筑。黄巾军的士兵不得不分兵救援,城防力量明显减弱。到了第三天,刘翔见时机成熟,命令士兵使用“冲车”撞击城门,同时派出弓箭手压制城头的守军。经过数小时的激烈战斗,城门终于被撞开,刘翔的军队蜂拥而入,迅速控制了城内局势。

随着衡山、昆阳、鲁阳、叶县等地的相继收复,黄巾军的势力受到了严重的打击。张曼成不得不收缩防线,集中兵力防守核心区域。孙宇与赵空在宛城内得知这一消息,心中大喜,立即制定新的作战计划,准备进一步扩大战果。

朱儁的援军也在不断推进,逐步压缩黄巾军的活动空间。黄巾军的士气逐渐低落,内部也开始出现分歧。最终,在孙宇、赵空和朱儁的共同努力下,黄巾军的攻势被彻底瓦解,南阳地区重新恢复了和平。

喜欢流华录请大家收藏:()流华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